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真正的博愛,我們是她嬌養的愛子,因爲我們入世以來,受了氣禀所拘,迷昧了天良,失去本來面目,現在你得了道,我就可以爲你們上天挂號,地府除名。
僧:請你慢點說,我把這一段略加說明。先說他們的老母娘是生天地萬物的主宰,上帝是他們生性慈母,他們是她嬌養的愛子,請問老母娘是誰生的?他們的父親姓甚名誰?所謂“孤陰不生,獨陽不長”,他們承認是她生的,沒有父親的孩子,不覺得難爲情嗎?再說老母娘是生天地萬物的主宰,當然虎豹豺狼,毒蛇猛獸,也都是她主宰的,就算她有本事,全知全能,爲什麼要生那些不利于她的愛子的東西?何不生些父慈子孝,叁從四德的子女,更不該使他入世以後受氣禀所拘,物欲所蔽,迷昧天良,而失去本來面目。可見上帝是無知無能的,否則何致如此!既已得道,上不傳父母是不孝,不下傳妻兒是不慈(也許是恐怕他們受累),又不能向別人說是不忠(這是保密),這樣怎能說是博愛?要不是他們的仙佛還有點良心,叩求拯救,現在又不知他們受的是什麼罪!至于人心太壞,那是上梁不正,管教無方所造成的,她不自愧無能,反而降災泄憤,這種作法,太沒道理。至于點了玄關,死後不爛,古今有沒有一個可作證明的?
佛教對宇宙萬有,是以“一切唯心”,“緣生性空”的理論爲基礎。我們這個世界,是叁世(過去、現在、未來)一切衆生的業力所成,人類在劫初是由光音天遷來的,人本來就是人,既非進化,亦非創造,而今人是前人的因緣而生。至于其他動植各物,也都是因緣而生的,如說萬物皆爲上帝所造,那麼現在的飛機大炮,電視雷達……也是上帝造的嗎?如說是,凡是現在製造這些東西的人都是上帝,否則就該服從一切“唯心”和“緣生性空”的真理才對。
談到人心太壞,是由于不了解緣生性空的道理,而對一切事物認爲實有,因此産生貪愛,求之不得,就嗔恨煩惱,而造作諸惡業,所謂“如是因生如是果”,有了惡因,當然就有惡果——災難。解決的辦法,必須明因果,信輪回,更要止惡行善,否則光憑關、訣、印,是不能挂號抽名的。六十四年冬天,鬥六有個點傳師騎摩托車被貨車壓死的實事,當然他點過玄關,也會念口訣,要是真的“點了玄關竅,閻王嚇一跳”,他就不該慘死輪下。因此我就說:“點了玄關竅,閻王照樣要”。這樣說,並不是我沒有慈悲心,而是可憐他的思想幼稚,死得冤枉!以佛法來說,人生的吉凶禍福,皆由衆生業力而成,老子說:“其施厚者其報美,其怨大者其禍深”,他們既不信佛說的因果之理,又不聽老子的話,自作聰明,妖言惑衆,以致害人害己。關于誓詞,其字不多,其心最毒,可憐那些忠厚老實的信徒們,首先貪圖挂號抽名的小利而樂于參加,以後又怕天譴雷電而不敢退出,只好任聽他們的擺布了。
客:他們吸收信徒很嚴格,完全以忠厚老誠的中少年男女爲對象,首先作身家調查。品德欠佳,五官不正,老弱殘疾,以及流氓地痞,都不吸收。他們說我的心腸好,才夠資格參加。當時聽了這話,心裏也很歡喜。後來我問他們的教堂爲什麼要設在樓上?他說:“現在是白陽時期,釋迦退位,彌勒掌盤,自六祖以後,道不在廟寺,道不在出家人,道在平民。我們的道法比出家人高,所以設在樓上。”再問修持方法,他說你記住關訣印就行,因此就不好意思再問其他。不過心裏在想,不對,這樣就能上天挂號,地府抽名?也就是所謂所求的真理大道,和性理真傳?再回想到誓詞,如果將來叫我從事非法活動而不去,也是匿道不現,退縮不前……,把他們不軌的言行,報告地方治安機關,也是不遵佛規,泄露天機嗎?同時他們活動多是利用夜間,鬼鬼祟祟地,把門窗關起來,所說的話鄙俗得很,後來由一位同學告訴我一些有關佛教的知識,又看了幾本佛書,這才知道上了當,所以立即退出,皈依叁寶。
僧:因爲你宿有善根,才發現他們是邪教,而及時脫離,我深深地爲你祝賀。他們對老弱殘疾者不予吸收,因爲他是以利用價值爲出發點,這是值得重視的地方。至于流氓地痞,雖然言行不檢,但智能卻不比一般人差,他們利用不上,所以不敢收。其實這些人,假使能給適當的教化,還是可以使其改過自新,回頭是岸。老子說:“世之全才難得,自古皆然。工師之求棟梁,能不拘小節,故大材可得;人主之論臣佐,知屈寸而伸尺,則大賢可得矣。蓋人無十全,事無盡美,舍小取大,何功不成?舍短取長,何事不濟?”他對老弱殘疾,不予教化,那裏談得上博愛?
