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想想看,無量劫來的生死流轉,居然在十念當中一了百了,誰能信呢?或許到現在還有人不能相信。這裏我給你們引用一句經文,法華叁部裏頭第叁部經是《觀普賢菩薩行法經》,經中有這麼一句經文:“若欲忏悔者,端坐念實相,衆罪如霜露,慧日能消除。”各位,累劫的生死在你的身上不過是象早晨的霜露,如果罪業是霜是露,它就不是真實的存在,因此在端坐念實相,修大乘的空觀之後,它就徹底的消滅了,這叫實相忏悔。
實相忏悔靠的是自力,可是彌陀有不可思議的願力。這不可思議的願力是如幻如化的,既然衆生的罪業也是如幻如化,那麼以如幻如化的願力來消解衆生如幻如化的罪業,只要衆生一念仰承,刹那投歸,那如幻如化的罪業就會暫時的不起現行,他就如幻如化的投入彌陀的本願海中,他也就如幻如化的往生極樂世界。“淨土生而無生”就是這個道理。所以累劫以來如夢幻般的生死能夠刹那即滅。天臺家有個比喻:“千年的暗室,光亮在一時。”如果我們把電燈帶進千年暗室,刹那間就亮了。雖然是千年的黑暗,但是黑暗是如幻如化的呀!只要你仰承、投歸彌陀的深悲大願,刹那即是光明。所謂“不曆僧祗獲法身,屈伸臂頃到極樂”,正是指此。彌陀本願之不可思議就有這層道理在內。我們千萬劫來的無明暗室,只要你一念仰承、投歸彌陀本願光明,彌陀依于畢竟空義而起的大悲大用,攝受你那也是依于畢竟空義而得來的凡夫業身,就象以空入空一般,你就如幻如化的往生極樂世界,刹那之間,光明無量。
這樣說來彌陀法門跟究竟了義的大乘法門其實絲毫沒有間隔。通途道的大乘法門重在說理,淨土法門即是大乘佛法理體的用。通途道的大乘佛法即是淨土法門的體,是淨土法門的理論。淨土法門是通途道大乘佛法的用,也就是它的實踐。有了本體,有了理論,同時也有了實踐,實踐就是淨土法門。理論是衆生的罪業如霜如露,彌陀願海如光如電,衆生的生死如幻如化,無有涅槃,無有衆生,無有諸佛,也就因爲這樣,衆生只要一念投歸,雖然是千年的愚癡,也能禀承彌陀的本願,如幻的往生極樂世界,當生成就。這樣講來,極樂世界就是那如幻的大乘畢竟空義的終極表現而已
所以印光大師贊歎淨土法門說:“九界衆生舍此則上無以圓成佛道;十方諸佛離此則下無以普度群萌”。這是說缺少淨土法門,一切衆生就無法趨入諸佛的大智慧海,十方諸佛也無法圓滿度化一切衆生。也就是說淨土法門是大乘佛法最徹底的應用。淨土法門有這麼深的大乘道理在它的內涵當中,可是有幾個人能了解呢?
我們總是不了解淨土法門如此深刻的內涵,總是把它看得太容易,說它反正沒講道理,哪個人都能修。有人說:“我們這樣年輕,爲什麼要修它?修它沒有智慧。”是的,我們承認,除非是宿具信根,否則,如果在修學淨土法門的同時,不去修學通途道大乘佛法的原理來滋潤對淨土法門的理解與信心,則可能因此而對淨土法門無法認知,從而造成修持不得法的毛病,于是很難得到佛法的利益,接著你就會懷疑淨土法門,說它不管用,你就會看到大部分人念佛沒有往生,接著你就開始從不受用進而不相信,由不相信進而毀謗淨土法門。
因爲淨土法門這麼深,這麼難解難信,所以古代不少淨宗大德勸谕我們在修習淨土法門的同時,也應該修學通途大乘來滋潤我們對淨土法門的理解與信心。可是,這個“滋潤”的意思不是說必須修學其它佛法,才能得淨土法門的利益。而是說如果你只是修學淨土法門,由于它的內涵太深奧了,你可能無法立刻從它身上得到利益,所以你不如同時修學一些通途法門,比如說學點戒律、教理、以及你所好樂的佛法,這樣可能讓你在現實生活中更好地直接得益。當然在理上說,修學淨土法門可以讓你在生活中直接受益,但是由于它太深,你一下子可能用不上,因此才叫你這樣做。並不是說你一定要學習戒律或教理之後,你才有辦法學淨土法門,才能得到往生的利益。兩者的用意不同,大家要善于分別。——(待續)
第一講 淨土法門是大乘佛法的真實之教(續)
既然如此,我們爲什麼還要修淨土法門呢?因爲你修別的法門,要想在今生了生死確實不容易。而淨土法門由于它的高、妙、圓頓,能夠直接讓你在今生了生死,比如說在座的二、叁十人,只要修的心態、方法對頭,保證能夠個個往生,不必等待他人的證明,萬修萬人去,這是絕對的。說到這裏,問題就很清楚了,修學淨土法門是直接讓我們在今生徹底解決生死大事的。當然它並不排除同時學習其它佛法,只是你不要把它和淨土法門混爲一談。只要你修的方法、心態正確,當然可以從淨土法門直接得益,並不是非得要再學這個、學那個、修這個、修那個,才能往生極樂。
你怎樣才能把淨土法門修正確呢?這是我現在要講的主題。剛才的說法是讓你對淨土法門和其它法門的差別有一個普遍性的概念。在我介入主題講說淨土法門應該怎樣修之前,先講一下流傳中的各種淨土法門,以及我們對它們采取什麼態度,給大家略作一番介紹和評析。
