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一函遍复讲记 第三部分 修行中需要注意的十二条原则▪P6

  ..续本文上一页,所以宗赜禅师作为一位比丘、法师,他就为大家做出了榜样。

  宗赜禅师自己对念佛一法也特别有信心。他母亲往生之后,他就启建了一个莲花胜会,也好像我们的一个佛教团体一样的,大家自愿参加。主要的宗旨就是一天规定数量念佛(一天念一万声佛号以上),他有一个表格,要登记下来。然后大家就集中,有定期的集会。念佛的目的是求生西方极乐世界,莲华就是西方净土的象征。他是发了这一念的心,组织了这么一个念佛团体。结果呢?有一天晚上做梦,梦到一个三十岁左右的,穿着白衣,戴着青黑头巾,相貌非常清美的男子过来,说:“法师组建莲花胜会,我也要报名参加,是不是可以?”宗赜禅师说:“好啊,报名参加我就欢迎啊,你叫什么名字?”他说:“我叫普慧”。宗赜禅师就把这个记下来:普慧。刚记下来,这位普慧男子又跟他说:“家兄普贤也要参加。”他就把普贤也记下了。唉!这样猛地一下醒过来了,觉得这个场景依然非常清晰,他就问长老,结果得知这个普贤、普慧原来就是《华严经》中的两位大菩萨。

  组建这个莲花胜会,却得到了华严大士普贤、普慧两位菩萨的幽赞,可见念佛功德何其殊胜。

  那么,我们现在已经念佛了,一定要用种种善巧方便,让父母也发起念佛的信心。如果要让父母临终决定有把握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还一定要注意父母周边的家亲眷属的行为一定要如法,不能给父母带来障碍。

  比如:在家里你只是子女成员之一,还有哥哥、姐姐、七姑八姨等,到父母临命终的时候,这些人都来帮忙,在这些人里面,谁说话最能服众。这些人里面也许有信天主教的、基督教的、伊斯兰教的,在信仰上各有不同。这次我们在新加坡,有一位居士的父亲正好往生,居士林的同修说我们是不是可以去帮忙助念。结果家属通知来:不需要助念,我们要按照道家的方法来处理后事。那他那位居士在家里是老三,他作不了主啊!此外,还有一些帮倒忙的,人一断气马上就换衣服,就号啕大哭,就这样那样。

  这些都是对亡者极为不利的,所以要了解一些临终助念的方法。要知道亡者在临命终时他是什么样的情况,你一动他的身体,这时候他尽管断气了,但神识还残留在身体上,你一动他,他还有疼痛,一有疼痛就会起瞋恨心,这个瞋恨心一来,那可能就到三恶道里面去了,或者变成一条大蟒蛇了。

  所以临终助念有个原则,他断气了,你不要去动他,至少要八个小时。如果助念,你这八个小时佛号不要断,八小时以后再来处理这些事情。

  至于哭就更不应该了。本来人都是舍不得家亲眷属的,家亲眷属一在旁边哭,就让他有一种眷恋之心,情爱之心。这个心一起来,那是不能解脱生死的。

  说有一对学佛的夫妻,夫妻感情非常好。当丈夫临死的时候,妻子就在旁边哭,尽管丈夫平时也想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但面对妻子的哀哀痛哭,他就舍不得走。他就一下子到哪儿去了呢?他断气了,他的妻子一把鼻涕一把泪地在那里哭,这时候擤一把鼻涕下来的时候,鼻子里面有一条虫,妻子就想把那条虫甩下来。这时候,有一位比丘是有神通的,说你“注意注意,这条虫就是你的丈夫啊。你哀哀痛苦,你的丈夫因为舍不得你,就到你鼻孔里面做了一条虫了。”

  所以,在父母临命终时,这时候就像爬山,能够有人推一把,他就上去了;有人在下面拉他,他就摔倒了。临命终时这一念是非常非常关键的,家亲眷属等一切人绝对不能哭泣。

  临终一定要令他始终保持正念。

  现在家庭成员关系很复杂,为了避免一些纠纷,是不是可以在他没有生病之前,就立好一个协议,要他亲自签字:我的后事交给谁来处理,按照临终助念佛教的方法来处理。

  如果他的子女是佛教徒,他放心交给他,或者对一个助念团、助念小组很信任,那就委托给助念小组来解决这个问题。你赋予了他处理后事的权利,就不至于到临命终时被周边的人瞎张罗,破坏了正念。

  这些在平时就要跟家亲眷属说清楚,最好这些子女眷属都能够念佛,如果他是佛教徒,他念佛了就好办。反之,要想保持临终正念就会很麻烦。

  所以,平时就要劝导子女常常念阿弥陀佛名号,如果能这样劝勉家亲眷属,不仅有利于父母,对这些现在的家亲眷属也会有极大的帮助和利益,而且更会泽被子孙后代。

  阿弥陀佛在他的无量光里面,有一道是见佛光,只要至心称念弥陀名号,就能够在临命终时透过这束光见到阿弥陀佛。也就是十九愿:“临终接引愿”的展示。我们一定要用至诚心感通阿弥陀佛前来接引,只要阿弥陀佛现前了,那一切问题就好解决。阿弥陀佛的光明一加持,就能使一切内在的魔障,外在的障碍都能够解决。

