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夢參老和尚:金剛經▪P20

  ..續本文上一頁心是名爲心,這是光說真。

  【所以者何。須菩提。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所以者何,爲什麼佛說這樣心都能知道?心不可得,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不可得義心即非心,心不是心,所謂過去、現在、未來所有的心妄,虛妄,不可得。過去心已滅,過去心已經過去了,沒有了。未來的心,未來的心還沒生,也不可得。現在心該有吧?現在心不住,前念、後念,前念走了,後念又來了,相續不斷的。什麼呢?虛妄、分別,全是假的,虛妄、分別。虛妄、分別能得到什麼?俱不可得。過去的已經滅掉了,沒有了。未來的還沒來,還沒生起,也沒得了。那現在的心呢?念念不住,念念消失了。心如是,身亦如是,就是這個意思。過去心不可得是虛妄,前念的虛妄心。虛妄的,不是真實的,你要找過去心在什麼地方,你去找去吧!你找不到的。未來的心,那還沒來,你找啥?你也找不到的。現在的心你把握不住,早晨的心,現在是晚上了,念念不停。這樣你怎麼認識?過去心、未來心、現在心,叁心了不可得,心無所在。

  【須菩提。于意雲何。若有人滿叁千大千世界七寶。以用布施。是人以是因緣。得福多不。如是。世尊。此人以是因緣。得福甚多。須菩提。若福德有實。如來不說得福德多。以福德無故。如來說得福德多。】

  須菩提,于意雲何。這個道理你懂了、明白了,開悟了,就是得大智慧了。假使有人(假設的)滿叁千大千世界七寶以用布施,假使有這麼一個人把叁千大千世界一切金銀、瑪瑙、珍珠、珍寶七寶來拿它供養給大家、給別人,這個人的供養功德大不大,得福多否?他得的福報大不大、多不多。須菩提答覆如是,世尊,這個人以供養叁千大千世界的七寶得福甚多,這個人得的福德很大,供養多,得的福德大。

  福德什麼樣子?有現相嗎?沒有,不是實的,是虛的。若福德有實,真正的福德有實實在在有福德可得,如來就不說得福德多了。福德也無,你享受福德也無福德,福德也無,是因爲這樣的如來說福德多。這段經文的意思,佛總顯一個問題,不要執著,福德也不要執著,福德是虛妄的,不是真實的。你得用叁句,福德,即非福德,是名福德,沒有實實在在的福德,假名而已。因爲金剛經是顯的無相無得,所以佛說的一切法皆無相皆無得。

  須菩提在前頭問佛,一切衆生發了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心,雲何應住?雲何降伏其心?佛告訴他無住。福德即非福德是不住福德,這是不住的意思,福德實際上沒有,假名。這是說的福德,身外的。身內的呢?說到身。

  【須菩提。于意雲何。佛可以具足色身見不。不也。世尊。如來不應以色身見。何以故。如來說具足色身。即非具足色身。是名具足色身。】

  須菩提,于意雲何,佛可以具足色身見否。你怎麼樣認識佛的?怎麼看佛?是不是以佛的叁十二相八十種好,或者見印度現相那個老比丘以爲是佛,你是不是這樣看法,是在色身上見佛,見佛現在這個化身。須菩提這時候已經開悟了,深入證得了。否也,世尊;須菩提說我不是這樣看的,世尊,不是以色身見如來。如果見如來的話,不應以具足色身見,色身是幻化的。須菩提自己又解說,何以故,爲什麼我不以色身見如來呢?如來教授我們的,具足色身,即非具足色身,是名具足色身,這個色身不是的,不是具足的色身。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具足色身,即非具足色身,就這個意思。這樣的才真正具足色身,爲啥呢?法身隨緣。

  【須菩提。于意雲何。如來可以具足諸相見不。不也。世尊。如來不應以具足諸相見。何以故。如來說諸相具足。即非具足。是名諸相具足。】

  須菩提,于意雲何,如來可以具足諸相見否。否也,世尊,不應以具足諸相見,不應用叁十二相八十種好來見佛。爲什麼我這樣說?如來說諸相具足,即非具足,是名諸相具足;沒有個諸相具足,也沒有諸相,還說什麼具足不具足,這才是真實的諸相具足。

  假使很簡單的說,就是不執著,教我們什麼都不要執著,連佛身都不執著,那還執著一切衆生什麼?這個含義是不要用色相看人。咱們經常聽世間說看人的本質,不要看人的現象,本質是什麼?我曾經問過一個人,要觀察一個人要看他本質,我問他,我說你對你的部屬、對你的眷屬,你怎麼樣認識他們?那個世間相的都是隨緣義,就是虛妄的、不實的。就讓我們一切無著,連佛的相好都不執著,叁千大千供養的福德都不執著,那還有什麼可執著的?沒有可執著的;換句話說,全是虛妄的。虛妄的你還留戀什麼呢?還放不下什麼呢?

