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生有分第二集 妙蓮老和尚著
北部數位法師來訪(81、9、2)
問:憶念西方極樂世界的依正莊嚴,是不是屬于憶佛的功德?
答:是!先將依正莊嚴分清:依報莊嚴是佛國,正報莊嚴是佛身。念佛也是憶佛,末法時代衆生心力薄弱,故假「口」念佛,來幫助心的憶佛。
問:老和尚閉關二十年,修般舟叁昧十次,這是什麼推動力而能行?
答:我是抱著「拼死」的決心。將士要有死在戰場上的決心,不成功便成仁;念佛之人就不能怕死在念佛堂裏。要修般舟叁昧就要不怕死,怕死就不要修般舟叁昧。真能修般舟叁昧的人,死了亦決生西方,具此信心就能閉關。
問:如何在行、住、坐、臥中修行?
答:你既是專修淨土念佛法門,那就在日常生活、人事應對中,念念不離佛號。古德雲:「須臾離念佛之心,剎那即叁塗業因」,心中一沒有佛號,叁毒煩惱就攻進來了。當然,凡夫不可能沒叁毒煩惱,但有佛號在心時,即使是散心稱名,這佛號就是解毒劑、甘露藥,能製止叁毒煩惱作怪––造殺、盜、淫。此即古德所雲:「一句彌陀法中王,雜亂紛飛也無妨;萬裏浮雲遮天日,人間處處有余光。」注意啊!有日就有光,念佛就有福慧!
我們叁毒煩惱的重病,中毒太深了,不是吃一、兩劑藥就可以治好的,一定要長期服藥。所以不要只用個七、八天功夫就想要有成就、得安樂自在。要把躁妄之心息下來、要下功夫。想要有功夫,這就需要十年或二、叁十年的時間,像燒水煮飯都有一定的時間才會熟滾,急也急不得的,欲速則不達。
好好安住在道場上,心安就是道。能在一個好道場親近善知識,住個十年、二十年或叁、四十年,就有定力了;再能好好依善知識的教導加功用行,道業決定可成。你必要耐心忍性安住道場,切勿近惡環境人事!
凡夫心總是站在這山望那山高,覺得其他的道場好,就是自己的常住最不好。這樣心怎能安?要認定自己的常住最好才能安住。其實住在有福報的地方還東想西想、心不能安、感覺很苦,這完全是業障;善根深厚的人住在有福報的地方,會感覺很安樂自在的。什麼是福報?能安心修行就是福報。
凡夫嘛!人家對他有百分之九十九的好,只要有百分之一對他不好,他就把仇記得緊緊的,把人家的恩都忘了;同樣的,常住對他有種種的恩惠,只要有一點不滿他的意,就認定這個常住不好了。凡事看好的,心裏多麼安樂自在!偏偏要朝壞的想,這不是自討苦吃、找煩惱嗎?「萬法唯心」啊!所以我常告訴住衆要自求多福。什麼福?好心就有福,要用好心修好福。
能安住道場,好好自修利他,這就是修行。有人來寺裏就把握機會廣結善緣、增福增慧,其余的時間就好好自修。自修時要常生慚愧心、怖畏心,「但念無常,慎勿放逸」;想一口氣不來,道業無成,叁塗有分。要往生西方,就要信願堅固,好好用功。多讀誦無量壽經,會對往生西方産生萬牛莫挽的深切信願。平時就多看印光大師菁華錄,進一步可看蕅益大師的彌陀要解、幽溪大師的圓中鈔及蓮池大師的彌陀疏鈔,再看淨土十要,那對淨土法門的認識就相當正確而深入了。你具備如上的法寶,就是第一等大富貴人了。
某師告訴老和尚:我們道場很有人才,有一位法師剛從日本取得佛學博士的學位回來。
答:恭喜!難得!有了高等學位就是金字招牌,對某一種人是有噱頭作用,不過在學校研究佛學,都是從經典中東抄西抄而來,所得到的學問是「螞蟻學問」;古來高僧大德的學問,是從修行中證悟自性所流露出來的,這種學問叫「蜘蛛學問」,它是從自己肚子吐出來的。兩種相比,何者爲好,隨各位見仁見智了。知,廣知當然是好,知而能行、能廣行則是真正的好啊!
叢林的教育就像小農夫跟著老農夫實際下田學耕種一樣,雖然他不是農學士,耕種的一大套道理不一定完全明白,但他能實際地耕種,有了收獲,民生問題就解決了。相反的,農學士雖然懂得耕種的道理,但若不實際下田耕種,沒有收獲,民生問題還是無法解決;所以實學實行更爲重要。
其實一個出家人只要安守本分、嚴持戒律、具足威儀、深通經教、說真佛法,雖沒有世學,但信衆的眼睛是雪亮的,自然會來恭敬、依教奉行;否則即使能講、會說,說的是世間法,只是世間法如何令你具足威儀、戒德莊嚴、如法修持?一位出家人只談世間法,不重實際佛法,試問如何能感化俗人轉凡情而得聖智,了生死而得寂靜涅槃?
佛七蓮友請開示
問:在佛堂裏念佛時,身上的骨頭不知被什麼靈氣或鬼壓住了,使我念佛都念不出來,怎麼辦?
答:沒學佛前曾信過什麼教?(蓮友回答:一貫道,也曾接觸日蓮宗,還有扶鸾、乩童。)其實那些境界簡直是活見鬼呀!說起來什麼都沒有,都是邪知邪見!是心裏妄想所起幻化的作用,不是真實的,切勿喜愛貪執!
