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的生命观(连载三)----静波法师
本文根据录音整理 错漏之处敬请指正
整理人:悲松 校稿人:悲贤
每时每刻都在变,失意只不过是过去的失意,你不能把这个阴影带到未来,你怎么能带到未来呢?就像一个人总走不出自己的狭隘,不就是因为你相信这个东西是不变的吗?就像你站在太阳底下,看到一个阴影,你老认为那个影子是鬼,那个影子是你自己。如果你没有身体,你哪里会有影子。你明明知道那是缘起,你还怕那个影子吗?你就不再怕了。我这有个影子很正常,没有影子那你就成了鬼了。所以说每个人都需要改变,改变过去错误的观念,改变执着,因为事物本身已经改变了,如果你不改变,那就是轮回。如果你改变了,你就是解脱。因为你跟着事物的真相去改变,就很自在。所以这就是佛教的轮回论。他不用于直线式的,他是圆圈式的。直线式的,要么就升,要么就落。因为我们自己的努力,自己认识行为上的误区,认识行为上的错误,认识行为上的局限而导致有很多不同的结果。
即使生而为人,有很多很多种,很多很多种存在形式。我们就没有必要也没有理由认为是不可以改变的。总是变,我们没有理由也没有时间回头。因为都在变,你不跟着变的话,你就被淘汰了,轮回了。你跟上了,成佛。你要是跟上了变的速度,你一定就成佛。跟不上这个速度,没有办法。那么这是我们探讨的第二个问题。生命流转的因果关系。那么让我们共同来探讨第三个问题,有情生命轮回的四个阶段。但是我们一般来讲,经常说的是三个阶段,什么叫三个阶段呢?生有,死有,有。但是在这里面加了个本有。生有,本有,周有,死有。四个阶段。事物不断变化存在,也就是我们刚才所说的有。这种有就是不断地变化,不断地在动,不断地在消失,不断地在新生,一直在如此。
那么在这样一个过程中,我们的生命无非是身与心的改变过程。身体和心组成生命,如果我们变成心经里的话就是五蕴,色受想行识,色是我们身体存在的物质,这个物质的养成需要我们通过饮食来完成,当然了,后天的。先天的,父母,阿赖耶识。精神的,心灵的,受想行识四个方面,所以色与心的组合完成了我们生命的载体。如果你光有身体,没有精神,你不是人;你光有精神,没有物质的色身,你也不是人。必须是物质和精神的组合体。请你记住,他不断地在变。他死了,他会变,他重新组合也是在变,不断不断地在变。变到今天了,我们遇到佛法了,你说是不是幸运?但如果你不珍惜的话,你会浪费,糟蹋这样的因缘。
第一个是生有,生有就是身和心相结合,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心进入了身,这个心是阿赖耶识,种子,也叫极其微,各种各样的种子在阿赖耶识中。他们也要展开竞争,他们的竞争是看要跟什么样的父母,有缘,他那个种子过去了,这个心过去了,于是心进入了身。生命的现象恰恰是这样完成的,生有。有情生命的主体是心,这个心不是我们所说的心脏的心,不是思维的心,是种子,就是你不走,这是主体。没有这个种子,你父母的缘分没有用,你只是和父母有缘,这个种子和你父母有缘,有句话,不是一家人不进一个门。但是又说回来,一母生九子,九子都个别,不一样,因为因缘不一样,种子不同,所以心是主体,世俗人称为灵魂,灵魂对吗?不对,灵魂是永远不死的。但是我们所说的这个心,这个种子,是可变的,就是你生前,无量劫以来,无始劫以来,你在阿赖耶识这个仓库里面,存在什么样的种子,将来你受报的条件就根据这些种子受报。不是固定的,不是前生造什么,今生一定如何。因为它是可变性的,所以从这样一个角度来讲,三世因果仅仅是劝善的,不是佛教的,佛教更微妙,这本书是说仅仅是劝善的。它绝对不是佛法的理论,佛法的理论没有这样简单,它特别微妙。所以你不要把它当作绝对的佛法,你可以用它来规范自己的身心因果报应,会建立朴素的因果观,如果你把它当作修学的指南,你错了。佛教称之为神识或心识,或者叫阿赖耶识,由这个心进入这个身体。什么时候进入呢?我可以告诉大家,大家都是有这样的过程的,包括法师自己,也是完成这个过程,不完成这个过程,我们今天就不能完成现在本有的现象,这样一个外表,什么是进入,就是精子卵子结合受孕的那刹那,就进来了。这个阿赖耶识,中阴啊,进来了。有缘嘛,业力牵引,所以就进来了,心就进来了,于是有了新生命,佛教是这样看的。所以这样一个过程,是什么样的过程,是一个缘起的过程,是各种条件具足了的过程。心是主体,就是阿赖耶识,叫神识,但是如果没有父亲母亲这样的缘,没有办法。
