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佛說阿彌陀經講話▪P4

  ..續本文上一頁說:我們生下來是男人,決不會頓然變成女人;生下來是女人,也不會頓然變成男人,得神通的人。可以隨意變化,所以叫變化不測。我們走起路來,稍遠一點的就得要乘車;遇有江河阻路,必得要乘船。即使現在有飛機,可以飛越海洋、高山峻嶺,但還離不開物質,機件失靈,馬上就出亂子。何況乎一道牆壁,就能阻礙我們的出路;一張紙頭的障隔,我們就看不見。得神通的人,飛行自在,山河不能爲阻,眼睛能遠視,耳朵能遙聞,所以說:無障無礙謂之通。目犍連尊者,曾經降過毒龍。和外道鬥法,曾經移過山。琉璃王誅釋種的時候,他曾把佛陀的親戚故舊,攝在吃飯的缽裏,伸手舉到梵天以上,而想救活他們,所以叫他做神通第一。

  第叁位尊者是“摩诃迦葉”。

  摩诃,仍然譯爲大,迦葉,譯成國語爲飲光,是他的姓,名字叫畢波羅。在釋迦世尊的大弟子中,是頭陀第一。

  爲什麼姓飲光呢?因爲他在過去世,曾經充當過冶金的技術師。他和一個女人,把自己所藏的一點金子,莊嚴佛像,所以感到生生世世,身上總是有閃爍的金光。而且這光都比其他有光的人大,等于能吞滅其余的光,所以叫飲光。頭陀第一的頭陀,譯成國語爲抖擻或者苦行,也可以說抖擻精神,修行苦行。苦行,就是在享受上都是很苦的。譬如住是住在寂寞的山林。吃只是中午吃一餐,還要自己去乞化。穿的只是規定的叁件衣裳。夜間在亂墳灘上打坐。因爲人類都有同樣的欲望,這欲望就是官做得高,薪俸拿得多,使得合家眷屬,生活美滿。經商的,種田的,做工的工作盡管不同,而豐衣足食,高貴的享受觀念,則無不同。一人如此,人人如此,則此爭彼奪,勝者笑,敗者哭,造成社會的不安。所以佛的製度,把出家比丘的生活,減低到最低的程度,而行頭陀行的比丘,他們的生活,則更爲艱苦,差不多連一間茅蓬都沒有。山林水邊,墳墓之旁,那裏都可以住上一宿,他照樣活上個百兒八十歲。人類不合理的欲望,好像是與生俱來,用高壓的手段是沒有用的。佛教徒的質樸生活,乃是以身作則,具有一種釜底抽薪作用。像迦葉尊者這樣的苦行,以極普通的生活作比較,還要更苦到幾倍,可是他一直到老,都堅持著這苦行的生活。雖然釋迦世尊,可憐他的年老,命令他放棄苦行,他都不肯。因此釋迦世尊,特別看重他,將正法眼藏傳給他,而爲禅宗的第一代祖師。後來釋迦世尊涅槃以後,他又負責召集得神通的諸大阿羅漢,將釋迦世尊所說的經藏,所製的戒律,一一結集起來,一一傳到現在,這都是迦葉尊者的功勞。迦葉尊者,既經結集叁藏以後,把正法眼藏傳給阿難尊者爲第二祖。他就捧著釋迦世尊傳給他的金襕袈裟到南天竺,雞足山中入定,等待彌勒佛下生人間,將這袈裟傳給彌勒佛。我們看,迦葉尊者爲佛教的一片苦心,多麼值得我們景仰啊!