總之,宗教的責任,是勝殘去殺,止惡勸善的,好比醫生,對象應該是病人,不是健康者,醫生不管對任何病狀的病人,都應盡力施救,至于技術問題,又當別論。佛教是本著一切衆生,皆有佛性的真理,對事生(胎卵濕化)六道的衆生,都要依法普度,他們只爲善良的中少年男女挂號抽名,就不難看出其用心。
談到自六祖以後,道不在寺廟:我們有經史可考,不足與辯,如說他們的道法比我們高,何不公開傳授?天機既不可泄露,他們的道法從何而來?信徒們所得的性理就是假傳;如說是真的,他們就泄露了天機,後果如何,毋須我說。
客:他們愚弄信徒,還有一個法寶,說是“真傳、真考、見真心”。所謂真傳,當然是關、印。真考的名堂可多呢!分天考——記載善惡;魔考——外來的毀謗;官考——訴訟和拘禁;奇考——破家蕩産;內考——疾病痛苦;外考——他人讪笑;逆考——妻離子散;還有顛倒考——事業失敗。所謂真心,就是不違背誓言。
僧:這樣說來,反正是要使信徒們永遠被他牽著鼻子走就是了。迷信一貫道的朋友們,你求道目的是爲了什麼?願意接受那種真考嗎?若不願就得不到真道,願意罷,我相信你們誰也受不了那種無謂的折磨!告訴你,人生的吉凶禍福,完全是我們的心(思想)造的。好比說,你的思想言行沒有違反政府的法令,誰敢抓你?否則你的父母也保不了險。只要你能做到諸惡莫作,衆善奉行,用不著他給你挂號,否則他也抽不了名。
我們有宗教信仰自由,不管你信任何教,我沒有權利反對,但至誠的向你們建議,你願信任何教都可以,千萬不要受了一點妖言邪術的誘惑而迷信,不然,定會地府挂號,天堂抽名。
我這樣說,也許有人認爲太武斷,其實是有經史資料和實事根據的文斷。假如你能冷靜的想一想其中的道理,就知道我是善意的勸導,而不是惡意的批評。總有一天你們會相信我說的不錯。
我很喜歡佛法,但看經書又覺得不習慣,是什麼原因?
對佛法生歡喜心,證明你善根深厚,看佛經不習慣的原因,可能你讀古書太少,對經文的辭句文法不易了解,也許是學佛的時節因緣未到,以致如此。最大的原因,可能你對科學知識吸收的比較多,但又不精,這就是所謂“所知障”,有了先入爲主的觀念存在,對別的學問就會格格不入。
我常和初學佛的朋友們說:“學佛要客觀,最好是把已知的學識暫時放在一邊,學佛就比較容易。”這不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思想。好比你剛來的時候,我給你一杯五百西西的白開水(世法),又拿出一瓶果汁(佛法),你把白開水倒掉一百西西,只能接受一百西西果汁,若把開水全部倒掉,就能接受五百西西果汁的受用,不然,你受用的還是白開水。
這是就學佛的方法而言,並不是說其他的學問沒有用,你既然發心學佛,起初不妨看看普通的佛教刊物,多記點佛教術語,這樣,然後再讀經文就有趣了。
客:佛教何以分大乘小乘?
僧:如來演教,旨在度生,說大說小,應機而別。所謂“行遠自迩,登高自卑”,因此就可以說,小乘是大乘的方便;大乘是小乘的究竟。以教數學來說,老師說3*7=21,但愚笨的小朋友不懂其中的道理,爲了達到教學的目的,必須把7十7十7=21的道理來補助說明,才能收到效果。
關于大小乘的區分,簡單的說,求佛果則爲大乘,求阿羅漢辟支佛者爲小乘;也就是說,自利而又利他則爲大乘,只知自利而不利他,即是小乘。假若修大乘法而不發心廣度衆生,等于小乘;習小乘法,而能兼行六度,普利群生,也是大乘。曾經有人說:“法華方便品雲:“如來但以一佛乘故,爲諸衆生說法,無有余乘。”那裏有大乘小乘的區別?可是他不知道後面又說:“……是諸佛以無量無數方便,種種因緣譬喻言辭,而爲衆生演說諸法,是法皆爲一佛乘故。……諸佛以方便力,隨宜說叁。”而安樂行品也說:“有所難問,不以小乘法答,但以大乘而爲解說,令得一切種智(佛智)。”由此可見,大小乘並不是後人劃分的。從經文中可以看出,爲了因才施教,才隨宜說叁。”
我們學佛,對佛所說的一切言教,均應尊重贊歎和奉行,根據各人的環境和智力,選擇比較方便的法門去修,倘能一門深入必可了脫生死,圓成佛道。
《初機學佛決疑》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