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天
諸位觀衆、諸位菩薩大家好:
演講「見性成佛」這個莊嚴解脫的法門,今天進入第四十天,最後一天,也是圓滿的日子,最後一天才是重要啊!你聽了前面沒有聽後面,這樣不圓滿,因爲前面有前面的道理,中間有中間的道理,後面有後面的意義,所以要如何將「見性成佛」法門來收尾呢?這是非常重要。
諸位,我們修道要將你的法身複活來見性,你要將自身的客塵煩惱滅盡,就如【圓覺經】所言,我們都生活在幻化虛妄的世界、幻影的日子裏你不能自覺。所以佛祖很厲害,他說「客塵煩惱」,這個「客塵」意境很深。比如一個客棧,一間旅舍,一家飯店,客人住一晚,第二天就離開叫做「客」。主人是永遠居住在客棧裏,飯店裏主人不變,但是客人有變化、有生滅、有來去,「客塵煩惱」加一個「客」字,有相當高的文學素養。「客塵煩惱」是說,煩惱就像客人有來有去、有生有滅是無常的東西,所以這客塵煩惱是無自性的,是空性的。也因爲是無自性是空性,所以可以滅掉,它是幻化不實空幻無自性的東西,所以將它空掉,淨化以後,我們的法身就複活了。
好比太陽在半空中,被烏雲遮蓋住了,本來有普照作用的太陽,因爲烏雲密布將它遮住了,大地就呈現一片黑暗,日光照不下來,你要能照下來,不二法門唯一途徑,用風將這些烏雲吹走,風吹雲散以後,太陽的本能會普照大地,恢複它的光明如此而已。「客塵煩惱」就像烏雲密布一樣,把它掃幹淨,吹散開來,煩惱淨化時,我們光明的本體同一時間就顯露了。我們的清淨本性,被客塵煩惱遮住了,與太陽被烏雲密布遮住的道理一樣。用般若大智慧,用你的願力,用修道的力量,頓斷你的客塵煩惱,當此客塵煩惱不再將清淨的佛性蒙蔽遮住時,當然佛性就顯露出來啦。所以修道,修道要讓你的法身如如不動顯露出來,唯一的途徑,不二法門,客塵煩惱要滅盡就對了。所以運用一位開悟的聖僧,他老人家講話了:
開悟聖僧雲:「衆生有生死,就像見到虛空中之花飛幻影,不知空花客塵如幻,若悟得本自寂然,妙覺性體,圓滿普照,如如不動。一切幻化雖然滅盡,但真性常存,不會成爲斷滅,法身坦然蕩蕩。」
「法身坦然蕩蕩」這是每一位學佛之人最後的宗旨和目標。修道聖僧教我們,衆生之所以有生死,原因何在呢?就像你看到虛空中有花塵,有聲光的幻影,有花塵在飄在飛,幻影一大堆,他不知道這空花幻影當下是如幻如化不實在的東西。所以有時煩惱飛來飛去想過去、盼未來,現在執著一切人事物耿耿于懷,這一切都是客塵煩惱,就像虛空中會飛的花、幻影一樣。好比我們的臉被打一下或敲到牆壁,眼前滿天金條閃閃,要抓又沒有半條。或是女性朋友貧血,蹲下去突然站起來時頭昏目眩一樣。我們生活在世間沒有覺悟本性,都隨順妄想之花幻影奔馳,你不能自覺幻影飛花完全是客塵煩惱,凡夫衆生不知這空幻不實的幻影,全都是虛妄不實的。如果用大智慧般若力淨化掉,你本來的面目「法身」就複活了。所以始終無法悟得我們的菩提本來是寂靜的,寂靜悟不到,涅槃悟不到,法身悟不到,你抓的全都是枝末,全都是幻影、妄想意識,這是令人深覺傷心的事了,叫做「舍本逐末」。「本」者「法身」是也,「末」者是「妄想紛飛」。抓一些枝末,不能見到他菩提妙覺的性體,所以我們修道要抓到根本,妄想、分別、汙染之心這些是枝末。
