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見性成佛 第二十八天

  第二十八天

  諸位觀衆、諸位菩薩大家好:

  有人問,到底觀世音菩薩是悟什麼法門來證成佛道?觀世音菩薩在我們這個娑婆世界,扮演了一個非常特殊的角色,所謂「家家彌陀,戶戶觀音。」觀世音菩薩神通廣大無孔不入,每一個家庭裏如果有供奉佛菩薩,往往都少不了觀世音菩薩,少不了觀世音菩薩的存在,所以你看那佛龛裏,西方叁聖裏面就安一尊觀世音菩薩。所以觀世音菩薩叁十二應身,任何一個天空、地上、海上,都有觀世音菩薩示現度衆生的蹤迹。那麼觀世音菩薩是修什麼法門,以什麼法門來開悟證果呢?我相信這是每一個佛弟子所關心的問題。諸位,觀世音菩薩就是修證耳根圓通來成就佛道的,也就是耳根聽海濤聲浪的生滅來悟明他的本性。叫做耳根見性成佛,這是有名的觀世音菩薩耳根圓通的法門,在【楞嚴經】中有說明這個問題。

  有人喜歡修持觀世音菩薩的法門,但只是念一些大悲咒,稱頌贊歎觀世音菩薩而已。至于觀世音菩薩到底如何修行開悟證果,無法全盤了解一知半解。所以今天要告訴各位觀世音菩薩之所以能夠開悟證果成佛,就是修「耳根圓通」來成就無上佛道的。否則我們聽一些外道講觀音菩薩修行法門,喊了半天最後觀音菩薩修行法門也沒說清楚,而且隨著自己的意見、觀念與情執來說,所講出來的全都沒有符合經典的論述,脫離經典、違背了觀音菩薩修行法門的真正意義,真是魔說呀!觀世音菩薩耳根圓通法門是如何一番景象呢?

  觀音耳根圓通:「聞無聞有非關聞性,本來不生何曾有滅,有聲之時是聲塵自生,無聲之時是聲塵自滅,而此聞性不隨聲生,不隨聲滅,悟此聞性,則免聲塵之所轉,當知聞性無生滅,聞性無來去。」

  這就是觀世音菩薩悟外在的生滅法有生滅,他的聞性無生滅,悟這個道理來開悟他本性的。有一次觀世音菩薩坐在海邊聽海濤。嗯::聽風吹在海上,海水就起了海浪,海浪呼呼乍響打到岸邊,霹啪作響,這些海浪打到海岸以後又嘶嘶的退回海裏,不見了。海浪再起打到海岸,嘩一聲,海浪又嘶嘶的退回到海裏反複好幾次,最後他悟到了。他說海浪打在海岸邊有聲浪,霹霹啪啪很大聲,嗯,有聲。海浪又退回海裏嘶嘶聲一直到無聲,悟這個海浪有生滅,一會兒聽到海浪有聲,海浪若退回海裏就無聲了。聽到有;也聽到無,聽外面的聲塵有生滅,他當下回光返照照見本性,悟入他的心地。原來他的聞性沒有生滅呀!觀世音菩薩當下就證成無生法忍了,這就是觀世音菩薩耳根圓通啊!用耳朵聽聞外在的聲音,聽這個海浪你聽聽看,看會不會開悟。人家觀世音菩薩聽海浪,嘩一下又嘩一下,聽到開悟證果。

  才說聽到無聲,叫做聞無;聽到有海浪的聲音,叫做聞有。但聽有或聽無都和你的聞性沒關系,聞性簡單講就是你清淨的如來藏性。和你的聞性沒關系,有或無,和你的自性沒關系。本來就無生那裏有滅呢?外面有生滅,但是你的如來藏性完全沒有生滅啊!無生,那裏有滅呢?滅是對生而言,外在有生有滅沒錯,但是我們的自性那裏有生呢?沒有生,當然就沒有滅。他又說,有聲的時候,是聲塵的聲音自己生出來,當這個聲音沒有的時候,是聲塵自己滅了。那麼我們這個聞性,也就是你的如來藏性沒有隨著聲音的生,聲音的滅而有所生滅,他悟這個聞性當下沒有受這聲塵的影響。所以,他回光返照,悟自聞性沒有生滅,聞性沒有跟它來來去去,當下悟入自性了。會修道的人他的眼、耳、鼻、舌、身、意這六根全都可以修行。在耳能悟,在眼能悟,在鼻能悟,他的身體可以悟進去,他的舌頭可以吃東西可以悟進去,就看你會不會用功,法門用得對不對?所謂「六根門頭放光明」六根會修行,修到解脫的時候常放光明。有人由耳根入門,有人由眼根入門,有人由舌根入門,有人由觸根入門,也就是身體入門,每一個根機不同。

  以觀世音菩薩而言是以耳根證入自性。所以,簡單講海濤有生滅,但是他的聞性不生不滅,甚至外在的世間法森羅萬象,包含一切的人事物一一皆有生滅,但是我們的自性並無生滅。我們再將觀世音菩薩耳根證悟自性的道理再念一遍:

  「聞無聞有非關聞性,本來不生何曾有滅,有聲之時是聲塵自生,無聲之時是聲塵自滅,而此聞性不隨聲生,不隨聲滅,悟此聞性,則免聲塵之所轉,當知聞性無生滅,聞性無來去。」

  這就是正牌的觀世音法門,你不妨有空時跑到海邊去,聽海濤的聲浪拍打岸邊,有聲起、聲滅看你會不會回光返照。所以會修行的人看到外面的境相,他會回光返照外在有生滅,但是內在沒有生滅,不會因爲外面的生滅,我們的心就跟它來去、生滅。凡夫衆生不能轉境,這當下就是凡夫衆生的角色。知道如何修行的人,看到外面生生滅滅,他的心不動,不但不動,又了了見、念念見、見其自性無生滅,這是真正的功夫啊!

