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紮西持林冬日劄記

  紮西持林冬日劄記

   二零零九年初,希阿榮博堪布在家鄉的紮西持林閉關中心寫下多篇隨感,或睹物思人,或暢談佛法人生。細細品味,素樸平實的語言背後是堪布一貫的清亮、通達。願這組散發著紮西持林冬日氣息的小品,在乍暖還寒的初春時節,給您帶去一縷溫煦幽遠的白檀香。

  (一) 信心

   藏曆土鼠年末,我回到家鄉。紮西持林的冬天是這樣安靜。時間成片,晝夜無聲交替,歲月的流逝喜樂清明。

   紮西持林所在的馬頭金剛神山腳下曾是嘎瑪活佛的住處。當年應活佛祈請,法王如意寶在那裏爲玉隆闊信衆宣講了取舍善惡等深淺教言。如今嘎瑪活佛居住的院落改建成爲一所養老院,爲附近的老人提供一個安心修行、衣食無憂的去處。法王如意寶在此歇息時用過的床榻完好保存在養老院經堂裏。每次到養老院講課,那張床榻都會勾起我許多的回憶。法王如意寶在五明佛學院的住處也有這麼一張床榻,以前法王的屋子很小,一張床就幾乎占去一半空間。他老人家總是坐在床上與我們聊天。那樣親近和溫暖!

   附近的藏民趕過來,很多人到了山下卻又猶豫了,怕冒昧上山打擾了主人,于是紛紛聚在山腳下養老院周圍。我幾乎每天下午都會過去養老院,與他們聊天,給他們傳講佛法。我實在很高興見到他們,其中不少人是我兒時的玩伴,與他們一起常讓我想起童年的往事和那時單純的快樂。來聽法的藏民越聚越多,從幾十人增加到後來的兩千多人。他們虔誠而熱情,往往在下課或法會結束後仍不肯散去,總要在路邊站很久,等到我出來轉山時獻上他們燦爛的笑容和羞澀的問候,才心滿意足離開。回家路上,也許想起剛才聽聞的佛法,讓他們受用快樂,便忘情地放開喉嚨唱起來,或是佛菩薩的名號、心咒,或是即興編出的歌謠。宛轉嘹亮的歌聲回蕩在玉隆山谷,使這冬日的傍晚愈發甯靜。

   在這樣一個黃昏,我講完課後沿山間小徑轉繞,無意中擡頭看見西天上一朵圓形的雲彩飄過來,我想那一定是我的上師法王如意寶的示現。上師從西方極樂世界來看我了!他老人家從來就沒有離開過我啊!每次回到家鄉,看到法王當年在這裏弘法留下的遺迹,我都會更加強烈地思念起我的上師法王如意寶。

   1994年(藏曆木狗年)春,法王如意寶第二次到多康地區弘法,我一直陪伴在他身邊。雖然事先就知道傳法途中會經過我的家鄉,我也竊竊盼望:說不定法王如意寶到時候能去我家裏坐一坐。但說真的,這對我來說實在是太大的一個奢望,光是想想就讓我的心激動得怦怦直跳。後來當法王如意寶真正走進我家簡陋的牛毛帳篷,爲前來拜見的人們賜福、傳法時,我幸福得直想哭,害怕眼前這一切都是在做夢。世事如夢!仿佛只在轉眼之間,身在其中的一切都變了。法王如意寶示現圓寂已經五年。牛毛帳篷變成了一座白塔,在晴朗的日子、在風雪交加的日子、在無常而悠長的歲月裏,提醒著人們曾有一位聖者在這裏停留、歇息、宣講佛法。這座白塔最終也會在時間的刀劍下化爲粉末,隨風飄散,到那時,我對法王如意寶的思念和感激,人們對法王如意寶的思念和感激,還會繼續。

   法王如意寶生活樸素,對衣食住行沒有什麼要求。他不愛穿鞋穿襪,一年四季常常都赤腳走路。記得我們在經堂等待法王上課,只要聽到那厚實的大腳在地板上一路走來的熟悉的聲音,我們就知道上師到了。至今想起當時的情景,我仿佛仍能聽見法王急切又穩重的腳步聲。

   弟子供養的衣服,法王往往穿一兩次便轉送他人。信衆供養的錢,他也都拿出來分給學院的出家人。聽說當年在江瑪佛學院學習時,幾乎一無所有的他曾幾次把自己微薄的財物全部供養給上師托嘎如意寶,連一件衣服也不留,供養完上師只好向道友借衣服穿,等有了錢再慢慢還。後來在喇榮五明佛學院,法王又數次攜妹妹阿裏美珠空行母和外甥女門措空行母把除佛像、經書和一身衣服以外的所有財物變賣,所得錢財由學院僧尼平分。

   除了開法會需要,法王平時也不喜歡戴帽子。他曾說出家人沒事戴頂帽子顯得對上師和僧團不夠恭敬,如果一定要戴,就只戴蓮師用過的一種圓形小帽。記得那時法王在課堂上講過此事後,學院出家人果然不再戴帽子,只有阿莫繞多一個人標新立異,找人定做了一頂蓮師一樣的小圓帽,戴在頭上到處走,大家怎麼取笑他也不在意。現在回想起來,他可真是個率性的人!他後來坐脫立亡、潇灑往生,應驗了大圓滿甯提金剛藏乘的一個觀點:只要師從一位傳承清淨無染、具有殊勝證悟的上師,修行人僅靠對上師堅定的信心就能解脫。法王如意寶正是這樣一位可以把今生來世的安樂都托付給他的上師。

   1994年,紮西持林還只是馬頭金剛神山半山處的一塊空地。法王如意寶聽說我們准備在那裏修建一個道場,特意上到山腰爲後來的紮西持林進行加持。慈悲的上師啊,永遠是那樣熱切地護持著弟子的每一個善念善行!法王如意寶曾在課堂上要求我們把自己發下的誓願寫在紙條上交給他。有人發願終生閉關修行,有人發願著書立說弘揚佛法。記得我當時寫的是:盡己所能弘法利生。法王看過我們的紙條很滿意,他笑著說:“你們要說到做到。以後就算我走了,我也會時常回過頭來看你們是否在履行自己的諾言。”從那以後,我們的生活都有了各自更明確的目標,信心滿滿的,因爲知道法王在關注我們付出的每一分努力、取得的每一點成績。他時刻都在護持我們!

