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说:我们生下来是男人,决不会顿然变成女人;生下来是女人,也不会顿然变成男人,得神通的人。可以随意变化,所以叫变化不测。我们走起路来,稍远一点的就得要乘车;遇有江河阻路,必得要乘船。即使现在有飞机,可以飞越海洋、高山峻岭,但还离不开物质,机件失灵,马上就出乱子。何况乎一道墙壁,就能阻碍我们的出路;一张纸头的障隔,我们就看不见。得神通的人,飞行自在,山河不能为阻,眼睛能远视,耳朵能遥闻,所以说:无障无碍谓之通。目犍连尊者,曾经降过毒龙。和外道斗法,曾经移过山。琉璃王诛释种的时候,他曾把佛陀的亲戚故旧,摄在吃饭的钵里,伸手举到梵天以上,而想救活他们,所以叫他做神通第一。
第三位尊者是“摩诃迦叶”。
摩诃,仍然译为大,迦叶,译成国语为饮光,是他的姓,名字叫毕波罗。在释迦世尊的大弟子中,是头陀第一。
为什么姓饮光呢?因为他在过去世,曾经充当过冶金的技术师。他和一个女人,把自己所藏的一点金子,庄严佛像,所以感到生生世世,身上总是有闪烁的金光。而且这光都比其他有光的人大,等于能吞灭其余的光,所以叫饮光。头陀第一的头陀,译成国语为抖擞或者苦行,也可以说抖擞精神,修行苦行。苦行,就是在享受上都是很苦的。譬如住是住在寂寞的山林。吃只是中午吃一餐,还要自己去乞化。穿的只是规定的三件衣裳。夜间在乱坟滩上打坐。因为人类都有同样的欲望,这欲望就是官做得高,薪俸拿得多,使得合家眷属,生活美满。经商的,种田的,做工的工作尽管不同,而丰衣足食,高贵的享受观念,则无不同。一人如此,人人如此,则此争彼夺,胜者笑,败者哭,造成社会的不安。所以佛的制度,把出家比丘的生活,减低到最低的程度,而行头陀行的比丘,他们的生活,则更为艰苦,差不多连一间茅蓬都没有。山林水边,坟墓之旁,那里都可以住上一宿,他照样活上个百儿八十岁。人类不合理的欲望,好像是与生俱来,用高压的手段是没有用的。佛教徒的质朴生活,乃是以身作则,具有一种釜底抽薪作用。像迦叶尊者这样的苦行,以极普通的生活作比较,还要更苦到几倍,可是他一直到老,都坚持著这苦行的生活。虽然释迦世尊,可怜他的年老,命令他放弃苦行,他都不肯。因此释迦世尊,特别看重他,将正法眼藏传给他,而为禅宗的第一代祖师。后来释迦世尊涅槃以后,他又负责召集得神通的诸大阿罗汉,将释迦世尊所说的经藏,所制的戒律,一一结集起来,一一传到现在,这都是迦叶尊者的功劳。迦叶尊者,既经结集三藏以后,把正法眼藏传给阿难尊者为第二祖。他就捧著释迦世尊传给他的金襕袈裟到南天竺,鸡足山中入定,等待弥勒佛下生人间,将这袈裟传给弥勒佛。我们看,迦叶尊者为佛教的一片苦心,多么值得我们景仰啊!
现在又讲到第四位尊者“摩诃迦旃延”。
摩诃是国语的大。迦旃延,译成国语为文饰,文章的文,装饰的饰。在释迦世尊的诸大弟子中,他是论议第一。
论议,就是运用语言文字,反复辩论一切的事理,如果我们讨论一件事理,不运用语言文字的技术,而直率的说来,或词藻不够美丽,理由不够充足,就不能使读者听者,心悦诚服。迦旃延尊者,演讲的技术,特别高明所以大家都尊称他为文饰。而释迦世尊也赞誉他是说法人中,最为第一。这光荣的头衔,等于现在的赠送博士学位一样。
曾经有无神论者的外道,诘问迦旃延尊者说:你们以为人死而灵性不灭,那末,人死了以后,如果是受苦的话,不是应该还回到人间来么?迦旃延尊者说:这譬如犯罪的人,已经判了死刑,他还能回到家里来么!外道又问:人死了以后,如果生在天上,行动是自由的,总应该回到人间来看看吧,迦旃延尊者说:人间是苦海。譬如一个人,堕在粪坑里,既然跑出粪坑,决定不会再回到里面去的。人死如果生了天,那肯再回到这像粪坑一样的苦海里来呢?这都是迦旃延尊者,善于议论的证据。
第五位尊者是:“摩诃拘絺罗”。
摩诃译大如前。拘絺罗,译成国语是膝头的膝,合拢起来说就是大膝。大概这位尊者的膝头很大,从形貌上的特征而定的这个名字。他在释迦世尊座下的诸大弟子中,是答问第一。
拘絺罗尊者,是舍利弗尊者的母舅,这在讲舍利弗的时候,曾经讲过,他因姐姐怀了肚子,就辩论他不过,就预先知道他这外甥将来智慧一定很大。所以马上发愤游学,充实学问,以便将来好和他的外甥辩论。因此他忙得连指甲都没空剪,所以人都喊他为长爪梵志。等到他书读好了,来寻外甥辩论时,但舍利弗尊者已经随佛出家而作比丘了。他很愤慨的说:瞿昙是什么人,敢收我的外甥做徒弟,想必他的智慧比我外甥还要大,我倒要去和他谈谈呢。于是带著一股骄傲的神气,走到释迦世尊座前,口喊瞿昙!我愿和你辩论。释迦世尊对他一笑说:你输了怎么说?长爪梵志说:我输了愿意杀头以谢。释迦世尊说:那么!你提出主要的论题来!长爪梵志说:我一切法不受。世尊反问他说:你说的这句话受不受呢?长爪梵志,沉思了半响说:我输了,请你拿刀来杀我的头释迦世尊说:我法中,没有杀头,只有剃发。长爪梵志,深感世尊不杀之恩,又肯为他剃发,收他做徒弟,不禁踊跃欢喜,随佛出家,后来也成了大阿罗汉,就是这位拘絺罗尊者。因为尊者。得到四无碍辩才,善于答复问难,所以称他为答问第一。
在这里我要请问各位,长爪梵志,怎么为释迦世尊一反问,就自以为输了,试想一想!
