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瞎鬧,更熱。你不折騰還好。就像那手铐,據說我沒戴過,我也不想戴,說那個東西,你越折騰越緊。你越折騰,你肯定越熱,你不折騰你身體不散發能量,你心裏也不會更燥。怎麼樣呢?安下心來,那麼自然會安詳自在。當然生病啊,衰老啊,死亡啊,也不會感到痛苦和恐懼,所以我說句話,佛教徒啊,面對生老病死的自然法則,心裏如如不動。爲什麼如如不動,因爲生命的自然現象。如果你動了,你就輪回了。如果你適應變化,你自在了,你一定自在了。所以我們誰是這樣的變,就顯得特別重要,因爲你說我適應不了,我就痛苦,煩惱,你能改變死亡?改變衰老?改變生病?沒有辦法。而且你越是因爲恐懼,你生病更加嚴重,你的衰老更加嚴重,你的死亡就增加了速度。事實上是這個樣子,很多時候你的心情改變了,你的病也改變了。很多病不是說病死的,是嚇死的。比如說癌症,誤診的有許多,嚇死了,承受能力不夠,那麼死也是恐懼的,確實是恐懼的,尤其是前些年,土葬,我在鄉下,那土葬還好點,弄個房子木頭好點,他覺得是個安慰,一聽說火化,恐懼,我就不願意火化,那沒辦法。這個大家的業力,心裏有障礙,他不知道,死了火化了,沒有感覺了,一點感覺沒有了,愛咋就咋。你要有感覺,那說明你還沒死呢,沒死誰敢火化你,所以說,對自己,對生命不了解,所以有恐懼。如果說你真的對生命了解了,你就會像西藏人一樣,天葬,把自己身上的肉委托別人割掉喂老鷹,喂烏鴉,讓他們吃吧,做最後一次布施,廢物利用。身體誰都會壞的,跟動物結緣嘛。一般人生病怪別人,爲什麼怪別人呢?因爲他自己找個平衡的支點。怪別人對他關心不夠,對他關照不過,怪環境,天這麼冷。怪父母,父母對自己照顧不周,事實上你長不大嗎?說實話,還是怪自己的心,于是心裏就會煩躁,就會痛苦,會使自己的病更加嚴重,更加痛苦。對一個修行人的心態而言,他應該是安穩的,清淨的,應該是自在的,應該是鍛煉自己承受能力的因緣。那你不經過鍛煉,你怎麼可能解脫呢?有個風吹草動的,你就受不了了,你就跳起來了,你就煩惱了,那不就隨境而轉嗎?心隨身所轉。你不願意鍛煉,你就不會長大,你就不會有智慧,你就不會有定力。這個時候如果他明白這樣的道理,他就會知道自己生病的原因,爲什麼生病啊?是你不注意。
我記得八六年的時候有個故事,有人告訴我比丘常帶叁分病,帶病修行能夠有出離心,能夠增長道性。怎麼樣啊,我把衣服脫了,穿個背心,把自己的頭洗完後,冬天啊,就跟這個季節一樣,晚上就上外面溜達去了,溜達半個小時回來了。第二天,就開始咳嗽,然後流鼻涕,感冒了。難受了十幾天啊,然後不敢告訴別人,後來一說,別人說你傻啊,真傻。這個因緣是自己造成的,那個溫度你承受不了,你要是老鍛煉,在屋裏一點點降溫,用冷水擦身體,鍛煉鍛煉,有一天有可能到外面。你沒有這個過程你出去,不馬上感冒了嗎?這不很簡單嗎?這就是因緣啊,你怪誰啊,怪你自己。自己就有這個經曆。那麼于是就調整自己的做法,不要再做試驗了,調整自己的心態,調整自己的飲食。比如說你得的是熱病,你非吃辣椒,越來越發了。得的是低血壓,然後你整天吃白菜,那不行啊。低血壓缺少營養,所以佛教徒也可以通過素食的搭配完成自己的營養結構。這種需要也是可以的。你得了涼病,你要吃熱藥,你得了熱病,你藥吃涼藥。你得了熱病非要吃熱藥完了。你眼睛眼屎出來了,然後又生瘡了。你得的涼病非要再吃涼藥,那完了。所以你看中醫治病的,怎麼治?就是找平衡。涼病用熱藥,熱病用涼藥。事實上,就像皇帝內經上說的,孤陰不升,孤陽不長。就是陰陽平衡,你今天一樣,你一定要找平衡,你不平衡你就傻了。你煩惱啊。所以說要調整自己的飲食,生活習慣,晚上不睡覺,白天打瞌睡。
