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降伏其心 二 學佛必須看清自己的起心動念

  學佛必須看清自己的起心動念

  學佛修道、出家,這確實要看“命”。你命裏面有出家的“命”,出家就會覺得很輕松,不會覺得是在受苦。沒有出家的命,甚至沒有學佛的命,如果學了佛,出了家,就會覺得是一種痛苦。譬如說,從命理上來講,命裏占了辰、戌、醜、未這四個時辰,出家是最好的。因爲這四個時辰裏出生的人,在他的本性裏就不會感到孤獨和寂寞。相反,他覺得孤獨和寂寞是享受!而人多、熱鬧、事情多,他覺得是一種痛苦。就拿我個人來講,我是上午辰時出生的,這個時辰出生的人,命裏孤獨。如果我是一個俗家人,命裏面就會犯孤;如果我出家了,就不會感到(出家生活)是一種孤獨。反而覺得是一種清福、一種享受。如果不是這個時辰出生的,譬如說是子、午、卯、酉,或者是寅、申、巳、亥這八個時辰出生的人,你讓他一個人關起門來待在屋子裏,他覺得是一種痛苦。而辰、戌、醜、未這四個時辰出生的人,真正自由自在的時候,恰恰是一個人獨處的時候!

  如果你們懂得這套學問的話,你去看一下學佛的人,幾乎百分之九十都是這四個時辰出生的。也並不是說不是這四個時辰出生的人不能出家,寺院裏也有許多出家人喜歡串寮,喜歡幾個人在一起熱熱鬧鬧。他不是這四個時辰出生的,他還是耐不了孤獨和寂寞,學佛修道他一個人也難以支持,也必須找個夥伴。要是有幾個人在一起,他就不覺得孤獨。

  你們看有的出家人他不喜歡串寮房、不喜歡和周圍的人接觸,甚至兩個人他都嫌多,就喜歡一個人獨處!爲什麼他不覺得孤獨,反而是一種享受呢?爲什麼有的人一個人獨處就覺得恐懼難受?

  學佛,一是要耐得了孤獨寂寞,二是要有毅力才行。

  那個洞裏的小沙彌怎麼樣了?是不是想出來?(象道師:沒有,……)他寫申請閉關二十年,我還沒批他呢!有好幾個申請叁年,結果都是幾個月跑出來。因爲閉關實際和他想象的不一樣。你沒有入門,功夫用不上,待在洞裏面、房間裏面,整天打妄想。你必須隨時能夠進入狀態,把自己封在一個屋子裏,才不會感覺到自己是被封起來了。

  至于小官你的情況,你如果認爲你以前出家了以後,又脫掉僧裝,穿著俗裝,你認爲有必要重新剃度,十九(六月十九)就給你落發;你要是認爲沒有必要,可以直接穿僧裝。(官:我做“當家”管不了。)你不是幹得挺好嗎?(官:敲、打、唱、念也不會。)這不要你管,佛事由繼廣管。(官:自己幹不了。)這個寺廟管理,每個人都要輪流一遍!不會也要學著管,實際上我也不會管,我也是硬著頭皮在學著管。這幾天我天天跑縣政府,跟政府打交道,我怎麼會呢?不會也要學著會。要做事情,哪裏有天生就會的?不都是慢慢學會的?越是不學越不會,做多了、學多了自然就會總結出一套經驗。(官:我做了幾天了,……)幾天不行!頓漢做了一年了。

  學佛的人都怕麻煩,我說過:怕麻煩最好不要學佛。如果你不學佛,自己怎麼“想”,就讓它怎麼想;自己怎麼做,就讓它怎麼做。學佛了,你就要知道你所想的、所做的。甚至“想”,不能讓它想;做,更不能讓它做!內心每一個起心動念都要覺察到。這是多麼細心的工作?大家都願意去做;可是世間上的事比學佛簡單多了,大家反而不願意做。哪裏有這個道理?簡單的不會做,會去做煩瑣的事情!

  你把僧裝脫掉以後,穿俗家裝這幾年有什麼感受?(官:挺自在!)你的感受是真實的!我也有這個感受。因爲我感覺到自己做不到佛門裏規定的這些,所以穿這身僧裝感覺到很沈重、很難受。如果我穿一身俗裝,我怎麼想就怎麼想,怎麼做就怎麼做;可我穿著僧裝就不能這樣想、這樣做!而且還要把這身僧裝穿好,穿不好就有愧于這身僧裝。

  你們穿著僧裝,是否感覺到走到大街上人家都在看著你?你如果不是穿著僧裝,誰會去注意你?穿著這身僧裝,走到哪裏,人家都把你當師父恭敬、當活佛把你捧起來,真話聽不到、真事見不到。我們出家人常說:“恭敬僧寶”,我們作爲一個“僧寶”做得到位嗎?根本就不到位。

  你們是否記得我的一個同學?你們都說他神神經經、瘋瘋癫癫的,他就是出家幾年後,覺得到哪裏都接受供養,自己又沒修行好。結果他就把僧裝脫掉了,穿了五、六年的俗家裝了。他感覺到以這種方式鍛煉自己來得更快!他穿著僧裝,好多人都不跟他計較、讓他幾分,甚至把他恭維起來。他這種膽量、勇氣,我還是很佩服的。這種做法,不是每個人都能夠去做的。

  每一種選擇都需要膽量和勇氣!就拿小官來講,你現在不穿出家衣服,誰把你當師父看?誰會向你鞠躬、誰會向你頂禮?大家根本沒把你當作一回事!如果你把僧裝一穿,馬上又成了“師父”了,大家見了你都會向你合掌、向你鞠躬了。那麼事實上你前後是否變了一個人呢?只不過外表有點區別而已。

