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是希望我們能早點回到極樂老家,早日成就佛陀之叁德--斷德、福德、慧德;亦即法身德、解脫德、般若德啊!
我們千萬別再唱反調,行背路,搞花樣了;要聽佛陀的話,發至誠心,老實念佛。字字句句清楚地念,心口念耳朵聽,這樣才不會打妄想;否則口念心不念,心裏想東想西、胡思亂想,這樣怎麼能跟佛相應呢?
五、准備資糧往西方
我們既然是打佛七,就是重在行,若有疑問要請教,應該是與修行念佛有關的問題,這樣對自己才有助益;如果單問一些名相上的意義,對修行是用不著的。對我們最重要且用得著的,就是多念佛、多拜佛!
我們學佛要注重行,若不修行而專在經教上鑽研,你道理即使明白了還是生不了西方;要想生西方,就靠你執持聖號的功德資糧。希望大家不要荒廢念佛的功課,要時時刻刻執持聖號准備生西方的資糧。時間已經到了,請大家還是多多念佛,一心求生西方吧!
第六天念佛注重求往生舍此法門難度脫
一、唯依念佛度生死
印光祖師告訴我們,在這個末法時代唯有執持念阿彌陀佛才可了脫,修其他法門是沒有解脫之分的。不懂理的人會不服氣,以爲這麼單靠一句佛號,就把佛陀的一代時教都勾消了。話也不是這麼說,要知道法有它的時代性,猶如農夫種谷要依時節一樣。像在大陸冬季氣候嚴寒,非是生長的時節,雖播種也是不可能生長的,故時間性、時代性確實是有影響。佛法分正法、像法、末法,現在是末法時期,你不好好在念佛上做功夫,還說其他法門好啊!其他法門當然也是好,但不對時候嘛!
凡事凡物即使再好,皆有其適用的時候,一過了那個時候也就不好了;就如冬天寒泠,你雖說葛紗夏布輕,又透風涼爽,但那是要在夏天才好,若冬天穿,豈不活活凍死人才怪。反過來說,到了夏日炎熱的時期,你說皮革棉襖很好,這些衣服有保暖禦寒的作用,當然是很好,但要在冬天才好,你不能在夏天還說它好,還死不識時要人穿著吧?又如人參是補中之王,這當然是上等藥材,但體虛的人受不了補;如果感冒的人還泡人參茶喝的話,那病情會更糟的。所以不管世間、出世間的一切法,都是隨著時節因緣而生生滅滅。
「法門」既屬于第二義谛,當然也是隨因緣時節而有它的適用性,這點大家要認清。在這個時代只有一句「阿彌陀佛」才可以了脫生死,你們想要往生西方,不受人間之苦,這點信心要有,這點正知見要有。你不要聽人家亂說某某法好,某某法妙,他人說的好法、妙法,你由他好去、妙去;我們要修「千經萬論處處指歸淨土,往聖前賢人人趣向西方」的念佛法門。你千萬要注意啊!在這個時代唯有念佛才能得度,除了念佛沒有其他的方法可得解脫。不管人家向你說其他的法門是如何的好,你就對他說:「那是好,你修吧!你喜歡就好,我是念阿彌陀佛執持名號;各人的志願修各人的道,道不同不共行!」
我常時向諸位介紹印光祖師的話,爲什麼呢?因爲他所說的話句句都是有來曆的,他一切的言說都是依據經論上佛陀說的話。比方印祖說:「現代的時代,舍此念佛法門不能夠度脫、不能了生死。」這話就合乎大集經上佛陀說的:「末法億億人修行罕一得道,唯依念佛得度生死。」在末法時代,億億人修其他法門很難得有一個人成就,唯有依念佛才能夠度脫,所以這是最簡易也是最穩當的方法。
經上的佛語大家要信得及,若這還信不及,那就不是佛子啊!尤其是身爲出家人,披的是如來衣,靠佛吃飯,不宣揚佛法這事不談,若是連佛陀的話也信不過,甚至還毀謗念佛,那就等同魔子了;切勿狂妄,連佛言祖語都不至誠接受,如此那有正知見?
二、一聲佛號赅六度
常言「法門無量誓願學」,我們固然不能只學一法而是要通學,不過你要知道,念佛這一法就是總持之法,具足無量無邊之法。我時常比喻阿彌陀佛聖號就如多種維他命,你吃了綜合維他命,身體就能得到各種的營養而無欠缺;一句阿彌陀佛四攝六度萬行皆已具足。蓮池大師亦說:「舉起名兮,兼衆德而俱備;專乎持也,統百行以無遺。」這番話沒有大智慧的人是聽不明白,也沒辦法領受的,信不及啊!
一般人有此誤會:「一句阿彌陀佛既是赅攝六度萬行,那麼是不是我們念了阿彌陀佛,其他的四攝六度萬行就不用做了呢?」要知道,我們念佛求生西方,經上告訴我們:「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我們一定要堅固我們的信心,先把這句佛號念好,待業障消除、智慧開朗,然後再修其他的法門,由約而博。爲何先要執持阿彌陀佛聖號?因爲聖號中具足四攝六度萬行的功德,所以我們就要多念佛,仗佛的功德做我們的基石,把這個基礎打好了,然後再修四攝六度。如此這條路才可以走得通、走得上去,且走得輕松不吃力,那多好,多麼穩妥!