  現在又講到第四位尊者“摩诃迦旃延”。

  摩诃是國語的大。迦旃延,譯成國語爲文飾,文章的文,裝飾的飾。在釋迦世尊的諸大弟子中,他是論議第一。

  論議,就是運用語言文字,反複辯論一切的事理,如果我們討論一件事理,不運用語言文字的技術,而直率的說來,或詞藻不夠美麗,理由不夠充足,就不能使讀者聽者,心悅誠服。迦旃延尊者,演講的技術,特別高明所以大家都尊稱他爲文飾。而釋迦世尊也贊譽他是說法人中,最爲第一。這光榮的頭銜,等于現在的贈送博士學位一樣。

  曾經有無神論者的外道,诘問迦旃延尊者說:你們以爲人死而靈性不滅,那末,人死了以後,如果是受苦的話,不是應該還回到人間來麼?迦旃延尊者說:這譬如犯罪的人,已經判了死刑,他還能回到家裏來麼!外道又問:人死了以後,如果生在天上,行動是自由的,總應該回到人間來看看吧,迦旃延尊者說:人間是苦海。譬如一個人,墮在糞坑裏,既然跑出糞坑,決定不會再回到裏面去的。人死如果生了天,那肯再回到這像糞坑一樣的苦海裏來呢?這都是迦旃延尊者,善于議論的證據。

  第五位尊者是:“摩诃拘絺羅”。

  摩诃譯大如前。拘絺羅,譯成國語是膝頭的膝,合攏起來說就是大膝。大概這位尊者的膝頭很大,從形貌上的特征而定的這個名字。他在釋迦世尊座下的諸大弟子中,是答問第一。

  拘絺羅尊者,是舍利弗尊者的母舅,這在講舍利弗的時候,曾經講過,他因姐姐懷了肚子,就辯論他不過,就預先知道他這外甥將來智慧一定很大。所以馬上發憤遊學,充實學問,以便將來好和他的外甥辯論。因此他忙得連指甲都沒空剪,所以人都喊他爲長爪梵志。等到他書讀好了,來尋外甥辯論時,但舍利弗尊者已經隨佛出家而作比丘了。他很憤慨的說:瞿昙是什麼人,敢收我的外甥做徒弟,想必他的智慧比我外甥還要大,我倒要去和他談談呢。于是帶著一股驕傲的神氣,走到釋迦世尊座前,口喊瞿昙!我願和你辯論。釋迦世尊對他一笑說:你輸了怎麼說?長爪梵志說:我輸了願意殺頭以謝。釋迦世尊說:那麼!你提出主要的論題來!長爪梵志說:我一切法不受。世尊反問他說:你說的這句話受不受呢?長爪梵志,沈思了半響說:我輸了,請你拿刀來殺我的頭釋迦世尊說:我法中,沒有殺頭,只有剃發。長爪梵志,深感世尊不殺之恩,又肯爲他剃發,收他做徒弟,不禁踴躍歡喜,隨佛出家,後來也成了大阿羅漢,就是這位拘絺羅尊者。因爲尊者。得到四無礙辯才,善于答複問難,所以稱他爲答問第一。

  在這裏我要請問各位,長爪梵志,怎麼爲釋迦世尊一反問,就自以爲輸了,試想一想!

  再講第六位尊者是:“離婆多”。

  離婆多譯成國語是星宿,(宿讀秀)我們每晚上仰起面孔來向天空裏看,那一點一點閃爍而有光的東西,就是叫星宿。離婆多又可以譯成室宿。室是房室的室。室宿,天上二十八宿之一。他的父母,因沒有兒子,常常禱告室宿,因而懷孕生子,所以取名叫室宿,這位尊者,在佛陀的十大弟子中,稱爲無倒亂第一。無倒亂者,就是對于一切事理,認識得很清楚,不顛倒,不錯亂。向下講第七位尊者:名字叫“周利槃陀伽”。