有一居士問我,法師,我一聽法就睡覺。我說你晚上一定睡不了多少覺,他說是啊。那就正常了,晚上睡覺不就好了嗎?就這麼簡單,就這麼簡單。你晚上缺覺,白天一定要補上。你身體要找平衡,再加上法師講的不好,于是你就困了,催眠曲。那沒辦法。那麼還有反省自己的業力。得病了,自己的業,就是自己的慣性思維,行爲,愛生氣,最後得腫瘤了,非常正常。整天發脾氣,一下弄個腦出血,自己業力。自己管不了自己,自己消化不了自己的業力,轉化了,沒辦法,怪誰啊?怪自己。別人惹你,你怎麼就生氣呢?他惹我,你上當了,你受騙了。事實上你怪誰?最後扪心自問,還是自己佛法不懂。修行不夠,隨境所轉。那麼由此來提升自己的承受能力,承受病苦的能力,這一切考慮完後就不怪別人了,怪自己了。自己怎麼去改變認識行爲,改變自己的性格,于是給自己一個定位,病苦是這樣的,通過反省給自己定位。我是幹什麼的,我是居士,做好居士。我在家裏是母親,做好母親,我是師父做好師父,我是主持,做好主持。這種定位很重要,你不是胡錦濤,你總是替胡錦濤想,是不行的。事實上我說的是真話,憂國憂民,憂教,而且你還要有緣去憂。你有緣把自己的事做好,就是對佛教負責。就是在弘法,就是這樣。那麼對自己的定位去負責,找好定位,並且爲自己的定位負責,這就是個隨緣的過程。你找不准定位,就容易越位,越位就麻煩了,就煩惱了。你老是越位,這個社會的人老是越位,那就麻煩了。兵就是兵,將就是將,並不是不可以越位,而是通過努力越位。你老是給別人想,你自己想過自己嗎?有一個定位,並且對這個定位負責任。那麼如此心情和常人不就一樣了嗎?常人老犯錯誤,你不再煩惱了,你不再犯錯誤了,你的習氣毛病得到改變了,你不再活在自己的誤區中了。你不再自以爲是了,你不再去怪罪別人了,于是乎你活得非常自在,非常灑脫,非常快樂,這就是佛教徒。你說我現在還沒有改變,改變就有希望,不改變哪裏有希望。
學佛,煩惱,苦惱,痛苦,那能堅持下去嗎?因爲你還沒有找到佛法的真谛,你還沒有找到改變自己的方法,你找到了就能改變自己。否則心隨境轉,心隨身轉,身體的身,就是境,那就是業力現前了。不堪一擊啊,別人看你很傻,張叁說你啥了,你一下就跳了起來,李四說你啥了,你又跳了起來。精力有限,你還能跳多久啊。如果你老是跳的話,就不是解脫,是輪回。不要上當。有人跟我說是非,我說請你不要講了,你休息吧。爲什麼讓人家休息?這些問題我們也知道,但是你一說,就影響你,不要講。說是非的那個人,他本身就是是非,願意聽,我們好奇,我們對什麼東西都好奇。他跟你講,這個事我就告訴你了,你還對他特別的親切,這事就告訴我了,然後你再說,這事我就告訴你了,最後大家都知道了,全是是非人。所以汙染就是這麼形成的。解脫不了,不要聽。不要聽是非,不要傳是非,不要信是非。