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逃。
打坐亦是如此,一切魔由心生,打坐時如遇種種境界,念咒、念佛,境界還是趕不走,有些人就會感到驚慌恐怖。須知境界由心而生,要降伏擾亂修行的境界,就是要保持正念、正定,始終不理它,這念心如如不動、了了常知,經過一段時間,境界自然而然就消失了。境界由心而生,心中保持正定才是根本降魔之道,因爲心一動,就是妄想、煩惱,魔馬上就從這念心中生出。明白此理,就能堅住正念,好的境界不生歡喜、壞的境界亦不起煩惱瞋恨,這念心始終維持不動,就能降伏一切。
皈依叁寶的介說(四十叁)
于自由時報92.11.27(四)刊載
皈依叁寶,以佛法爲師,就應舍離外道思想,心外求法的道理,不是究竟的真理;依著不正確的道理而修,就會走錯路、走遠路,離正道愈來愈遠。皈依叁寶,便應依循佛法的道理,精進修行,才不會受錯誤知見的影響而墮落。
佛法以明心見性爲根本,是究竟的宗教,皈依佛法能夠令我們了生脫死,出離輪回苦海,只要信仰叁寶的信心永遠不退失,將來一定可以入于正道。即使今生不能得道,生生世世都可以親近叁寶,在如來座下聽經聞法。
皈依佛,不墮地獄;皈依法,不墮餓鬼;皈依僧,不墮傍生。這些都是皈依叁寶的功德。《灌頂經》上還記載,「受叁歸已,當有叁十六善神王,隨逐護汝身」,受了叁皈依,就有叁十六位善神保護,身心就能安穩,得到保障。又《善生經》雲:「若人受叁自歸,所得果報不可窮盡。如四大寶藏,舉國人民七年之中運出不盡。受叁歸者,其福過彼,不可稱計。」所謂四大寶藏,即金銀銅鐵四大寶藏,全國人民在七年中共同運輸這金銀銅鐵四大寶藏,也運輸不完,永不窮盡。受叁皈的人所擁有的福報比得到這四大寶藏還要多;由這此點可以推想,受叁皈依,所得福報不可勝數!
皈依叁寶的介說(四十四)
于自由時報92.11.29(六)刊載
《校量功德經》中提到:假設在叁千大千世界中,如同稻、麻、竹、蘆葦這麼多數量的如來出世了,有人用飲食、衣物、臥具、醫藥來供養這麼多的佛,等到這麼多的如來佛入涅槃,又爲每一尊佛興建七層寶塔以爲供養,這樣的功德可說非常殊勝了。但是,即使如此,也比不上一念淨心皈依佛法僧叁寶的功德。
建塔植福的功德有多大呢?
在迦葉佛時代,當迦葉佛入涅槃後,有叁十叁個佛弟子爲了紀念迦葉佛,就建造七層寶塔以供養佛的舍利。結果這些人因造塔功德,往生以後就生到忉利天,因此忉利天也稱爲叁十叁天。這當中有一位是勸募造塔的發起人,此人功德最大,所以當了忉利天主。
在《賢愚經》中記載:一次,波斯匿王率領百萬軍隊行經祇洹精舍時,聽聞到一位比丘悠揚悅耳的梵呗聲,頓時百萬軍衆、象、馬皆爲梵音所攝受,駐足谛聽,不肯前進。直至梵音終止,大衆才如夢初醒。波斯匿王即入精舍問佛因緣,佛告波斯匿王,此比丘前世曾持鈴供養懸于迦葉佛塔,並發願來世得能見佛,度脫生死,得好音聲,令一切衆生樂聞佛法。以此因緣,所以今生得值佛出家修行,得銅鈴般的殊妙音聲,複證阿羅漢果。
如來滅後,興建供養寶塔的功德如此之大,但是這麼多的福德,比不上以清淨心皈依叁寶所得功德。想要成道、證涅槃的心就是清淨心,以清淨心皈依叁寶,勝過前面這些功德,所以皈依功德實是廣大、不可思議。
皈依叁寶的介說(四十五)
于自由時報92.12.02(二)刊載
皈依叁寶的利益有淺有深,一方面皈依之後,依著佛法落實修行,提起覺性、反省檢討、堅住正念,就能啓發智慧,使自性叁寶現前,最後成就道業。淺的方面來說,最低限度可以得到叁十六位善神擁護,如果今生修行無法成就,未來等到彌勒菩薩成佛時,第二個法會中就能成道。所以受叁皈依功德福報殊勝,皈依佛、法、僧叁寶,成爲佛的弟子,就能得到種種利益。