当然今天有了试管婴儿,有了克隆,但是我可以告诉诸位的是人类的业力增加了。比如说克隆人,这个人没有父亲,没有母亲,你说它的精神,心态,正常吗?决不正常,所以说它不是正常人。克隆是高科技,但是业力,人的业力增加了,不正常,正常的必须有父母。这个孩子的成长过程才是健康的,正常的。所以我们把它叫做生有,这个生有的过程是个缘起的过程,由缘而起。我告诉你不是主宰的,不是自己单独完成的,不是自己独立存在完成的。是你有种子,没有父母亲,种子没有用的。所以这个缘起的过程,我们发现是由阿赖耶识,父亲母亲来完成的。这个说谁呢?说我呢,也是说诸位呢,都是这么来的。你不要认为法师说的和我们有关系吗?没关系吧?有关系,我们就是这样来的。而且社会的人也都是这样来的,所有的生命的载体,有情生命都是这样来的。只不过今天我们相比那类众生,比如畜生,苍蝇,蚊子,蚯蚓,蟑螂,比那些生命高级,当然高级是我们定位的,,因为人可以学佛啊。那类众生没有办法闻到佛法,你给它讲,它也听不懂啊。有人说它听懂了,那是你愿意它听懂了,事实上它怎么能听懂呢?如果能听懂,它还是蟑螂,它就不是了,它不就成精了吗?不是这样,所以你不要误解。你的心改变了,这是关键,这是重要。这是第一:生有。没有这三个条件,没有办法。投胎的那刹那,完成了生命。
那么第二是本有。父精母血,阿赖耶识结合为生有,在那一刹那之后,也就是精卵结合所形成的身体,受到四周业习的激荡,你这个种子,受到一种影响,在父母的胎中,颤抖颤抖的,无论你是善的,恶的,非善非恶的,在那里不断不断地改变,而且改变很快。一个生命的完成十个月。所以中国人不像西方人,不算周岁,算虚岁。中国人有他的道理,我们在母亲的肚子里也呆了一年,所以算虚岁。事实上是这样的。一直到出生,乃至到临命终,死亡的前一刹那,这样的一个过程属于本有。从进入母胎,父亲母亲阿赖耶识那个时候开始,到死亡的这一段过程,叫做本有,这是生命的过程,你得承认,这个过程也是一直变化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身和心完成缘起的过程,这个过程一直在变化。如果你学佛,你一定要知道,你在变化终解决烦恼,解决问题。在变化中你增长智慧。如果你把事物都看的那么固定,你就没有办法,你就有烦恼,那你有什么办法?它本来固定的,它会一直影响你。但是如果你看到变化,不会影响你,昨天已经过去了,刚才已经过去了,那么我现在为什么还要带着昨天的包袱走路呢?我还要带着昨天的垃圾上路呢?不会的。所以一直在变化,即使是母亲身内的胎儿也会受到影响。他自身的种子,他有自己的力量,业力,但是他也有受到外界缘的影响,他会受到母亲的习气啊,脾气啊,饮食啊,生活习惯啊影响。比如说母亲喜欢吃辣椒,爱发脾气啊,母亲修养很好啊,道德很好啊,那个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子女。这就是我们说的胎教。就是为什么父母怀孕时,听音乐,让他欣赏高雅的音乐,然他接受比较好的信息,其原因就是让胎儿受到影响,这种影响是好的影响。如果母亲怀孕了,整天发脾气,整天的苦恼,整天的痛苦,这个孩子将来也麻烦,事实上是这样,这就是胎教。你想想,就是因为他在不断不断地变,那么不断变的过程中,对一个人的影响也是重要的。那么身心影响了变化,因为我们修行不够,容易执着外界。他变化了,身体和心里都是面对现实,他本身变化也要面对外界对他的影响和冲击。你抵抗力好的,人家骂你一句,你不在乎,那没关系,你喝醉了,我没喝醉。我正常,你不正常,他很安慰自己。他特别敏感,特别苦恼,特别执着,麻烦来了,一直这个阴影放在心里,非常可怕。容易执着外界,容易受外界影响。如我们所在的房间,冷和热都不舒服。太热了,我讲经也不舒服,太冷了,我受不了,大家也受不了,但是他可以改变。你过度,谁受得了?你突然间零下四十度,一下全跑了,你突然零上四十度,大家全受不了。但是在相对条件下,你受不了,我可能受得了。为什么?因为我心不执着,有定力,那么外界对我的影响就会变得非常非常的少,很难影响我。如果一个修行人外界对他影响微不足道,真修行确实这样。因为心随境转,那么你就不舒服了,热受不了,当然了,我们仅仅是房间的问题。还有生病和老啊。老了,坏了,身体不像以前那样了,强健啊,有精神啊,就苦啊。死啊,都会难过,死时会痛苦,那么是什么意思?还是心随身转。这个身就是境,因为这个身体坏了,心情也跟着受影响,影响到最后就非常痛苦,痛苦就容易执着,就是这样的。假如我们的修行力增将了,你的心有定力了,能够去观察事物的变化性,那种变,无常性,你的修行力增加了。一旦增加了,就有了智慧。有了智慧,我们的身体就可以身随心转,那这个心就不是分别心了,也就是清净心了,不执着的心,你不执着了,你就自在了。你不执着,你当然不会烦恼了。即使很冷,很热,你也会安详自在。
过去讲,人人避暑走如狂,老僧自有安详法,自在的坐着,他不跑,反而不热,瞎跑…
《佛法的生命观 三》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