我們要抓妙覺的覺性,性體是圓滿普照的,它當下是如如不動的,但是凡夫衆生對什麼叫「如如不動」,什麼叫做「法身」,什麼叫做「涅槃自性」從來不曾開悟過、見性過,當然非常陌生很生疏。如本法師從頭至尾就是不讓你生疏,反複一直講,有耐心、苦口婆心的告訴你,就是要讓你由生疏進入熟悉,讓你有如識途老馬般直搗黃龍,法法令你直驅涅槃直見法身,見到本來面目。如本法師永遠扮演這種角色,有耐性的和你講,講到讓你見性,讓你見到你本來風光如來藏性之中,見到妙覺性體,圓滿普照如如不動,這樣才叫做「如本法師」。若沒有能力講到讓你明白,就不叫「如本法師」,這是我一生弘法布教所扮演的角色。所以我們臺灣濟濟的人,聽如本法師講經,淘淘不絕如行雲流水一直講的當中,都導歸于讓你見性,這是我深深的用意。
他又說一切幻化雖然滅掉,也就是你的妄想、汙染、分別之心、叁惑已經頓斷了,頓斷是頓斷,你菩提自性常住不變,你不要以爲妄想頓斷以後就無心,進入空亡中進入斷滅這樣就不對了,你菩提自性常住不變,法身坦然蕩蕩展現在你的眼前。再念一遍:
「衆生有生死,就像見到虛空中之花飛幻影,不知空花客塵如幻,若悟得本自寂然,妙覺性體,圓滿普照,如如不動。一切幻化雖然滅盡,但真性常存,不會成爲斷滅,法身坦然蕩蕩。」
所以法身要讓它複活,實在沒有第二個途徑,要滅盡你的客塵煩惱這樣就對了。所以客塵是有生滅的,我們常住的本性法身是無生滅。我們所要見的,就是不生不滅的主人,也就是我們本來的面目,我們的法身就是了。你不要認賊爲父,賊者,就是劫走你功德法財的妄想心,你不要認賊爲父,煩惱不是你的主人,痛苦不是你的主人,嫉妒心、怨歎心不是你的主人,你批評是非,毀謗別人扯後腿,這些不清淨的心不是你的主人,也是不受歡迎的。這一連串的客塵煩惱,你身爲一個修道人,不分在家出家,你要有修道的道德勇氣來完全切斷,將它淨化,這樣才是當今之務,才是你修道的使命。所以你不要認賊爲父,認客爲主,不要顛倒讓人覺得莫名其妙。你也要慈悲你自己,多生累劫以來你不能不承認一個事實,你都認賊爲父,賊者,就是你的妄想心,你的不清淨的心,將你弄得團團轉,讓你作不了主的妄想心,你都認那個心爲你的主人,這樣叫做顛倒。所以佛祖才說:「衆生啊!顛倒之下不能自覺。」叫你要遠離顛倒妄想,相當有道理啊!不愧稱爲佛,他向你說得很清楚。所以你千萬不要認客爲主,認賊爲父,不要舍本逐末道理在此。要認法身,不要認妄想之心,這樣修道才是真正入道了。
我修道見性以後,當下就見到了自性世尊,在尚未見到自性以前,都在邪正一念間,就像紙張正面反面,紙張只有零點一厘米的相隔,就構成邪和正,佛和魔。所以修道是一念間,邪知邪見魔這面、叁界這面。正知正見就出叁界、涅槃開悟的另一面了。邪、正一念間,你會見性不會見性也是一念間。你用妄想心還是真如的心,一念間。當你見到自性的時候,向你恭喜了,見到自性世尊、自性如來、自性佛。
