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空行教授 第七節 無垢修持晶鬘▪P2

  ..續本文上一頁而不會推之至極則。若能修習自然清除沈掉者,自生之定境已生。

  總之,一切定境爲對治沈掉者,則變爲思維之定。了知沈掉之根乃空性爲至要。緊記之!

  蓮華大師雲:若不能將法與生活融合,各座修法即變成腳絆。

  磋嘉媽白言:何謂也?

  大師答言:修法時,平等住中所覺受無造作之法性,應帶進下座後之每一境;或行、或走、或臥、或坐。于一切所爲,若永不離此修法,即能長住于此法性。修法即超越各座之限。

  總之,修法者困其身心,不運用修法之精要,即爲枷鎖所絆。緊記之!

  蓮華大師雲:若不行獻供與忏罪,則業障無法清除。

  磋嘉媽白言:何謂也?

  大師答言:于修口授之時,應“以法爲道”。即以觀想、獻供、繞行,造渣渣(小泥像)及食子、朗誦、諷頌、抄經等法行,轉爲無修整之道。不斷行此。若以染著、懈怠等,則無法圓滿目的。

  總之,若不以無分別執持著法,所作善業只引輪回中之樂爲果;彼等不能成覺悟之道。此則成爲無意義。

  以此之故,于無執染之境界中行身、語、意之善行,尤爲至要。緊記之!

  蓮華大師雲:若于修法中無有示相,則教法仍未生用。

  磋嘉媽白言:何謂也?

  大師答言:內示相爲內在而生之樂、明、無念。離諸實執,不爲妄念所牽,心即自解脫也。

  獲得法的加持之中示相,爲能斷惡念,超諸艱難,不爲病、垢、魔所亂,此時加持,即于自身語中現。

  外示相爲心以修法得自在,不爲八風所動,我執之結自解。

  總之,若缺法之上師者,定法無從生。以此之故,依止具相續傳承,妙成就之上師,爲極至要。緊記之!

  蓮華大師雲:甚深教法無結集。

  磋嘉媽白言:何謂也?

  大師答言:若殊勝之上師,宣說甚深法,縱爲一言,具器弟子即依之修習,定法即生,果能圓滿。

  磋嘉,汝無生之心爲空、明、遍滿。當常感受之。

  總之,若法之上師殊勝,無論何往,汝均得甚深教法。緊記之!

  蓮華大師雲:縱修何法,若非爲衆生者,修之法,只導致聲聞斷滅之境。

  磋嘉媽白言:如何引致耶?

  大師答言:將口授作爲修持,修習佛心以得覺悟,乃爲衆生利樂故。爲成就他人之利故。此非共乘之目的。爲己之平靜喜悅,放下與解脫,乃下乘之道。

  總之,只爲一己之平靜,爲苦之源,且無義利。

  修法只爲自利,而得樂者鮮也。以此故,只爲他利而修實爲至要。爲他而修之時,即離我執而自身利益即得成就。緊記之!

  蓮華大師雲:若不以無緣大悲作修持之依據,一切功德源即浪費。

  磋嘉媽白言:何以故?

  大師答言:有執之功德源,無法增長故,必盡。若善以無執回向所修,功德之源無盡,此亦即最上覺之主因。

  無執者何?無“我”、無“他”、亦無功德源之想。將一切想,溶于空性中。

  總之,功德之本無誤,若爲無執所持。現有所執之我已行善!並將功德回向世法或名聲,爲顛倒之回向。

  蓮華大師雲:具善巧方便之功德源,超乎其他。

  磋嘉媽白言:何謂也?

  大師答言:若以善巧而行口授,練于真義,印以無執之回向。此即能遠超實執之修持,縱修何法,功德之源增長。

  要之,至爲扼要者,爲令功德之源無盡,不斷增長,直至得無上覺。無論如何,放下回向之處、回向之能與所,不著任何痕迹。緊記之!

  化身大師蓮華生雲:與叁調諧之伴和合,即能除魔羅之障。

  磋嘉媽白言:何謂也?

