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念佛的功德▪P13

  ..續本文上一頁不是念在嘴皮上,嘴皮上的念佛不管用,要把佛的教訓常常放在心裏,這個「念」是心念,你看念佛的「念」,上面是「今」,底下是「心」,就是現在的心,現在的心裏真有佛,有佛的什麼呢?有佛的教訓,有佛給我們講的道理,我們念念不忘,念念存在心裏,念念去實行,這叫「念佛」,不是放在嘴皮上。口裏念,心裏沒有,那個不管用的,一定要心上有。

  

  所以我常常講經講得沒法子了,我只好用很粗俗的話,希望你們把阿彌陀佛當作心上人,這就成功了。口裏沒挂著,心上真有,常常念著阿彌陀佛怎樣發心的,他怎樣發願的,他怎樣修行的,我們念這些,向他學習,這個叫「真念佛」,功德利益不可思議,念佛的好處啊。

  

  也許說我念佛念好久了,我的好處都沒有得到,那是你念錯了,你口念,心上沒有;如果心裏頭真有,我講的這些方法,你能依照去念,感應不可思議。我們念佛人是不是求感應?不是求感應,雖不求感應,但感應是一定的,你種什麼樣的因,就一定有什麼樣的果報嘛。

  

  在一切法門當中,這個法門殊勝,這是世尊教導我們的,叁福裏末後一條第二句「深信因果」,我過去在求學的時候,這句話大概困惑了我叁、四年,解不開,不曉得這句話是什麼意思,怎麼想也想不通,因爲「深信因果」要是放在第一條,我沒有疑惑。

  

  我們凡夫都知道善因有善果,惡因有惡報,我們都懂得這個道理了,難道菩薩不懂?因爲叁福第一條是人天福報。第二條是小乘的福報,聲聞、緣覺。第叁條是大乘菩薩福,大乘菩薩怎麼對因果還是不懂,還要佛來教?

  

  以後讀誦《華嚴》的時候,在講《華嚴經》才恍然大悟,明白了事實真相,那個「深信因果」不是「善有善報,惡有惡報。」這個因果,這個因果,菩薩還想學嗎?什麼因果?「念佛是因,成佛是果。」,這個因果,許許多多的菩薩不知道。

  

  佛在《無量壽經》上也這麼說過,你們都念過,真的,菩薩若不念佛不能成佛。我們在《華嚴經》上看到,十地菩薩他們修行,專門修念佛法門,十地菩薩明白這個因果了。「深信因果」就是相信「念佛是因,成佛是果。」,實在說我們覺悟了,明白這個事實真相了,再回頭想想佛講的這些道理,實在是在大乘經裏講的太多了,可惜我們都在經文上當面看錯,忽略啦。它的原理、真理就是「一切法從心想生」,所以「心想佛」,佛在《觀經》裏講心想佛時,是心即是叁十二相、八十隨形好啊,想佛就作佛了,這就要緊了。所以佛教給我們要念佛,心上真有佛,你就作佛了,你心上有什麼就變什麼,這是真的,這是事實真相。

  

  世間人的心裏面是什麼?貪瞋癡,貪瞋癡的心,果報就是叁惡道,叁惡道從那裏來的?從貪瞋癡變現出來的。我們心裏有四谛,就變現阿羅漢;心裏頭常有六度,就是菩薩了;心裏面有佛,他就變成佛了。

  

  深信因果是這麼一回事情,我們搞清楚了,所以在日常生活當中,處事、待人、接物,我們行菩薩道,我們自己存心,一味念佛,專念阿彌陀佛,爲什麼?阿彌陀佛是「佛中之王」,和其它的佛不一樣。道理搞清楚了,方法明白了,認真去做,這認真去做的要領:

  

  第一個是讀誦大乘。你要讀得很熟,你的心才會和佛一樣;你要是不熟,記不得,雖然有心想學佛,這心裏頭一塌糊塗、不清楚,怎麼個學法?所以經要念得熟,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學阿彌陀佛的人,心是怎麼樣的呢?心就是《無量壽經》,《無量壽經》就是我們的真心,所以讀經要緊。

