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大圓滿前行廣釋 第五十二節課▪P2

  ..續本文上一頁初中文憑,卻搜集了十多年的資料,以自己的親身經曆,對河南“艾滋村”遭受的慘痛悲劇,進行了真實記錄。他在書中講述了,他們村子有多少人染上艾滋病,包括他妻子和十七個直系親屬都被感染,甚至因此而死去……他描寫得特別真實。後來我跟他通了電話,在交談過程中,他再再強調,外人根本不了解村裏的真實痛苦。當時我在參加“國際慈善論壇”,還遇到一個發心幫他們治療的人,他們讓我去看看。本來我也准備去,但後來時間特別緊,只能臨時取消了。我讓北京菩提學會的一些道友去那邊幫幫他們,事後他們也去了。

  

因此,得了絕症、毫無希望的人,真的跟死人沒有兩樣。但如果你是修行人,對此應該坦然面對。檢查結果一出來,醫生說:“哦,你不用吃藥了,也不用住院了,回去吧!”或者:“沒事沒事,你什麼病都沒有。”那說明可能已是晚期了。所以,你拿到檢查報告後,還是要看看醫生的表情,如果他讓你先回去,緊接著又讓你家人過去,那可能是有點問題,你應該跟去偷聽一下。(衆笑)

  

總之,病情嚴重的患者,連生活都不能自理,而且暴躁易怒,動不動就大發雷霆,對別人的一切都看不順眼,性格要比過去固執得多。此時就算有人肯照顧他,他也時常挑叁揀四,甚至破口罵人。以前學院就有這樣的病人,各班法師、各區管家安排人輪流照顧他,他卻天天發脾氣,許多道友都感覺不舒服,甚至生惡心而離開了。當然,作爲護理者,對病人的行爲應該理解,畢竟他們因四大不調,心情難免異常煩躁。不過,作爲病人也不能太過分了,聽說有個人要求每頓炒叁四樣菜,這對照顧她的人而言,還是有一定的困難。其實,你生病了,有人照顧就不錯了,不應該要求太高,否則,護理的人都會生起厭離心,不能一如既往地耐心照料你。

  

對我們自己而言,平時如果得病了,應像噶當派的大德那樣,發願代受一切衆生的病苦。對真正會修行的人來講,得病其實是個好事,這樣每天都有修行的機會,尤其是病得越厲害、痛得越強烈,觀修得就越成功。反之,若是一般的凡夫人,得了病以後,可能只會給周圍的人添麻煩,假如他一直臥床不起,總要人照顧,甚至會希望自己早點死了好,以免拖累家人。

  

綜上所述,大家應當充分了解到:身爲病人,時刻遭受著疾患折磨,身心上都痛苦萬分。這一點,許多病人從自己的感受中更容易體會。你們若想進一步認識病苦,則可翻閱《正法念處經》、《寶鬘論》、《入行論》等經論,其中對此都有詳細的描述。

  庚四、死苦:

  人到了臨終之時,躺在病床上不能起身,見到飲食無動于衷,面對美景視若無睹,甚至聽別人開玩笑也毫無反應,最多只是皮笑肉不笑應付一下:“是這樣嗎?好嘛,嘿嘿……”他們因遭受死亡的摧殘,郁郁寡歡、悶悶不樂,即使以往再有膽識、再有力量,如今也已消失殆盡。等候在他們前面的,唯有迷亂顯現。

  

我曾看過一篇文章,是名在校研究生寫的。他說自己本是個樂觀主義者,後來突然想到死亡問題,覺得自己死後就會永遠消失,現在所擁有的快樂也會煙消雲散,因而感到極爲恐怖,整日萎靡不振。同時,他一想起自己的爺爺、奶奶、爸爸、媽媽,覺得他們遲早都會死,誰也無法超越這個規律。想到這些就很難過,但又無法停止這種念頭,于是他到處詢問:“在這個世界上,誰能幫我消除這種憂慮和痛苦?”

  

我倒是很想告訴他:“如果你學了佛法,就會明白人死後意識是不滅的,它依然會跟隨你的善惡業報不斷流轉于輪回中。”當然,他也算是不錯了,至少有勇氣正視死亡,不像許多人一樣諱疾忌醫,提起死亡就馬上轉移話題。然遺憾的是,由于他沒有接觸過佛法,一旦真正面對死亡,肯定無力擺脫這種怖畏。

  死亡大限來臨之際,即使親友在四周團團圍繞,也不可能延緩自己的死期,此時氣息分解的痛苦,唯有自己一人感受。《入行論》亦雲:“臨終彌留際,衆親雖圍繞,命絕諸苦痛,唯吾一人受。”這時候不要說一般人,即便是擁有幾千弟子的上師,或者幾億子民的國家總統,在離開世間時,也是獨自感受死亡之苦,他人根本不可能代受。誠如《無量壽經》所形容的:“人在世間,愛欲之中,獨生獨死,獨去獨來。”

  不要說生死,就算是生病,別人想幫也幫不上忙。以前我在醫院看到一些領導,他們條件很不錯,住院時有許多特別豪華的轎車來送,可是一旦入了醫院,只剩幾個保镖幫他拿行李、拎包、背電腦,除此之外,誰也沒辦法代他感受病苦。生病尚且如此,死的時候更是這樣了。縱然你擁有不可估量的財産、眷屬,也無法帶走一分一文、一人一仆,雖然對此難割難舍,但這些不可能隨身而行。故《入行論》雲:“魔使來執時,親朋有何益?”死亡魔軍來抓你時,就算你親朋好友再多、再厲害,也起不到一絲作用。所以,我們在活著的時候,務必要盡量行持善法,不要去貪著毫無用處的親友、地位、財産。