  一個真正學佛的人,要看好自己內在的起心動念。

  在座的出家人,是否問過自己:如果我們把出家衣服脫掉,到社會上去做事情,和我們現在穿著這身衣服到社會上做事情,會有什麼樣的區別呢?我想每個人心裏都非常清楚。那個時候才能夠看清自己、看清社會。這也是爲什麼當初釋迦牟尼佛讓他的弟子穿著“糞掃衣”,出去托缽。

  佛當初讓這些信衆恭敬他身邊的“僧寶”,這些僧寶已經是賢聖僧了!而我們現在既非“賢”、也非“聖”,和凡夫根本沒有兩樣。如果說要拿戒律來檢點我們自己,哪一條戒律都沒有守好!但是造化在造人的時候,生來就是這麼怪,眼睛長在自己臉上,偏偏看不見自己而能看見對方。除非你那只無形的眼睛打開以後,才能夠看清自己的起心動念、看清自己長得什麼樣子。什麼時候大家修到能夠看見自己,這個時候,你不是聖人,也是個賢人了!

  他們經常看到俗家的許多男、女老居士,自己省吃簡用,買了好多好吃的東西,拿到廟裏來供養叁寶。我們和他們有什麼區別呢?就是因爲我們穿了這身衣服,否則的話,他們會這樣對待我們嗎?如果我們真能做到像佛製定的戒律那樣,我們受用他們的東西也就無愧了。問題是我們現在都做不到。對于恭敬我們的人來說,他們同樣能夠得到福報、能夠受用;而對于我們自己來講,把我們無始以來修的福報都給受用光了!

  你們有些出家人也許覺得讓小官做“當家”不如法。爲什麼會不如法?就因爲他是個居士?居士管出家人,你們覺得受不了,如果明天我讓他換上出家的衣服,那你們就受得了了?當然,大家這樣想也很正常。因爲你們看不到對方的內心,只能看外表!小官本身出家已經多年了,也在一個廟裏管過事情、也閉過關。那麼我們僅僅是因爲自己是個光腦袋,穿個出家人的衣服,就接受不了他了?無論做什麼事情、到任何一個地方,總要合情合理。

  像“文革”期間被迫還俗的和尚,在宗教政策恢複以後,有許多人又重新穿上了僧裝。這些人裏面有好多人又重新剃度、重新受戒;有一部分人沒有重新剃度、受戒,而直接穿上僧裝。爲什麼會這樣呢?因爲有的人脫下僧裝以後,就按俗人的方式去生活了,沒有按戒律要求,這一部分人在宗教政策恢複以後,他穿上僧裝就又第二次受了戒。另外有一部分人他雖然脫下了僧裝,但在內心依然按戒律要求自己,這一部分人在宗教政策恢複以後,他又穿起了僧裝就沒有再去受戒。這兩種情況在居士中就曾引起強烈的反響:爲什麼這個老和尚又重新受戒,那個老和尚就沒有重新受戒?這就是因爲他們脫下僧裝以後,彼此選擇了不同的生活。一種完全是俗家的生活,一種是穿著俗家衣服的出家生活!當然這些只能是自己知道。如果小官你認爲有必要的話,那麼十九就再重新給你剃度。

  下邊你們有什麼問題可以提出來,今天不是新來了幾位同修嗎?

  問:我們能不能見性?

  師:太容易了。我可以講,你們在座的都曾經見過性。不是說前世,就是在這一世。只是見性以後你們沒有把握好,沒有繼續見性,而是見一下子又消失了,所謂的“修行”,是在真正明心見性以後才開始的。在此之前都是爲了明心、爲了見性,也就是爲修行打基礎。

  問:請問師父,何爲見性?

  師:你問何爲見性,我可以用一句偈子回答你:“眼前月不落,東方日又升”!如果你見到這種境界,又理解這個意思,你就已經見性了;已經見性,你就知道如何繼續修道。有好多人在刹那間都出現過這種境界,爲什麼不能夠保持呢?散亂心太重。

  問:師父,一個外星人告訴地球人:“地球上所有宗教都是錯的!”這句話對嗎?

  師:釋佛在臨終時說:你們不要以爲我說了許多法,實際上我一個字也沒說。如果認爲我說了法,你們是在誹謗我!真正的東西我還沒有說到。因爲真正的東西已經超越了見、聞、覺、知!所能表達出來的,都是有形有相的,它還必須借助于見、聞、覺、知。老子講:“道可道,非常道。”我講出來的都不是道,真正的道我還沒有講出來。

  禅宗裏面講:“見月通過指,指畢竟不是月,不要把我的指當作月!”所以你剛才說的這句話又對又不對。它只是對某一個層次的人講是這樣。爲什麼我們把“叁藏十二部”當作經、律、論,而開悟的那些祖師、菩薩說這些都是破爛、廢紙,沒有用,都把它燒掉取暖、引火做飯了?這是針對不同層次的修行人講的。那麼我們作爲一個沒有開悟的人,若這樣看待經典,這樣糟蹋經典,我們就會有罪過、有因果!

  好多人都想閉關,剛才我說那句話的境界大家都沒有達到、都沒有出現,閉關幹什麼呢?當然也可以去體驗一下子,可以去靜靜心。但這些對于你真正修道來講,都無濟于事。你的心態都沒有通過外面的接人待物而訓練好,還看不見自己的起心動念,那麼你通過靜坐,又怎麼能夠看清自己的起心動念呢?你把自己關起來,既沒有人惹你,也沒有人跟你過不去,又沒有人說你不中聽的話,所以你不會起念。

  如果…

《降伏其心 二 學佛必須看清自己的起心動念》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