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比丘尼僧團的發展

  比丘尼僧團的發展

  

  一、世界潮流的女性觀

  二、佛教兩性教團的相處

  叁、曆代對佛教有貢獻的比丘尼

  四、未來比丘尼努力的方向

  

  --------------------------------------------------------------------------------

  

  前 言

  五十多年前,我初到臺灣的時候,見到比丘尼們一輩子在寺院裏清理灑掃,在家女性也總是躲在道場的廚房裏燒煮炊爨,心中頗不以爲然,于是我開始訓練佛教婦女們從事各種佛教事業,發覺女衆具有耐煩細心的特質,做起事來絲毫不讓須眉。所以,初建佛光山的時候,我就喊出「四衆共有,僧信平等」的口號,我不但設立佛學院,讓有心學佛的男、女二衆都能入學就讀,而且訂出規章製度,讓比丘、比丘尼們都享有同等的權利義務,讓在家、出家的弟子們都有加入僧團,參與寺務的機會。

  

  多年來爲了提升女衆的地位,雖然過去曾有同道譏稱我爲「女性工作隊的隊長」,幸好今日女衆弟子們都很爭氣,例如目前佛光山許多學有專精的比丘尼在男衆佛學院授課,甚至在成功、師範、中山等大學任教,而且著作等身,辯才無礙。在臺灣首先發行的《佛光大辭典》,以及經過重新標點、分段、注釋的《佛光大藏經》,也都是由一群比丘尼一手編輯而成,受到海內外佛教界、學術界交相贊譽。目前擔任佛光山教育院院長慈惠法師,更于一九九二年第十八屆世界佛教徒友誼會中,經大會推選爲世佛會副會長,這實在是全體比丘尼之光。因爲過去世佛會的幹部大多數由南傳佛教國家的信衆擔任,曆年來一直是女性禁足之地,這次以南傳爲主的大會卻主動提名,並一致通過慈惠法師當選爲第一位比丘尼的世佛會副會長,可以說我奮鬥了幾十年,已經明顯提升了女衆的地位。

  

  然而遺憾的是,至今仍然有一些受過高等教育的優秀女衆,常礙于「八敬法」而不敢進入佛門,這實在是佛教的一大損失。例如我曾聽說英國有一位女博士教授說,如果佛教的「八敬法」還存在的話,她是絕對不會出家當比丘尼的。我也曾遇到一位出家未久的男衆比丘跟我說,爲什麼他到了佛光山,佛光山的長老尼慈惠法師、慈容法師等人,都不肯向他頂禮?我說:「非常慚愧,恭敬是要讓人發自內心對你的尊重,如果一個初學比丘,自己無學無德,對佛教也毫無建樹,只因爲自己是男衆比丘,便要那些出家數十年的長老尼向你頂禮,隨你根據那一條戒律,我都說不出口,也做不到。」

  

  我覺得,男女平等、兩性平權,這是時代的潮流。在現在這個女權高張的時代裏,關于比丘尼八敬法的問題,佛教界實在不應該再意氣用事,應該平心靜氣,還給比丘尼與比丘一個同等的地位,所以我曾在印度菩提伽耶傳授戒法,讓南、北傳的佛教互和融和。

  

  今天在「人間佛教與當代對話」的學術研討會中,我僅以「比丘尼僧團的發展」爲題,分別從世界潮流的女性觀、佛教兩性教團的相處、曆代對佛教有貢獻的比丘尼,以及未來比丘尼努力的方向,希望能爲比丘尼教團的未來發展提供意見,也希望全世界的佛教國家,都能恢複僧團原有的比丘尼教團,我想這是大家今後應該共同努力的目標。 

  

  --------------------------------------------------------------------------------

  

  一、世界潮流的女性觀

  宇宙一切有情衆生,雖然有智愚賢劣、富貴貧賤的種種差異,但是究其性別不外爲男女之別而已。其中,女性和每一個人都有至爲密切的關系,每一個人不管你是男人還是女人,都是在母親的襁褓中長大的,沒有了母親,就沒有生命的誕生,因此生爲女性的母親是一切生機的泉源。

  

  提到女性,中國和西洋對于女性的看法,各有見仁見智的不同見解。西洋把女人看做是聖潔的靈、高超的神,女人如維納斯,是美的象征、愛的代表;女人是安琪兒,是和平的天使。相反地,在中國人的心目中,女性狠毒如蛇蠍美人、妖媚如狐狸精、凶惡如母老虎,或說女人是敗國的禍水、是壞事的晦氣。總之,在中國過去男尊女卑、重男輕女的封建社會裏,女人被視爲不祥之物,女人在社會上、家庭裏,可以說毫無地位。

  

  然而,自古以來有不少的女子,無論能力、智慧等方面,不但不讓須眉,並且其中不乏超越男人的巾帼女豪,卻是不爭的事實。例如戰國時代趙太後的賢淑,唐朝武則天的掌理天下,漢朝繼承父兄遺志完成史書的班昭,宋朝與夫共抵金兵的梁紅玉等,都是一時的隽秀才女;他如英國的伊莉莎白女王、英國宰相柴契爾夫人、以色列的總理梅爾夫人、印度的甘地夫人等,也都是名聞國際的傑出女性。

  