佛法講「一切唯心造」,一切邪魔外道也是唯心所造。心有正念,則萬法皆空;心有邪念,正的你也看成是魔。所謂:心正境正,心邪境邪。就像一個人要是爲財而瘋,就會把石頭看成金子、銀子;爲色情而瘋的,看到異性就想抱,那都是顛倒妄想,反背真如。我再舉個例子讓你明白。假如你最喜愛的小寶寶有一天跑丟了,找遍各處都找不到。晚上睡覺時,忽然聽到你的小寶寶在外面敲門,回來了,你趕快起來,一開門,什麼也沒有啊!又回去睡覺,又聽到聲音,再開門,還是沒見到。你會說是鬼在叫門,事實上連鬼也沒有,這是因爲你心想著這個人,一直在想念盼望才變成這種情形。這就是萬法唯心。
你有外道這些妄念,趁現在還未到癫瘋的時候,要聽老和尚的話,真正信佛、念佛、拜佛,把外道一切思想忘掉,那境界就沒有了。末法時期,邪師說法如恒河沙之多,到處都有。外道總說他們的道比佛法還高、還妙,這真是胡說八道、邪知邪見!總算你多生以來,還有善根、有正知見,能遇到佛法,在心裏還沒發狂時,要好好精進用功,忘卻妄念,即能歸于正念正行。
佛家說:「甯可千日不悟,不可一日著魔」,不明白佛理不要緊,你要搞邪知邪見就糟糕了!念佛人對于佛法以外的一切邪知邪見,一定要放棄;你不放下,念佛就念不好。就像一個裝有毒素的罐子,不先把毒素倒掉,罐子清洗幹淨,即使裝進清潔的東西也無法受用。你要好好放下一切妄念,一心念佛,那樣念一句佛號就有一句的受用,每念一句就可消業障、開智慧。聽明白了要真的去做,才能得到真實的受用。希望你好好加緊用功,來此就是要萬緣放下,好好一門深入的;到了這裏還沒辦法修好,那你下山就糟糕了!要謹慎!
問:我聽人家說,只能參訪男的善知識,不能參訪女的善知識,是不是這樣?
答:你「聽人家說」,說的人是外道啊!善財童子五十叁參,他所參的善知識什麼都有,男女都可參;並非男的才可參,女的不可參。佛法是圓融無礙,千萬不可錯執著。當知男有智慧,女亦有善良正見,否則皆不可參。
你如果想要五十叁參,只要努力念佛求生西方;到了西方極樂世界,每天早上都可「各以衣盛衆妙華,供養他方十萬億佛。」
你看!到十方佛國土供養諸佛,這比五十叁參還不知超勝多少呢!而且是遍遊十方國土。
問:如果不出家做在家居士,在社會上可以隨緣隨力影響同事、學生、親朋好友信佛、念佛;但若有出家因緣,是否出家較好?
答:法無定法,這要先衡量你自己是什麼根性;雖有出家因緣可出家,但自己是否根性夠、受得了出家的規則?學佛是人人可以,出家就不是人人皆可了。爲什麼?因爲出家要看破一切世事,對財色名食睡這五欲要完全斷除、放下。以一般人情來說,只要不違反人道,以人道來追求正五欲還是可以的;一出家,即使合乎人道的五欲都要斬除,萬不能沾染,有汙淨心。
因爲出家要超世間、超人情,要有純正的根性才能接受。如果你善根福德因緣深厚,能看破世情,盡心學道,那出家當然好;否則受不了出家的規則,最後還是跑回去,就不如不出家好。想出家就絕對做好僧,不做魔子孫!
難怪印光祖師不大贊成人出家,他覺得「有真儒方有真僧」。可是話又說回來,現在到那裏找個真正的聖德君子來出家?要求太高,又有幾人夠資格?現在出家人太少了,很多事沒人做,佛法難以弘揚,所以選擇標准只好退而求其次了。只要有心出家,給他一年試練,能守規就留,否則放回家。
方才是以「人」來回答,若以「法」來說,你在家雖可化度親朋,引導學佛,畢竟還是沒有出家的好。爲什麼?出家容易解脫,不被人情束縛呀!你在家,絕對還有個「家」;只能愛護你自己的家,將其他衆生放在後面,那就有家累的煩惱。所以優婆塞戒經言:「出家菩薩持出家戒是不爲難,在家菩薩持在家戒是乃爲難。何以故?在家之人多惡因緣纏繞故。」
你若智慧福德因緣大,能出家轉大*輪,到時廣度衆生不可限量!你在家時化度的衆生,說不定因爲你出家、以身作則,他也進一步跟著來出家,這樣先覺覺後覺,實際加入叁寶行列,這是贊歎叁寶的最佳方法。在家化度衆生,畢竟還是拖泥帶水。大丈夫有智有勇,明白了佛法,還同弱者拖泥帶水嗎?
有人認爲:「既富且貴、有錢有勢的人來化度衆生才好!出家成了窮和尚,與世間脫了節,怎麼度生呢?」這又是膚淺的看法。想想!我們學佛就是要以佛陀爲模範,佛陀當初若不出家,笃定做轉輪聖王;他何不以國王之威德,一道命令下來,化度人民都來學佛、奉行五戒十善?爲何世尊不如此做,還跑去雪…
《往生有分 第二集 北部數位法師來訪(81、9、2)》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