  這不是一句話,這含義非常深,現實的情況。現實什麼情況?每個人都要達到死亡的階段,每個人都要死,不管你七十、八十、九十、一百,你最後還是得死。在沒死之前的變化,任何人都是這樣子,從你生下來小孩子變成老了,最後消失了。消失了嗎?那個消失是現相,你沒消失。什麼沒消失呢?業還沒消失。

  【須菩提。汝勿謂如來作是念。我當有所說法。莫作是念。何以故。若人言如來有所說法。即爲謗佛。不能解我所說故。須菩提。說法者。無法可說。是名說法。】

  須菩提,汝勿謂如來作是念,我當有所說法、有所度衆生,你可不能這樣看。明明的佛說法有說四十九年,或者說五十年,這是事實。佛問須菩提,你對我有所說法嗎?你怎麼樣看?你千萬不要認爲我在說法利益衆生。佛成道之後說法四十九年,一般說五十年,實際上說法四十九年。佛告訴須菩提,你不要認爲我在這說法說了四十九年,如果你認爲我有所說法,那是謗佛的,不是贊歎。那佛說法沒有?說了,無說,說即無說。說法是現相,不是本質;是隨緣,不是佛性。這樣說就沒明了我說法的含義,不能解我所說,對我說的話沒有明白、沒有理解。怎麼樣才算理解呢?說法者無法可說。說什麼?沒有可說的,是名說法。

  前頭說一切相一切好,佛的色身具不可得、也不可見。有人疑惑了,色身是不可見,那佛你如何能說法?沒有色身,說法是色身說的法。因此佛才對須菩提說你不要認爲如來有所說法,爲什麼?若有言說,說佛有言說是謗毀佛的,不是贊歎。在這個說法問題上佛反覆的說,讓你不要執著。要執著了佛有法可說,說法度人的,那就像什麼似的?一個人坐船過河了,把那船還背著。這個大家都懂,也不可能;但是拿它比喻說法,也不可能。佛說了就沒有說,度完了衆生,沒有衆生可度。佛的色相沒有,何來的說法?說法是佛的化身說。身體都沒有,又怎麼能說法?前頭把身體遣除了,顯什麼義?佛已經達到法性空。有佛的色相,又有佛的說法,那怎麼達到法空?那就不空了。在圓融教義裏頭空叁障、不空叁障,那屬于隨緣裏頭的不空叁障的。什麼意思?一切無著,不要執著,佛也沒有色身,也沒有法可說,佛也沒來過人間,沒有能說法的佛,也沒有所說的法。

  須菩提問佛雲何降伏其心?佛就告訴須菩提這樣來降伏其心。二乘人不發大心,知見不正,都是邪道邪見;又執著佛有色身、有佛身、有法可說,佛稱爲邪見。佛是遣滅一切生滅法,有相、有說法屬于生滅心,告訴我們一切皆是假安立的,假設安立的,不是真實的。爲什麼?自性空,空中沒有一相、沒有一法,這是建立真空絕相義。在我們華嚴經裏叁義的真空絕相,一切言說都是無相無爲,專講性空義,不講隨緣義,從這個理論上大家認識到的。

  【爾時慧命須菩提白佛言。世尊。頗有衆生。于未來世。聞說是法。生信心不。佛言。須菩提。彼非衆生。非不衆生。何以故。須菩提。衆生衆生者。如來說非衆生。是名衆生。】

  爾時慧命須菩提白佛言,世尊,頗有衆生,于未來世,聞說是法,生信心否?須菩提在這個問題上說:照佛你這樣說,未來世的衆生聽說金剛經了,還能起信心嗎?佛就答覆他,佛言,須菩提,哪有衆生?當來衆生,頗有衆生,哪來當來的頗有衆生?佛言沒有衆生,彼非衆生,那不是沒衆生界了嗎?隨緣吧!非不衆生,別把衆生當成真實的,真實的沒有衆生,隨緣又非不衆生。何以故,須菩提,衆生衆生者,如來說非衆生。前生,前一個衆生,衆生衆生者,你所說的假名的衆生不是衆生,衆生即非衆生,所以如來說非衆生。因爲怕衆生落到斷滅空,那不什麼都沒有?非不衆生,隨緣而安立的。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佛得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爲無所得耶。佛言。如是如是。須菩提。我于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乃至無有少法可得。是名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

  須菩提又産生問號了,衆生是這樣子,那佛你證得的佛果不是也沒有?須菩提白佛言,世尊,那佛得的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爲無所得?沒這麼回事?衆生可以這樣說,那佛你證得的無上正等正覺什麼也沒有,沒得到,無所得。須菩提還有執著衆生法界、佛法界都是真實的,十法界都是真實的,那就錯了。所以佛對須菩提說,佛言如是如是,你說的對,衆生即無所有,佛得的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也無所得,什麼都沒有證,無說無證。所以佛說如是如是,你說的對,佛沒有證得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也無有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爲佛所證,沒有能證的人,也沒有所證的法,就是這樣子,如是如是。

  以下重覆一下,須菩提,我于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乃至無有少法可得,一點得的都沒有,什麼也沒有得,空的,真空絕相,這才是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真正的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也沒有什麼法叫菩提,也沒有何法叫衆生,遣除,一切無著。

  【複次。須菩提。是法平等。無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以無我無人無衆生無壽者。修一切善法。則得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須菩提。所言善法者。如來說非善法。是名善法。】

  複次須菩提,是法平等,這總答覆須菩提了。是法是什麼法?無得無證,無得的法佛與衆生平等平等,沒有高下,沒有什麼聖人、凡夫,這才叫真正阿耨…

《夢參老和尚:金剛經》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