  此外,斯裏蘭卡總理西麗瑪沃‧班達拉耐克夫人,是世界上第一位民選的女總理;巴拿馬總統米爾雅‧莫斯科索、冰島總統魏笛絲、印尼總統梅嘉娃蒂等,也都是女性;菲律賓更先後選出艾奎諾夫人與現任的艾諾育兩位女元首;甚至芬蘭第一位女總統哈洛能,她還是個單親媽媽呢!她們日理萬機、縱橫政壇,處事的果決明快,絕不遜于男人,因此從來沒人因爲女子當權,就把她們看做第二等民族,而抹殺她們應有的榮耀與尊嚴。

  

  在佛教的七衆弟子之中,也有女性的比丘尼、沙彌尼、優婆夷,她們在佛教中占有相當重要的地位;乃至明清時期民間宗教均有婦女參加,他們皆以兄弟姊妹相稱,在各個教派裏地位是平等的。如:明末的龍門教教祖爲米奶奶,且曆代掌教者都是婦女,教徒也以女性居多;又如清代的大乘教教祖呂菩薩亦爲女性。明清時,白蓮教的女首領唐賽兒、王聰兒率軍起義,甯死不降,受到後人的景仰。現在的媽祖,萬千的信徒,她不也是女人嗎?

  

  在各個宗教裏,說起來應以回教的婦女最沒有地位;佛教當初在印度雖然曾受到回教入侵的影響,婦女的地位卑下,但現在佛教的弘傳已經遍及全世界,應該不能再以回教的標准來看佛教的婦女。何況佛陀說一切衆生皆有佛性,衆生與佛尚且平等,男女何以不能平等呢?

  

  所以,從佛教「衆生皆有佛性」的思想來看,女子也應當是被尊重的「唯我獨尊」的衆生。女衆的智慧、能力並不亞于男衆,應該參與政治、社會等各種公衆事務,積極擴大服務的機會與層面。女衆的熱心、慈心、誠心,平均起來更勝于男衆,應該發展其溫和、慈悲、細心、勤勞等特質,猶如觀世音菩薩,以慈悲、美麗來莊嚴世間。這個世間本來就是男人一半,女人一半,文明社會中,有修養的男衆應該尊重女權,倡導男女平等,因此女性要拒絕社會中存在傷害女性尊嚴的行業,如娼妓等色情行業。

  

  總之,佛教主張:(一)女性應有平等權,(二)女性應有參與權,(叁)女性應有自主權,(四)女性應有尊嚴權。佛教對女權的看法,本來就很符合時代的潮流,所以大家不能再以小乘佛教的主張,希望佛教走回頭路,這不僅有違佛陀本懷,而且不符合時代的潮流。

  

  --------------------------------------------------------------------------------

  

  二、佛教兩性教團的相處

  佛陀成道後第五年,淨飯王命終,大愛道率耶輸陀羅及五百釋迦族女,請求隨佛陀出家,爲佛門有比丘尼之始。(《賢愚經》卷叁)

  

  比丘尼教團源自兩千六百年前佛陀親自組織成立,傳承至今日,法脈遍布各國,傑出尼衆輩出,或本份默默耕耘以利生,或承擔艱巨的弘法重任,比諸僧衆,各有特長,因此,比丘與比丘尼教團可以說如鳥之雙翼、人之雙足,缺一不可。

  

  然而二千多年來兩衆教團卻常因「八敬法」而時有爭論,部分男衆以佛製八敬法要求比丘尼理所當然應該「恭敬頂禮」比丘,並且不能「說比丘過」等等;反對八敬法的一方,則以八敬法不符合佛陀「隨開隨遮」的製戒原則,而質疑八敬法非佛製。

  

  其實,暫且不論八敬法是否爲佛製?先說有關「比丘尼不得說比丘過」一戒,根據《四分律》記載,有一次大愛道比丘尼曾向佛陀「說六群比丘過」,佛陀不僅沒有攔阻,反而將六群比丘訓誡了一頓。

  

  另據《中阿含》說,大愛道比丘尼也曾向佛陀要求廢除「比丘尼必須禮敬比丘」之法,而改爲讓比丘僧尼依受戒年歲序次,年少比丘要對長老比丘尼「稽首作禮,恭敬承事」。當時佛陀雖然沒有明白答應,但卻有一切隨順因緣的意思,所以佛陀曾藉優婆先那比丘尼「觀空入滅」一事來贊歎女衆的修行,也曾以「大愛道比丘尼已除女人諸習氣,是位有德丈夫,其聖德美行,堪爲僧團大衆楷模」來贊歎大愛道是女中丈夫。

  

  此外,根據南傳的《銅鍱律》記載,有一次六群比丘故意以泥漿塗抹比丘尼,佛陀知道後,隨即指示比丘尼以後不必再恭敬六群比丘。甚至《四分律》也記載著一位比丘退失道心,萌生退意,大愛道比丘尼獲悉此事,但礙于「比丘尼不得呵罵比丘」之敬法,而不敢加以訓斥。佛陀知道後,說:比丘尼是不可以毀謗比丘,但如果爲了教導比丘持守增上戒等學問修行,則可以呵罵比丘。

  

  其實,佛法本來就是「依法不依人」,在佛法之前,是法平等,無有高下。因此綜合上述,即使八敬法爲佛陀所親製,也是爲使女衆出家能爲當時保守的印度社會所接受的權宜之法。因爲當時比丘僧團已先成立,自不願放棄「地位優于女衆」之既得利益,因此佛陀製「八敬法」,以此減少來自比丘的反對聲浪。

  

  再者,當時隨大愛道出家的女衆,大部分是王妃、公主等貴族,佛陀爲預防出身貴族的比丘尼看不起非貴族的比丘,因…

《比丘尼僧團的發展》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 继续阅读 ▪ 發心與發展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