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比丘尼僧团的发展

  比丘尼僧团的发展

  

  一、世界潮流的女性观

  二、佛教两性教团的相处

  三、历代对佛教有贡献的比丘尼

  四、未来比丘尼努力的方向

  

  --------------------------------------------------------------------------------

  

  前 言

  五十多年前,我初到台湾的时候,见到比丘尼们一辈子在寺院里清理洒扫,在家女性也总是躲在道场的厨房里烧煮炊爨,心中颇不以为然,于是我开始训练佛教妇女们从事各种佛教事业,发觉女众具有耐烦细心的特质,做起事来丝毫不让须眉。所以,初建佛光山的时候,我就喊出「四众共有,僧信平等」的口号,我不但设立佛学院,让有心学佛的男、女二众都能入学就读,而且订出规章制度,让比丘、比丘尼们都享有同等的权利义务,让在家、出家的弟子们都有加入僧团,参与寺务的机会。

  

  多年来为了提升女众的地位,虽然过去曾有同道讥称我为「女性工作队的队长」,幸好今日女众弟子们都很争气,例如目前佛光山许多学有专精的比丘尼在男众佛学院授课,甚至在成功、师范、中山等大学任教,而且著作等身,辩才无碍。在台湾首先发行的《佛光大辞典》,以及经过重新标点、分段、注释的《佛光大藏经》,也都是由一群比丘尼一手编辑而成,受到海内外佛教界、学术界交相赞誉。目前担任佛光山教育院院长慈惠法师,更于一九九二年第十八届世界佛教徒友谊会中,经大会推选为世佛会副会长,这实在是全体比丘尼之光。因为过去世佛会的干部大多数由南传佛教国家的信众担任,历年来一直是女性禁足之地,这次以南传为主的大会却主动提名,并一致通过慈惠法师当选为第一位比丘尼的世佛会副会长,可以说我奋斗了几十年,已经明显提升了女众的地位。

  

  然而遗憾的是,至今仍然有一些受过高等教育的优秀女众,常碍于「八敬法」而不敢进入佛门,这实在是佛教的一大损失。例如我曾听说英国有一位女博士教授说,如果佛教的「八敬法」还存在的话,她是绝对不会出家当比丘尼的。我也曾遇到一位出家未久的男众比丘跟我说,为什么他到了佛光山,佛光山的长老尼慈惠法师、慈容法师等人,都不肯向他顶礼?我说:「非常惭愧,恭敬是要让人发自内心对你的尊重,如果一个初学比丘,自己无学无德,对佛教也毫无建树,只因为自己是男众比丘,便要那些出家数十年的长老尼向你顶礼,随你根据那一条戒律,我都说不出口,也做不到。」

  

  我觉得,男女平等、两性平权,这是时代的潮流。在现在这个女权高张的时代里,关于比丘尼八敬法的问题,佛教界实在不应该再意气用事,应该平心静气,还给比丘尼与比丘一个同等的地位,所以我曾在印度菩提伽耶传授戒法,让南、北传的佛教互和融和。

  

  今天在「人间佛教与当代对话」的学术研讨会中,我仅以「比丘尼僧团的发展」为题,分别从世界潮流的女性观、佛教两性教团的相处、历代对佛教有贡献的比丘尼,以及未来比丘尼努力的方向,希望能为比丘尼教团的未来发展提供意见,也希望全世界的佛教国家,都能恢复僧团原有的比丘尼教团,我想这是大家今后应该共同努力的目标。 

  

  --------------------------------------------------------------------------------

  

  一、世界潮流的女性观

  宇宙一切有情众生,虽然有智愚贤劣、富贵贫贱的种种差异,但是究其性别不外为男女之别而已。其中,女性和每一个人都有至为密切的关系,每一个人不管你是男人还是女人,都是在母亲的襁褓中长大的,没有了母亲,就没有生命的诞生,因此生为女性的母亲是一切生机的泉源。

  

  提到女性,中国和西洋对于女性的看法,各有见仁见智的不同见解。西洋把女人看做是圣洁的灵、高超的神,女人如维纳斯,是美的象征、爱的代表;女人是安琪儿,是和平的天使。相反地,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女性狠毒如蛇蝎美人、妖媚如狐狸精、凶恶如母老虎,或说女人是败国的祸水、是坏事的晦气。总之,在中国过去男尊女卑、重男轻女的封建社会里,女人被视为不祥之物,女人在社会上、家庭里,可以说毫无地位。

  

  然而,自古以来有不少的女子,无论能力、智慧等方面,不但不让须眉,并且其中不乏超越男人的巾帼女豪,却是不争的事实。例如战国时代赵太后的贤淑,唐朝武则天的掌理天下,汉朝继承父兄遗志完成史书的班昭,宋朝与夫共抵金兵的梁红玉等,都是一时的隽秀才女;他如英国的伊莉莎白女王、英国宰相柴契尔夫人、以色列的总理梅尔夫人、印度的甘地夫人等,也都是名闻国际的杰出女性。

  

