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一函遍複講記 第叁部分 修行中需要注意的十二條原則▪P6

  ..續本文上一頁,所以宗赜禅師作爲一位比丘、法師,他就爲大家做出了榜樣。

  宗赜禅師自己對念佛一法也特別有信心。他母親往生之後,他就啓建了一個蓮花勝會,也好像我們的一個佛教團體一樣的,大家自願參加。主要的宗旨就是一天規定數量念佛(一天念一萬聲佛號以上),他有一個表格,要登記下來。然後大家就集中,有定期的集會。念佛的目的是求生西方極樂世界,蓮華就是西方淨土的象征。他是發了這一念的心,組織了這麼一個念佛團體。結果呢?有一天晚上做夢,夢到一個叁十歲左右的,穿著白衣,戴著青黑頭巾,相貌非常清美的男子過來,說:“法師組建蓮花勝會,我也要報名參加,是不是可以?”宗赜禅師說:“好啊,報名參加我就歡迎啊,你叫什麼名字?”他說:“我叫普慧”。宗赜禅師就把這個記下來:普慧。剛記下來,這位普慧男子又跟他說:“家兄普賢也要參加。”他就把普賢也記下了。唉!這樣猛地一下醒過來了,覺得這個場景依然非常清晰,他就問長老,結果得知這個普賢、普慧原來就是《華嚴經》中的兩位大菩薩。

  組建這個蓮花勝會,卻得到了華嚴大士普賢、普慧兩位菩薩的幽贊,可見念佛功德何其殊勝。

  那麼,我們現在已經念佛了,一定要用種種善巧方便,讓父母也發起念佛的信心。如果要讓父母臨終決定有把握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還一定要注意父母周邊的家親眷屬的行爲一定要如法,不能給父母帶來障礙。

  比如:在家裏你只是子女成員之一,還有哥哥、姐姐、七姑八姨等,到父母臨命終的時候,這些人都來幫忙,在這些人裏面,誰說話最能服衆。這些人裏面也許有信天主教的、基督教的、伊斯蘭教的,在信仰上各有不同。這次我們在新加坡,有一位居士的父親正好往生,居士林的同修說我們是不是可以去幫忙助念。結果家屬通知來:不需要助念,我們要按照道家的方法來處理後事。那他那位居士在家裏是老叁,他作不了主啊!此外,還有一些幫倒忙的,人一斷氣馬上就換衣服,就號啕大哭,就這樣那樣。

  這些都是對亡者極爲不利的,所以要了解一些臨終助念的方法。要知道亡者在臨命終時他是什麼樣的情況,你一動他的身體,這時候他盡管斷氣了,但神識還殘留在身體上,你一動他,他還有疼痛,一有疼痛就會起瞋恨心,這個瞋恨心一來,那可能就到叁惡道裏面去了,或者變成一條大蟒蛇了。

  所以臨終助念有個原則,他斷氣了,你不要去動他,至少要八個小時。如果助念,你這八個小時佛號不要斷,八小時以後再來處理這些事情。

  至于哭就更不應該了。本來人都是舍不得家親眷屬的,家親眷屬一在旁邊哭,就讓他有一種眷戀之心,情愛之心。這個心一起來,那是不能解脫生死的。

  說有一對學佛的夫妻,夫妻感情非常好。當丈夫臨死的時候,妻子就在旁邊哭,盡管丈夫平時也想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但面對妻子的哀哀痛哭,他就舍不得走。他就一下子到哪兒去了呢?他斷氣了,他的妻子一把鼻涕一把淚地在那裏哭,這時候擤一把鼻涕下來的時候,鼻子裏面有一條蟲,妻子就想把那條蟲甩下來。這時候,有一位比丘是有神通的,說你“注意注意,這條蟲就是你的丈夫啊。你哀哀痛苦,你的丈夫因爲舍不得你,就到你鼻孔裏面做了一條蟲了。”

  所以,在父母臨命終時,這時候就像爬山,能夠有人推一把,他就上去了;有人在下面拉他,他就摔倒了。臨命終時這一念是非常非常關鍵的,家親眷屬等一切人絕對不能哭泣。

  臨終一定要令他始終保持正念。

  現在家庭成員關系很複雜,爲了避免一些糾紛,是不是可以在他沒有生病之前,就立好一個協議,要他親自簽字:我的後事交給誰來處理,按照臨終助念佛教的方法來處理。

  如果他的子女是佛教徒,他放心交給他,或者對一個助念團、助念小組很信任,那就委托給助念小組來解決這個問題。你賦予了他處理後事的權利,就不至于到臨命終時被周邊的人瞎張羅,破壞了正念。

  這些在平時就要跟家親眷屬說清楚,最好這些子女眷屬都能夠念佛,如果他是佛教徒,他念佛了就好辦。反之,要想保持臨終正念就會很麻煩。

  所以,平時就要勸導子女常常念阿彌陀佛名號,如果能這樣勸勉家親眷屬,不僅有利于父母,對這些現在的家親眷屬也會有極大的幫助和利益,而且更會澤被子孫後代。

  阿彌陀佛在他的無量光裏面,有一道是見佛光,只要至心稱念彌陀名號,就能夠在臨命終時透過這束光見到阿彌陀佛。也就是十九願:“臨終接引願”的展示。我們一定要用至誠心感通阿彌陀佛前來接引,只要阿彌陀佛現前了,那一切問題就好解決。阿彌陀佛的光明一加持,就能使一切內在的魔障,外在的障礙都能夠解決。

