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佛、觀世音菩薩的身邊,精進修行,最後轉凡入聖,開悟證果成佛就非你莫屬。
就前兩天,我看見多年未見的親戚朋友,突然見面後,真是感慨無量無邊啊!說不盡講不完,他的面容在我印象中,還停頓在叁十年前那麼年輕,那麼英俊挺拔,如今卻變成老人臉了,感觸非常多啊!這才讓我聯想到善導大師所說的這些話,將這公式套用進去,剛剛好不增不減非常貼切。再念一遍記下來,我相信你會有所感應,有所契會,相信你的感觸會比我還多。可能在你心裏會想:「如本法師你讓我講幾句話好嗎?」你一講就說得淋漓盡致,說到骨髓裏去了,非常貼切啊!確實如此,和如本法師的感觸一樣。叁十年前的親戚朋友突然見面,不知要哭還是要笑,變成「這樣啊!」這一句「這樣啊!」包含的意義很廣,有的是變成老人臉,變成苦命臉,變成富貴臉,本來年輕現在變老了,變成中年人了比較成熟,總是變化多端呀!再念一次:
善導大師普勸念佛偈雲:「漸漸雞皮鶴發,看看行步龍鍾;直饒金玉滿堂,豈免殘衰老病;任你千般快樂,無常終是到來,唯有徑路修行,但念阿彌陀佛。」
所以如本常說,要聽就聽和我們修行有關系的,要用功就要依這種了義、不啰嗦,每一句話講出來都針對我們心裏的需要,和我們修行有關系的才不會浪費光陰啊!在旁邊有一位開悟聖僧有話要說了:「如本法師啊!你不要顧此失彼,要有平等心,一樣是聖僧,那一尊講完了,換我講幾句話?」好啊!好事情獨樂樂不如衆樂樂,我們請聖僧道出法語:
「有是如幻有,空是畢竟空,
空有俱不著,入大光明藏。」
諸位看到了嗎?我們要聽,就要聽這個道理。要看,就要看這了義的法語。他說「有是如幻有」百分之百正確,佛陀說盡了所有世間法和出世間法,說盡一切空門的道理,說盡一切有門的道理。有是如幻有,沒有一切法不是如幻的有,有是因緣和合,和合的因緣全都是空幻不實的。何況空是建立在萬有的一切法說空,離開萬有,一切法不能存在,諸位了解嗎?法者因緣法,因緣法者是無常空性,沒有自性的,所以若了解「空、有」的實相是不二法時,當下俱不著,離開空並無有;離開有並無空,空和有是一體兩面之說而已。
我常說拳頭是空性的,空性未離開拳頭,拳頭當下是假相,這假相又是空性的,空有不二。所以有是如幻有,空是畢竟空,空有當下非兩極化而是同時存在的。所以我們自然就不會對一切法産生執著。
「空有俱不著,入大光明藏。」說空只是道出一切法本來的面目而已,並非頑空斷滅空,是教你頓斷對一切法的執著,只是說出世間法的真相。空的本意就是如此,說空不是一時興起、說著玩的、說學術化的,空是一切法的本來面目,當了解諸法是空性後,自然不會對法執著,若不執著,你的心就會慢慢淨化,不會愛染,不會留戀,漸漸入大光明藏,自性解脫,佛性顯露了,入大光明藏見性的時候了,空有俱不著。
所以龍樹菩薩才說:「破二不著一。」我們不執著空,也不執著有,空有都不執著,漸漸進入大光明藏。二就是指「空、有」這兩個法門,說空不執著;說有也不執著,難道還有一個可得、不二法門可得、實相可得嗎?實相不可得,不二法門不可得,中道也不可得。得那種不可得的東西,得那種住無所住的東西,那種看不到、聽不到的深深意境,不可思議的佛性,這才是大得特得啊!空有俱不著啊!入大光明藏,這樣才有見性可言。
你不用因緣觀去透視一切萬法,就不能了解諸法的本來面目,這讓我聯想到【大智度論】龍樹菩薩他老人家也有話要講了。
【大智度論】雲:「若法因緣生,是法性實空,若此法不空,不從因緣有。」
他說「若法因緣生,是法性實空。」不論法便罷,法者因緣法,離開因緣一切法不能誕生。所以如來講經說法四十九年,千言萬語,正說反說,都說因緣法,離開因緣法一切法不可得。所以論法者,法者因緣所生,因緣所生的一切法,法法皆空,沒有一法不空的,不空不是諸法本來面目,不空不是因緣法,凡所有法皆是因緣法,因緣法者沒有一法是不空的,這才是講入佛法了。
「若此法不空,不從因緣有。」這是加重語氣,是肯定的話。若說這個法不是空性,這樣很抱歉,不從因緣有。因爲論法,法法皆是因緣法,既然此法不空,不是無常的,不是因緣法,說它不空的話,可見不是因緣所生。不論色法是因緣和合,乃至構成起心動念的法,這些看不見的精神界,唯心的東西也是因緣和合,構成緣起。既然構成緣起,緣起的一切法全都是空幻不實,當下是空性的。
而龍樹菩薩這些話,說出了佛陀講經四十九年的精髓。所以如本說:「因緣法就是佛法的大本營,法法皆是因緣法。」離開因緣法並無佛法,在這娑婆世界釋迦牟尼佛說一切法是因緣法,縱然他方無量世界以外還有一法的存在,那個法也是因緣法,因爲離開因緣法並無佛法,法者皆是因緣所生。所以世間找不到一樣東西,說此物不是因緣和合,若不是因緣法,是找不到的。