  

  自己成就了要幫助別人,阿彌陀佛的本願就是要接引法界一切衆生往生淨土,同成佛道,一定要發廣大心,一定要發清淨平等心去幫助一切衆生。我們勸人學這個法門,叁業俱到,真誠心勸導他,這是意業。口、言語,要把這法門介紹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他聽了不疑惑,這才行。身的表現很重要,身要清淨,這個法門叫「淨業」,西方世界叫「淨土」,我們的身要清淨,清淨心顯露出來的自自然然的快樂幸福。

  

  人家一看這個樣子,他就相信了;念佛這個法門、極樂世界,現在看到你這個苦的不得了的樣子,愁眉苦臉的,你樂在那裏?你怎麼說人家也不相信啊。那極樂的生活就顯在我們現在生活當中,過得很快樂、很幸福。

  

  我在美國,附近的鄰居是外國人,向我們家的小孩打聽,我們的家裏頭年紀最輕的悟學,今年十八歲,他在美國長大的,語言沒有障礙。鄰居問他,我們這一家做什麼行業的,爲什麼這麼快樂?他們非常羨慕,所以我們把這個法門介紹給他,他就非常歡喜,樂于接受。

  

  我們請他來參觀我們的道場,他們也很喜歡,看到我們供的佛像,問我們供的是什麼佛?什麼意思?他們也懂得佛教裏有禅宗,禅在美國很興盛,他問我們是不是學禅宗的?我就教翻譯的告訴他,我叫他不要講淨土,講淨土外國人不懂,會把他講得迷糊顛倒,收不到效果,我說:「你聽我的話,你告訴他,我們學的是阿彌陀佛宗。」,外國人就問了,「阿彌陀佛是什麼意思?」,我說阿彌陀佛有叁個意思,第一個是長壽,他一聽到是長壽,他說:「這個我要。」,他要長壽。第二個是快樂,快樂他也要。第叁個是清淨,身心很清淨。他說:「這叁樣東西我都要。」,我說:「那好,我們星期六開放,你來,我教你得到長壽、清淨、快樂。」。

  

  因爲他們是基督教徒,星期天要上教堂,星期六上佛堂,沒有沖突。你在我佛堂可以學到清淨、長壽、快樂,我們樣子擺在那裏,他相信嘛。他問我的年齡,我回答他,我已七十歲了,他都看呆了,這就是事實證明,我學這個就得到了。所以要把樣子擺出來給人看才行,那樣子擺出來不像的話,怎麼講人家都不相信。

  

  從前我在臺中親近李老師的時候,他老人家七十一歲,看他很年輕,辦大專講座,都是年青的學生,我那時差不多將近四十歲,跟學生的爸爸年齡差不多,他們看我,好象跟他們年齡很接近,李老師七十歲,你看過去也不過像五十歲的人而已,絕對看不出他七十歲,走路走得快得很,年青人走不上他。那時候我們郊遊爬八卦山,李老師第一個爬上去,後面學生還在一步一步喘氣,李老師到了山頂,「你們年青人沒用啊。」,這從那裏來的呢?念佛來的。

  

  今天時間到了,我們題目講完了。

  

  

  

  

  家庭主婦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修菩薩道

  

   每天做同樣的工作,一定會覺得很厭煩。尤其是家庭主婦,好象永遠沒有解脫的一天,許多人都覺得苦惱。假如能將觀念轉變過來,就會做得非常快樂。凡夫觀念中執著有「我」,我在做,我好辛苦,我爲什麼替他們做,愈想煩惱愈多。若學菩薩道,發大誓願普度衆生,他的想法看法就不一樣了。

  

