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佛法的生命观 四▪P3

  ..续本文上一页你别管我怎么办,你愿不愿意给我,他就跟你没关系了,是不是?那我愿意啊,他很愿意。给我吧。那你怎么办啊,我说怎么办,我告诉你,我把它撕了,扔了。我说是张纸条啊,它什么事都没有啊。那你说怎么办啊,他也傻了,你不觉得是吗,他是啊,他走了。我觉得我很欣慰,因为我希望每个人都做这样有抵抗力的人,作个坚强的人。为什么坚强?我们往往被没有什么事,就像那个人,那个法师,折腾一宿,第二天一看,原来是茄子。那你说是不是这样?很简单,所以你现在生命的质量之所以不行,就是因为你跟垃圾在一起。所以你需要去改变,你别不服气,我曾经也脆弱过,别人说死扬言,我心里一天都沮丧。别人说我好,我一天都高兴,我也脆弱过,曾经跟你一样过。我今天为什么坚强,是因为佛法改变了我,我希望,我也相信佛法能改变你。一定能,不能的话,咱们就不是学佛的了。所以这就是佛教的因果论。

  

   你别怪自己轮回,是因为你自己的抵抗力不够,所以你有了种子,你拼命给他加缘,你自己能不长大吗?好事也是因果论。无论好坏,他们都会无常,所以有句话,好事不如无事。什么叫没事心里不挂碍。有人说好事不如无事,那我啥也不干了,家里躺着,越躺越发傻,越躺越烦恼,那还是有事。心里没事才是没没事,我告诉你真话,别犯傻,极端,误解。当年一位禅师在桥上躺着,过来了个守卫,抬着轿子过来了,前面有个和尚在那躺着,这守卫也很奇怪,就下来了,大师,你在干什么?他说没事。没事你干什么?躺躺,我就躺躺嘛,我啥事也没有。别人就事多了,别人就折腾了,胡思乱想,其实法师就躺躺嘛,就跟当年释迦牟尼 拿着一朵花,示现大众优钵罗花,大家在那看,谁也不明白,迦叶尊者一看就笑了。为啥,它不就是朵花吗?它很平常的事啊,这朵花就代表空性。如果这朵花代表空性,如果这朵花代表空性,那么宇宙万物不都是空吗?不一下就解脱了吗?可你现在不能,因为你看着,这咋回事?这不就传法吗?禅宗传法不就这么来的吗?“吾有正法眼藏, 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咐嘱摩诃迦叶”,于是第一代祖师。传到我们中国,我们现在所有的汉传的出家弟子全是禅宗传人。请你记住,谁说汉传佛教没有传法?有,你忘了,我们忘了,我们没负责,负责一样是最好的。谁说没有传法,有啊。就是没有珍惜,只是弄个法卷,那有啥意义啊。没啥意义,那法卷可以复印一百份。但是心里感受没有,那有什么用,身外之物,所以这是佛教的因果论。

  

   第二,佛教的轮回论。佛教圆圈式的生命观,我刚才说了,你可能成为天人,升天,你可能变成人,你可能变成阿修罗,你可能下地狱,你可能变成恶鬼,你可能变成畜生。几种可能性,不是绝对性。你今天杀过生啊,害过命啊,整天狼狈不堪地活着,整天提心吊胆的,那是可能性,你现在还可以改变啊。如果你不学佛,你就按着那个规律去转了。杀生害命你就偿吧。你现在学佛了,你就可以转化了,改变了。你老是烧大宝还债,那才叫瞎胡闹。因为你是佛教徒,我就告诉你实话,如果你不是佛教徒,你爱烧啥烧啥,烧啥跟我有啥关系,那没有关系嘛。咱们一家人,我不能告诉你两家话啊,所以别再还了。是你改变你的心啊,这是关键。如果你不改变,你就非常危险。别再舍本逐末了。没有始,没有终,这个圆圈啊,没有一个开始,没有一个结束,任何一点都可以是开始,任何一点都可以是结束。

  