如本常講我心目中的偶像,就是唐朝的六祖惠能大師,不愧是惠能啊!聲聲句句都讓你見性,他每一開口而出沒有戲論,說出來的話不會歪七扭八、拐彎抹角,一針見血就是要讓你見性。要當如本法師心目中的偶像,要精挑細選,不錯。過去開悟證果的祖師也無量無邊,惟獨六祖惠能大師是我如本心目中永遠的偶像,因爲他講經說法單刀直入、一針見血不啰唆很幹脆。來,看如本法師的偶像怎麼說:
六祖惠能禅師雲:「真如自性是真佛,邪見叁毒是魔王;邪迷之時魔在舍,正見之時佛在堂,今生若遇頓教門,忽遇自性見世尊。」
所以我們阿本將開悟聖僧見性的法門,提出來供養我們臺灣寶島的人民百姓,他說「真如自性是真佛」見到真如也好、自性也好,都是我們本來的本性,那就是我們真正的訴求「真佛」。你不要心外求法,心內外求這樣叫做顛倒。真如自性就是真佛,當你邪知邪見,內心充滿了貪瞋癡叁毒時,魔王就是你了。什麼叫做「魔」?有汙染不清淨,會攻擊別人,破壞別人或心中充滿了不善之法、惡法的話,這就是魔王啊!所以我們身邊四周圍,包括親戚、朋友、眷屬,如果他是邪知邪見充滿叁毒之人,這和魔王沒什麼兩樣,這是廣義的說法。而狹義的說法,真的有一個魔王不是沒有,佛法說廣義不說狹義,魔王就是說你邪知邪見,正法聽不進去,怎麼聽都聽一些枝末外道法,五行五術啦!相命術啦!江湖術士啦!乃至江湖郎中的話。天羯座、牡羊座、說一些十二生肖的,這些和開悟證果都沾不上一點邊緣。這些外道法,那怕盡你一輩子也不會開悟證果。所以邪知邪見,叁毒具足的人,我們佛門叫做「魔王」。你和魔王沒什麼兩樣,魔王就是邪知邪見啊!魔也有修行,修到無法見性成佛,所以永遠漂流在叁界內,六道中團團轉,因此邪見、叁毒當下就是魔王。當你邪知邪見又迷惘沒見性的人「魔在舍」,「舍」方便講就是你四大五蘊的身體,你邪迷時,魔住在你的身體內,喔,你不會腳底發涼嗎?當你正知正見悟到本性時「佛在堂」,佛住在你四大五蘊的身體,很公平了。你若不邪知邪見,就不用怕別人講;你若邪知邪見,你和魔王住在身體裏有什麼兩樣呢?這一世如果聽到了頓教的法門,也就是見性的法門,無上大法時,忽然遇到、見到你的自性、會到本性的時候,當下見到世尊了。什麼叫「世尊」?世人所尊啊!世人所尊是什麼?你我修道大家的訴求「明心見性」。「明心見性」可以堪稱爲世尊,是聖人,就像釋迦牟尼佛的稱呼爲世尊,世尊,那是身外之世尊。你自性也有一個世尊,就是你的如來藏性,我們明心見性的對象。再念一遍:
六祖惠能大師雲:「真如自性是真佛,邪見叁毒是魔王;邪迷之時魔在舍,正見之時佛在堂,今生若遇頓教門,忽遇自性見世尊。」
什麼是「見性」?要如何見?六祖向你交待得很清楚。如本當時也曾將【六祖壇經】講了一遍,我們修道當中時常空觀,空觀之中對世間了解諸法是無自性的,是緣生緣滅空幻不實的,這樣來頓斷你的貪執。你的貪心和執著頓斷時,好象磁鐵已經沒有了磁性,漸漸的他自己就解脫了。在留戀、執著、可愛、依依不舍、戀戀不舍中當然會跳到陷阱裏,上圈套啦!被粘住了,有生死有輪回了,我們人的業力就這麼一回事。所以說「業」就是汙染,這裏粘住那…
《見性成佛 第四十天》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