《大方等大集經》記載,妊娠的婦女若擔心胎兒不平安、怕流産,可教往皈依叁寶,胎兒受叁皈後,于母親腹中即受善神保護,出生後善良慈悲、六根健全,將來必然智慧通達、面貌端正、衆生樂見。釋迦牟尼佛住世時,有一位懷孕的婦人,因爲過去所生的都是女孩,希望能夠生個男孩;看相、算命的結果,說此世注定沒有兒子,婦人爲此悲傷抑郁,處處尋求善法、累積福德,希望求生男孩;並且前往佛所求受叁皈,積聚種種功德福報,孩子生下來,果然就是男孩。這原理就如同現代的胎教一樣,因爲胎兒在母親的肚子裏,隨母親這念心所轉,母親以至誠、清淨的心皈依叁寶,胎兒也能得到皈依叁寶的利益。由此可知,受叁皈依確實有無量無邊的功德。
皈依叁寶的介說(四十六)
于自由時報92.12.04(四)刊載
皈依叁寶的利益很多,如忉利天主帝釋天,就因著皈依的功德而重報輕受。
忉利天主過去興建佛塔勸人發心,所以感得生在叁十叁天的果報。當他在天上的壽命即將結束,五衰現前。五衰是指一、天人頭冠上的花開始雕萎。二、天人穿的天衣很薄,不但不會髒,同時衣上還有光明,但壽命將結束之時,身上穿的天衣就會出現汙垢。叁、天人的寶座都是由金、銀、琉璃、珊瑚、瑪瑙、砗磲等七寶所成,上面還有寶蓋,壽命快終了的時候,他就會不安于座。四、兩腋生臭,天人平日身體是非常潔淨的,但臨命終時,兩腋就會開始流汗。五、身體臭穢,香潔的身體不再,而發出難聞的氣味。
帝釋天用天眼一看,知道自己將投胎至一位製陶者所飼養的母驢中,正在驚慌時,想起佛陀是叁界中唯一能濟拔衆生出離苦海者,所以趕緊到佛所求受叁皈。正當帝釋天至誠皈依佛法僧叁寶,禮拜下去、剛要起身時,他在天界的壽命就結束了,于是神識即刻投生到驢胎裏。
此時不知何故,系綁母驢的繩索突然松開,母驢走到放置陶坯的地方,亂踩亂踏,主人在旁無法製止,一時怒火沖天,就用扁擔打驢子,這驢子就流産了。因此,帝釋天的神識又回到天上,回複天帝之位,釋迦牟尼佛爲他開示苦、空、無常、無我的道理,帝釋天當下即證了初果羅漢。所以,受叁皈的功德很多;以清淨心皈依叁寶,其功德是不可思議的,最終必能斷除一切煩惱,達到菩提涅槃的境界。
皈依叁寶的介說(四十七)
于自由時報92.12.06(六)刊載
在皈依的儀式中,經過叁番羯磨,說了叁次皈依,才能成就皈依的程序。爲什麼說叁皈,而不說四皈,不說一皈、二皈?
在經典中,佛陀曾以兔子叁跳來譬喻叁皈依的意義,我們在叁界中被無常殺鬼所逼,沒有歸向、依靠,便心驚膽跳;就像被獵人追逐的兔子,當獵人看到兔子就放槍,兔子聽到槍聲,爲了不死在槍彈下,拚命跳躍逃命。
第一跳就脫離了槍口,保全了自己的性命;我們受第一次皈依,脫離了無常,保全了自己的性命,不會墮入地獄道、畜生道、餓鬼道。雖然保全了性命,還在心驚膽跳中,爲了要求一個心安,趕快再看看那個地方最安全,所以兔子又再跳一下,這是第二跳;我們也是一樣,受第二皈依,歸向、依靠到佛、法、僧叁寶上,心安定下來,脫離驚慌恐怖。而兔子雖然離開了驚慌恐怖,還要找一個永遠平安、幸福的地方,所以最後再一跳,跳到一個最安全的地方,這是第叁跳;經過叁番羯磨,藉由事相上的皈依,透過外在叁寶的啓發、引導,使自己明悟心性,見到本具的自性叁寶,就能超凡入聖,圓成佛道,這是最究竟安全之處。
《皈依叁寶的介說》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