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論很多,暫時不說。
第一難信之法
“諸法得生,以識爲因。”法包括一切事、一切物,在學理上綜合言之稱法。千萬注意,不要看到一個法字,以爲是手裏拿個牛角嗚嗚地吹,或搖個鈴子,畫張符叫做法,那就糟了,那叫魔術,不是法。法者,一切事、一切物,萬有的總代名詞,精神的、物理的都概括在內。“諸法得生”,萬有一切事物的産生;“以識爲因”,唯識所變、唯心所造的。萬有包括中東石油、包括四大洋海水,都是唯心變的,你看佛法講這個。
年輕時碰到某所大學老一輩心理系系主任,在他家裏吃飯,一起談到這個問題。他說他研究心理學很久,相信佛學,也最欣賞佛學。“你們專修佛學,我很贊成,可是有一點我問你,是不是一切唯心?”“對啊!”我還記得在他家客廳的景象,他一邊講一邊把桌上的東西拿走。“萬法都是心造,你造個東西出來給我看,不能,有問題。科學嘛!要求證據,能,你給我造出來。”他是認真的,真心在研究這個問題,他不是唯物論者,絕對相信唯心,而且相信佛法最高。“你叫我求證,如何求證進去?”這是科學家的佛學研究。
但是,學宗教的說科學家腦子笨,你不要輕易取笑。絕對的學佛的,你拿證據來。一切唯心,兩腿一盤在這入定,坐它一天不動做得到?做不到不是一切唯心。是一切唯腿,不可以嘛!腿麻了坐不住。你說腿麻了還坐得住,心裏不想坐,又如何?你說腦神經的關系,但是除了腦神經以外還有什麼?這個問題很大,所以要注意。
叁世唯心
“正果相者,由種識故。”他說一切現象,譬如房間的現象,坐那麼多人看著黑板,看得見的現象、作用,這是因,以識爲因。正果呢?今天晚上大家湊攏來坐在這裏的現象,是後面有個力量,因爲我們要共同研究佛學,所以我自己不揣冒昧,臉也不紅站在這裏亂吹,諸位則坐在這裏看這個家夥吹得究竟如何。爲了一個研究佛法的因,想求得了解佛法、如何修證的目的,這個是因果的果,所以構成今天的相、現象。
換言之,我們今天坐在這裏共同研究《宗鏡錄》,由《宗鏡錄》的理懂了佛法,並懂得如何修證成佛、成聖,這是果。也就是說,我們現在是因,未來由此理達到成佛是果,所以說正果的相,由種識故。唯識有所謂種子識,以物質世間植物稻、麥、水果來比方心的作用,心識含藏過去、現在、未來叁世的種子。近一點說,現在坐在這裏想一想昨天的事,一定想得起來。把昨天當過去、當前生;明天准備怎麼辦事當然想得起來,把明天當未來、當來生;現在坐在這裏當今生。過去、現在、未來叁世的種子,腦子念頭一動一切都出來了。一下想明天的事,一下想昨天的事,一下想現在的事,都是這個心識在起作用。
昨天你在街上跟人打了一架的事已經過去了,可是今天越想越難過,昨天這個人講了我一句話,現在想想不舒服。昨天的事過去了,它過去的種子還留在心裏頭。過去的種子生出現在的作用叫現行,起現行的作用。所以人的一生都是前生的業果,像我的長相是個瘦子,瘦得像竹竿一樣,長不滿叁尺,重不滿半斤的樣子,是前生的業果;有些人長得又大又胖又壯,走不動,也是過去的種子帶來現在的現行。現在的行爲變成未來的種子。種什麼因,得什麼果,一切唯心,無主宰,誰都做不了你的主宰。
閻王不能幹涉你,上帝也無法幹擾你,一切是自我,這個真我也就是釋迦牟尼佛生下來,一手指天、一手指地而說兩句話:“天上天下,唯我獨尊。”釋迦牟尼佛講“唯我獨尊”,不是講他的“我”,他告訴我們大家,人世間就是你,唯心。這也同中國文化一樣,講天地人叁才,上是天、下是地,人在中間頂天立地,唯我獨尊,人的生命價值有這樣高。佛生下來的兩句話跟你講完了,誰都做不了你的主。
種子起現行,現行生種子,互爲因果。因果是自心、自體所變,所以說“正果相者,由種識故。”
“生諸分別法體之果及異熟等分位之果。”一切唯心,因果是由此心的轉變,生出一切分別,這個分別指心理作用、現狀,我們心理第六意識在分別。譬如聽了一句話,對這句話懂或不懂、對或不對,起了分別心的作用。一切分別法體之果,由諸法的體,形而上的本體造成種種差別現象。
“異熟”,是唯識學的專有名詞。在學理上、人的本位上,一般把在座的諸位叫人類,我們人類是個種類,假使在座中有只猴子,它看我們是怪物,猴子是一類。廣言之,人類也好,猴類也好,狗類也好,動植物等等都叫“衆生”,衆生這個觀念是佛法翻譯的名詞,它出自《莊子》的“群生”,佛教幾千年用慣了衆生這個名詞。“衆生”是依中國文化習慣,方便的翻譯;到了唐朝玄奘法師不滿意,但是也沒辦法。後世翻成“異熟”,異熟就是衆生,以中國文化言,衆生固然翻譯的不大忠實,可是在觀念上很清楚,大家一看就懂,如果講我們都是異熟,我才不幹呢!我還讓你別放到蒸籠裏蒸熟?我甯可當“衆生”,不當“異熟”。
