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式样、品质和价格,你都有选择的必要。这么说,你是主宰啊!?不对,你虽然选好了,如果他标价一千元,你只有八百,还是不行,必须双方协调好了,才能成为交易。由此可知,是互为因缘,互为主宰的。由于双方分别其利害关系而作最后的决定,即是所谓善巧的安排。
程子说:“天地万物之理,无独必有对,皆自然而然,非有安排也。”所谓“无独”是“因”,“有对”是“缘”,“自然而然”,即是诸缘和合而生万物,故曰“非有安排也”。如说有,试问能安排万物者是谁安排的?
一般人认为阿弥陀佛是极乐世界的主宰,表面看来是对的,其实只对一半,因为极乐世界是阿弥陀佛缘十方世界受苦的众生而产生的,好比“防台中心”,没有灾民,就用不著成立了,至于能去与否,佛也不能完全作主。当然佛是希望大家都去,但是有的不愿去,佛也没有办法。所以说,能不能去极乐世界,完全操之在我,只要能依教修行,一定可以达到目的。
人死后到那里去了?是否还是变人?投生怎么投法?
现在我还没有死过,不知道死后究竟去那里?但我十分的相信随业受报的道理,非常正确。现以就业的学生来说,是根据他们在校学什么就干什么,这不就是随业受报吗?要知道我们每个众生,他生平一切的善恶思想行为,等于学生在校所修习的课程一样,学生是学以致用,那么人死了是随业受报。
至于死后是不是还能变人,那要看造的是什么因,如果杀盗淫妄,无所不为,死后还想变人,那是万不可能的!好比贪污判刑的公职人员,出狱后是不能恢复原职的。其实要想来生变人也并不难,只要受持五戒,坚固不犯,就能达到目的,你若对学佛有兴趣,希望发心念佛,求愿往生,做个莲池海会人,比这里好得太多。
谈到投生怎么投法,虽然有证据,但一般人迷信科学,总认为不可能,所以不说。现以我们日常生活动态来说明一下,但愿能举一反三,依理推断,对这问题也许可以解决。
我们把工厂当作社会,上班比今生,放假当死后,若问放假他们到那里去了?我说是随业受报去了。好比欢喜读书的人就去(投生)图书馆,爱看电影的就进电影院,对球类有兴趣的就去球场,也有游山玩水的,……这种种不同的活动,都是随著每个人的思想行为而成就的。假如去图书馆的人,对读书的兴趣不减,下次放假他还会到图书馆去(变人),否则,就会跟著第二兴趣去了。
客:这样解释是很有道理,思想确实重要。本来我今天应该去看朋友,但是为了这问题始终得不到解决,所以就来这里。
僧:众生善恶的思想行为很多,而恶业更是多得难以计算,但死后当然不能在各处同时受生,必须按善恶业力的轻重,逐次偿报。你今天原定看朋友,但觉得解决这个问题比看朋友更重要,所以就到这里来了。由此可知,心能造业,也能持业,因此佛说“回头是岸”和“不怕念起,只怕觉迟”和这道理一样,只要诚心向善,必得善报。但是不能说,我先去玩个痛快,以后再修好了。假若所造的恶业超过善业,那还是要先受恶报的,希望不要冒这个险,一失足成千古恨,回过头来,又不知是以何面目,来见江东父老!
佛教讲慈悲戒杀,植物也有生命,何以不戒?
心佛众生,本无差别,迷之为三,悟之则一;即一即三,非三非一。
客:既无差别,何须修证。
僧:修乃修其未断之惑,证即证其已悟之真。佛教戒杀,源于同体大悲。佛与众生,相虽有殊,体则不异。现以我们的身体来解释同体。所谓“我”,是由五官四肢……组合而成,若以五官四肢等物喻为众生,则我即等于佛,无论任何人,绝不无故的伤害自己身体任何一部分。大家倘能作如是观,保证不会造杀业了。
三国时候的魏文帝要杀他的弟弟,命他七步成诗,否则,即杀之。他弟弟说:“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因此使他的皇帝哥哥,悟及同体之理,得免于死。如明此义,就知道佛教戒杀的道理了。
至于植物也有生命,佛并不是不知道,否则,怎会说“情与无情,同圆种智”?但是为了教化的方便,不得不把宇宙万有分为有情和无情两类。动物因有运行和情识的功能,故称有情,植物则否,乃称无情。这是依万有的现象作权巧的划分,但体性无二无别。请看易经系辞说:“在天成象(体),在地成形(相),刚柔相推(因缘和合),而生变化(万有)。”这也是说明从体起用的道理。
客:这样说,杀害有情众生固然不对,但砍伐草木也不合理,素食荤食也不过是五十步笑百步而已。
僧:关尹子说:“天地万物,无一物是吾之物,物非我物,不得不应(用),我非我我,不得不养。”儒说:“食色性也。”由此可见,众生的色身,需要饮食物质才能生存,是自然的。以人来说,肉食固然可以充饥,但吃叶菜也不会饿死,论营养还比肉类好。要吃肉是人为的。不戒砍伐草木,是“贤贤易色”的办法,既不影响人们生命的安全,又能维护畜类生存的权益,达到修行的目的。
你读过孟子没?齐宣王不是说:“何可废也(不吃),以羊易之(素食)。”教人素食虽然与羊易之目的不同,但理却很相似。同时我们只要能依教修行,等到有了定功以后,食量就会逐渐减少,或者完全不吃,也不致于饿死。到那时是以法喜禅悦为食,好像停止不用的汽车,不必加油了。
客:我相信有情众生,依教修行,必能成佛,无情众生有无佛性?能成佛否?