  我們修行要心內不住一切相,外在的相都是自性所起的一種作用而已。譬如動機不正確,所感召的果報就一連串有爲、生滅、染汙。你的心如果能轉境,不住一切相的話,你自性解脫。有念、有住的話當下就著一切境界,就著病了,就汙染了。所以一位開悟聖僧說了幾句話:

  「無念即無男,無念即無女;無念即無障,無念即無礙;無念即無生,無念即無死;正無念之時,無念不住,即是截生死源。」

  他說當你沒有念頭時,你無念一切法塵的時候,沒有習氣的時候,沒有煩惱的時候,完全不住了。在你的自性裏,何曾有男?何曾有女呢?你出世爲男、爲女,都是你多生累劫以來的習性,一切有念有住所帶來的結果。因此淨化女人身,變爲大丈夫男身相,要革除女性多生累劫的習性,與生俱來的煩惱事,習性要淨化。所以無念就無女,無念就無男,有男有女,都是我們多生累劫的習性所使然。無念就解脫啦!無念時就無障礙,你之所以有障礙,有念念成邪,無念念成真。

  站在凡夫而言,你每一個念頭,生出來都是有生死、有汙染,有強烈的利害關系,有強烈的汙染。所以我們修道最後就是以無念來見自性。你無念的時候,當然就沒有生死,一念生入叁界,一念滅出叁界。所以【十地經】說「一念不生,即如如佛。」道理在此。一念若生當下入叁界,所以「念」,決定你生死或無生死。但站在果地來講就不一樣了,果地是說你已經修到開悟證果,達到無生法忍的時候,已經登上涅槃了。你每一個念頭出來都是清淨的功用,都是慈悲喜舍,大雄大力的果報。所以就看是站在因地而言或果地而言,若站在凡夫而言,有男、有女都是汙染不清淨,妄想意識所感召的。譬如你還在凡夫地,你擁有的身體不論是男衆或女衆,都是你汙染不清淨,妄想意識所感召來的肉體。站在果地來說,是清淨意識變化有所男女,這要分清楚。因此這位開悟聖僧說這些話相當有道理啊!當你沒有念頭的時候,就無男無女,當你無念的時候就沒有障礙,當你無念的時候就無生死,當你無念的時候就無住,這當下就切斷了生死流。話再轉回來,你有念就有男女,有念就有障礙,有念就有生死,有念就有住,當下構成輪回生死的事實了。

  有人問一個問題,觀世音菩薩到底是男衆還是女衆?諸位你認爲呢?論男論女,對佛菩薩而言,只是權巧的示現而已,絕對不能堅持他是男還是女,因爲觀世音菩薩達到自性解脫,神通變化莫測,能叁十二應身,無量百千萬億化身,示現男或女對他而言是小兒科啦,雕蟲小技。由此可見觀世音菩薩不可以男或女來安立,因爲他非男非女,可男可女,怎麼可用男女來代表呢?所以如果你已修到開悟證成無上菩提時,你能示現男衆身,能示現女衆身,能示現六道衆生的身體全都不成問題。能示現這一切身體的當中,又可有可無變化自在就對了,沒有固定一個身體。那麼你說他是男是女呢?說到這裏,不知你悟到了沒?

  在修道的過程中,一定要悟性再說,你若見性悟性以後,每一個念頭出去,一真一切真。你還未悟性時,所生的念頭是汙染的,你的念頭一妄一切妄,一染一切染,一迷一切迷,就差在這個角度而已。所以六祖老人家講話了:

  「有念念成邪,無念念成真。」

  邪和真要如何區別呢?問他有念還是無念。「有念念成邪」是站在凡夫的因地來講話,因爲你自性尚未解脫,那種功利主義,利害關系,取舍的關系太強烈了,汙染太重了,我見我執太重了,所以有念念成邪。你看凡夫衆生的念頭不讓它動起來便罷,一動起來就無法收拾,那種殘局讓人不堪設想。所以「有念念成邪」動這念頭就是邪淫的念頭,動這個念頭是要占人的便宜,起這個念頭要如何扯人家後腿,動這念頭出去要如何扳倒他,動一個念頭出去如何將他的財産權勢剝奪過來,有念念成邪呀!

  「無念念成真」是什麼意思?「無念」是指在有念當中淨化出來叫做無念,離開有念,無念不可得。因爲佛教是講中道的,不說兩極化的,不說斷滅,所以無念是建立在有念當中說無念,也就是在有念當中淨化,因此說無念,六祖老人家說一句話,什麼是無念?

  「心分別一切法相,分別一切外在,山河大地,日月星辰,乃至人事物而心不動,名之爲無念。」

  「善能分別諸法相而自性不動,安住于第一義,名之爲無念。」

  無念不是百物不思,什麼東西都不去想,你認爲這樣叫做無念,錯,這樣叫做斷滅,不是佛教所說的無念。無念是在念念當中不會汙染,自性解脫不生不滅,就是無念的意思。如此說來無念並未離開有念而說無念啊!離開有念你說另外還有一個無念者,魔說。諸位了解嗎?這個課題很重要,你不要以爲,無念就是百物不思,全都不看、不聽、不參悟,這樣叫做無念那就誤會了,不是我們佛教所說的無念,無念是你的心分別外在一切山河大地、黑紅青白,是非善惡而心不汙染、不動,名之爲無念的境界。

  譬如你說:「請問師父這朵花是什麼花?」我告訴你「粉紅色的花朵,粉紅色的這朵花朵。」我回答你了,這樣的過程…

《見性成佛 第二十八天》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