是非這種東西會影響我們的道業,他影響我們的智慧,影響我們的解脫啊。你在跟輪回相應,你在製造輪回,所以說法師叫我們不信是非,不傳是非。這個非常有道理,是非毀了我們法身慧命,不是我們怕受報,是因爲他影響我們,讓我們沒有時間去修行,讓我們整天看的是別人,而不是自己,不反省自己。那不就麻煩了嗎?而且你會非常痛苦,當別人痛苦的時候,你幸災樂禍,你正常嗎?你不正常。當別人快樂的時候,你心裏用那種眼神看人家,心裏不舒服,你也不正常。都不正常了。一個詩人說過這樣一句話,嫉妒是肥胖的母雞,你知道肥胖的母雞,她就不下蛋了。她就光增肥了,她就光長肉了。她不幹活啊,你想想,母雞下蛋是責任啊,當然這個說遠了,作個比喻。幹好自己的活,幹好自己的事。珍惜自己的因緣,學佛因緣。因此我們得到一個結論,越是低級的生命,它的身體影響力大于心。特別敏感嘛。
這就是心隨境轉,心隨身體轉,這身體怎麼樣,心就跟著去了。所以業力非常的粗和重,業力,低劣的生命。身體容易影響心,容易影響心情,比如得了小病啊,哎呀,哎呀,在那裏痛苦,弄得大家全都傻了,這有多大病啊,沒有多大病。弄得家庭都不得安甯。你想想你承受能力不夠啊。反之,越是高級的生命,心的力量越能控製我們的身體。心的力量,有承受能力,你看那聖人,喜怒不行于色,爲什麼?他有承受能力。你就沒有,一會笑了,一會哭了,一會多雲轉晴,一會晴轉多雲,這會經常變化多端的。那我們的生命不是在升華,是在墮落。如果你真的有承受能力,你的生命一定在升華,那這也是你往生的資糧。你情緒多變,經常受環境影響,那你不麻煩了?所以憨山大師告訴我們生處要熟,熟處要生。什麼叫生處要熟啊,空性啊,生啊,你要熟。什麼叫熟處要生啊?貪嗔癡,熟處要生啊,你要怎麼樣轉化,不就好了。佛號生啊,你要熟啊,你不熟怎麼行呢?一心念佛。我是極樂寺的主持啊,他要是不希望大家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他就有問題,肯定有問題。第一部經就是阿彌陀經,唐朝法師就是這麼講的,這個因緣就是極樂世界的因緣。他不祈求大家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但是我們沒有資糧怎麼行啊?那麼以心來影響身,他的身隨心而轉,就是身隨心轉,這個人就有定力。心隨身轉,這個人沒有定力,這個人輪回,如果身隨心轉,這個人就解脫了,就有治了,不受外界的幹擾。大家一定要最大限度的盡可能的讓我們的身體隨著心轉,那麼你就是解脫了。雖然很難,幹什麼容易啊?連小偷都不容易啊。我說的是真話,他是智利勞動,他自己要瞅准對象,趁人不注意的時候,趁人疏忽的時候,這個拿捏的尺度非常到位,用心用神用力。誰容易啊,誰都不容易。既然幹壞事都不容易,幹好事能容易嗎?與其幹壞事用力,不如幹好事用力啊。當然我們剛開始說海嘯裏的動物,我告訴你,那個就是心隨身轉,低級生命,有個頻率波段,他感受的到。爲什麼地震有前兆,老鼠跳,兔子叫,反正是很麻煩,動物都有感受,所以它慌了,人不知道,但是你要知道它是最痛苦的,有一點風吹草動,它馬上動起來,它比人的承受能力差,于是它才有一種感應。那你就不要去學這些動物了,這就是個例子。