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都沒有摸索,你會完全無知!

  都沒有摸索,你會完全無知!

  

  在心法當中,有心的作用。在心的作用之前,它有心的存在。在心的存在之前,有心的産生。那麼,心的作用之前,那個心的存在,是怎麼來的!

  ───────────────────────

  

  ……………所以我們一律告訴各位,從這一句話頭──「念佛是誰?」來下功夫。班首師父們一再的給各位提示──「提起疑情!」 然後逼迫著你前進。我們也希望各位,從這麼多的引導當中,你要趕快給自己定位!!!無字公案也好、日面佛、月面佛也好、即心即佛也好、非心非佛也好、前叁叁、後叁叁也好、拖死屍者誰也好、狗子有佛性否也好,都無所謂,乃至于虛雲老和尚的「南方有這個沒?」你從這裏參都可以……

  

  但是──要死守一個話頭,絕對不放棄!然後,從這個地方,你會逐漸的沈澱下來,摸索到它的一個觸處,你接觸到了,那就摸索到了;這個觸處,你一摸索到以後,就會開始從這裏産生法喜。

  

  譬如「念佛是誰」很簡單的一個引子,──「當然是我!」──我?怎麼念的?嘴巴念嗎?心裏頭念嗎?是心念呢?還是嘴念?這個時候,你就會發現,心與嘴之間是不是有什麼關系?假如沒關系的話,會發生什麼現象?如果有關系的話,會發生什麼現象?

  

  那麼,到這裏爲止,你要回過來,我的心法與我的色法之間怎麼了?你要慢慢的去感覺、去感觸,那個腦子是怎麼樣指揮著你的心、你的色法,去進行──念「南無阿彌陀佛」

  !那麼,這就是你的觸處。你慢慢的把心停在這個地方,那個能,那個能念的能,會逐漸的展開。……

  

  我念南無阿彌陀佛,可是禅堂說:「念佛一聲,嘴巴挂牆壁七天。」或者「念佛一聲,要刷牙叁天。」那這是什麼意思?這時候,你會慢慢的看到,不是念佛的問題,是誰在念、是什麼在念?心在念──心是怎麼念的?嘴在念──嘴是怎麼念的?這時候,心法與色法之間的關系,那個最初的架構,它會浮現出來……

  

  然後──你會發現:在色法當中,色法有哪些?它有聲塵、有色塵。那麼,在心法這一方面,心的作用,到底是六根當中的那一根發揮作用呢?是六根當中的舌根發生作用嗎?

  

  逐漸的,你會發現──舌根也在動!意根也在動!那麼,意根透過舌根的時候,它的念,這個念是怎麼來的!

  

  

  逐漸的,你又會發現,在這個心法當中,有心的作用。我們也發現,在心的作用之前,它有心的存在。在心的存在之前,有心的産生。那麼,心的作用之前,那個心的存在,是怎麼來的!

  爲什麼有些人,叫他念佛,他始終不念,過幾年卻朗朗上口,爲什麼?這只是很簡單的因緣嗎?這個因緣怎麼會有這樣的變化?

  

  你逐漸會看到,在我們的心裏頭,它不只心的作用,還有心的存在;心的存在是什麼?心的作用是什麼?各位要知道──這一個進展的本身,就叫作工程面。

  

  在整個大乘禅修的過程當中,技術面就只有一個──深參「念佛是誰?」但是,你的心境會一再的成長。你從完全無知到有個觸處;從這個觸處發現到心法,感受到色法;從心法當中,發現到有心所、有心王。

  

  這個心所、心王之間,它如何起作用?你會發現到,我們的工程面逐漸在成長。雖然,這當中,有時候非常泥濘、非常膠著,使我們又找不到方向。就好象我們開高速公路,到了一些新工程的地方,天空中好多交叉的高架,那個橋是怎麼接的?哪一條接哪一條?你會一團霧水一樣……不要緊!你繼續再摸索,一次再一次的通過。

  

  等完工了,有車子在跑的時候,你不妨上去跑個一兩趟,就會發現「哦!原來是這樣!」但是你要是都沒有摸索的話,你會完全無知。

  

  所以,這個心裏的工程,它會逐漸的演變、成長。到了這個時候,你又會發現「我從文字上發現,我已經進入到某一個層次了。」這個時候,我們就由句中玄的「初要」進入到「中要」。…………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