在中國,淨土法門得到了很大的弘揚和興盛。受到中國影響的日本也有淨土法門。受到印度直接影響的西藏佛教也有淨土法門。今天以禅宗爲主的韓國也有它的淨土法門。乃至于一些臺灣的出家人對淨土法門有他們自己的看法。因此淨土法門有好幾種類別。我們以法門內在依據的不同來分別,淨土法門大體有叁大類:第一類是依自力修的淨土法門;第二類是自力跟他力互相配合的淨土法門;第叁類是徹底的他力導向的淨土法門。
西藏地區的藏傳佛教所流傳的淨土法門是自力法門的代表,藏傳佛教也有淨土法門,最有名的就是頗瓦法,“頗瓦”的意思是遷識,密宗也把它叫飛遷法。修頗瓦法是運用觀想,適當的氣功和本尊的加持,然後配合願意往生的願力,讓自己的心識在自力的牽引下往生到極樂世界去。很明顯這是自力的修法。他們似乎很少有所謂臨終助念的事,而是以修頗瓦法作爲往生資糧。不過西藏有一部分教派也研究淨土叁經,所以同樣具有彌陀接引的觀念。修頗瓦法是自己去,即使彌陀不接引你,你也要用自己的力量遷移去。
中國的淨土法門主要的是自力與他力相感的修法,就是自己要努力,求得彌陀本願的感應,你修得越努力,彌陀佛感應就越快、越直接。最好你平常多多努力,做到執持名號若一日乃至七日一心不亂,就能保證彌陀的感應確實。這就是自力與他力相感,也就是念佛要念到一心不亂的觀念。不過你念佛功夫再深,也需要彌陀本願相感,需要彌陀接引,才能往生。如果沒有彌陀本願,即使你念佛得到一心不亂,那也只不過是“得定”而已,仍然不能往生,這是他力。另一方面,你自己不努力,臨終時沒有強烈的信願,就很難和彌陀本願相感,所以要有自力。根據《觀無量壽經》所說,要修淨業叁福,要持戒,要發菩提心,這些都是自力。你能這樣修,就具足了往生淨土的資糧,加上彌陀佛的願力感應,你就能上路了。這好像是彌陀佛開飛機過來接你,但飛機票要你自己買。這和西藏的自力修法就不同,他們是自己造飛機,自己開飛機過去。
第叁種修法是徹底的他力,就是說彌陀佛已經把飛機准備好了,就停在機場上,飛機票就放在飛機門口,只要我相信彌陀佛這樣的安排,只要自己走過去,就可以拿票上飛機,這是徹底的他力。不過這裏有一個前提,就是行者必須堅定相信彌陀本願的安排,相信飛機門口有票,特別是行者必須有意願上飛機。行者必須確定我臨終時哪兒也不去,就是只去極樂世界!我堅信彌陀佛決不騙我,他的飛機早已准備好了,機票就在門口放著,只等我命終時去拿票,除了堅固那“想要去”的心以外,其它什麼都不用准備了。所以,平日修持就要把信願堅固落實到日常生活中,在平常生活中熏修、堅固那“想要去”的心。這就是徹底的他力的修法。中國淨土宗基本上都認同淨土法門有這樣叁種修法。
中國的祖師象善導大師、印光大師,他們比較強調他力的多。可是因爲印光大師在中國近期出世,當然不能光強調他力,而是要說一下像“敦倫盡份,閑邪存誠”之類的話,教育信衆平常要好好做人,其實印光大師是比較主張他力的。最早在中國主張他力修法的是昙鸾、道綽以及善導等幾位大師。在東晉時代的慧遠大師,他主修《十六觀經》,是自力的修法。在唐宋之後,中國由其它宗派轉修淨土法門的祖師大德,最有代表性的是永明延壽禅師等,他們比較具有自力與他力相感的觀念,所以中國的淨土法門是叁種修法都有,而以自他二力和合爲主。
日本的淨土宗也分兩類。一種是中國的傳統修法,自力、他力和合,或偶爾強調自力,或偶爾強調他力。日本還有一種很奇特的宗派就是日本真宗,他們是完全徹底的他力,有時強調起來,與他宗他派有著水火不容之勢。他們批評、呵斥中國傳統的淨土法門,對中國的淨宗多少有某些傷害。他們認爲中國的淨土法門過于強調自、他二力的結合,這不是彌陀本願,彌陀本願是徹底的他力。也就是以上說過的:“只要相信彌陀佛已經爲我們准備好了飛機票,只要你相信,一腳走過去,就可以搭上飛機去極樂世界。”中國淨土宗雖說叁種修法都有,但是在中國傳統的中庸思想的影響下,比較傾向于自力和他力融合的修法。
如果我們了解了這叁種修法,我們今後怎麼修呢?我個人采取的立場是這樣的,徹底的他力並沒有錯,中國的祖師早就相信有徹底的他力,印光大師也是推崇徹底他力的,但是他沒有把話講得那麼死,中國人的性格就是如此。中國人在中國文化環境的熏陶下,總是強調自己應該作適當努力的人生觀。因此,中國淨宗曆代祖師不會像具有“天皇崇拜”思想的日本人那樣去刻意強調徹底他力。即使他們看到彌陀本願的徹底他力,也不會把自力放棄不說。總是要求淨宗行者自己要做適當的努力。…
《淨土深義 第一講 淨土法門是大乘佛法的真實之教》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