什麼叫異熟?就是果報,一切萬有、生命、人生的道理等等,是種子生現行,在種子識中,過去的因,出生現在的果,現在的行爲構成未來的因。那麼,種子識中,現在的因是未來的報。譬如大家今天晚上到叁點才睡,包你明天上午頭昏腦脹,就得那樣的果,不要上帝跟你算帳,我都知道,如果今晚不來上課,八點就睡覺,包你半夜叁、四點就醒來。種什麼因,得什麼果。一切果報是很明顯的現象。
果報之來,構成生命,前後清楚,但是我們現在自己的果報搞不清楚。我們這一生,同樣是人,或同是女性、同是男性、同樣的年齡,受同樣的教育,出自同樣的家庭,同一父母,一輩子的遭遇卻統統不同,爲什麼?異熟,作用不同;怎樣來的?果報來的。所以佛說:“欲知前世事”,我們要了解自己前生做了些什麼事,“今生受者是”,從這一輩子遭遇的環境,就曉得自己做了些什麼。同樣的道理,“欲知來生事,今生做者是。”
有因有果 不要昧卻
前兩天講個笑話,大家看濟公和尚傳,宋朝有位太後信佛,夜裏夢到杭州廟子有個大徹大悟的聖僧。太後形容夢中和尚的樣子,要問她來生做什麼,廟子當家不敢說,這個和尚一天到晚瘋瘋顛顛,衣服破爛不堪,怎麼見皇太後?結果濟顛和尚不曉得從哪裏鑽出來了,皇太後一看就知道是他,他在皇太後面前笑一笑,裏面沒穿褲子,翻個跟頭就逃走了。這還得了!如果皇太後發了脾氣,廟子裏的和尚都沒命。皇太後說:“我懂了,聖僧已經答覆我了,就是來生要變男的,因爲這生做了很多好事。”濟顛用“現身說法”,翻個跟頭就是來生翻個身。管他是小說、真事,小說寫的很好玩,這說明因果現象。等于我們幾個同學討論,“你的前生是女的。”“以何爲證據?”“你看看,一出來這樣的扭兩下,又進去了。”這是比方啦!講笑話。因果的道理一切唯識、唯自己的變。
但是因果不是你打我一拳,我踢你兩腿,不一定,所以叫“異熟”,異世而熟、異地而熟。今天做了壞事,種了惡因,並不一定明天受果報,也許叁十年後,也許來生受果報,這個爲什麼不能定?用電腦計算,它是因緣生法。戒律方面有個偈子:
縱經千百劫,所做業不亡。
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
這個果報是異熟的果報,所以構成一切衆生的現象是異熟果報。佛法不是講唯物思想的空,我們所做的善業、惡業,永遠不會掉,不會亡失。“縱經千百劫”,你今天講了一句話,乃至對他瞪一眼,這麼一個因,既便經過百千萬億劫,只要因緣湊合,果報還自受,因此叫“異熟”。戒律上經常提到這個偈子(不是戒本,戒條本子上看不到),這個來由是某人犯了罪,問佛爲什麼犯這種錯誤,佛才說出這首偈子。
自受不是誰作你的主宰,無主宰非自然。“生諸分別法體之果及異熟等分位之果”,什麼叫“異熟分位”?例如在座的,很明顯有四種異熟分位:男人、女人、老的、少的,其實詳細分還很多。譬如有人活二百歲才死,有人活二、叁歲就死,有人變成中國人,有人變成外國人,這些都是業力上的異熟分位。
這一節答案還沒有完。這些都是答覆第一個問題“緣生”的,因果是緣生;反過來說,因果既是緣生,緣生就性空嘛!性空怎麼有因果呢?“大乘圓頓,識智俱亡”,大乘佛法講空嘛!無所謂唯心唯識,離心意識了嘛!般若心無所謂知,既然是空的,怎麼還有因緣生法,怎麼還有因果呢?現在就從這個問題開始答覆,我們把它分成兩節,現在接下去看:
所以上至諸佛,下及衆生,皆因果所收。何得撥無,墮諸邪網?
所以說一切唯心,無主宰非自然,上至一切佛,下到一切衆生,站在因果的立場,可以說沒有跳出這個因果。他之所以成佛,是他多生累劫種了成佛之因,這生得成佛之果;我們這生不能成佛,是因我們種了不能成佛之因,得未能成佛之果,不過我們現在開始種因,慢慢修這個果。
所以說:“上至諸佛,下及衆生,皆因果所收。何得撥無,墮諸邪網?”你怎麼認爲佛法講空就是沒有因果呢?“撥無”,撥開,丟開。如果認爲佛法說空而把因果整個空了,是“墮諸邪網”。邪網用得好極了。被邪見網住了,解脫不了。偏見也可以說是偏見之網,把你控製住了,你告訴他這樣、那樣,他總是在網子裏轉,有時碰到那些人討論佛法,頭大了,只好向他投降,“都是你的對。”一句話就好了,因爲他被網住了,我們不要再鑽進去。
道不盡的因果
只爲一切外道,不達緣生,唯執自然,撥無因果;二乘眇目,但證偏空,滅智灰身,遠離因果。
“一切外道”,所謂外道者,心外求法,與一切唯心原則違背的謂之外道。外道並不一定是罵人的話,不要搞錯,它指的是一個內外界線的範圍。外道認爲萬物的發生都是自然來的。學哲學的要問:“自然怎麼來的?”種子來的。“那種子怎麼來的?”“種子就是種子,是自然來的。”這是自然…
《宗鏡錄略講上冊 (第九章)》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