  此外,斯里兰卡总理西丽玛沃‧班达拉耐克夫人,是世界上第一位民选的女总理;巴拿马总统米尔雅‧莫斯科索、冰岛总统魏笛丝、印尼总统梅嘉娃蒂等,也都是女性;菲律宾更先后选出艾奎诺夫人与现任的艾诺育两位女元首;甚至芬兰第一位女总统哈洛能,她还是个单亲妈妈呢!她们日理万机、纵横政坛,处事的果决明快,绝不逊于男人,因此从来没人因为女子当权,就把她们看做第二等民族,而抹杀她们应有的荣耀与尊严。

  

  在佛教的七众弟子之中,也有女性的比丘尼、沙弥尼、优婆夷,她们在佛教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乃至明清时期民间宗教均有妇女参加,他们皆以兄弟姊妹相称,在各个教派里地位是平等的。如:明末的龙门教教祖为米奶奶,且历代掌教者都是妇女,教徒也以女性居多;又如清代的大乘教教祖吕菩萨亦为女性。明清时,白莲教的女首领唐赛儿、王聪儿率军起义,宁死不降,受到后人的景仰。现在的妈祖,万千的信徒,她不也是女人吗?

  

  在各个宗教里,说起来应以回教的妇女最没有地位;佛教当初在印度虽然曾受到回教入侵的影响,妇女的地位卑下,但现在佛教的弘传已经遍及全世界,应该不能再以回教的标准来看佛教的妇女。何况佛陀说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众生与佛尚且平等,男女何以不能平等呢?

  

  所以,从佛教「众生皆有佛性」的思想来看,女子也应当是被尊重的「唯我独尊」的众生。女众的智慧、能力并不亚于男众,应该参与政治、社会等各种公众事务,积极扩大服务的机会与层面。女众的热心、慈心、诚心,平均起来更胜于男众,应该发展其温和、慈悲、细心、勤劳等特质,犹如观世音菩萨,以慈悲、美丽来庄严世间。这个世间本来就是男人一半,女人一半,文明社会中,有修养的男众应该尊重女权,倡导男女平等,因此女性要拒绝社会中存在伤害女性尊严的行业,如娼妓等色情行业。

  

  总之,佛教主张:(一)女性应有平等权,(二)女性应有参与权,(三)女性应有自主权,(四)女性应有尊严权。佛教对女权的看法,本来就很符合时代的潮流,所以大家不能再以小乘佛教的主张,希望佛教走回头路,这不仅有违佛陀本怀,而且不符合时代的潮流。

  

  --------------------------------------------------------------------------------

  

  二、佛教两性教团的相处

  佛陀成道后第五年,净饭王命终,大爱道率耶输陀罗及五百释迦族女,请求随佛陀出家,为佛门有比丘尼之始。(《贤愚经》卷三)

  

  比丘尼教团源自两千六百年前佛陀亲自组织成立,传承至今日,法脉遍布各国,杰出尼众辈出,或本份默默耕耘以利生,或承担艰巨的弘法重任,比诸僧众,各有特长,因此,比丘与比丘尼教团可以说如鸟之双翼、人之双足,缺一不可。

  

  然而二千多年来两众教团却常因「八敬法」而时有争论,部分男众以佛制八敬法要求比丘尼理所当然应该「恭敬顶礼」比丘,并且不能「说比丘过」等等;反对八敬法的一方,则以八敬法不符合佛陀「随开随遮」的制戒原则,而质疑八敬法非佛制。

  

  其实,暂且不论八敬法是否为佛制?先说有关「比丘尼不得说比丘过」一戒,根据《四分律》记载,有一次大爱道比丘尼曾向佛陀「说六群比丘过」,佛陀不仅没有拦阻,反而将六群比丘训诫了一顿。

  

  另据《中阿含》说,大爱道比丘尼也曾向佛陀要求废除「比丘尼必须礼敬比丘」之法,而改为让比丘僧尼依受戒年岁序次,年少比丘要对长老比丘尼「稽首作礼,恭敬承事」。当时佛陀虽然没有明白答应,但却有一切随顺因缘的意思,所以佛陀曾藉优婆先那比丘尼「观空入灭」一事来赞叹女众的修行,也曾以「大爱道比丘尼已除女人诸习气,是位有德丈夫,其圣德美行,堪为僧团大众楷模」来赞叹大爱道是女中丈夫。

  

  此外,根据南传的《铜鍱律》记载,有一次六群比丘故意以泥浆涂抹比丘尼,佛陀知道后,随即指示比丘尼以后不必再恭敬六群比丘。甚至《四分律》也记载着一位比丘退失道心,萌生退意,大爱道比丘尼获悉此事,但碍于「比丘尼不得呵骂比丘」之敬法,而不敢加以训斥。佛陀知道后,说:比丘尼是不可以毁谤比丘,但如果为了教导比丘持守增上戒等学问修行,则可以呵骂比丘。

  

  其实,佛法本来就是「依法不依人」,在佛法之前,是法平等,无有高下。因此综合上述,即使八敬法为佛陀所亲制,也是为使女众出家能为当时保守的印度社会所接受的权宜之法。因为当时比丘僧团已先成立,自不愿放弃「地位优于女众」之既得利益,因此佛陀制「八敬法」,以此减少来自比丘的反对声浪。

  

  再者,当时随大爱道出家的女众,大部分是王妃、公主等贵族,佛陀为预防出身贵族的比丘尼看不起非贵族的比丘,因…

《比丘尼僧团的发展》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 继续阅读 ▪ 发心与发展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