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靈岩甘靈第一集 參、明信因果▪P7

  ..續本文上一頁藉這道場來用功,是往昔之中有種這福因;沒種這福因不會感到這果,有因才有果。前生種今生得,今生種來世享受;你要把握現前,具修福慧。

  

  ◎念佛修行需福德

  

  經雲:「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不能安心念佛、修行,還是欠缺善根福德因緣,那就要多在善事功德上精進修福慧。發菩提心是善根,修萬行是福德因緣。

  

  ◎自我谛觀信因果

  

  你前生如果未種善根、未修善業,而且造的都是惡業,當然聞不到佛法,或者聞而不信。如果你善根深厚,雖是沒聞佛法,在世間仍是一個好人,不但自己不做壞事,就是別人逼你做壞事,你也不會做。如果前生只是造惡,今生就算叫你修善,你也會和一切的人唱反調。這一切都是不離因果的!大家遇到佛法就要深信因果、畏懼因果、歡喜因果,那你就能夠斷惡修善,斷惡也積極、修善也積極。這都是要自我谛觀,明白因果、不疑叁世因果。

  

  ◎富貴下賤有前因

  

  「貴」是由尊敬別人而來,一個人不要什麼人都看不起,你能處處尊敬人,就感高貴之報;你高傲,什麼人都瞧不起,自覺比人家高一等,這種憍慢的心,就得下賤報。虔誠供養叁寶,就得出世富貴報;如果不知以此供養的功德回向菩提,那還是人天法,只是得到人間的富貴而已啊!

  

  ◎久住道場道業成

  

  凡夫心總是站在這山望那山高,覺得其他道場好,就是自己的常住最不好。這樣心怎能安?要認定自己的常住最好才能安住。好好安住在道場上,心安就是道。能在一個好道場親近善知識,住個十年、二十年或叁、四十年,就有定力了;像燒水煮飯都要一定的時間才會滾熟,急也急不得的,欲速則不達。再能好好依善知識的教導加功用行,道業決定可成。最可憐的是沒良心,不知足、不反省。

  

  ◎依善知識生死了

  

  要想真正修行、真參實學,一定要跟著善知識不能離開;好比嬰孩不能離開父母,小鳥學飛不能離開樹枝。善知識不僅在教理上來指導,他的生活舉止、行住坐臥,一切都是在爲衆生說法。初學的人若沒有善知識指導又無正法道場依止,縱使修行,亦恐是盲修瞎煉而已。真正的善知識,或許口不會說,看起來苦苦惱惱、平平凡凡,你卻看不起;嘴巴很會說而沒有道的假善知識,你倒以爲他了不起。那真是糟糕!爲了生死這根本大事,親近善知識是輕忽不得的。那位是真善知識呢?知見正、戒德高者是也。

  

  ◎創造好緣感好果

  

  佛家教人修好因感好果。怎樣才能使好因增長,而得到好花、好果呢?這完全要靠「緣」,所以我們最要注重緣。緣不是自然的,要靠每一個人創造;世間人講立志,我們佛弟子講發心,要創造好緣、找好緣--去惡趨善的緣。「因」是各人的內心,內心清淨善良,外有善緣,就可順利修善法感善果報,若因緣不合則無果,應把握因緣啊!

  

  ◎因緣變化果不同

  

  有因必有果,若是有因沒有果,這就完全是因緣的變化。比如你造了惡業,有善緣來化解,那惡果就沒有了。如果你曾造了惡業現在來學佛道,當然能持戒清淨最好,要是遇到惡緣你把持不住、犯了,那菩提涅槃之果就不要希望了!縱然有好的果也被你的惡業、被那惡緣破壞了。所以善因要善緣,絕不可有惡緣而破壞了善果。

  

  ◎悭貪不舍餓鬼報

  

  一得人間的富貴,就會沈迷在「財色名食睡」這五欲之中。欲望就好象鹹水,永遠不能止渴;任你怎樣富貴還是不知足,錢財愈多愈好,總不會嫌多的,只想進沒有出。到這時人就昏迷了,變得悭貪不舍。一切的財物本來是活寶,到了悭貪人手中,就收藏起來變成死物,社會上不能流通了;由于一個人的悭貪,別人也跟著受苦,就會招餓鬼之報,因果法則就是如此。一切皆無常,財富壽命隨時都可化爲烏有,奉勸富有人,何不及早修善永快樂?

  

  ◎錢財被騙來生帳

  

  你要是曾在社會上被人騙了錢,正好放來生的帳嘛!他遲早還是要歸還你的。你有這種觀念,就不會因錢財被騙而心裏難過得好象火燒一般。看開點吧!因果不會錯的啦!

  

  ◎無福有錢遭禍害

  

  不是有錢就有福,沒福報的人,雖聰明賺了錢也不會受用的,甚至帶著災難在後頭。這因果要知道!錢不一定能使人安樂,甚至還帶來禍害呢!人要安貧守道,保養元辰。

  

  ◎慈心施舍功德大

  

  布施就像農夫把種子種到土裏去,所謂「春種一粒種,秋收萬擔糧」。爲什麼一花一香、少少飲食施給他人可以得到大福報呢?就是有慈悲心、施舍心,所得功德晝夜都在生長。一般人只知把錢財放在銀行,或借給人生利息;不知用錢財做善事能得到功德,有功德才能真正離苦得樂。沒有善業功德,如何能了生死苦而成就他人永離生死?

  

  ◎仁慈之心長福報

  

  果核裏的心叫做仁,有仁,種在土裏才會生長;沒有仁,種在土裏生不了。一個人有仁慈之心,等于果核有仁,就會生長福報。那裏要你有我無人、鬼使神差的天機妙算!

