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夢參老和尚:金剛經▪P3

  ..續本文上一頁個心怎麼生善念,不起殺人、放火、搶劫、偷盜、強奸,不起這一切心,這是善心。善心也不可以生,這個道理就含著這個道理的,生善是對著惡說的,惡沒有了,善也不生,非善非惡,無住生心。

  因爲須菩提問這個問題佛非常贊歎他,就是代表作,不只代表一切衆生,也代表一切二乘人。二乘人爲什麼不能發大悲心利益衆生?他有恐怖感。恐怖什麼呢?一度衆生只是隨緣就變了,沒有這個力量,不敢發大悲心,他願自己清淨無爲。我們很多出家道友願意自己自靜自修,不敢入社會,因爲感覺自己沒本事定不下來,怕隨緣轉。因爲我們這個心遇見善緣就隨善緣,遇著惡緣就墮落下去了,就這個含義。

  【佛言。善哉善哉。須菩提。如汝所說。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

  佛言,善哉善哉。佛就贊歎須菩提說:你這個想法,你問的這個問題的問法,太好了!太好了!光贊歎好不行,得給他解說一下。須菩提,就是照你所說的,你剛才不是說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嗎?我就跟你說,說說佛如何護念菩薩、如何付囑菩薩。護念的意思,咱們大家都學戒的,特別是我們普壽寺學戒的,那就是如來善護念、善付囑,怕你犯這樣錯誤,就給你製了好多條,這個你不能做,這個事你也不能做。戒就不讓你做,那個就叫善護念。說一切經,說的大乘經典,一切經論都叫付囑,你要弘揚宣傳,不但自己身體力行,還要把這種道理普遍的讓一切衆生都知道,就這個含義。佛就答應須菩提的請求了,須菩提就請求,請佛說一說怎麼護念菩薩、怎麼囑咐菩薩,因此佛才說的般若波羅蜜。

  【汝今谛聽。當爲汝說。】

  佛答應他的請求之後,就告訴他說:我跟你說,你要好好聽,谛聽。佛對每個請問的菩薩或者是人,請法的天人也好、一切衆生也好,佛都告訴你谛聽。這個谛是理,說法是語言、是音聲,這不是真理,你要體會真理,言語就是代表、啓發。言語是假的,但是你從言語當中聽到真的,這個叫谛。谛指著理說的,真實谛理,那你就如理聽吧!好好的聽,意思也是說不要叁心二意的聽,如理的聽,要一心。我跟你說,當爲汝說。

  【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心。應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

  善男子,善女人,加個善字,發了心信仰叁寶的人,他能信佛的話,那才叫善男子、善女人,所以男子、女人加個善字。發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心的人,就是發正等正覺的人,無上正等正覺。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翻無上正等正覺,要發了無上正等正覺心的就叫善男子、善女人。那要怎麼樣住呢?應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如是,還沒說,我應給你說,照著我說的去做。如是降伏其心就是下文必說,下文告訴你怎麼樣住心,怎麼樣降伏其心。

  【唯然。世尊。願樂欲聞。】

  須菩提就愉愉快快的接受佛的教導,是的,世尊,我一定如理聽;就是讓佛安心,我一定谛聽,就是如理谛聽。我最歡喜,願樂欲聞,就是我想聽。這一段經文就是啓請,跟佛答應給須菩提說,還沒有說,要說了,以下所說的話就是修行的方法。

  我們把這段經文把它往自己身上會會一下子,可能有些人天天讀金剛經,你讀的遍數多了,你自己心裏就起種念頭,起種什麼念呢?天天讀,天天讀,讀久了你自己産生些個問號,這個問號就是懷疑,懷疑也是從中要領取我的心怎麼樣能符合也像須菩提這樣,感覺著佛所說的法使我非常的安慰。這不止超出信念,超出信念是什麼?我要去做,光信完了,信了你要去做,佛是教導我們做的,你該怎麼樣做。金剛經是教我們修行,修行什麼?把我心降伏了,使我心住下來。我前前後後讀了幾十年的金剛經,現在心還是不能住,降伏不了心。

  心是主,咱們每個人都如是,你的心是主體,你這個肉體是假相,你這個身體就給你的心服務。每個人可以觀照,你這個身體是奴才,你那心是主人,心想一動就動了,心一動就動了,或者你想走路,腳就走了。但是你怎麼能降伏?你走的路是對,想的是對,一切都對都如法,那叫降伏其心。根據佛的教導把我心降伏,能夠聽佛所教導的話,照佛所說的去做,意念去做。假使我們心住得住的話,身不會亂動,心不會亂想,把你心製伏住了,身無亂動,心無亂想。

  所以在淨行品的當中,最後的文殊菩薩教我們說到你睡眠時候,心無亂動,心這個時候靜下來,把你心住了,那你心就不會胡思亂想,就觀照吧!或者你起一種觀照,觀照什麼?觀照睡眠。好比你一睜開眼睛睡醒了,文殊菩薩教導我們恢複了知覺時候,周顧十方;睡眠時候當然不行,一恢複知覺周顧十方,這個時候就是金剛經所說的開悟。每天早晨都開悟,你一醒的時候,你自己觀想吧!我開悟了。昏昏沈沈過了幾個小時,一下子又恢複了,每天每天早晨大家睡覺都感覺有那剛一恢複剛一醒。有人回向過沒有?等你開悟的時候,一切智慧都知道時候,就是這種境界相,什麼天下大事小事無一不在你的智慧照了當中,那就是開悟了,什麼都知道。當你晚上睡覺沒醒的時候,你什麼也不知道了。一悟一迷,這我想你自己都能體會得到的,你好好體會吧!

