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德堂
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降伏其心 叁 如何學佛▪P2

  ..續本文上一頁家庭不安甯、不和睦,你哪裏有心情學佛呢?回到家裏,跟丈夫打架、跟婆婆吵架、跟公公生氣,你的心態怎麼會平靜得下來呢?

  你到外面工作,上下級的關系處理不好,跟領導關系不好、跟同事關系不好、經濟收入沒有保障,你怎麼能夠學佛呢?你不維護國家的利益,國家不太平、動蕩不安,也會影響到你的修行。就像那些有戰爭的國家,他們的宗教聖地、宗教人士,很多都被無辜地炸毀、炸死掉了,那怎麼好修行呢?

  如果我們在這叁個層次上,不能很好地盡職盡責的話,不僅外面的衆生不能從我們身上受益,就連我們自己本身都不能受益。學佛呀,是從裏面往外拿,才叫做學佛,如果從外面往裏拿、往裏裝,就不名爲學佛!

  爲什麼“六度萬行”要把布施擺在第一位呢?爲什麼讓你布施,而不讓你索取呢?你往外布施得越多,心理的空間就越大,就意味著你的承受力越大。

  就像我剛才舉的例子,你們來了,本來我不想見你們,但是爲了我自己修行進步、爲了成長、成熟,那我就把心態一轉,很高興地來見你們了。我不是帶著一種抱怨的心理來見你們,這樣一來,我的心量又打開了一點點。是你們大家幫我打開了一點點。

  如果我今天不來見你們,表面上看是我贏了,實質上我的心態又縮小了一點點。就我的修行而言,又退了一步。我今天帶著歡喜心來見你們大家,我的心態又上了一個臺階,那麼今天我就進步了。

  ……

  像我們寺廟裏有些和尚,做事很慢、很慢。你今天分配給他的事,好幾天以後還沒有做完。當我看到他們的時候,我就會問自己:別人托我做的事情我是不是也好幾天沒有做?沒有放在心上?當我看到別人有貪心的時候,我不會去抱怨別人有貪心,而是要看看我自己是不是也有貪心,我利用他來提醒我自己。

  我們修行人哪,必須這樣才有進步,否則的話,根本不會進步。現在還有一個最大的弊病,學佛的人,光想求快。你就是種一棵樹,也要兩年開花、叁年結果,不會是當年種上,當年就能開花、結果。

  過去的祖師大德,哪一個不是幾十年如一日地修行,最後才會成就的?可是我們現在學佛的人,今天學這個法、明天學那個法、後天拜那個師父,一輩子下來拜了十幾個師父,結果修行一點進步也沒有!最後還說師父修行不高、師父的法不究竟、自己的環境條件不具備。如果總在外面找原因的話,自己的內在境界一點也沒辦法改變。

  我們人,只能去適應環境,環境永遠不會來適應我們。譬如說你來到東華寺,適應不了東華寺的飲食,你就被淘汰了,東華寺的飲食、規矩,不會爲某個人而改變。

  你到北方去,就要穿棉襖,北方的天氣不會因爲我們南方人去了,突然變成叁十幾度!個人只能去適應環境,大的環境永遠不會去適應某一個人。環境對于每一個人永遠是公平的,它也是來促進我們修行的,但是你如果不能適應環境,就會被環境淘汰。

  “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如果佛祖真的能夠讓我們立地成佛的話,我們就沒必要這麼辛苦地修行了。佛陀慈悲呀,他早就把我們都拉到“佛”的位置上去了!吹一口佛氣、吹一口仙氣,我們不就都成佛了嗎?爲什麼還要我們苦苦地修行呢?因爲我們累世累劫的習氣毛病,只有通過慢慢修煉才能夠改變。

  你修行的理論可以馬上改變,馬上認識到,但是你生生世世的習氣毛病不是一下子就可以改變的。就像你們大家過去對學佛的理念是顛倒的,今天聽萬行開示了以後,馬上明白了學佛要具備哪種心態、應該怎樣去學佛。你現在已經明白了,但是你還是做不到,滿身的習氣毛病還沒有修除掉。

  我們之所以活得累、不能夠解脫,就是習氣太重。什麼習氣呢?不外乎一個貪心!當我們對一件事情貪不到的時候,就産生了抱怨心,抱怨心再繼續膨脹,就生起了嗔恨心。如果一個人在貪心上面有適當收斂的話,他就是半個神仙了,就可以活得輕松一些了。

  如果我們的欲望真的能夠滿足的話,那就不妨大膽地滿足它一次,問題是欲望根本就沒有止境!你今天滿足了它,它明天馬上會有更高的需求。今天有了一百萬,明天還想一千萬;今天做成了一件事,明天又想第二件、第叁件……

