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念佛的功德▪P13

  ..续本文上一页不是念在嘴皮上,嘴皮上的念佛不管用,要把佛的教训常常放在心里,这个「念」是心念,你看念佛的「念」,上面是「今」,底下是「心」,就是现在的心,现在的心里真有佛,有佛的什么呢?有佛的教训,有佛给我们讲的道理,我们念念不忘,念念存在心里,念念去实行,这叫「念佛」,不是放在嘴皮上。口里念,心里没有,那个不管用的,一定要心上有。

  

  所以我常常讲经讲得没法子了,我只好用很粗俗的话,希望你们把阿弥陀佛当作心上人,这就成功了。口里没挂着,心上真有,常常念着阿弥陀佛怎样发心的,他怎样发愿的,他怎样修行的,我们念这些,向他学习,这个叫「真念佛」,功德利益不可思议,念佛的好处啊。

  

  也许说我念佛念好久了,我的好处都没有得到,那是你念错了,你口念,心上没有;如果心里头真有,我讲的这些方法,你能依照去念,感应不可思议。我们念佛人是不是求感应?不是求感应,虽不求感应,但感应是一定的,你种什么样的因,就一定有什么样的果报嘛。

  

  在一切法门当中,这个法门殊胜,这是世尊教导我们的,三福里末后一条第二句「深信因果」,我过去在求学的时候,这句话大概困惑了我三、四年,解不开,不晓得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怎么想也想不通,因为「深信因果」要是放在第一条,我没有疑惑。

  

  我们凡夫都知道善因有善果,恶因有恶报,我们都懂得这个道理了,难道菩萨不懂?因为三福第一条是人天福报。第二条是小乘的福报,声闻、缘觉。第三条是大乘菩萨福,大乘菩萨怎么对因果还是不懂,还要佛来教?

  

  以后读诵《华严》的时候,在讲《华严经》才恍然大悟,明白了事实真相,那个「深信因果」不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这个因果,这个因果,菩萨还想学吗?什么因果?「念佛是因,成佛是果。」,这个因果,许许多多的菩萨不知道。

  

  佛在《无量寿经》上也这么说过,你们都念过,真的,菩萨若不念佛不能成佛。我们在《华严经》上看到,十地菩萨他们修行,专门修念佛法门,十地菩萨明白这个因果了。「深信因果」就是相信「念佛是因,成佛是果。」,实在说我们觉悟了,明白这个事实真相了,再回头想想佛讲的这些道理,实在是在大乘经里讲的太多了,可惜我们都在经文上当面看错,忽略啦。它的原理、真理就是「一切法从心想生」,所以「心想佛」,佛在《观经》里讲心想佛时,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啊,想佛就作佛了,这就要紧了。所以佛教给我们要念佛,心上真有佛,你就作佛了,你心上有什么就变什么,这是真的,这是事实真相。

  

  世间人的心里面是什么?贪瞋痴,贪瞋痴的心,果报就是三恶道,三恶道从那里来的?从贪瞋痴变现出来的。我们心里有四谛,就变现阿罗汉;心里头常有六度,就是菩萨了;心里面有佛,他就变成佛了。

  

  深信因果是这么一回事情,我们搞清楚了,所以在日常生活当中,处事、待人、接物,我们行菩萨道,我们自己存心,一味念佛,专念阿弥陀佛,为什么?阿弥陀佛是「佛中之王」,和其它的佛不一样。道理搞清楚了,方法明白了,认真去做,这认真去做的要领:

  

  第一个是读诵大乘。你要读得很熟,你的心才会和佛一样;你要是不熟,记不得,虽然有心想学佛,这心里头一塌糊涂、不清楚,怎么个学法?所以经要念得熟,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学阿弥陀佛的人,心是怎么样的呢?心就是《无量寿经》,《无量寿经》就是我们的真心,所以读经要紧。

  

  自己成就了要帮助别人,阿弥陀佛的本愿就是要接引法界一切众生往生净土,同成佛道,一定要发广大心,一定要发清净平等心去帮助一切众生。我们劝人学这个法门,三业俱到,真诚心劝导他,这是意业。口、言语,要把这法门介绍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他听了不疑惑,这才行。身的表现很重要,身要清净,这个法门叫「净业」,西方世界叫「净土」,我们的身要清净,清净心显露出来的自自然然的快乐幸福。

  

  人家一看这个样子,他就相信了;念佛这个法门、极乐世界,现在看到你这个苦的不得了的样子,愁眉苦脸的,你乐在那里?你怎么说人家也不相信啊。那极乐的生活就显在我们现在生活当中,过得很快乐、很幸福。

  

  我在美国,附近的邻居是外国人,向我们家的小孩打听,我们的家里头年纪最轻的悟学,今年十八岁,他在美国长大的,语言没有障碍。邻居问他,我们这一家做什么行业的,为什么这么快乐?他们非常羡慕,所以我们把这个法门介绍给他,他就非常欢喜,乐于接受。

  

  我们请他来参观我们的道场,他们也很喜欢,看到我们供的佛像,问我们供的是什么佛?什么意思?他们也懂得佛教里有禅宗,禅在美国很兴盛,他问我们是不是学禅宗的?我就教翻译的告诉他,我叫他不要讲净土,讲净土外国人不懂,会把他讲得迷糊颠倒,收不到效果,我说:「你听我的话,你告诉他,我们学的是阿弥陀佛宗。」,外国人就问了,「阿弥陀佛是什么意思?」,我说阿弥陀佛有三个意思,第一个是长寿,他一听到是长寿,他说:「这个我要。」,他要长寿。第二个是快乐,快乐他也要。第三个是清净,身心很清净。他说:「这三样东西我都要。」,我说:「那好,我们星期六开放,你来,我教你得到长寿、清净、快乐。」。