  那么,现在西方的医学界也在注重临终关怀这个问题,尤其对那些患绝症、癌症的病人。人都是贪生怕死的。我们有一个这样的错误观念:得了癌症,尤其是癌症晚期的,分明是不能治疗,治不好的病,都还要倾家荡产,花费很多的金钱去治疗,浑身插满管子,实际上是绝对不能解决问题的。这样对各方面都不利,所以西方的临终关怀就看到这一点,他就可以终止治疗,去考虑怎样关心他的精神,他的情感。

  但是他仅仅停留在精神层面,还最终不能给病人以究竟的安心立命和归属,这里的归属就是指他死后到哪去的问题。

  净土法门,给临终关怀提供了一个最究竟的理念——你只要信阿弥陀佛,你就会得到大的安心,大的安慰,大的自在。有这个信心,再来念这句名号,这是最好的临终关怀,也是最好的止痛剂。

  有很多晚期的癌症病人病重时确实很疼痛,可能一个小时要打一针吗啡,才能解决疼痛问题。但是打多了对他神识的昏迷、颠倒也加剧了,其实是很不好的事情。如果这时候他专心在佛号上,他的家亲眷属也帮他念,这句名号就能解决他的痛苦。因为名号里面有无量光,他能够把无量光显发出来,自身的心光显发出来,他就超越了疼痛。因为当下有一个不疼痛的东西,他把不疼痛的自性透过名号显发出来,他就超越了疼痛。

  这一点在我们中国内地也有公案表明,比如说肝癌晚期病人,本来就很疼痛的,因为他全身心地念佛,他就超越了疼痛,非常安详地离开了这个世界。

  所以,我们做子女的对父母的临终关怀,首先考虑清楚周边的关系,为父母解除障碍,以帮助父母保持正念。这就是一个子女为父母行大孝,也是成就一个众生往生西方净土,去成佛的一件殊胜的佛事。这一点大家可以看《饬终津梁》和印祖写的《临终三大要》,有关助念注意事项——怎么轮班,怎么提起亡者的正念,这些都有好些方法,包括开示,开示些什么内容。大家可以去看一下。

  

  第八条原则:临产助念观音圣号

  女人临产,每有苦痛不堪,数日不生,或致殒命者。又有生后血崩,种种危险,及儿子有慢急惊风,种种危险者。若于将产时,至诚恳切出声朗念南无观世音菩萨,不可心中默念,以默念心力小,故感应亦小。又此时用力送子出,若默念,或致闭气受病。若至诚恳切念,决定不会有苦痛难产,及产后血崩,并儿子惊风等患。纵难产之极,人已将死,教本产妇,及在旁照应者,同皆出声念观世音。家人虽在别房,亦可为念。决定不须一刻工夫,即得安然而生。外道不明理,死执恭敬一法,不知按事论理,致一班念佛老太婆,视生产为畏途,虽亲女亲媳,亦不敢去看,况敢教彼念观音乎。须知菩萨以救苦为心,临产虽裸露不净,乃出于无奈,非特意放肆者比。不但无有罪过,且令母子种大善根。此义系佛于《药师经》中所说,非我自出臆见,我不过为之提倡而已。

  

  这一段讲临产助念观音圣号。

  当我们看到这一段的时候,真的是感觉到印光大师这种菩萨的心肠。

  本来作为一位法师,一位比丘,这些事情没有必要去谈论,谈论了可能还会被人讥嫌,说你一个出家人——怎么人家女人生孩子的事情,你要去谈它干嘛,但是印祖在这里郑重其事地谈这个问题,是由于印祖看到那个时代,很多女人生孩子,难产、死亡的情况。菩萨的心,祖师的心,是以众生的苦难为心。所以众生有这种苦难需要帮助,就得帮助她,这里面就不能谈这些忌讳。祖师知道这个方法,他就要把他说出来,就能救很多的众生。

  繁衍后代,这是人类很重要的一个活动。婚姻,有婚姻就会有后代嘛,女人就承担着生育生命的这桩事情,十月怀胎,把小孩生产下来,这个过程是很痛苦的。所以自古以来很多人就把自己诞生日称为母难日,母亲这一天受苦受难,说不准这一关闯不过去,就一命呜呼了。所以这个过程是痛苦不堪的。

  有的生产的过程几天都不能顺利,难产啊,如果这个胎位不正,是横的,等等这些情况都会难产,甚至有的真的过不去就会殒命;有的是女人生不下来,母子俱殒命;有的是小孩生下来做母亲的就没有命了;还有的是把小孩生下来就血崩;或者子女生下来,这个过程没有转化好,也带来了种种慢性急性惊风,这些种种生理上的危险。

  从《地藏经》也可看到,在女人生产的时候,有一些恶鬼(冤家债主),这时候都会趁机来报复,制造种种不利的情形,产生很多的危险。所以这里面要解决女人临产的一些痛苦和风险,最好的方法是至诚恳切出声朗念南无观世音菩萨。

  印祖在括号里面说得很细,你这时候不要心里默念(默念,一则心里的力量小,感应的佛菩萨的这种力量也自然小,这是佛教的一些心性当中的基本原理),要朗声大念。大家要知道,一切都来自感应,你能感的心有多大,你得到的所应的利益就有多大。所以要朗声大念。

  就像一口悬挂的钟,你撞它,你用力撞,它声音就很响;你用的力小,声音就小;你不去撞就没有声音。就是这么一个关系。

  所以这时候你要高声大声朗声大念,感应观世音菩萨救度的力量也大。…

《一函遍复讲记 第三部分 修行中需要注意的十二条原则》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