  就是現在佛要給我們開悟了,現在這一段經文講的是我們迷,那現在要開悟了。你學金剛經,你一下手怎麼樣降伏其心,你得會降伏心,這就是教給我們降心之法。雲何降伏其心?就照著佛教導我們的方法,你把你心降住。降伏即是住了,住就是降伏了,完了你心就住得住了。佛以下跟他說的所有十二類衆生,不論天、人、地獄、餓鬼、畜生一切衆生,咱們就明白了。明白什麼?受生差別。當你死了又受生時候,就跟你睡覺一醒我可明白了,明白什麼呢?明白不受生死了,這就叫開悟了,生死不能束縛你,你的心超出生死了。但是只是這個分段生死,須菩提問的是要達到變易生死,要發大菩提心行菩薩道,佛跟他說就是怎麼樣消滅變易生死。

  咱們都知道生死苦,金剛經是很好修行的方便方法,不複雜,很單純,就把你心照顧好就好了。所以一切問題全在心上,心是主,身體是聽心支配的。這個道理我們大家都懂,你的心要不想,你的身體能去做去嗎?乃至手裏頭要拿杯水,都是心來指揮它的;手沒有作用,手自己不會自動的,是心指揮它的。因此咱們佛教講萬法唯心生,但是要想消滅生滅也是萬法由心滅,這是修心的方法。今天就講到這裏,明天再開始降伏其心。

  

  【大乘正宗分第叁】

  【佛告須菩提。諸菩薩摩诃薩。應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衆生之類。若卵生。若胎生。若濕生。若化生。若有色。若無色。若有想。若無想。若非有想非無想。我皆令入無余涅槃而滅度之。】

  須菩提向佛請示,發了菩提心之後,怎麼樣能讓菩提心正常的運轉不失掉。但是很難,爲什麼?心無法住,也不能降伏其心。向佛請求,就請佛開示雲何使這心能住?住就是不動的意思,降伏就使心不要去分別、不要打妄想,這才是真正發菩提心。佛就因須菩提問答覆他,一切諸菩薩摩诃薩發了菩提心之後,應該這樣降伏其心。如是指以下說的,就是降伏心的法則。我們一天經常的心裏頭打妄想,那你就根據這段經文用用功,不要起分別,不要生妄想,但是讓他不起分別、不生妄想的時候,這就是降伏了。經文是先說住後說降伏,應該是先降伏而後才能住,你不降伏它怎麼住得住呢?所以降伏其心使心能住。

  所有一切衆生之類,這是總說,衆生的總類太多了,有卵生的,有胎生的,有濕生的,有化生的;也有有色相的,也有沒有色相的;有的衆生有想,有的衆生沒想,有的非有想非無想,我都令他們成佛;無余涅槃,不是二乘人,是究竟成佛了,無余涅槃而滅度之。這一段就說“胎、卵、濕、化”一共有四種衆生,這是說在欲界、色界、無色界受生處的差別相。像我們經常說天,六道衆生的天,生天的天人,乃至于地獄,這兩頭,這兩種生都是化生,沒有胎生的。下地獄隨他業報就化生了,下地獄時候還有父母嗎?沒有,那都屬于化生的人。但是他感受得到痛苦,沒有身形,化身的,但他感受到痛苦。天人也是化生的。人就是都有,“胎、卵、濕、化”四種生的人都有,有胎生人、有卵生人、有濕生人、有化生人。大家看過西遊記,可能聽說過西遊記吧!根據佛教上說的,孫悟空是石頭化的,在石頭上化的,因石頭受到孕氣、受到濕氣了而化生的。鬼,也有胎生的鬼,也有化生的鬼。人跟畜生這四種都有,“胎、卵、濕、化”這四種都有。

  先說這一切當機衆,佛跟須菩提說這都是當機衆,不論卵生的也好、胎生的也好、濕生的也好、化生的也好,不論哪一類生的。我們一般說有色的、有色相的,那指色界天說的。無色相的,叁界之中有無色界,無色相是無色界的。咱們說有想的都有識,有識處天。等到無想天了,沒有處所,在空中,他沒有思想;不是沒有思想,思想被他的形(業報)所壓伏住了。有類衆生說他有想、說他沒有想,那是四無邊處,四空天,四無邊處天、無所有處天。佛說不論哪一類衆生,“胎、卵、濕、化”四生,乃至從天到地獄,我都把他們度了,讓他們都能成佛,把煩惱斷盡。斷盡了煩惱,離開了二種生死,分段生死那是有情的一界,變易生死,這兩種生死都讓他們脫離,滅了他的煩惱,脫離二種生死,究竟成佛。無余涅槃就是他究竟成佛的意思。

  總的說叁界九有,欲界、色界、無色界這九種衆生他的本性(就是他的體性)與佛無二無別的,但是他迷了就有差別了,能夠讓他自己覺悟,讓他覺悟了之後回歸本心,達到究竟,究竟成佛。那必須令他悟入無著的境界,無著就沒有“生、老、病、死”四相的執著了。但是這二種煩惱斷的時候還要斷習氣,習氣就是還有染汙;涅槃是圓滿清淨的,沒有染汙;不但二種生死斷了,還要把他習氣都滅盡,永遠不再複生。佛就說我的目的是讓一切衆生都能夠度脫生死海,都能夠二死永亡,究竟無余。就說佛是平等看一切…

《夢參老和尚:金剛經》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