  周利槃陀伽,譯成國語叫大路邊生,這位尊者,僅持半偈,就得了道果,成了阿羅漢。

  他爲什麼叫大路邊生呢?因爲他的母親,懷他在肚子裏,將要足月的時候,就回母家生産,沒有能達到母家,在半路上就生下他來了。最奇怪的是,他和他的弟弟,都是這樣生下來的。所以一個叫大路邊生,一個叫小路邊生。周利槃陀伽,就是大路邊生,大小不是說路的大小,乃是指他兄弟倆,出生的先後。這位周利槃陀伽尊者,生性非常之笨,出家很久,什麼都不懂。他有一位先出家的哥哥,討厭他笨,勒令他還俗去。他不肯回去,但又不敢不回去,他跑到門外,倚門而哭。事有湊巧,剛好釋迦牟尼佛,從外面回來,看到了他在哭,很可憐他,就不讓他回去,教他念“掃帚”兩個字。可是他記了“掃”忘了“帚”。說也奇怪,久而久之,他竟會開悟而得了阿羅漢果。這也可算是,天下無難事,最怕用心人。修行學道,本不是件容易事,要拿出蚊子釘鐵牛的工夫來。周利槃陀伽,這故事,可以勉勵我們學佛的人,千萬不要自己以爲太笨,自暴自棄的不肯用功。

  第八位尊者,名叫“難陀”。難陀,譯成國語爲歡喜。

  佛陀的弟子中,有叁個難陀,一個叫阿難陀,一個叫孫陀羅難陀,這一位叫難陀,他是佛的親弟。因爲他的相貌特別好,所以稱他是儀容第一。

  第九位尊者名“阿難陀”。

  阿難陀,譯成國語爲慶喜,又名叫無染,是釋迦牟尼佛的堂弟,白飯王的王子,在釋迦尊座下的諸大弟子中,號稱多聞第一。多數地方都減去一個陀字而稱他爲阿難。

  阿難兩字譯成國語叫慶喜。他爲什麼叫慶喜呢?因爲他降生到這人間世來的時候,正是釋迦牟尼佛成道的一天。出家修行的王太子成了道,王宮裏生了王子,這兩重喜事報到淨飯王宮裏,淨飯王特別高興,所以爲他取名叫慶喜。又爲什麼叫無染呢?因爲他出家以後,曾經隨釋迦世尊到過天宮、龍宮。這些地方不但是宮殿巍峨,飲食香美,就是女人的美麗,也要超過人間的女人百千萬倍。但是阿難尊者,對于這些富有誘惑性的環境,心理上沒有絲毫的染著,因此所以叫無染。然則,楞嚴經上說他爲摩登伽女之所惑亂,幾幾乎毀了戒體的話。足見那是他的方便示現,借此機會,産生了一部楞嚴經,而流傳下楞嚴大定的修持法門,這正是阿難尊者的偉大。

  阿難尊者,在王宮裏,享受了二十年王子的高貴生活。在二十五歲的那年,釋迦世尊就感化他出了家,而爲釋迦世尊當侍者。阿難尊者的出家,距佛成道已二十五年,所以他出家時,對釋迦世尊唯一的要求,就是過去二十五年已說過的法,要和他一一補習,釋迦世尊對他的要求,一一答應。阿難尊者的記憶力特別強,所補習的二十五年所說的法,和二十五年當侍者期間所聽的法,他都能記得,夠得上稱博聞強記,所以釋迦世尊稱他爲多聞第一。

  後來釋迦世尊滅度了,他遵照迦葉尊者的指導,把釋迦世尊所說的教法,一一都結集起來,因此佛教才能流傳這麼廣和這麼長久。所以我們今日還有佛經可讀,應該要感謝阿難尊者。

  還有釋迦世尊的原意,是不許女人出家的。因爲女人一經出家,要減少正法住世五百年,所以佛的姨母摩诃波阇跋提夫人,幾度要求出家,佛皆不許。後來經不起阿難尊者的反複辯論,佛才立下了八敬法的規矩,允許女人出家當尼姑。因此出家的女尼,也要感謝阿難尊者的。

  迦葉尊者,受釋迦世尊的勞囑,傳佛心印,爲禅宗第一祖。迦葉尊者後來就傳給阿難尊者。所以阿難尊者,不但爲傳流我佛法藏的第一人,也是禅宗傳佛心印的第二代祖師。

  摩竭提國,阿阇世王是最崇拜阿難尊者的。阿阇世王常常聽到許多大尊者的入滅,但恨都不能親見。所以他曾與阿難尊者約定,尊者入滅,必須遣人告我!我當修最後供養!阿難尊者答應了。等到阿難尊者入…

《佛說阿彌陀經講話》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