  大師答言:向調諧之真實上師依止,觀之常在頂上,使得向之祈禱及獻供。與調諧修法,並具同一誓句之友作伴,其爲不追求世間法,爲未來故決意修善行者。

  依附調諧無錯叁教法,將之實踐,遵照具德上師之敕,修生圓次第之甚深教法。

  若與此叁無分,魔羅無能障也。

  總之,以自心爲證,作叁寶不唾棄之行,結果必爲殊勝。緊記之!

  蓮華大師雲:修法者,得好基礎爲要。

  磋嘉媽白言:何能得之?

  大師答言:首者,若缺積衆資糧,則無能遇具口訣之上師。若缺數敕修習之業,無法了悟教法。若無誠信,無能見師之功德也。又若缺戒律及誓句,則與修法背道而馳。若無口訣之導,不能知修持之法。若無精進堅忍,無法入修持之道,而功德轉墮于懈怠。若無決定出離輪回中之追求,無有能于修法得圓滿果。

  若均無上列之過失,修法必至成就。無上覺悟之成就,須無數因緣之和合,故當精進!

  要之,舍所應舍,爲所應爲,勿令身、語、意墮于凡俗而加努力,其果必殊勝。緊記之!

  蓮華大師言:謹知佛法無有義利,必以之住心中,並實行之。

  磋嘉媽白言:如何行之耶?

  大師答言:對見廣大了知,對教法無邊見。奪修法之寶座,將一切法之義,集于心中。啓行爲之門,莫令見與行不合一。具得果之信,使輪涅一于法性。知守叁昧耶之規範,不越此戒。如是修者,修法則無所謬誤。

  總之,勿讓修法墮于平凡,將之吸收于心,及以之實踐,緊記之!

  蓮華大師雲:于未來世,末世黑暗時期降臨時,有自稱修行人者,未得允許,卻教人修法,自不修持,卻教人修持,自不解脫,裝作教人解脫之道。充滿私欲,而教人抛棄染著枷鎖,叫人慷慨。對自己所爲之善惡,一無所知,而信口道人家所爲是善是惡。自無定境,诳稱利他。吾知將來以佛法之名,裝作僞善、欺詐、行騙者多矣。

  于未來世欲修佛法者,當讀此蓮華散人所造之囑言並自驗證之!

  當觀輪回過患!此生一切均爲無常,至爲明顯,應自內省思維!多聞成就大師之傳記,知其如何自律。覓得具德上師,以身、語、意至誠承事之。

  于初,勿與之如平輩之交友,而以學習與觀想斷諸邪妄。

  次不斷修持,並作堅忍。

  最後,以修持將法融合于心,並對治妄念等。

  常守誓句與戒律,無令退轉。修法無令間斷、或推遲,應即修之,以實踐所發之願。

  縱吾一散人已得成就者,無有散亂之時。見諸迷失衆生,正受馳求世法、煩惱、欲望及黑業之苦時,悲欲泣也。心爲憤慨而痛。

  己得人身,由善惡業而受樂與苦,不期以即身成就者,縱修一座皈依亦無,而代以追求、野心、散亂、今生之享樂,而積集惡業,實無有心者,其心已腐朽,魔羅之鬼已潛入其心,其爲諸魔所騙矣。

  若由心深處以叁寶作依怙,修即身成就之法,絕無被叁寶所欺之可能也。

  受欠缺衣食之苦,實無可能也。人常稱缺修法用之衣食,故無暇皈依或修法,並謂無有余暇,其實爲無恥而自欺也。

  當下,當諸根具足,並有暇之時,若不努力修覺悟之法,轉瞬即被業風所吹,直至死主之處,而死之時愈近。于此之時,方才發狂想諸法,則只惜遲矣。緊記之!

  總之,修法者無有成就,除非緊記死字于心。

  未來世具器者,吾蓮華散人,無诳語者。任何所爲,盡力使死時無悔!自顧而盡力,望有救他之能力。

  此教授,名爲“無垢修持晶鬘”,顯爲無死甘露之心要,向化身大師蓮華生處所求者,以身語意至誠而求者·卡珍磋嘉。

  以後世利益故,將之紀錄並藏岩,以不應宣說故。

  若遇具器者,當使之實踐。

  此爲“無瑕無垢修持晶鬘”之講授。

  寶之印、密之印、深之印、托付之印。

  

  

《空行教授 第七節 無垢修持晶鬘》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