   法王如意寶是真正的佛。對普通人來說,佛的境界不可思議。我們所感受到的法王的慈悲和智慧,只是佛陀無盡功德藏的滄海一粟罷了。很多人去學院參加過法王的荼毗大典,現量見到熔鐵成漿的烈火卻燒不壞法王的肉團心,火焰過後出現的是金剛舍利。一般修行人如果戒律清淨,精進修行,成就了羅漢果位或菩薩果位,荼毗時可能會出現舍利,但絕不是金剛舍利。金剛舍利在佛教中只有當修行人證得佛果時才會出現。所以,法王如意寶與諸佛無二無別,這不是誇大其詞,也不是方便假設。如果在修行中真誠地向法王祈禱,不要懷疑,我們一定會得到佛的加持。

   有的居士雖然沒有見過法王本人,但對法王的信心很大,非常想以法王爲上師。後來他們向人請教能不能將法王觀想爲自己的上師,那人卻說:“你們沒有得到過法王的傳法、灌頂,沒有在法王座下聽聞過佛法,所以法王不是你們的上師。你們現在可以在我這裏求灌頂,這樣我們可以確定上師與弟子的關系。”聽說這件事後,我非常難過。沒有見過面就不能作爲上師,這顯然是說不通的。在佛教曆史上,修行者依靠早已離世的前輩大德的精神指引和加持而證悟本性的例子很多。像大圓滿祖師吉美林巴尊者與全知法王無垢光尊者生活的年代相差幾百年,然而憑借對無垢光尊者的不共信心,吉美林巴尊者修法時一直向無垢光尊者祈禱,最終在上師的加持下,成就了與上師無別的佛果,被甯瑪巴弟子尊爲繼無垢光尊者之後的又一位大圓滿祖師。另外一個例子是法王如意寶與全知麥彭仁波切。法王出生前,麥彭仁波切就已經示現圓寂了,但法王對這位前輩有著堅定的信心,十幾歲時在圓滿念誦麥彭仁波切所著《大圓滿直指心性》一萬遍和麥彭仁波切祈禱文一百萬遍後,證悟了無上大圓滿。所以上師與弟子之間關鍵的是心靈相契。無僞的信心可以穿越時間空間,而成就者的加持原本就無所不在。

   現在的佛教徒大概沒有誰見過釋迦牟尼佛本人。如果沒有見過就不是上師,那麼釋迦牟尼佛就不是我們的上師,我們也不能自稱佛弟子了。這不是很矛盾麼?

   任何人只要對法王如意寶有真實的信心,都可以把法王如意寶觀想爲自己的上師。

  (二) 無盡藏

   法王如意寶的一生是個無盡藏,凡與他結緣的人都得他的好處。

   上師的學養和證悟境界,我不敢也無力蠡測;然而追隨上師二十年,對他老人家爲人處世的方正圓融,我還是頗爲了解的。毫不誇張地說,在法王如意寶身上,光是做人一項,就夠我學一輩子。

   初到五明佛學院,我是抱著參見法王的目的來的,沒想到能留下在學院常住,因爲我當時總共只有四十五塊錢。法王一眼看到我心裏去,知道我的願望和難處,話沒多說就主動留我在學院住下,而且馬上讓人拿來被褥、食物和必要的生活用具,由他的妹妹阿裏美珠空行母和外甥女門措空行母親自送到他爲我准備的小屋裏。那時法王自己的生活條件並不寬裕,但只要別人有困難,他往往不等人開口就把忙幫到,仿佛一切都是理所當然。像我這樣的窮學生,跟在法王身邊得到的不僅是佛法的利益,還有他情意的好處和物資金錢上的幫助。他成天忙于傳法、講學,周圍的人、身邊那麼多弟子,每個人生活上的小事他卻都看在眼裏,記在心裏。然後,似乎完全不經意地幫你把問題解決掉。

   一件事如果應該去做,法王如意寶便顧自做去,人前人後從來沒有說過任何一個人不好。1985年,法王倡導藏地寺廟進行整頓,糾正違戒行爲,清淨僧團風氣。這次行動得到衆多寺廟的響應擁護,但也不可避免地觸犯到一些人的利益,引起他們的不滿和攻擊。隨之而來的紛爭困擾前後持續了十年。這期間法王沒有抱怨、批評過任何人,也沒有同任何人爭論、辯解,只是堅定地做理所當爲之事。只有一次,他淡淡地說:“如果以僧團現在的狀況,我們放任自流的話,藏地佛教將前途暗淡,岌岌可危。爲了佛法繼續弘揚,我就是獻出自己的生命也不會退卻,何況只是面對一些無謂的誹謗。”

   在我的印象中,法王待人極其柔和,無論對誰都彬彬有禮。他喜歡開玩笑,但即便他揶揄打趣你時,你依然能感覺到他對你的尊重。那不只是禮節上的周到,而是發自內心、不傷人、不傷物的一種悲憫情懷。到法…

《紮西持林冬日劄記》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直接转到: 第2页 第3页
✿ 继续阅读 ▪ 新年教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