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清楚楚,比如無垢光尊者怎麼講的、華智仁波切怎麼講的、麥彭仁波切怎麼講的……這些道理若反反複複思維,一定會對你的相續起作用。但你如果把它置之一旁,自己非要挖個小洞洞作表演,聖者的境界不一定能生得起來。
如今我給你們傳講《前行》,有時候很高興,因爲許多人都在修;有時候也不歡喜,因爲個別人對此不重視,我磨破了嘴皮,他也自修自的、無動于衷。甚至還有人勸我不要講那麼多,有一點點東西修就可以了,這種觀點不太合理。你看世間上招公務員,文憑必須是本科以上,若沒有這樣的基礎,很難進入這座象牙塔。世間這麼一個簡單操作,尚且需要堅實的基礎,那佛教更爲甚深、超勝的出世間境界,你不聞思就去盲修,能否達到效果呢?我是有所懷疑的。
常聽有人說:“某某地方是聞思爲主,我們這裏以實修爲主,是很高很高的!”甚至坐公共汽車時,也給旁邊人這樣宣揚。當然,你愛怎麼說是你的自由,如果你真的“很高很高”,我們也非常隨喜,可以對你恭敬頂禮。但是,佛教中修任何超勝境界都需要基礎,如果你沒有把握好這一點,只是鑽一部分的內容,每天對此苦思冥想,最後肯定會發瘋的。現在有些人修行經常出問題,原因也在這裏。若沒有好好觀“人身難得”、“輪回痛苦”,一步一步打好基礎,直接抓住一塊就天天觀修,忙于成就,這種心行很危險,一定要注意!
話說回來,我們觀修餓鬼痛苦時,首先要了知轉生餓鬼之因。《業報差別經》中講了餓鬼的十種因,如雲:“一者身行輕惡業;二者口行輕惡業;叁者意行輕惡業;四者起于多貪;五者起于惡貪;六者嫉妒;七者邪見;八者愛著資生,即便命終;九者因饑而亡;十者枯渴而死。以是十業,得餓鬼報。”明白這一點後,我們要依據經典所言,觀察自己造過這些因沒有,如果有,就要通過持咒等方式忏除惡業。同時還要知道,現已墮爲餓鬼的衆生非常可憐,應當想方設法布施一些飲食給它們。
關于布施餓鬼的儀軌,漢地主要是《救面然餓鬼陀羅尼神咒經》[5]中的施食法。經中記載:一次,阿難尊者在淨處修行,夜間見一面然餓鬼告訴他:“你只有叁天的壽命,死後將墮入餓鬼道。”尊者聽後特別害怕,忙問:“有沒有辦法可以避免呢?”餓鬼回答:“你要對百千那由他恒河沙數餓鬼,及百千婆羅門、仙人等,以摩伽陀國鬥盛裝飲食,各布施一鬥,還要爲我供養叁寶,如此才可以延長壽命。”
阿難尊者想:“這麼廣大的上供下施,我區區一介沙門,根本無力成辦。”他越想越害怕,于是飛快跑到佛陀那裏,五體投地頂禮佛足,身心戰栗地說道:“世尊救我!有一餓鬼說,我叁天之後會死,死後必墮餓鬼。我問它如何能得免,它說要做大量布施。世尊,我該怎麼辦呢?”
