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靈岩甘靈第一集 伍、持守淨戒▪P2

  ..續本文上一頁,與諸禽獸無相異也。」這並不是佛在罵人,沒有慚愧根本就不配爲人;你若畏叁塗苦,受戒就會守戒。若膽大妄爲的人,受戒犯了戒還無所謂的狂言:「我今天吃了它,它轉世吃我就是了!」這種人不可與言,對他還有什麼話說呢?說了也是多余的。所謂佛法雖廣大慈悲,難度不信之人啊!天雨普潤,亦難活無根草木呢!

  

  ◎以五戒補助國法

  

  殺、盜、淫、妄是根本戒,所謂根本戒,就是不論你有沒有受戒,即使是世間沒學佛的凡夫俗子,只要一犯都要受果報的。現在人對犯法都見怪不怪,趨于下流了;所以佛法的五戒,于國家社會有莫大的補助--補助法律之不足、補助社會倫常之振興。法律是犯了法才判罪,佛法是製止人心于未犯,使人心不敢有惡念,更不敢做壞事。

  

  ◎毀戒鬼神掃足迹

  

  如果毀犯戒律,不僅人看不起你、連鬼神都對你不屑,甚至拿著掃把在後面掃你的足迹;惟恐你一身的汙染,弄髒了叁寶地啊!要是戒清淨,人鬼神祇都向你頂禮呢!

  

  ◎成佛根基守五戒

  

  戒爲無上菩提本,過去佛、現在佛、未來佛,叁世諸佛皆以五戒爲根本。能把五戒守好,可保持人身絕不墮落叁塗;人的資格有了,那學佛就容易,成佛的根基已經有了。

  

  ◎以身作則度衆生

  

  佛弟子學佛陀嘛!就要守戒使自己的行爲好,有了好榜樣才能化度衆生;否則別人看到你犯戒:「哦!虧你還是個佛教徒!做的事還沒我們未信佛的人好。」這樣能化度人來信佛嗎?只要我們戒淨、行爲好,衆生自會來共修。

  

  ◎沒有受戒也要守

  

  一般人有錯誤的觀念:「我沒有受戒,犯戒沒關系。」五戒之中殺、盜、淫、妄是根本戒,不管受不受,犯了都是有罪的;好象國家法律即使你不懂,犯了也是要受法律製裁。人未受戒,造殺、盜、淫、妄就無罪嗎?只有邪魔敢瞎說!愚昧因果敢不信!唉!可憐邪魔、愚人何日覺悟?

  

  ◎持戒守法好國民

  

  不要怕守戒苦,持戒守法的人最快樂呢!就像受了五戒,首先你不會害人了;身不造殺、盜、淫,口不兩舌、惡口、妄言、绮語,只會說好話,心也只是想好事。你看!這個「戒」好不好呢?我們守了戒,以後都是社會上的治安者,最起碼是國民的一個好模範啊!你該明白了吧!

  

  ◎心空清淨依戒行

  

  你能依戒而行,心就清淨。清淨心就是空,心空無染才清淨!沒有了貪瞋癡、殺盜淫,也沒有兩舌、惡口、妄言、绮語,這就真像人了,沒有這些你就是好人,有福啦!

  

  ◎念佛持戒必生西做爲一位佛弟子總要守五戒!守五戒就是守身、口二業,只要你身、口能合乎軌道、不犯戒,那意業上的散亂就好象是小風浪一樣,沒關系;菩薩戒才談到意業淨。可是如果心動大瞋恨,來個口謗佛、謗法、謗僧、障人道業,一語出口又似萬刃插心般的傷人,這些惡口罪業有時比用刀殺人還要厲害;要是身再造殺、盜、淫等罪,那就好象海上刮了十級大風浪一樣,這樣航行船只那能不翻沈呢?所以大家要多念佛,保持身、口清淨,不造惡業。再要念佛持戒、持戒念佛,保持心清淨,必定萬人修萬人去佛國。

  

  ◎生西方的挂號信

  

  念佛就能生西方,爲何還要持戒?這有個比喻,就像我們寄一封平信,還不是一樣送達收信的人?但加個挂號就更穩妥。念佛是能生西方,加上守戒的功德,生西方更穩妥喔!當心!念佛不守戒,恐亦難生西;守戒不念佛,戒亦難持呀!當知:持戒要念佛,念佛要持戒,決定往生。

  

  ◎持戒念佛兩相濟修行以念佛爲穩妥,念佛的原理、原則就包括持戒在裏頭。戒是叁世諸佛因地的修行;果上的度他,戒是本迹。持戒念佛二法相濟,戒才圓滿無虧;其實,單憑戒功德生西方綽綽有余了,何況再加之念佛,那生西方決定品位高。