   就像我们今天从出生那一点开始,从死那一点开始是结束。这是我们定的,没有一个结束。我们可以从这点开始,到那一点结束。我们可以从任何一点开始,所以学佛永远不晚。有人说我年龄大了,年龄大了,你很幸运啊,你闻到佛法了,你年龄大也没有关系啊。年龄小,还有别的事,也没关系,慢慢来,熏习一下,将来对你的生命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这种影响肯定是良性的。所以可以任何一点是开始,任何一点是结束。那么其他的宗教是直线式的,我们刚才已经说了,可以升天,可以做人,可以下地狱,没有办法,只能是这样的。佛教是圆圈,可能是这样,可能是那样,也可能是,可能不是固定的。不是你必须这样那样,没有必须。你可能,仅仅是可能。但是如果变成必然的话,就需要你的努力,需要你增加你的因缘,首先你的种子要发生改变,这是重要的。任何一种形式称之为有,也就是存在,存在什么,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五阴炽盛,各种各样的感受。而且这种存在,在十二因缘里就是有。这种有是什么?是不断在变化。我告诉你,你说这种东西有,它存在了,但是有是在变化的,所以你必须看到它的变化性,如果你不看到它的变化性,那是没有用的。那你学佛还不能受益,所以在英文里叫becoming,是变化,不断地变化,不是在这变化,在那不变化。一直在变化,你也变化,我也变化,都在变化。现在不是刚才的,未来不是现在的,所以你为什么还活在过去呢?那就说明你很傻,你很笨。那么你需要改变,改变起来很难,所以你必须明白这种存在,有,它本身就是一种变化。你承认变化了,你就有希望了,你不承认就没希望。所以说变化是你要一直牢记的。

  

   变化,变化,不断地变化。无常,无常,其实就是这样的。所以你应该明白,只是它不断的在变化,于是我们在英文里翻译成becoming.就是变化的意思。有变化,有转变的意思,我们的身心都在不停的变化,你的身体在变化,你的心态在变化,你的心在动,你的血液在流动,请问你变没变啊?变了,如果你承认你变了,你就没有理由烦恼了,你就没有理由再去挂碍,再去执着了。所以你要清醒了,这是什么?这是轮回,就是这样延续下来的,因为它变化才延续,不变化,怎么样?人永远三岁,人永远六十,但是我没有发现人永远,没有。所以一直在变化,你知道变化,轮回就是按着这个轨迹走的,同时你也没有理由去执着它了。如果你不执着它,本身就是改变,不计较,不计较就好。计较就是烦恼。就是这样啊,没事就是极乐世界,有事,有事就是六道轮回。说的简单明了,你信,你就得解脱,佛法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它也符合三法印:诸行无常、诸法无我、如果你不执着,涅槃寂静。符合三法印,它就是佛法了。

  

   第三点有情众生轮回转生的四个阶段。我们是在回顾,因为很久没和大家说了。本来应该直接把它讲完,要不然我从头就开始说了四个阶段。如果从第三个开始说,你前面的不知道,所以回味一下。生命存在的现象有可以分为两种,刚才说了,生命存在的现象就是有,这种有不是固定的,它是个过程,是个现象,但是它可以分为两种。第一,身有与心有。身体存在,拍拍身体有没有?有。你说没有,众生更茫然了。有没有,有,但是它是假的。心,有没有,有,它有分别,有喜怒哀乐的感受,受各种各样的感想,有没有?有。生命是身心一直合作的过程,也就是你的心和你的身体,精神和物质,一直在合作着,而且这种合作是一直在改变的过程。一直在改变,你愿意不愿意这种现象?你说我不愿意,它也在改变,你说我愿意,它也在改变,它不是因为你同意不同意,没有经过你同意不同意。就像我们说个例子,说你来到这个世界,有人征求你意见吗?没有。你要离开这个世界,有人征求你的意见吗?没有。不得不来,不得不走,你想不走,不行。你想不来,不行。因为业力牵引,只有你业力现前了,你后悔了,那个时候没办法了,认也改变了,不认更加烦恼。就像那手铐越锃越紧,越紧越锃,最后呲牙咧嘴,痛苦难堪。别锃了,没事。所以本身也是一种解脱。

  

   活着是身和心在一起的现象,死也是身和心分离的现象。合作的现象,分离的现象,身体和心里状态分开了。现象生命的生老病死的变化过程则可以是有情轮回,可以把它分为有情轮回的四种阶段。这个变化过程,从有情生命结合到一起,身心结合到一起,到离刹这这样的过程,我们可以把它分为四个阶段,第一,生有阶段。什么是生有阶段?身心结合的现象。什么结合的现象啊?也就是心进入了身体,。。。。什么是界罗兰啊?就是身和心结合的状态,就是我们的父母亲和阿赖耶识结合的一刹那。没有缘,你是不能遇到的。就是我们的父母亲和阿赖耶识。这个阿赖耶识就是心,父精母血就是身。所以你要知道这种状态,这就是生有。这种存在的现象生命由此完成了。没有这个缘,你就不可能完成,你有父亲,没母亲,你试试,有母亲,没父亲,你试试,有父母亲,没有阿赖耶识也不行。所以生命具足的缘起需要父母亲,需要阿赖耶识,也就是身体的,精神和物质的,这三种状态的合和。所以才是生有的一种状态。不然的话,你说生命从哪里来,不是单纯地从父亲,单纯地从母亲,还有你的阿赖耶识种子,你要知道那就是藏识,那就是你曾经的播种,那个就是你生命中的基因。就是从那来的。