佛陀告訴阿難:“不要害怕,我有特殊方便,可讓你布施飲食給那些餓鬼及婆羅門、仙人等。往昔我做婆羅門時,曾于觀世音菩薩及世間自在德力如來前,得過一咒語。以此咒語,布施過千千萬萬的餓鬼、婆羅門、仙人。現在你也以此自護,便可不墮入餓鬼。”然後,佛說咒曰:“納美薩瓦達塔嘎達阿瓦洛格得嗡桑巴桑巴吽。”這是《喇榮課誦集》裏《燒施儀軌》的咒語。漢文《大藏經》中則是:“南無薩嚩怛他誐多 嚩噜枳帝 唵 叁跋啰叁跋啰吽。[6]”若持誦此咒施食,便可不墮餓鬼。
那麼,怎麼樣施食呢?先准備好一些飲食放在幹淨的器皿中,誦此咒語七遍作加持,灑一點水之後,將飲食置于戶外,或者把它燒掉,這些煙所接觸的衆生都會得到利益。若能常誦此咒並供奉飲食,可令無量餓鬼皆得飽足,亦爲供養百千俱胝如來。
此外,在爲餓鬼作《燒施儀軌》時,藏地通常會念四位如來的名號:“仁欽芒拉香擦洛、熱賊丹巴拉香擦洛、格嘉利拉香擦洛、傑巴檀嘉永色抓沃拉拉香擦洛。”譯成漢文則是:“南無多寶如來、南無妙色身如來、南無廣博身如來、南無離怖畏如來。[7]”持此四位如來的名號,可以救度無量餓鬼,令其從痛苦中解脫出來[8]。尤其是人剛死時,若依此儀軌作施食,對中陰身有極大幫助,同時對鬼神、土地神、非人等,也有很大利益。
漢地寺院作施食時,實際上會念許多密咒,如普召請真言、解怨仇真言、開咽喉真言、變食真言、甘露水真言、供佛真言、施無遮真言等。這些儀軌和咒語,非常有加持力,我們學院的道友也要會念。現在極個別學顯宗的人,口口聲聲說不能學密宗,但他的早晚課誦裏,念的都是密咒,除了剛才那些以外,還要念楞嚴咒、往生咒、大悲咒、十小咒等,比我們學密宗的咒語還多。
其實,這些咒語也是有依據的,是經過曆代大德認真推敲過的,對修行非常重要。最初佛教剛傳入中國時,佛門弟子沒有固定的課誦。自晉朝至唐宋,雖有早晚課誦,但各教派之間不一致。到了明朝,蓮池大師、藕益大師爲方便弟子修行,開始製定早晚課誦。直至清朝初年,才由玉琳國師固定下來,作爲漢地寺院統一的日誦內容。
現在無論去漢地哪個寺院,早晚課誦基本都相同,都有《阿彌陀經》、《八十八佛忏悔文》、蒙山施食等。尤其是蒙山施食,是專門爲餓鬼所作的施食儀軌,由甘露法師在四川雅安的蒙山所造,故名“蒙山施食”。蒙山施食有大小之分,小蒙山指每天晚課所作的施食,大蒙山則指放焰口。漢地施食的起源,最早應追溯至梁武帝時代。當時梁武帝依志公禅師建議,博覽佛經,編成儀軌,舉辦水陸大法會,普濟六道群生,後來又慢慢産生了蒙山施食等儀軌。
漢地寺院的課誦,跟藏傳佛教的幾乎相同,尤其在每天傍晚祈禱護法、布施餓鬼,這些傳統,包括所念的咒語、四佛名號,都並無二致。所以,不管你是修顯宗還是密宗,念課誦都非常有必要。有些學密的人覺得漢地課誦沒有用,每次到寺院跟出家人一起做早晚課,自己就睡著了,這樣不太好。其實,不僅漢地很重視日常課誦,在我們藏地,也要求一個人在出家後,必須先把課誦背下來,這樣才有資格列入僧衆行列。因此,不管是顯宗的早晚課,還是密宗的日常課誦,都相當重要,你們不能以自己學密爲借口,就隨便輕視顯宗的課誦。
漢地早晚課的真言和佛號,皆出自《大藏經》的金剛語,這是玉琳國師等大德編集時要求的。因此,課誦不分哪個教派、哪個上師,都是佛菩薩的金剛語,都值得我們恭敬受持。我以前去過漢地一些寺院,他們早上4點就唱起來了,音調全部是統一的。我自己也不會唱,只好躲在門口悄悄地看,在前面偷聽一會兒,到後面偷聽一會兒……確實很好聽,讓人很起信心!