再讲第六位尊者是:“离婆多”。
离婆多译成国语是星宿,(宿读秀)我们每晚上仰起面孔来向天空里看,那一点一点闪烁而有光的东西,就是叫星宿。离婆多又可以译成室宿。室是房室的室。室宿,天上二十八宿之一。他的父母,因没有儿子,常常祷告室宿,因而怀孕生子,所以取名叫室宿,这位尊者,在佛陀的十大弟子中,称为无倒乱第一。无倒乱者,就是对于一切事理,认识得很清楚,不颠倒,不错乱。向下讲第七位尊者:名字叫“周利槃陀伽”。
周利槃陀伽,译成国语叫大路边生,这位尊者,仅持半偈,就得了道果,成了阿罗汉。
他为什么叫大路边生呢?因为他的母亲,怀他在肚子里,将要足月的时候,就回母家生产,没有能达到母家,在半路上就生下他来了。最奇怪的是,他和他的弟弟,都是这样生下来的。所以一个叫大路边生,一个叫小路边生。周利槃陀伽,就是大路边生,大小不是说路的大小,乃是指他兄弟俩,出生的先后。这位周利槃陀伽尊者,生性非常之笨,出家很久,什么都不懂。他有一位先出家的哥哥,讨厌他笨,勒令他还俗去。他不肯回去,但又不敢不回去,他跑到门外,倚门而哭。事有凑巧,刚好释迦牟尼佛,从外面回来,看到了他在哭,很可怜他,就不让他回去,教他念“扫帚”两个字。可是他记了“扫”忘了“帚”。说也奇怪,久而久之,他竟会开悟而得了阿罗汉果。这也可算是,天下无难事,最怕用心人。修行学道,本不是件容易事,要拿出蚊子钉铁牛的工夫来。周利槃陀伽,这故事,可以勉励我们学佛的人,千万不要自己以为太笨,自暴自弃的不肯用功。
第八位尊者,名叫“难陀”。难陀,译成国语为欢喜。
佛陀的弟子中,有三个难陀,一个叫阿难陀,一个叫孙陀罗难陀,这一位叫难陀,他是佛的亲弟。因为他的相貌特别好,所以称他是仪容第一。
第九位尊者名“阿难陀”。
阿难陀,译成国语为庆喜,又名叫无染,是释迦牟尼佛的堂弟,白饭王的王子,在释迦尊座下的诸大弟子中,号称多闻第一。多数地方都减去一个陀字而称他为阿难。
阿难两字译成国语叫庆喜。他为什么叫庆喜呢?因为他降生到这人间世来的时候,正是释迦牟尼佛成道的一天。出家修行的王太子成了道,王宫里生了王子,这两重喜事报到净饭王宫里,净饭王特别高兴,所以为他取名叫庆喜。又为什么叫无染呢?因为他出家以后,曾经随释迦世尊到过天宫、龙宫。这些地方不但是宫殿巍峨,饮食香美,就是女人的美丽,也要超过人间的女人百千万倍。但是阿难尊者,对于这些富有诱惑性的环境,心理上没有丝毫的染著,因此所以叫无染。然则,楞严经上说他为摩登伽女之所惑乱,几几乎毁了戒体的话。足见那是他的方便示现,借此机会,产生了一部楞严经,而流传下楞严大定的修持法门,这正是阿难尊者的伟大。
阿难尊者,在王宫里,享受了二十年王子的高贵生活。在二十五岁的那年,释迦世尊就感化他出了家,而为释迦世尊当侍者。阿难尊者的出家,距佛成道已二十五年,所以他出家时,对释迦世尊唯一的要求,就是过去二十五年已说过的法,要和他一一补习,释迦世尊对他的要求,一一答应。阿难尊者的记忆力特别强,所补习的二十五年所说的法,和二十五年当侍者期间所听的法,他都能记得,够得上称博闻强记,所以释迦世尊称他为多闻第一。
后来释迦世尊灭度了,他遵照迦叶尊者的指导,把释迦世尊所说的教法,一一都结集起来,因此佛教才能流传这么广和这么长久。所以我们今日还有佛经可读,应该要感谢阿难尊者。
还有释迦世尊的原意,是不许女人出家的。因为女人一经出家,要减少正法住世五百年,所以佛的姨母摩诃波阇跋提夫人,几度要求出家,佛皆不许。后来经不起阿难尊者的反复辩论,佛才立下了八敬法的规矩,允许女人出家当尼姑。因此出家的女尼,也要感谢阿难尊者的。
迦叶尊者,受释迦世尊的劳嘱,传佛心印,为禅宗第一祖。迦叶尊者后来就传给阿难尊者。所以阿难尊者,不但为传流我佛法藏的第一人,也是禅宗传佛心印的第二代祖师。
摩竭提国,阿阇世王是最崇拜阿难尊者的。阿阇世王常常听到许多大尊者的入灭,但恨都不能亲见。所以他曾与阿难尊者约定,尊者入灭,必须遣人告我!我当修最后供养!阿难尊者答应了。等到阿难尊者入…
《佛说阿弥陀经讲话》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