  

   所以你不要简单的认为,就是父亲母亲,还有你原来的种子。你忽略了这一点,人是上帝造的,我们这不相信,但我们也不否定别人相信。因为我们是在佛教的圈子里探讨佛教的生命观。那就是按着我们的标准来探讨。那么这是第一点,生有,生有完成了。父亲,母亲,阿赖耶识,经书上讲像浆糊的状态,乳酪的一种状态,完成了,这是生有。接下来的是本有。本有的意思是父经母血,阿赖耶识合和阶段是生有,此后这个身体受始终业习的激荡,它需要长大,一点点长大了。所以你看十二因缘里说,无名,轮回的根是无名,贪嗔痴见慢疑,见十二惑,形,就是界罗兰形成的那个阶段,就是形,造作,就是我们生前造作的,然后识,就识阿赖耶识,也就是界罗兰行识,界罗兰完成生有的阶段。明色,就是一点点的,识乳状的,六根还没有出具的状态。所以叫明色,受液体所激荡,人形就是这样的,其他有情众生是另一个形状。我们的状态是这样的。当然我们的状态即使都是人,也有千差万别的关系,是不同的。所以说在母胎中,每时每刻,每分每秒,都在不停地改变。而在母腹当中的胎儿,也会受到母亲的习气啊,饮食啊,生活习惯的影响,真的影响。我在北京的时候,前几天听到,说这个年轻的时候跟着夫人结婚之后,他老爱看妖魔鬼怪的书,最后孩子就不正常。据说古人妇女怀孕了,在屋里挂张非常漂亮的好画,天天看着她,心情很舒畅。如果你天天烦烦恼恼,那这个孩子将来业力很重。天天高高兴兴的,这个孩子将来运气也很好。你吃的东西也影响他,你喜欢吃辣的啊,酸的啊,也影响他的个性。这就是胎教。因为一个生命需要很多缘来完成的。而这个很多缘都会来影响。

  

   我们知道吃肉的动物,狼啊,狮子,老虎啊,脾气非常不好。事实上是不是这样啊,是这样啊。你看吃杂食的,那个熊啊,相对来讲比较温顺。但是它的寿命随之延长。草食动物对人类没有威胁,没有致命的威胁。所以饮食啊,决定了你的性格,同时潜移默化地决定了你的性格。你不是好斗啊,脾气不是很躁啊,虽然你表面上看起来很躁,如果你吃了肉了,整天喝酒,恐怕你会更躁。相对它是温和的。它不是绝对的。所以说它影响你,它只能是影响你一部分,不是绝对。条件它影响你。但不是绝对主宰你。因为你还有种子呢。在母胎中,界罗兰,也就是父经母血阿赖耶识形成了一段之后,直到出生,甚至临终灭亡的那一刹那,也就是这一段时间,父经母血阿赖耶识形成那一段,到生命的终结,这一段时间叫本有。生有就是那一刹那完成了,但是这个本有却是很长的时间。所以本有应该是现在有的情况,现在就是本有。修行不够,就是在母亲身内的胎儿也会受到母亲的影响,身心相互影响,身体会影响心态,心态也会影响身体,所以精神影响物质,物质也影响精神。你吃的好点,影响你的身体,你的身体强壮了,你的身体会好。你的精神不好,委靡不振,身体也随之,互相影响。如果有信仰的人,他会活的很自信,活的很坚强。没有信仰的人整天唉声叹气,抱怨牢骚,没有用啊。越抱怨啊,越恶性循环,越恶性循环,你的身体越完。确实是这样的。修行不够,也会执着外境。外在的冷热疾病,乃至身体变老啊,你都会特别敏感,特别在意。照照镜子,三十了,有皱纹了,四十岁了,皱纹更深了。五十岁了,脸上的斑点都会出现,没有办法,然后情绪会很沮丧忧虑,那他会影响你更加的衰老,没有办法啊。所以真正有信仰的人,能够解脱,无所谓了,已经很不幸了。所以你修行够了,就不会执着外境,修行不够,你就会执着外境。

  

《佛法的生命观 四》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