  既然習氣毛病(貪心)永遠滿足不了,不如幹脆不給它機會!因爲一個學佛的人,修的就是生生世世的習氣。我們的六根對著六塵,産生六識,我們的心態是根本,眼、耳、鼻、舌、身,只是個工具而已。雖然外面有財、色、名、利來誘惑我們的身心,但是我們如果能把握住根本的話,就不會被境所轉。

  因爲凡夫都是來自欲界天的衆生,所以我們骨子裏面的欲望,是根深蒂固的。有些學佛的人,對自己的習氣毛病也很抱怨,其實沒有必要那麼抱怨自己,如果沒有欲望,我們也成不了佛;成佛,只不過是我們把狹隘的欲望升華了、擴大了。

  如果我們沒有自私自利的心,也成就不了佛菩薩那麼廣大博愛的心。因爲自私自利的心就是一粒微小的種子,通過這顆小小的種子,不斷地把它擴大、升華、擴大……,就成了佛菩薩的慈悲心了。

  實際上我們身心裏面,每一個習氣毛病的根,都是成佛的根,只不過凡夫的習氣毛病是朝這個方向的,而學佛它是朝另外一個方向的。如果你不具備這種力量,你朝向學佛也很困難。因爲無論朝向哪個方向,它都是一個力量。你沒有這個力量,幹什麼都不行。

  譬如說你的嗔恨心有一百斤的力量,你一旦把這個力量轉變過來,那麼你的慈悲心也會具有一百斤的力量。如果你只有十斤的力量,轉變過來也只有十斤。爲什麼過去說放下屠刀的人,能夠立地成佛呢?因爲他有殺生的勇氣,他有這種力量,這種力量一旦轉變過來,他就會有學佛的勇氣、學佛的力量。

  如果你沒有這個力量的話,你幹什麼都不行。這個力量,是累世帶到這一世來受用的!我們通常講到的“根器”這個字眼,實際上根器也是慢慢修來的。之所以我們在座的現在能夠學佛,就說明我們前世就有這個根器。學佛的種子早已經儲存在阿賴耶識裏面了,我們的靈魂裏面原本就有這個記憶。如果沒有輸入過這個記憶的話,這一世是很難學佛的。

  不管你采用哪一種方法來學佛,目的都是爲了對治我們的身心,讓我們的身心達到一種平衡。無論你是通過念佛,還是打坐,還是通過念咒語、觀想、拜經、拜佛,都是因爲你的身心不安,才需要這些方法、手段,也就是所謂的法門,來對治自己的身心。

  如果自己的身心很安靜的話,所有的方法、手段、法門都不需要了。所以一個成就的人,就是一個無事的人;一個修行人,就是一個多事的人。

  一個學佛的人,首先要從思想觀念上“咔嚓”一聲轉變過來!如果你第一步沒有把思想觀念轉變過來,你說慢慢修,你這一輩子就沒有指望了!譬如過去很好殺生,現在明白了不殺生的道理以後,馬上就不再殺生了。如果你說慢慢改、慢慢改,那就會等到來世、來世、來來世!

  人要放縱自己很容易,不知不覺就放縱了、就墮落了;而要養成一個好的習慣、改掉自己的習氣毛病則非常、非常困難!佛教的戒律爲什麼能夠改變我們的習氣毛病呢?因爲它能端正我們的身心,改變我們做人的理念,所以能夠改變我們的命運。這就像我們在大街上行走,就要按規則走,走人行橫道線;車就要走車道,這樣就不容易出問題;如果你不走人行橫道,去走車道就容易出問題!

  好了,今天就講這麼多,多了大家消化不了。

  ※ 什麼叫“有緣”呢?糾纏不清就是緣!你看那個“緣”字是怎麼寫的?都是絲啊,纏在裏面,亂纏、亂轉,是不是啊?說不清、道不明就是緣。

  ※ “叁寶”是佛、法、僧。叁寶當中僧寶最爲重要,如果沒有僧寶的話,佛法就不能夠延續到現在。那麼我們僧寶身上既體現了佛、又具備了法、本身又是僧,所以僧寶一人就包含了叁寶。恭敬僧寶,如同恭敬十方叁世諸佛菩薩。

  在皈依以前,所造的業障全部由佛菩薩來承擔,那麼皈依以後再造的新業,你們自己就承擔了!所以說,在皈依以後要時時刻刻看住自己的身、口、意,不再造新業!

  

  

《降伏其心 叁 如何學佛》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