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個相貌~解脫
隨著這一種解脫境界的來臨,我們所講的空、明、定、智、善心、柔軟、喜、樂、解脫的現前,你的相貌就會開始轉變。
────────────────────────
……………第九個叫作「解脫」。這個解脫也還不是我們講的真解脫,就是我們講的「你內心的一些束縛完全放下了」,意識形態對你的束縛當然也減低了。因爲你法執還沒破,所以不可能沒有意識形態,但是,世間的妄想、執著、攀緣,這些你已經漸漸放下了。
應該這個時候,你會有這樣的一種經驗:你要想什麼,這一種妄想起來的時候,那你會想「啊、算了!不要想,算了!」
一有妄想起,那你就「啊、算了!」煩惱起來「啊、算了!」那這個就差不多了。「差不多」不是你已經解脫了,而是一種瑞相。
要生氣了「啊、算了!」腳要酸──「啊、算了,不要酸。」身體要痛了──「算了,不要痛了。」
有沒有?沒有啦!你的腳要麻,我愈想,它就愈麻;本來這個麻想不去抓,本來那個癢想不去抓,那你愈想就愈粘上去了。本來一只螞蟻在爬,現在被你一想變成幾百只一樣,非抓不可,那就沒有解脫,因爲你放不下。
你有煩惱的經驗,那你想:「啊,不要想它。」你就丟掉了!可是,癢、麻……「哎唷!這個怎麼放得下呢?」這個也可以放得下。當你能夠把這一些放下,有那個經驗可以放下的時候,那才叫作這裏的「解脫」。這個解脫,不是了生死的解脫;這個是我們講的粗中粗、粗中細、細中粗的這個階段,那你要能夠放得下。
我們剛開始坐著的時候,一坐下來──別的沒有,家裏的大事、心中的仇恨竄起來時,在那邊猛煩惱、妄想一堆、團團轉,那你到現在──「啊!算了,想那些沒意思,我到這裏來又不是要煩那些的。」逐漸、逐漸的,這些會放下,這個叫作解脫。
隨著這一種境界的來臨,我們所講的「空、明、定、智、善心、柔軟、喜、樂、解脫」的現前,你的相貌就會開始轉變。
這些情況不一定來自于禅修,從人生中的修養,或者其它法門也可以獲得,但是,禅修中的這一種經驗是最明顯的!因爲在坐禅的時候,這種境界你感受得最清楚,你自己比別人來得快、來得直接,這個叫作「如人飲水,冷暖自知。」因爲你就在這當中,所以你會知道。
其它的行法,有這樣的狀況,你自己未必知道,但是別人會先看到。因爲你的改變,你自己沒有留意到,但是外人一看,他可以看得到。但是,禅修的這一種經驗,你自己會比別人更清楚、更了解。
一個真正的行者,自己有什麼變化,自己是清清楚楚的,你有沒有進展到這個地方,那你自己應該要能夠掌握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