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佛法的生命观 四

  佛法的生命观(连载四)----静波法师

  本文根据录音整理 错漏之处敬请指正

  整理人:悲松 校稿人:悲贤

  

   各位大德居士,相隔已久,但是为了完成一个我曾经讲过东西的续尾,所以又来到这里,那么把佛法的生命观,把他讲圆满一点。

  

   在我看来,任何一个法师,他讲的都不是他自己的法,他讲的是佛法,这不是他发明的,是释迦牟尼发现的,觉悟了,那么法师讲法也是一个目的,跟大家一起来学,跟大家一起都能够觉悟,都能醒来,不仅仅是上西方极乐世界,西方极乐世界只是大家在那里面一个暂居之地,接下来的还是要继续修行,最终成就无上正等正觉。成佛啊,不成佛咱学佛干啥啊?学佛就得像佛学得一模一样,不能跟人学,这是关键的。所以就这样的话来讲,足以让大家反思,反省,改变。别说到西方极乐世界去不了的时候,你委屈你抱怨,不用委屈不用抱怨,是因为我们做的不够,否则你不会抱怨。因为我做的不够,我去不了,因为我不合格,就去不了。如果我真的按佛说的那样去做,真正的念佛念到一心不乱,那你说你的生命的质量能不是升华吗?那肯定。如果你不是学佛,而是你学人,天天看人的毛病,那你说你生命的质量能不下降吗?那也是肯定的。所以我们要来完成一个佛法生命观的看法。

  

   这种生命观的看法就告诉我们我们人轮回的生命轨迹,是这样一点一滴的在转啊转,而且通过探讨这种生命轮回的轨迹,让我们怎么样走出这种惯性,你一直在转,但是你现在明白了,我不转了,我转累了,我突然间停下来了,我走出那样转的怪圈。这是什么,这就是解脱,这就是解放,按着原来的标准,我现在解放了自己。所以说佛法的生命观非常具有现实意义。每个人你不知道生命中是如何轮转到今天的,你就没有办法去改变你的轮回,没有办法,所以我们今天重温我们原来讲过的。那我有一种感觉,我一定要弄明白,弄明白才好去下手,才好去改变。如果你一直迷迷糊糊的,很难啊,真的很难。所以法师讲法要把佛教中这样一段生命的规则告诉你。然后我们再反省自己如何下手,改变啊。

  

   当然了,我们轮回的力量特别大,特别强烈,我说的是实话,骂你一句,你不烦恼,可能吗?他就说你窝囊废。打你一巴掌,你不还手,他骂你特别熊。你想想现实生活中,他和佛法既对立,又统一,就是善于用心去转化,别人说窝囊,我熊,我没有这种感觉,那你是自在了,那你是解脱了。我想应该这样去理解,当然他更深刻,更微妙。那么我们原来讲过世俗谛和圣义对生命的看法,那么佛陀毫无疑义是醒来的人,是有智慧的人,他醒了,他突然间明白了,我们都在瞎胡闹。他把眼镜摘下来了,他发现这个世界什么颜色都没有,都是你一厢情愿赋予他的,于是有了红的,黄的,蓝的,绿的,于是你觉得生活是五花八门,色彩斑斓,丰富多彩,充满了各种各样的诱惑。你会觉得很好玩,很有价值,很快乐,或者我们说很痛苦,很无奈,都是你自己制造出来的。你一旦把眼镜摘下来,你醒了,哦,原来没事。做梦中梦见大灰狼了,你醒了就没事了。没有什么大灰狼,根本就没有。梦见鬼抓你,没有。真的没有,有的人老是做恶梦,没关系,改变你的心态,你不执着,你不害怕,没事,真没事。

  

   我曾经告诉过别人一个故事,一个持戒的律师,当然他活在现实世界中必然受这种力量的左右。他怎么面对呢?有一天,晚上出去经行,他一不小心,脚底下踩到个东西,他就开始想,这是什么呢?突然感觉到这可能是个蛤蟆,随着这个念头升起,马上第二个念头又出来了。哎呀,这个蛤蟆是个生命啊,第三个念头又起来了,哎呀,这个生命仅仅是个蛤蟆吗?不是啊,他肚子里有很多孩子啊。麻烦了,回来睡觉也睡不安稳,一宿啊,一会蛤蟆领着一群蛤蟆来向他要命来了,一会鬼来了,抓他下地狱,这一宿弄得他辗转反侧睡不着,恐惧啊,痛苦难堪,熬到天亮。穿上衣服,赶紧到外面看,到底踩的啥,一看原来是只茄子。

  

   所有的故事都是我们自己制造出来的。你应该活在当下,你不应该活在过去了。但是我们习惯了,你就是要活在过去。很多故事,你就是导演,轮回是你自己导演出来的,我们自己,不是别人,别人惹你,你上当了,别受骗了。所以你要改变是你自己,无论外界怎么诱惑我,怎么影响我,我不上当,我不受骗,你能吗?我最近经常你告诉大家的一句话,如果我改变不了现实,我就改变我自己。你能吗?你如果能,你就是解脱了,你就是自在的。如果你不能,你完了,你心随境转。如果你能境随心转,如果你能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如果你不能就会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六祖坛经说,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没事找事,就是我们啊。明白这个道理就简单了,那我就没事了,没事最好了,没事最亲切了,没事就是佛法,有事就是轮回。