所以不一定是好事,就像我們舉個例子,松峰山的道士給我們講,一群居士放狐狸,狐狸是家養的,高價買來的,于是給狐狸頂禮,磕頭,這都是非常可悲的。狐狸確實有本事,可以成仙的。但是我們是佛教徒,它有能力,你是幹什麼的,給自己個定位。所以我們不能學敏感,不能學這些神通,這些神通,我告訴諸位是業力,業力帶來的,你看見那鳥張著翅膀在飛的時候,它不飛,怎麼能生存啊?它是業力,它不是神通,你不要去學。等你有一天你長翅膀了,你就知道,那是痛苦,不是快樂。所以你必須清楚這一點,你不清楚這一點,你最容易跟動物學了。動物都有本事。
既然學佛,就要全身心地投入,他可以做個老師,也可以做個學生,他也可以掃垃圾,他也可以去做法師,他可以下崗,他可以做個義工,他可以做個非常非常的普通人,都沒有關系。只要他願意,他就是最快樂的,他就是最幸福的。當然,佛教徒就做有用的人,還是讓人感覺到你有用,你有價值。你要是沒有用,沒有價值,那不就麻煩了嗎?首先你不要給社會添麻煩,給人群添負擔,讓人感覺你沒用。因爲身隨心轉,于是我們能給自己良好的定位,身隨心轉,幹什麼都可以,幹什麼我都自在,我沒有覺得自己自卑,也沒有覺得自己高傲。不要認爲自己是什麼會長啊,主持啊,與別人不同,了不起,沒什麼了不起,身在這個位置上,有更重的責任,更重的壓力,他必須要去承擔。他如果不承擔,那有什麼意思呢?那跟社會人不就一樣了嗎?同樣,大家也不要自卑,說我很普通,連楞嚴咒不會,心經不會,沒關系,念佛總可以,你就是有用的人。你念佛就行了嘛。因人而異,佛法給了我們很多機遇,很多法門,我們永遠都是有機遇的,永遠都有機會的。所以永遠不要自卑,看他會背什麼,自己就煩惱,說我不行。把佛號念好了,肯定行。自然可以輕松自在,因爲身隨心轉,自然可以自在。那麼不以爲障礙,不要把自己從事的事情當作障礙,當作煩惱,當作鍛煉。就像佛書裏說的,佛可以是烏鴉,佛可以是樹,佛可以是鹿王,佛可以是鳥,那麼佛自卑了嗎?沒有。他必須完成這樣的鍛煉,這樣的過程,跟所有的衆生結緣,去度他們,最後自己才有成佛的因緣。否則怎麼可能呢?因此可以在一切時間,一切空間裏完全解脫自在。地藏王菩薩,你以爲他不能成佛嗎?他已經打破了時間空間物質上的障礙和距離,所以他在地獄,他在西方,他在北方,他在南方,你說你在哪裏呢?你就在這呢,你哪裏也去不了。所以你突破不了,你可以在任何空間時間裏任何一種生命的載體裏面完成自己解脫的使命。因爲你可以在這上面鍛煉,訓練自己。那麼這就可以說一個生命圓滿者生死解脫,證入涅槃的最終體現。涅槃是什麼?不生,不死。打破了生死的界限,這種局限,這種界限,生死沒界限了,生就是死,死就是生。如果你不再執著,你就完成了。當然完成這個解脫是漫長的,但是我們必須清楚完成解脫是可能的,只要我們願意,鍛煉自己,訓練自己,使自己有足夠的智慧和定力。那我相信你就能,當然有因緣啊。太複雜了。但是我至少要承認我們今天的因緣就是最好的因緣,因爲我們有這樣的道場,我們知道佛法了,那麼我們怎麼去修行,你要把握了。如果你不修行,那你不把握,誰也沒有辦法。今天就講到這裏。阿彌陀佛
《佛法的生命觀 叁》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