  行菩薩道,第一要修「布施波羅蜜」。主婦菩薩在家庭裏爲一家人服務,就是修布施波羅蜜。布施有財施、法施、無畏施叁種。財施有內財、有外財。外財是指在外面賺錢,供養一家人生活。內財是用自己的體力、智慧爲一家人服務。在家事裏做出圓滿的叁種布施。你將家事整理的井井有條、幹幹淨淨,使家人生活舒適,讓鄰居羨慕,這是「持戒波羅蜜」,持戒就是守法。你能有耐心的做,不疲不厭的做,即是「忍辱波羅蜜」。每天還要改進,希望明天做得比今天更好,就是「精進波羅蜜」。雖然每天做很多家事,心地清淨,一塵不染,即是「禅定波羅蜜」。清淨心中常生智慧,法喜充滿,是「般若波羅蜜」。于是覺了,原來菩薩的六波羅蜜,就是擦桌子、掃地、洗衣、煮飯圓圓滿滿的成就。這就是《華嚴經》善財童子所表演的學菩薩行,修菩薩道。

  

   你將家事做好了,即是作世間所有主婦的榜樣,一切家庭的榜樣。這就能度鄰裏,推展開就能影響社會、國家、世界,乃至盡虛空遍法界。這才曉得菩薩在家裏掃地、擦桌子、煮飯、洗衣,原來是在做度盡虛空遍法界一切衆生的大願大行。這是學佛、是正念、是諸法實相。若能如是觀,則法喜充滿,如何會起煩惱!佛法的修學一定要落實在生活中;不落實在生活中則沒用。

  

  

  

  

  精要十念法

  謹提議以 淨空法師宣說之簡要必生十念法,爲淨宗學人今後之一般自修與共修之常規。茲說明于後:

  

  自修者,即是日中九次之念十聲佛號法。是日晨起與睡前各一次,日中叁餐各一次,午前開工及收工各一次,午後開工及收工各一次,共計九次。每次稱念十聲四字或六字彌陀名號,原有日常定課可照常行之。

  

  共修者,凡講經、開會、聚餐等無特定儀軌之集會,在共同行事之始,而行此十念法。亦即是約同大衆合掌同聲稱念十聲「南無阿彌陀佛」,而後始進行講經、開會、用餐等活動事宜。

  

  按此自修與共修之十念法,有其特殊之法益。試舉如下:

  

  一、此法簡單易行,用時少而收效宏,確實而切要,可久且可廣。

  

  二、爲「佛法家庭」之具體有效方法。例如:于家庭中叁餐時行之,則舉家之成員或信或不信皆蒙攝持不遺。且有佛化親朋鄰裏,普及社會之大利益在。

  

  叁、以簡單易行,一日九次,從早到晚,佛氣不斷。一日生活之中,佛念相繼,日複一日。久能如斯,則行人之氣質心性將呈逐漸清淨,信心與法樂生焉,福大莫能窮。

  

  四、如能隨順親和,稱念十聲佛號,便有袪除雜染,澄淨心念,凝聚心神,專心務道,以及所辦易成,所遇吉祥,蒙佛加佑,不可思議等等之功德。

  

  五、自修與共修,相資相融,資糧集聚,個人之往生在握,而共同之菩薩大業,亦共成焉。

  

  六、此法可以二法名之。

  

  一爲「淨業加行十念法」,是對己有行修定課者言,因此法是在原有之課業上加行之故。

  

  一爲「簡要必生十念法」,是指適于目前以及今後淨業學人中大部分無定課者言。因現今社會遞變,匆忙無暇,局礙多難故。而此法易集資糧,信願行之,平易圓具。而「都攝六根,淨念相繼」之標准,亦甚符合無缺。

  

  因每次念佛時間短,易攝心及不懈怠故。又以九次念佛之功行,均衡分布貫穿全日,全日之身心,不得不佛。亦即全日生活念佛化,念佛生活化。

  

  總而言之,此法簡要而輕松,毫無滯難之苦,如此法大行,則淨業學人幸甚!未來衆生幸甚!諸佛歡喜。

  

  南無阿彌陀佛

  

  一九九四年諸佛歡喜日美國淨宗學會四衆同倫敬勸

  

《念佛的功德》全文閱讀結束。

✿ 继续阅读 ▪ 念佛心地功夫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