雖說要修四攝六度,但我們念佛的人一定要注重回向求生西方,生西方證了無生忍,然後再到十方世界坐道場,廣度衆生,滿菩提願;必如此,方名真爲念佛行者。
以上這些話都是過去祖師大德說過的,祖師是依經義而說,我只是將語句稍變,令人易懂,但意義還是一樣的。爲什麼要改語句呢?因爲話往往是隨著時代而有不同的表達方式,若完全依經文來說,往往會有人聽不懂,所以說話要隨著環境、隨著人的根性而說,但千說萬說總不能離其義理;如現在科學醫藥進步,有綜合維他命多種營養素的合成,所以我就以它爲譬喻,這樣大家就易于明了。你們認爲對嗎?
叁、大乘行不惱衆生
一般不了解的人,總認爲大乘行者應該要在這娑婆世界行菩薩道度衆生才可以,說求生西方是小乘法。依你一方所說是沒錯,佛法就是要度衆生,要舍己利人,也唯有度衆生才能報佛恩,才能成佛道;但是你要忖量自己有沒有能力度衆生?若有,你就以利他爲自利來修行吧!預祝你度生無礙,早成佛果!
我們是罪障凡夫,生此末法時代,所幸我們在末法時代還能遇到佛法,能信能修,那也是我們往昔之中多聞佛法,多種善根來的;沒善根不可能遇到佛法。不過我們當然還是業障重,所以至今仍未得解脫,這就是雖修善,但也免不了作惡,善並不純淨;一方面修福德,一方面卻又損福德;或雖守戒,但未修福慧,沒與人結善緣。所以,度衆生是要有次第的,首先必須把戒持好,這是基礎;能自求了脫,再修大菩提行廣度衆生,即所謂「登高必自卑,行遠必自迩」。
如此按部就班比較穩妥,否則你度他,說不定你會誤他呢!爲什麼?論雲:「自身未度而度他者,無有是處。」你說的一面之辭是很好聽,但也不能不警覺我所引證的真實語吧!其實,念佛人爲菩提道求生淨土,待華開見佛悟無生,然後回入此界及十方國土度衆生,你能說這是不對嗎?難道佛語祖言還要請你指正嗎?你若真有佛慧,怎麼不與佛言相同?
我們現在能夠不害衆生,那已經很難能可貴;你能不害衆生,你的戒行就清淨了,你害衆生就是犯戒。你要想不害衆生,不惱衆生,一定要把戒守得清清淨淨的,否則再怎麼修萬行度衆生,也不會清淨圓滿的。當然人各有志,各修各的吧!請以後不可說念佛法門不好,以免謗法!
四、想當法師先念佛
印光祖師常勸導人,出了家若是想當法師,那就要先好好的念佛。你把佛念好了,將來就會有能力當法師。你若沒有修持福慧就想在經教上研究,學當法師,以爲法師坐在法座上好威風,那裏是那個樣子的呢?你若沒有過人的天資、強壯的體魄、因緣不具足,那就不要枉費了心機,辜負了時間,又空費力,還是老老實實的念佛、拜佛吧!「禮佛一拜罪滅河沙,念佛一聲福增無量。」如此用功十年、八年若有成就,到了那時再學當法師不遲;其實不用學,也自然都會講法,也能度衆生了,所以一定要按部就班的學。像本山上的小沙彌,打佛七時就跟著打佛七,先把罪障消了再深入經藏,到那時成就才大。若不從根本落實,只在浮面上下手,那能得到真實受用?希望初發心的學者,切不可好高骛遠,千萬要老實用心才好啊!
印光祖師這番話偏偏一般人不肯接受,總是急于研經教當法師,殊不知自己有沒有這個根機。現在不僅是初出家的如此,甚至連做師父的也顛顛倒倒的不識下一代根性,不先指導他們在修持上、在戒行上下點功夫,那是先後倒置、不切時機;師教既不良,所以雖是學,卻學不成也學不好。夫複何言!
若能向廣欽老和尚學那就好了,怎麼個學法呢?學他的苦行,幾十年來不在衣食住上講究、貪求;吃的能填飽肚子就好了,穿的能禦寒就好了。想要修行學佛道嘛,連現前的這位老和尚善知識你都學不到,無法修苦行,還妄想學佛啊!真是舍本逐末。這就如同不事耕耘,而期能開花結果實。佛位是從因地下苦功,寶塔是從基石上一層一層建成的,不是從頂層向下建的吧!請初發心的人要腳踏實地的苦練一番,皇天終究不會負苦心人的!
廣欽老和尚他不說法,也不講經,可是大法師們見了都要向他頂禮;他不是學士、碩士,更非博士,但那些名教授還要至心皈依他。我們看廣欽老和尚雖不講經,卻能度千萬人,而會講經的法師又度了幾人呢?他老憑什麼呢?就是持戒的功德莊嚴,禅定的寂靜功夫。諸位要知道,老和尚不是不知道要講經,但他不需要;他有戒德莊嚴,以這真功夫度衆生就已經夠了,所謂身教重于言教,還要什麼其他的呢?諸仁者知之乎?他老能爲,我們何以不能學?是懈怠吧!懈怠能成功您的學問道業嗎?要精進才有所成喔!
五、今心念佛易相應
諸位來打七念佛,一般來說,念佛是指要用心念,而不是用口念,但是我們彌陀淨土法門重在持名念…
《往生有分 第一集 妙蓮老和尚佛七中開示二》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