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即使是修學淨土宗的行者,也是需要依止善知識的。如果不依止善知識,連最起碼的佛教正信都不可能建立起來,更別說要學習其它宗派了。若不依止善知識,又如何能知道淨土的殊勝?大家之所以知道淨土宗非常殊勝,這也是通過依止聽聞淨宗大德的宣講才了知的,所以怎麼就能說淨土宗的行者就不需要依止善知識呢?又,淨土宗有好多的念佛方法,若想真實地念佛與佛相應,就要依止一位通達淨土修法的師父,依他所授之法修行就可以了,若沒有依止得法之淨土宗之法師,光是靠自己忙修瞎練的話,很難得念佛之真實功夫。所以說一切宗派都要依止善知識才可以修學。
問:聽說念佛能往生極樂世界,真有極樂世界存在嗎?
答:這個問題要從性空和緣起上來解說。在性空上說一切諸法皆無有自性,故極樂世界亦無有實在的自性可得。從勝義谛之空性意趣中來說,則連佛性都是名言假立,何況極樂世界?但是在諸法的緣起上來說極樂世界是存在的,這個存在是相對于娑婆世界的存在,只是相對的存在。如:我們這個娑婆世界,從究竟勝義谛來說,此世界是虛妄不實的,本來無生的。但若以世俗中之衆生的角度來說,這個世界是存在的,而我們承認的這個存在也只是一種相對的存在,並不是絕對的存在。所以極樂世界也是這樣的。二者不同之處在于,極樂世界是依彌陀悲心願力而建立的,我們這個世界是依凡夫衆生的業力而形成的。一個是業力形成,一個是願力形成,業力形成的是濁惡之穢土,而清淨願力形成的是清淨佛國。所以極樂和娑婆有如是差別,並不是從勝義谛中有差別,而是在世俗緣起的名言中建立的差別。故若從絕對的勝義谛中來說,極樂世界虛妄,娑婆世界也是虛妄無生的。因勝義谛中是不得安立一切法的,只有在緣起名言中才安立這些假相。所以極樂的存在與否是要看從哪種角度來觀待了。
問:一個法師講法爲什麼有時候講得究竟,有時候講得不究竟,這是爲什麼?
答:作爲一個法師講法時,必須要善加觀察聽法人的根基,然後對機而講法。正所謂:“善觀根器而說法,猶如醫者知其症。患者生信而服藥,此時方爲真究竟。”若講法者不能對機說法是爲不圓滿,還有可能毀壞聽法人的善根,這樣就會觸犯菩薩戒。馬鳴菩薩說:“如無垢衣塗妙色,最初應當說惠施,令彼善心已調柔,然後開示空性理。”對不是根器的人講甚深空性法是要觸犯菩薩戒的,對這樣的人就要善巧方便地講一些緣起方面的法,而引導其生起信心即可,當此人的心逐步調柔了,而且對甚深法義也有了信心時,才可以爲他講空性究竟之法。如佛護阿阇黎雲:“若對愚者說空性,當成顛倒不涅槃,如飲金翅龍王乳,反令毒害更增長。”對那些愚癡不具聞空性法根基的人,宣講空性法要的話,只能令他更加顛倒,而不能悟入涅槃實義。就如同金翅鳥和龍王的乳是非常地殊勝,可是這樣殊勝的乳也要有殊勝的琉璃器具才能盛得下,一般的器具盛這樣殊勝的乳就會馬上破裂。空性之法雖然殊勝無比,但是對不是根器的人講就會適得其反,令彼人對佛法生起邪見而斷失善根。故真正善巧的法師不是只會講究竟法,應對不同根器的衆生講不同的法。講了義究竟之法是針對根器較好之人,講方便不了義法是針對根器不好之人。
問:請問初學者選擇哪一個宗派修行好呢?
答:初學者不需要馬上選擇宗派。初學者需要的是正確的聞思修,依聞思建立佛法整體的定解,乃是初學者所需具足的基礎。待自己對各宗派有所了解後,再選擇自己比較適合的宗派一門深入。故說“不起伺察且安止,非理修學空人生,正法亦爲惡趣因,事與願違墮叁塗。”
問:修行得到神通好嗎?
答:這個問題問得有點好笑,神通本身沒有好與不好的概念,關鍵是誰得到。若是菩薩聖者等具足神通,則可以利益無邊衆生。若是一個無智凡夫得到神通,則可以依此而造業。具足定力和智慧的人得到神通,是非常好的事情,可以用神通方便地度化衆生。這就如同一把鋒利的刀,如果是大人得到了,則會用此刀做很多利益生活的事情,如果是一個不懂事的小孩子得到了,那麼這個小孩子很可能用這把刀傷害自己。所以神通本身不能用好壞來定義,只是因具不具智而有差別,如《楞嚴經》卷九雲:“欲得菩提,要除叁惑,不盡叁惑,縱得神通。皆是世間有爲功用,習氣不滅,落于魔道,雖欲除妄,倍加虛僞。”若修行人沒有斷掉貪嗔癡叁毒煩惱,縱然得到了一些神通也是世間的有爲功用。一點的習氣都沒有斷除,不具足智慧的人得到神通只會被神通迷惑,而生起種種執著,最後還會以神異迷惑衆生,這樣就會墮入魔道,本來我們修行是爲了成就佛道,可是由于自己的妄執神通而反墮入魔道。
問:我一直在尋找一顆真心,什麼是真心呢?
答:所謂的真心就是一切衆生所擁有的如如本性,也是一切萬法的本源,但是這個真心是無有任何形象的,但她可以在我們有情衆生的六根門頭現種種的妙用,因此一切時中的動用施爲,無一不是真心的妙用,然而衆生迷在用中,而不知此用以及種種覺受皆是真心妙用,而故枉做騎驢找驢的蠢事。
所謂之“真心”亦只是假名,因真心亦是名言中假立,並非實有之法。佛陀爲了對治妄心而說真心的假名,讓我們自己回光返照自性真心,而滅去妄心,妄心既滅,真心的概念亦不存在,故對妄說真,真心只是假立,若執著真心有相可得亦是顛倒。
若以尋覓之心尋找真心,如是則縱經無量劫也是找不到的,因爲真心自性不離妄心,離妄心外真心亦不可得。故欲得明悟真心當于妄心起處當下契入即可。
問:見性的是什麼心?
答:見性的心即是覺性本身,覺性乃是明而自覺的,所以見性者即是覺性,非是離覺性外還有一個心可得。佛陀說:“有佛果自性可得證者,”是爲作大善巧方便而說,並非是實有一個佛或者是自性。見性之心乃自性光明自現自照之妙用,此心于覺性不二。《楞嚴經》稱此心爲“奢摩他微密觀照,”即是一分覺性光明也。如古德雲:“惺惺寂寂是,惺惺妄想非。寂寂惺惺是,寂寂無記非。”
能見性的心乃是自性光明之覺照,此覺照乃是無作無爲之寂照,非是能躁動之心。
《佛教基礎學之佛學問答 3 (照光法師)》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