  

  因为他们是基督教徒,星期天要上教堂,星期六上佛堂,没有冲突。你在我佛堂可以学到清净、长寿、快乐,我们样子摆在那里,他相信嘛。他问我的年龄,我回答他,我已七十岁了,他都看呆了,这就是事实证明,我学这个就得到了。所以要把样子摆出来给人看才行,那样子摆出来不像的话,怎么讲人家都不相信。

  

  从前我在台中亲近李老师的时候,他老人家七十一岁,看他很年轻,办大专讲座,都是年青的学生,我那时差不多将近四十岁,跟学生的爸爸年龄差不多,他们看我,好象跟他们年龄很接近,李老师七十岁,你看过去也不过像五十岁的人而已,绝对看不出他七十岁,走路走得快得很,年青人走不上他。那时候我们郊游爬八卦山,李老师第一个爬上去,后面学生还在一步一步喘气,李老师到了山顶,「你们年青人没用啊。」,这从那里来的呢?念佛来的。

  

  今天时间到了,我们题目讲完了。

  

  

  

  

  家庭主妇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修菩萨道

  

   每天做同样的工作,一定会觉得很厌烦。尤其是家庭主妇,好象永远没有解脱的一天,许多人都觉得苦恼。假如能将观念转变过来,就会做得非常快乐。凡夫观念中执着有「我」,我在做,我好辛苦,我为什么替他们做,愈想烦恼愈多。若学菩萨道,发大誓愿普度众生,他的想法看法就不一样了。

  

  行菩萨道,第一要修「布施波罗蜜」。主妇菩萨在家庭里为一家人服务,就是修布施波罗蜜。布施有财施、法施、无畏施三种。财施有内财、有外财。外财是指在外面赚钱,供养一家人生活。内财是用自己的体力、智慧为一家人服务。在家事里做出圆满的三种布施。你将家事整理的井井有条、干干净净,使家人生活舒适,让邻居羡慕,这是「持戒波罗蜜」,持戒就是守法。你能有耐心的做,不疲不厌的做,即是「忍辱波罗蜜」。每天还要改进,希望明天做得比今天更好,就是「精进波罗蜜」。虽然每天做很多家事,心地清净,一尘不染,即是「禅定波罗蜜」。清净心中常生智慧,法喜充满,是「般若波罗蜜」。于是觉了,原来菩萨的六波罗蜜,就是擦桌子、扫地、洗衣、煮饭圆圆满满的成就。这就是《华严经》善财童子所表演的学菩萨行,修菩萨道。

  

   你将家事做好了,即是作世间所有主妇的榜样,一切家庭的榜样。这就能度邻里,推展开就能影响社会、国家、世界,乃至尽虚空遍法界。这才晓得菩萨在家里扫地、擦桌子、煮饭、洗衣,原来是在做度尽虚空遍法界一切众生的大愿大行。这是学佛、是正念、是诸法实相。若能如是观,则法喜充满,如何会起烦恼!佛法的修学一定要落实在生活中;不落实在生活中则没用。

  

  

  

  

  精要十念法

  谨提议以 净空法师宣说之简要必生十念法,为净宗学人今后之一般自修与共修之常规。兹说明于后:

  

  自修者,即是日中九次之念十声佛号法。是日晨起与睡前各一次,日中三餐各一次,午前开工及收工各一次,午后开工及收工各一次,共计九次。每次称念十声四字或六字弥陀名号,原有日常定课可照常行之。

  

  共修者,凡讲经、开会、聚餐等无特定仪轨之集会,在共同行事之始,而行此十念法。亦即是约同大众合掌同声称念十声「南无阿弥陀佛」,而后始进行讲经、开会、用餐等活动事宜。

  

  按此自修与共修之十念法,有其特殊之法益。试举如下:

  

  一、此法简单易行,用时少而收效宏,确实而切要,可久且可广。

  

  二、为「佛法家庭」之具体有效方法。例如:于家庭中三餐时行之,则举家之成员或信或不信皆蒙摄持不遗。且有佛化亲朋邻里,普及社会之大利益在。

  

  三、以简单易行,一日九次,从早到晚,佛气不断。一日生活之中,佛念相继,日复一日。久能如斯,则行人之气质心性将呈逐渐清净,信心与法乐生焉,福大莫能穷。

  

  四、如能随顺亲和,称念十声佛号,便有袪除杂染,澄净心念,凝聚心神,专心务道,以及所办易成,所遇吉祥,蒙佛加佑,不可思议等等之功德。

  

  五、自修与共修,相资相融,资粮集聚,个人之往生在握,而共同之菩萨大业,亦共成焉。

  

  六、此法可以二法名之。

  

  一为「净业加行十念法」,是对己有行修定课者言,因此法是在原有之课业上加行之故。

  

  一为「简要必生十念法」,是指适于目前以及今后净业学人中大部分无定课者言。因现今社会递变,匆忙无暇,局碍多难故。而此法易集资粮,信愿行之,平易圆具。而「都摄六根,净念相继」之标准,亦甚符合无缺。

  

  因每次念佛时间短,易摄心及不懈怠故。又以九次念佛之功行,均衡分布贯穿全日,全日之身心,不得不佛。亦即全日生活念佛化,念佛生活化。

  

  总而言之,此法简要而轻松,毫无滞难之苦,如此法大行,则净业学人幸甚!未来众生幸甚!诸佛欢喜。

  

  南无阿弥陀佛

  

  一九九四年诸佛欢喜日美国净宗学会四众同伦敬劝

  

《念佛的功德》全文阅读结束。

✿ 继续阅读 ▪ 念佛心地功夫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