  這些道理,大家在聞思時經常聽得到,但法沒有融入心的話,就會覺得這只是說說而已,並不會真正放在心上。只有到了臨死的那一天,你才會恍然大悟,明白一切財産的確只能全留在世間,而那些親友也幫不上忙,頂多只是在自己死後,他們傷心兩叁天,搞個儀式罷了,但隨著你的身體化爲烏有,他們的哀傷也就沒有了。

  我看過一個阿拉法特的紀錄片,裏面說他在生前非常風光,得過諾貝爾獎,並在世界各地獲得許多和平獎。後來他在六十多歲時,娶了一個比自己年輕34歲的妻子。但婚後,妻子並不照顧他,只是一人在法國享受,過著揮金如土的生活。當他接近死亡時,妻子非要把他從阿拉伯遷到法國治療,最終他死于法國一家醫院裏。從短片中看,他在臨死的時候,周圍的高級官員一個個束手無策,只有把他推進去搶救,灌氧氣,護士們在他心髒上壓一壓,但最後仍然無力回天。

  要知道,當死亡來臨時,若是一個相信因果的人,憶及往日所造的惡業,定會痛心疾首,想到惡趣的苦難,又會異常恐懼。死亡這麼突然地到來,令人措手不及,正如《地藏經》所雲:“無常大鬼,不期而到。”想到來世的諸般痛苦,許多人只有在悔恨不已中,撒手人寰、往赴中陰。

  不過,有些修行人比較不錯。我以前也講過,學院有個老喇嘛,他得了肝癌後,我送他去馬爾康檢查。醫生一看結果,說是晚期了,已經不行了。雖然他不懂漢語,但看到醫生的表情就明白了。他問我:“醫生講什麼?”我說:“沒事,不要緊,可能回去吃中藥好一點。”他說:“不是吧?對我們修行人來講,死也沒什麼,還是直接告訴我吧。”回來的路上,我還是沒有告訴他,但他自己也猜到了。不過,他的反應跟普通人完全不同,一路上面不改色,情緒等各方面都很正常。如果是普通人得知這個消息,覺得生存的景象就這樣化爲泡影了,肯定傷心絕望、痛苦不堪。

  尤其是罪孽深重的人,在彌留之際,憶起以前所造的罪業,此時一定害怕墮落惡趣。回想自己在自由自在時,沒有修持對臨終有利的正法,真是追悔莫及,禁不住手抓胸口,結果就在胸前留下深深的指印中完結了一生。曾經我就見過這樣的人,他生前特別喜歡打獵,殺過的野獸不計其數。所以他在臨死時恐懼異常,口裏不斷地喊著:“我殺過多少多少衆生,它們就在這裏向我索命……”我們在旁邊聽到這些,都覺得膽戰心驚。

  米拉日巴尊者說過:“若見罪人死亡時,爲示因果善知識。”的確,罪業深重的人在臨終時,是開示因果不虛的最好善知識。用不著上師天天給你講《前行》、《百業經》,如果是有智慧的人,看到這些人死亡的恐怖,就可以深深體會到:人在活著的時候,不能造業太多了,否則,不說來世的惡趣之苦,就是今生臨死時的痛苦也無法承受。

  當他們奄奄一息時,惡趣的使者就已來到面前了,在他的迷亂顯現中,會看到牛頭馬面等閻羅卒,所有景象十分恐怖,一切感受都唯生痛苦。此時身體的四大內收,呼吸窘迫,上氣不接下氣,肢體顫抖,意識迷亂,白眼上翻、直直不動,這時候說明他已離開了人間。旁邊的親友見此情景,會一邊念“嗡嘛呢巴美吽”,一邊嗚嗚地哭泣。

  當然,我們每個人都要面對這種大苦,《正法念處經》雲:“人爲死所執,從此至他世,是死爲大苦。”假如你有修行的境界,一旦四大隱沒、迷亂顯現時,會意念起密法的中陰竅訣,很清楚四大隱沒、意識融入的整個過程[4]。由于生前對此已了解過、准備過,故當這些迷亂現象一一呈現時,有些人就能把握住機會,獲得解脫。

  打個比方說,有個非常老實的人要出遠門,你托他捎一個口信,他會牢牢記在心裏。同樣,我們離開這個世界前往另一世界時,曾經上師交待過的關鍵問題,自然而然會浮現出來。或者說,就像一個人乘火車去外地前,因爲從未坐過火車,父母告訴他:“等會兒到了火車站,你怎麼樣買票,怎麼樣上車,上車後怎麼樣找座位……”提前都講清楚後,到時這些逐一出現時,他就會想起父母的囑咐。所以,我們在活著的時候,要銘記善知識所講授的這些竅訣,若能如此,一旦死亡的各種景象出現,就可以一一認識,並行持相應的修法了。

  面對死亡的修法,淨土宗雖然也有殊勝的教言,但主要是觀修阿彌陀佛,中陰竅訣講得不太多。然而,衆生的根基各不相同,現前的也不一定都是阿彌陀佛。相比之下,密宗有適合不同根基的各種中陰竅訣,若能生前對此有所認識,到時會有極大的幫助。否則,沒有修過這些竅訣的人,隨著閻羅使者到來,中陰境界全然呈現,那時無依無怙、孤苦伶仃,只能身不由己、赤手空拳地離開人世。

  當然,大成就者則與此不同,他們生…

《大圓滿前行廣釋 第五十二節課》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