  

  ◎慈悲良心長康壽

  

  如何保持健康?飲食起居正常、多運動,這些都需要;最重要的,還要有良心。沒良心光有健康的外表,就像沒根的樹,怎能開花結果?造作惡法,怎會健康?不造惡、勤修善法、有慈悲心,怎不健康長壽?將來還決定成佛呢!講良心、學吃虧,吃虧培福才是快樂人的德本。

  

  ◎大舍大福結衆緣

  

  有的人說:「要我布施這個、布施那個,我自己都不能生存了!」大舍才有大福報,有大福報還會餓死、還會沒地方住嗎?你舍,這是與一切衆生結緣;與衆生有緣,你就有福報、就得到快樂。如果做個守財奴,不與衆生結緣,衆生看到你不歡喜,你也不會有福報,那多麼苦!佛陀總是教我們得樂,不會教我們受苦,依佛言奉行決定有樂。

  

  ◎出世福慧佛法因

  

  有道的地方不去聞、不去修,還在世間迷頭逐影,那所感的果報當然就是世間果了。一定的嘛!也一定要反過來,以佛法爲重,這樣不但能了脫生死,連佛陀的福慧都能漸漸圓滿。奈何人們偏不幹,善事怕苦,作惡快樂。

  

  ◎自爲善令人爲善

  

  自己爲善要令人爲善,自己種福要令人種福,自己做功德也要令人做功德。勸人家做善,就是自己的福德;你不勸人家做善,認爲叫人家做真是啰嗦費唇舌,怕辛苦、怕煩惱,那自己福德也沒有了。其實煩惱多就是因爲自己沒福德,你多修一點福,就沒有那麼多苦惱的事了。人本無苦,但因愚昧自找煩惱,同一件事,爲何別人不煩惱呢?

  

  ◎布施同情有福報

  

  有福報的人,做生意做錯了,還是賺錢;沒福報的人,雖聰明,有時生意做對了,還是虧本。福報從那裏來呢?從同情心、救濟人而來;這個心一定要有,布施才有福德。

  

  ◎施恩于人自有福

  

  別人在急難、病苦之中,你能救濟他;到你有難時,即使不要他救濟,他也會來啊!就算他不報,我們施恩不望報嘛!並不是要他報我們才做。你只要有恩于人,自然有福報。這是天理,因果自然是如此;善惡必有苦樂報!

  

  ◎有福逢凶也化吉

  

  業障之人即使做好事情,也會被壞人搗亂;遇這些事不要怨天尤人,自己業報是如此!你要是有福報,有倒楣事情也會逢凶化吉。有福與無福、智慧與愚癡,所做的事情真是天淵之別。你要怨天尤人,不如怨自己爲何不修好因。

  

  ◎情甚愛深是苦本

  

  苦從那裏來?情情愛愛、恩恩怨怨就是苦。情而不知禮,愛而不知羞;你對我的情愛不滿意,還要求加深,再加深仍不知足。情之甚、愛之深,求之不得到破裂鬥爭時,怨也甚、恨也深,業障就到來了。一到名利交關時,那裏有什麼父子母女之恩、夫婦之愛?這人世間真是太可憐了!這都是不明因果報應之理所造成的,解苦要明苦的本。

  

  ◎福慧雙圓果自然

  

  修行有了智慧福德,想什麼就有什麼;沒有智慧福德,想什麼都得不到。貧窮無福慧,還想什麼?富貴有福有慧,不想自然也會有,那是因果報應所得,如是因如是果嘛!

  

  ◎福慧二嚴要修因

  

  有人認爲:有智慧的人決定有福報。其實不是喔!拿世間人來說吧!有好些人聰明得很,可是一生潦倒,衣食都成問題;有的人雖然不知什麼,但安愚守分,享癡福。諸佛兩足尊--福慧二嚴,這是從叁大阿僧祇劫修來的呀!

  

  ◎修正行爲就有福

  

  佛法有八正道,要有正行爲--把行爲修好。行爲好,即使貧窮也有福;行爲不好,愈是富貴,禍害愈是多。因果就是如此,古今中外皆是如此,再過多少世紀也是如此。因果是真理,永遠不會變滅的,我們要服從因果修好因。

  

  ◎轉熟爲生除惡習

  

  凡夫所以能把殺、盜、淫等諸惡事做得那樣純熟入木叁分,那是因爲多生累劫來造作惡業慣了,習氣太重,不要他做還是要做。我們現在學佛了,就應當要轉衆生所熟習之染成生疏,于修清淨法上要轉生成熟,就能轉凡而成聖。

  

  ◎出家方能證四果

  

  要證羅漢果一定要出家,在家充其量只能證叁果。這教理層次要明白,不明白就糊裏糊塗的,以爲在家出家都是一樣。修因不同,如何有相同的果報?不可存僥幸。

  

  ◎生死苦因是情根

  

  爲什麼有生?情欲也!因有情欲故有生,有生必有死,生而不死是不可能的。有生必有死,生生死死,無量的大苦皆在生死之中。想要不受生死大苦,那就要斷此生死之因--情根,斷絕欲念心,生死大苦方可了脫!快哉也。

  

  ◎消除憎愛修忍辱

  

  怎樣修忍辱?就是要消除「憎、愛」兩種根本煩惱,否則想忍也忍不住。憎的結果是瞋恚,愛的結果是貪欲。不如意都是自…

《靈岩甘靈第一集 參、明信因果》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