因此,希望學藏傳佛教的修行人,不論出家還是在家,也要學習這些早晚課誦,這是聖者的金剛語,每個人都應該好好念誦[9]。同時,學顯宗的道友也不要毀謗密宗,因爲你每天早晚念的都是密咒,如果你一邊念密咒一邊說密宗不好,這樣就不對了。
總而言之,無論轉生于餓鬼哪一處,都要遭受以饑渴爲主的各種痛苦。對于這種情形,我們應當誠心觀修,悉心思維:“我們這些人,哪怕僅僅沒有吃早飯,便會覺得特別痛苦,那如果真的生在長年累月連水的名字也聽不到的地方,又將如何面對呢?而投生爲餓鬼的主因,就是自己一毛不拔的吝啬和阻礙他人布施的悭吝,想必我們每個人以往都造過,既然如此,現在必須要下定決心,盡己所能地忏悔、布施,絕不能轉生到惡趣中去。”
在這個世間上,有些人生來就喜歡布施,而有些人卻特別吝啬,即使布施一點點,也像割自己的肉一樣痛苦。《大莊嚴經》[10]中有一則公案說[11]:以前有個國王,外出遊獵時見到一座佛塔,便隨手供養了五枚小錢。此舉恰好被旁邊有個人看見,那人說了一句“善哉”,以稱贊國王的布施之舉。可是國王聽了卻心生不悅,當即令隨從把他抓起來帶回王宮。
國王問:“你見我布施五枚小錢就贊歎,是嫌我布施得太少,譏笑我,還是因爲別的原因?”
那人匍匐在地乞求:“大王赦我無罪,我才敢說。”
國王回答:“好吧,我就赦你無罪。”
那人趕緊謝恩,說:“我過去曾在山裏做過強盜,有一天捉到一個人,他緊緊攥著拳頭不放,我猜想此人手中必有特別值錢的東西,于是口出惡語威脅他,令其張開拳頭,可他不肯;我又彎弓恐嚇他,他還是不放;我再搭上箭,作出憤怒欲射的樣子,他仍不松開拳。最後我因貪心太甚,就射殺了他。當我費勁地掰開他的手時,卻只看到一枚小小的銅錢。想到他甯舍生命也不舍一枚小錢,再對比大王您,在沒有他人逼迫的情況下,自願拿出五枚小錢供養佛塔,心中感到由衷的隨喜,完全沒有一絲譏笑之意。”
可見,無論是什麼身份的人,若自願對叁寶進行供養,哪怕只有一點點,也值得隨喜贊歎,而不應該挖苦、諷刺:“啊,他是個大老板,有那麼多錢,怎麼就拿這麼一點!”不能這麼講。別人在沒有吝啬的情況下,隨緣拿出一點來供養,也是值得稱道的。否則,連這種心都沒有的話,爲了自己的利益而不舍任何財物,很容易成爲轉生餓鬼之因。因此,我們作爲修行人,應當從根本上斷掉這種悭吝心。
其實,餓鬼之因是很容易造的。如《佛說護淨經》雲:“以不清淨手,觸衆僧淨器;以不淨手,觸沙門淨食;以不淨食,著沙門淨食中;以不淨食,食衆僧故,後五百世中,墮餓鬼中。”還有《撰集百緣經》中講過,尊者目犍連在樹下遇到一個可怕的餓鬼,尊者問它前世造了什麼業,餓鬼說:“我現在又渴又累,難以開口,您最好去問佛陀。”于是目犍連就問佛陀,佛陀說[12]:“在迦葉佛時,有一沙門遠路而來,口幹舌燥,向一個打水的女人要點清水喝,那個女人卻不給。以此因緣,她死後轉生爲餓鬼。”可見,墮爲餓鬼的因,有時輕易便可造下。我們以後若遇到乞丐或可憐人,在不起吝啬心的情況下,就算給他一點剩飯,也是很有必要的,不然的話,會招致什麼果報很難說。
…
《大圓滿前行廣釋 第四十六節課》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