你說這間房屋,房屋也是因緣所生啊!日光燈也是因緣所生,這些莊嚴的花朵也是因緣所生,我的身體也是因緣和合的,地球也是地水火風所和合,他方世界的日月星也是因緣和合的。所以不論法便罷,法者因緣所生,因緣所生的一切法,法法皆空,法法皆是假有的,即空、即假、即中是諸法的本來面目。如本說得如此深刻,你想開悟要經過這一關。現在再念一次【大智度論】這句話:
【大智度論】雲:「若法因緣生,是法性實空,若此法不空,不從因緣有。」
好莊嚴啊!過去所有諸佛示現人間講經說法度衆生,令衆生轉凡入聖,令衆生開悟證果,都要說諸法空性,未來一切諸佛要令衆生轉凡入聖關鍵所在,必然要說諸法空性,因爲諸法空性是一切法的本來面目。同時十方叁世所有諸佛也是要經過空性的洗禮,才有辦法入大光明藏,見到佛性。
所以論空不要觀念硬邦邦,以爲是頑空、斷滅空,別誤會了,越空越有,空是講出一切法的本來面目,無自性,無自性不是否認佛性的存在,不要變成了外道,那樣就成爲可憐愍者,諸佛菩薩會對你搖頭說無藥可救了。這樣並不能了解「空」的真正意義了,越空越有,空掉一切無明煩惱,其本質是空性的,不是意味沒有佛性了。空是一切起心動念當下無我,在無我的當下頓斷無明煩惱,這樣諸位了解嗎?越空越有;不空就不有。說到這裏,我們來印證「空」就是轉凡入聖成佛必然經過的階段。【大般若經】釋迦佛陀這麼說:
【大般若經】雲:「過去現在未來諸佛,住十方界,爲諸有情宣說正法,無不用此本性空,本性空即是佛眼。」
莊嚴嗎?比什麼都莊嚴啊!可貴嗎?比世間一切財物更可貴。所以他告訴你:「過去現在未來諸佛,在十方世界爲衆生講經說法,除非不論正法、不度衆生就無話說,若要度衆生沒有不說諸法空性的。所以世間法空性,出世間法何曾不是空性;凡夫法是空性,聖人法何曾不是空性。
「無不用此本性空」因爲本性空當下就是諸佛之眼,正法眼藏。所以本性空就是佛眼、是如來正法,你欲成佛要經過證悟空性,甚至你成佛以後,爲十方世界所有的衆生講經說法、弘法布教,必然要說出諸法本來面目,諸法空性,本性空是諸佛之眼。再念一遍:
【大般若經】雲:「過去現在未來諸佛,住十方界,爲諸有情宣說正法,無不用此本性空,本性空即是佛眼。」
所以我們要聽要看就要看了義之法,欲證入聖人之位,要依此了義之法去下功夫。說到這裏,我再引用【大般若經】佛陀又說話了:
【大般若經】雲:「諸佛出世,皆說本性空義,化導有情,要聞佛說本性空義,乃入聖道得聖道果;離本性空,無別方便。」
釋迦佛陀說「諸佛」,當然不只一尊佛,最少要二尊、叁尊以上才叫做諸佛,諸佛就是指所有的佛。佛陀來人間度化衆生,都說本性空義,法法皆空,所以一切法不空無道無果,佛陀才說若沒有見空,此人無法轉凡入聖,若不悟空無法遠離叁界,未證得空不能出離六道,沒有證入空性的道理,想要成佛遙遙無期啊!所以說十方諸佛來人間,都說本性空義。
何謂本性?是指一切法的本來之性。本來面目,以本性空來化導一切有情,令一切有情超凡入聖,得聖道果。所以你要聽佛陀講經說法,就要聽佛陀講本性空義哦!如果有佛來人間說一切法不空,這尊佛是冒牌的;說一切法是實有,這尊佛有可能是魔化身的;說一切法都是永恒不變的,這尊佛可能是天魔外道,化作佛陀的形相來講經說法。任你怎麼聽都無法開悟證果,怎麼修都無法入聖人之流,永遠停頓在天魔外道的思想裏。
所以你要聽佛陀講經說法,就要聽本性空義,因爲本性空義,是入聖道、證聖道果之根本,他又說離本性空義,無別方便。所以,說空是方便,說空能令衆生悟入本來面目,如果你離開諸法本來空性,想要開悟證果,沒有其他的方便法門了。
釋迦佛陀來世間講經說法,都是說諸法空性的道理,哪怕無量世界的他方佛講經說法,要令衆生達到轉凡入聖,他必然也要講諸法空性的道理。因爲諸法空性是諸法本來的面目,諸法的實相,既然如此,十方叁世諸佛皆以悟空來成就佛道,不論是你老人家乃至如本也一樣,以後要成佛必然要經過空的洗禮,也就是證悟諸法空性的道理,才能達到不垢不淨,不增不減,無來無去實相中道的境界。
總而言之,開悟證果後你要怎麼修都可以,但你既然想開悟證果就先要悟空證空,所以【大般若經】的精華,它的精髓、核心,如本把它抄下來,讓你我大家可以分享,要開悟證果這是必經的過程。再念一遍:
【大般若經】雲:「諸佛出世,皆說本性空義,化導有情,要聞佛說本性空義,乃入聖道得聖道果,離本性空,無別方便。」
我出家前心裏總是存在些無明、不了解、不清楚,但看到這些經文馬上恍然大悟,證入空性,當下就悟入。以後出家遇到境界便能四兩撥千斤,修行不費吹灰之力,悟諸法的空性,悟諸法無我,悟諸法無自性。我們修行就能輕輕松松,不用搞得滿身大汗、汗流浃背,像吃冰淇淋一樣輕松自在,修行不費吹灰之力啊!要悟諸法本性空義。
《見性成佛 第七天》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