僧:以前我不信无情有佛性之说,后来才深信不疑。如果无情没有佛性,生公说法顽石怎会点头?以前佛在忉利天为母说法,弟子们思佛心切,就用栴檀雕了一尊佛像,以资景仰,后来佛回来的时候,像亦出迎,佛即为像授记,这就证明无情不仅有佛性,而且也能成佛。关于草木成佛,天台宗已有详细说明,密宗亦有非情成佛之说。论理,宇宙万有,都有佛性,论事,情与无情,是风马牛不相及的。怎奈个中的道理太微妙,一般人难以体会,但愿努力如法修行,时间久了,相信比我了解的更具体些。
学佛以来,待人接物更加小心,总不免有些无谓的是非,怎么办?
在这世界上,不被别人说是非的人很难得;不说别人是非的人更难得。对付办法就是“忍”!别人告诉你的事不要信以为真,自己所见的,装著没看到,贤父说:“是非日有,不听自然无。”最好还能这样想:可能我过去生中造的口业太多,今生就来受报,随他说好了,趁这机会正好磨练自己,将来债也还了,行也修了,岂不是一举两得?倘能如此,保证就坦然了。
一般人都是喜欢听好听的,其实别人说你好,你不是真好,因果不饶你,说好有什么用?说你坏,你不是真坏,因果不找你,说坏也等于零。遇著这种事,千万不能用以毒攻毒的办法对付他,这样是非将会更多。要想避免别人不说你的是非,首先自己就不能说别人的是非,更要管教子女不说是非,假使大家都能这样做,以后就没有是非了。
以前称搬弄是非的女人为“长舌妇”,但有些男人的舌头并不比某些女人的短,我看现在的女人很多都有职业,下班后又要忙于家务,空闲时间少,说是非的机会也少了。也许是现在教育普及,女性的知识水准提高了的关系,不愿说人家的是非,这是好现象,希望以后永远也听不到“长舌妇”那种声音,不管是个人或家庭,以及社会,定会减少很多无谓的是非和烦恼。
佛教对两舌很重视,所以列为十恶之一。我们修行最重要的是使身、口、意三业清净,将来才能超凡入圣,证无上道,否则,不管怎么修,也是磨砖作镜,徒费功夫!
客:法师开示的很有道理,但是想做到却不容易。
僧:修就是要修难做的事,不然,你我早就成了佛。不要怕难,把“我”看淡些,就不会感到难了。
一贯道究竟是什么教?
根据史料,它是由元朝白莲教蜕化而成的邪教,为了适应环境,其教名有清水、八卦、一贯道等数十种,现在又改为宝光、发一等十八个组,既无公认教主,又无真实教义,所印的修身宝鉴,都是东拼西凑的,毫无系统,义理更谈不上,虽然他们也供奉观音、弥勒、孔子、关公,和吕纯阳,说什么“三教合一”,“五教同源”,曲解佛教的经典和史实,且以上天挂号,地府除名的谎言来诱骗世人,以致有些忠厚善良的人认为是佛教,而乐于参加。他表面上挂的是佛教招牌,其实别有用心,如认为我说的过分,请问凡是参加过一贯道的朋友们,有几个知道所谓点传师的真实姓名和住址?为了防止将来出了事,他就可以逍遥法外,让别人倒楣。
客:我曾经参加过一贯道各种活动,那是因为看见他们供有观音菩萨,才参加的,其实他们是供著「无极老母”,经过引保师介绍和多次调查,然后就宣誓:某某某,今天愿求真理大道,性理真传得道以后,诚心保守,真心忏悔,若有虚心假意,退缩不前,欺师灭祖,藐视前人,不遵佛(老母娘)规,泄露天机,匿道不现,不量力而行者,愿受天谴,五雷轰身!”后来点传师用手在两眉间装模作样的点一下,就说得了道,他给我一本修身宝鉴,大意是说,这个大道,自古就有,以前是单传独授。现在是三期末劫,人心太坏,上天震怒,降下九九八十一种灾难,但诸仙佛不忍,叩求明明上帝,拯救善男信女,上天开恩,普度三曹。你们的心肠好,才有缘求得天道。究竟你们得了什么道?这道就是关、诀、窍三件宝贝,“点了玄关窍,阎王吓一跳”,玄关是生性的门户,无价之宝,将来死了也不会烂,诀就是○字真言,你们要诚心保守,上不传父母,下不传妻儿,也不可向别人说,若遇大难,你就默念,老母娘救命仙佛保佑,而逢凶化吉。印即是手印。这个老母娘是生天地万物的主宰,世上千门万教,都是奉上帝的命令传授证明的,最后上帝要派明师降世,大办收圆。上帝是我们生性的慈母,她是全知全能的…
《初机学佛决疑》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