  那麼,現在西方的醫學界也在注重臨終關懷這個問題,尤其對那些患絕症、癌症的病人。人都是貪生怕死的。我們有一個這樣的錯誤觀念:得了癌症,尤其是癌症晚期的,分明是不能治療,治不好的病,都還要傾家蕩産,花費很多的金錢去治療,渾身插滿管子,實際上是絕對不能解決問題的。這樣對各方面都不利,所以西方的臨終關懷就看到這一點,他就可以終止治療,去考慮怎樣關心他的精神,他的情感。

  但是他僅僅停留在精神層面,還最終不能給病人以究竟的安心立命和歸屬,這裏的歸屬就是指他死後到哪去的問題。

  淨土法門,給臨終關懷提供了一個最究竟的理念——你只要信阿彌陀佛,你就會得到大的安心,大的安慰,大的自在。有這個信心,再來念這句名號,這是最好的臨終關懷,也是最好的止痛劑。

  有很多晚期的癌症病人病重時確實很疼痛,可能一個小時要打一針嗎啡,才能解決疼痛問題。但是打多了對他神識的昏迷、顛倒也加劇了,其實是很不好的事情。如果這時候他專心在佛號上,他的家親眷屬也幫他念,這句名號就能解決他的痛苦。因爲名號裏面有無量光,他能夠把無量光顯發出來,自身的心光顯發出來,他就超越了疼痛。因爲當下有一個不疼痛的東西,他把不疼痛的自性透過名號顯發出來,他就超越了疼痛。

  這一點在我們中國內地也有公案表明,比如說肝癌晚期病人,本來就很疼痛的,因爲他全身心地念佛,他就超越了疼痛,非常安詳地離開了這個世界。

  所以,我們做子女的對父母的臨終關懷,首先考慮清楚周邊的關系,爲父母解除障礙,以幫助父母保持正念。這就是一個子女爲父母行大孝,也是成就一個衆生往生西方淨土,去成佛的一件殊勝的佛事。這一點大家可以看《饬終津梁》和印祖寫的《臨終叁大要》,有關助念注意事項——怎麼輪班,怎麼提起亡者的正念,這些都有好些方法,包括開示,開示些什麼內容。大家可以去看一下。

  

  第八條原則:臨産助念觀音聖號

  女人臨産,每有苦痛不堪,數日不生,或致殒命者。又有生後血崩,種種危險,及兒子有慢急驚風,種種危險者。若于將産時,至誠懇切出聲朗念南無觀世音菩薩,不可心中默念,以默念心力小,故感應亦小。又此時用力送子出,若默念,或致閉氣受病。若至誠懇切念,決定不會有苦痛難産,及産後血崩,並兒子驚風等患。縱難産之極,人已將死,教本産婦,及在旁照應者,同皆出聲念觀世音。家人雖在別房,亦可爲念。決定不須一刻工夫,即得安然而生。外道不明理,死執恭敬一法,不知按事論理,致一班念佛老太婆,視生産爲畏途,雖親女親媳,亦不敢去看,況敢教彼念觀音乎。須知菩薩以救苦爲心,臨産雖裸露不淨,乃出于無奈,非特意放肆者比。不但無有罪過,且令母子種大善根。此義系佛于《藥師經》中所說,非我自出臆見,我不過爲之提倡而已。

  

  這一段講臨産助念觀音聖號。

  當我們看到這一段的時候,真的是感覺到印光大師這種菩薩的心腸。

  本來作爲一位法師,一位比丘,這些事情沒有必要去談論,談論了可能還會被人譏嫌,說你一個出家人——怎麼人家女人生孩子的事情,你要去談它幹嘛,但是印祖在這裏鄭重其事地談這個問題,是由于印祖看到那個時代,很多女人生孩子,難産、死亡的情況。菩薩的心,祖師的心,是以衆生的苦難爲心。所以衆生有這種苦難需要幫助,就得幫助她,這裏面就不能談這些忌諱。祖師知道這個方法,他就要把他說出來,就能救很多的衆生。

  繁衍後代,這是人類很重要的一個活動。婚姻,有婚姻就會有後代嘛,女人就承擔著生育生命的這樁事情,十月懷胎,把小孩生産下來,這個過程是很痛苦的。所以自古以來很多人就把自己誕生日稱爲母難日,母親這一天受苦受難,說不准這一關闖不過去,就一命嗚呼了。所以這個過程是痛苦不堪的。

  有的生産的過程幾天都不能順利,難産啊,如果這個胎位不正,是橫的,等等這些情況都會難産,甚至有的真的過不去就會殒命;有的是女人生不下來,母子俱殒命;有的是小孩生下來做母親的就沒有命了;還有的是把小孩生下來就血崩;或者子女生下來,這個過程沒有轉化好,也帶來了種種慢性急性驚風,這些種種生理上的危險。

  從《地藏經》也可看到,在女人生産的時候,有一些惡鬼(冤家債主),這時候都會趁機來報複,製造種種不利的情形,産生很多的危險。所以這裏面要解決女人臨産的一些痛苦和風險,最好的方法是至誠懇切出聲朗念南無觀世音菩薩。

  印祖在括號裏面說得很細,你這時候不要心裏默念(默念,一則心裏的力量小,感應的佛菩薩的這種力量也自然小,這是佛教的一些心性當中的基本原理),要朗聲大念。大家要知道,一切都來自感應,你能感的心有多大,你得到的所應的利益就有多大。所以要朗聲大念。

  就像一口懸挂的鍾,你撞它,你用力撞,它聲音就很響;你用的力小,聲音就小;你不去撞就沒有聲音。就是這麼一個關系。

  所以這時候你要高聲大聲朗聲大念,感應觀世音菩薩救度的力量也大。…

《一函遍複講記 第叁部分 修行中需要注意的十二條原則》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