  

   事实上,我们需要考虑了,这是世俗谛上的事,世俗谛上的事有好有坏,有善有恶,有美有丑,世俗谛就是这样的啊。这是世俗谛啊,有长有短,我们没有否定世间存在的游戏规则,那个人好人,那个人坏人,我也承认那个人好人,那个人坏人。但是你是从什么角度看的?你是从你的角度看的,而你恰恰是坏人,你看的坏人与你有共同的关系,于是你就说他好。但我看他不好啊,但是所以的人都说你好,那我没有办法啊,我就说那好了。那所有的人都说你坏,那我也说坏了。为什么?是大家认为的,不是佛法认为的,这个规律就是世俗谛。世间的游戏规则,世间的法则,世间的真理。而这个真理是相对的,一尺对一丈而言是什么?是短。对一刻而言又是长。你能说他是绝对的吗?没有绝对的,你看你三十岁,你说老了,你对二十岁你确实老了。你对四十岁,你还年轻。你六十岁,你说你老了,你对八十岁,你又年轻了。它不是固定的,你别上当。相对而言的一个道理,这就是世俗谛。世俗谛上的观念不同。佛教和基督教也不一样。基督教说佛教拜偶像,佛教自己认为他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往那里一放,我们就观察他的身口意如如不动,我们这个时候心态稳定多了。我们觉得释迦牟尼都能这样,我们学他呗,现在没事,也如如不动。你的身口意和他一样,就是榜样,你的身口意和他不一样,你就是装模作样,那事实上,你不觉的是吗?你如果认识到这一点,那你是真学佛者。

  

   我听说文化大革命的时候,一个基督教徒拿了尊佛像,就在极乐寺山门口,当然这是个别的,我相信其他的基督教徒是很有涵养的,他拿了尊佛像,他不有本事吗?他不有能量吗?啪砸碎了。本事在哪里?是的,它是个瓷佛像,你说他本事在哪里,他什么本事都没有。佛教也不赋予他什么本事,佛教赋予他的就是他能够反省自己改变自己建立一种能力,这就是佛像的价值所在。这就是相对的真理啊。这种相对的真理你要明白啊。我跟他看的不一样,角度不一样,所以得出的结论也不一样。所以这就是佛教的世俗谛。佛教的世俗谛,它狭隘,自以为是,就像瞎子摸象一样,他认为象是柱子,他认为象是芭蕉扇,他认为象是绳子,他认为象是堵墙,那是因为他的角度不一样,而你今天角度是不是不一样呢?你看这个人不好,是不是带着情绪化呢?你看这个人好,是不是也带着情绪化呢?你按着佛法的标准了吗?如果只有你按着佛法的标准,你才有希望。所以说这是轮回的标准,这个标准肯定是轮回的。

  

   所以佛法有更高明的办法,就是世俗谛上升华,圣义谛,也就是真理,或者叫真谛。什么叫真谛,圣义谛,就是圣人究竟圆满的佛陀,说他能够感悟的境界。他感悟的境界,所以叫圣义谛。只有佛,唯佛遇佛,乃能究竟诸法实相,是法华经给我们的一个启示。只有佛才能够说佛经嘛,那你凡夫,法师不能说,法师只能讲法,讲佛的法。这是法师的责任,使命。唯佛遇佛,乃能究竟诸法实相,所以出世间法绝对是真理。那个是相对的,相对好,相对坏,相对美,相对丑,但这个是绝对的平等空性。张三李四会变,会变的是假的,假的是空的所以张三李四平等。所以你站在这样一样一个角度看待问题,你就走进了平等空性。你不从这个角度,你就错了,你就会看见他不空,你就错了。所以平等空性,大家都一样,你和我,他和我一样,都一样。我和猫一样,我和狗一样。禅宗里说,我手何是佛手?我的手和佛手有什么区别?这不是从空的角度来可能的吗?我脚何是驴脚,这不是从空的角度来看的吗?要不然你会觉得师父在骂人,如果你不开悟,你会抱怨我。如果你明白了,哦,是啊,我脚是驴脚,我手是佛手。对啊,平等空性,这是绝对真理,只有你认识到绝对真理,你才能真地的学佛。所以轮回是相对的,解脱是绝对的,所以你必须认识到空性,你不认识空性有什么办法啊,白学啊。当然你也不白学,因为你在熏习啊,在熏习空性,你没有认识,没有感悟,没关系,慢慢总有一天会感悟。至少我很知足啊。

  

   当年我去讲佛法的时候,那有很多人是无法消化的,很多人是不能理解的,至少几年后他改变了许多,很多人都在改变。你不知道,可是你在慢慢地改变,所以白居易说首诗是,“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季节不一样,山里空气冷,开得慢,山下的开过了,山上的正在开。所以“长恨春归无觅处,不觉转入此中来”。我们遗憾春天过去了,不知不觉春天不又来了吗?所以你不用着急,你需要熏习,需要不断的闻熏习,所以你不仅仅是向一个法师闻熏习,你需要向更多的可靠的法师闻熏习。我们不会狭隘,所以你今天跟静波法师听,然后明天你找别的法师听,我不会不同意的,肯定不会的,甚至那是可靠的法师,你听,我不仅仅同意,我也会去听,因为我也是受…

《佛法的生命观 四》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直接转到: 第2页 第3页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