  

  ◎守好五戒學菩薩

  

  五戒守好了,修菩薩道才有基礎;五戒不守好,就沒有學菩薩的基礎。將相本無種,人人當自強!受了五戒以後,要更上一層受菩薩戒,菩薩戒才是成佛的大乘法寶。

  

  ◎發大心受菩薩戒

  

  有人覺得只要受五戒就好了,一聽到受菩薩戒,心裏就畏懼:「我是凡夫嘛!怎能受菩薩戒?」佛法講萬法唯心,只要大心一發:「我的心與佛平等平等,佛能做到,我也要做到!」這樣凡情就能革除,自然能擔當受菩薩戒;若不發心,何日解脫?平時爲人處事,固然不可自高自大,但學佛就要發憤向上,若不向上精進,那是慢性自殺呢!

  

  ◎離苦得樂無價寶

  

  諸位來山求戒,這個戒體是無價之寶,非世間金錢所能比。世間之寶得而有失,無法令你究竟安樂,往往還帶來災禍;戒體之寶,只要你盡形壽恭敬奉行則永不滅失,能令你究竟離苦、徹底得樂,有利無弊,這才是真正無價之寶。此寶唯獨佛家有,伸出戒手向佛海求,保證滿載而歸。

  

  ◎守菩薩戒圓佛道

  

  依人的根性不同而有不同層次的戒:有聲聞戒、菩薩戒。聲聞戒守好,生死可了;菩薩戒守好,就真達到諸惡莫作、衆善奉行;菩薩戒徹底圓滿,就是無上佛道圓證。

  

  ◎叁聚淨戒圓成佛

  

  戒有叁種含義:一、攝律儀戒,是無惡而不斷。二、攝善法戒,是無善而不修。叁、饒益有情戒,是無生而不度。戒的內容可說包括一切佛法。爲什麼要斷一切惡、修一切善、度一切衆生呢?諸惡你不斷清淨,衆苦就受不完;諸善你不修到底,福慧就不圓滿;衆生你不度,就沒有佛的大悲心。什麼是佛?大悲心就是佛,大悲心就是要令衆生離苦得樂。叁聚淨戒圓成,自然晉升佛果菩提。

  

  ◎犯戒比不受戒好

  

  雖受了戒犯戒有罪過,但守戒的功德還是在;待犯戒墮地獄的惡報受盡了,便能承往昔守戒的功德得解脫。如果怕犯戒而不敢受戒,就永遠不能解脫。佛世就有比丘尼前世犯戒,苦報受盡出地獄,今世再受戒修行而證羅漢果呢!

  

  ◎膽大受戒膽小守

  

  我們受戒時要膽大、不要怕;一受戒後膽就要小,要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要好好守住戒法不可犯!

  

  ◎滿分誠敬上品戒

  

  所謂「一分誠敬,一分感應」,受戒時能發滿分的誠敬心,就能得圓滿的感應而得到上品戒體。有上品戒體的功德,戒才能持得好,即使臨惡劣的環境,仗著戒功德就可化解而不犯。所謂的上品戒、中品戒、下品戒,並非佛陀有差別心,這完全是自己的發心。你有滿分的誠敬心,就能得到上品;如果誠敬度不夠,那就是中、下品。希望你們能發向上心,得如來上品清淨戒,生西方亦是上品。

  

  ◎飯食之間不忘道

  

  我們佛家吃飯要食存五觀,不要心想著這菜好吃或者沒有味,那是犯戒的!要食存五觀、心中念佛。恐怕你們功夫打失,我們還放佛號錄音帶,幫助你們一面吃一面念佛,飯食之間都不要忘了道心。道心與吃飯一樣重要,不吃飯則色身難活,不念佛則法身難恢複無量光壽啊!

  

  ◎和柔尊他好守戒

  

  我們的本性與佛平等無二,我們不但要尊貴自己,也要尊貴他人。尊貴自己是要放在心裏,對外面一切人事則要和柔,這樣受戒行道才能離無謂的煩惱,才不容易犯鬥爭戒。愚蠢苦惱人犯的毛病,多是自大看不起對方,這是最令人反感的;讓人對我們的行爲反感,這是最吃虧的地方。所以佛陀教我們處事要忍讓,對人多尊敬,這不單于己有好處,同時與人結善緣,成就未來的菩提道而圓成佛果。和柔尊他就有這樣廣大的利益,我慢貢高將是自害。

  

《靈岩甘靈第一集 伍、持守淨戒》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