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來接引當然是正念。
488.臨終時,心念佛號,如果阿彌陀佛來接引,是否不爲所動,只管繼續念下去?
如佛來接引,是已感應道交,當然要繼續念下去,一失去念頭,往生就無分了。既然來接,就應當懇切求去,如果念佛不動,是否不想去呢?以持名爲結果,就是其他宗的辦法,不是淨宗的意義。
481.往生西方,是死了後去的嗎?
自然是肉體死了後神識往生,但功夫卻在生前。
482.往生極樂就已經不再有輪回了,爲什麼經上說極樂世界也有人天?
往生西方後已了分段生死,但還有變易。在此身沒有證得果位以前,以他的化身的高下,假名爲人天,並不是我們這個世界所說的人天。
483.出蓮胎以後是否同樣享受八功德水呢?
出蓮胎後直接享用八功德水,在蓮胎裏不能和水接觸,只不過蓮花爲水長養,受水氣的滋潤。
485.往生西方一定要經過蓮花化生嗎?是不是可以直接見佛呢?
說法必須依經典,西方叫做蓮邦,難道是亂說的嗎?即使是斷惑的上品,也要經過蓮花化生,接引有蓮花,化生也由蓮花。其他淨土,一定要斷惑才能往生,所以不必再在蓮花裏修養。唯獨極樂淨土,不要斷惑可以往生,所以要經過蓮花以養聖胎。
486.佛法常說:“有生即有滅。”那麼極樂世界蓮花化生的形體是否也有生滅?
四土叁身,惟獨寂光與法身不生不滅,其余都有權變。但沒有權宜,就不能普度。有一分惑未斷,則仍不了生死,蓮宗竟有九品高低,品品成就。化身有相,雖有生滅,也是變易境界,生滅一次上一次境界,並不像凡夫的隨業流轉。
487.念佛和唱佛有什麼區別?
修行人只有念佛,念者當前之起心,此心不使散亂,叫它歸于佛號。唱佛唱贊之類,有板有眼,有韻有調,多人合作功課,可使整齊劃一。佛法要點在于戒定慧,念佛是求心定,唱佛也能求定,但比念力差遠了。如果自己在家做功課,不必唱佛。
488.用有佛像的念珠念佛,數到珠頭不可越過,以珠頭爲界限,反回繼續數珠,爲什麼這樣做呢?
掐珠從佛頭起到佛頭止,應掉轉過來,因爲到佛頭處,珠繩一定會有多余空閑,掉轉過來,剛好再掐。如果越過佛頭,沒有剩余的繩子,不好再掐珠。
489.往生淨土都會回入娑婆度生嗎?
淨土宗是大乘法門,要發大菩提心,凡是上品往生的人,早就發願回來度生,沒有不來的道理。
490.念佛號是多好,還是少而求得專一爲好?
專一從多念而來,初學者不能持久,宜從小開始,漸漸增多,最後做到飲食睡眠全是佛號,就無所謂多少了。
491.如何處理念佛和工作的矛盾?
念佛是大乘法門,是自度度他的菩薩道。在家有經濟負擔,教書有功課鍾點,如果能夠善于利用,都沒有妨礙,所謂搬柴運水都是道啊!念佛作自度想,家庭經濟、一切公務,盡職盡責,作度他想。爲求往生而自度,爲求往生而度他,爲求度他往生而負擔家庭經濟,爲求度他往生而有工作。推而廣之,萬法歸一,一即是一心,行住坐臥都不離這個,這個就是信願行啊!
492.弘一大師勸人老實念佛,是什麼意思?
真信不疑,發願往生,苦樂順逆,概不退轉,再聽他法,也不改修,奇異境界,心不貪求,佛說一心,功到自成。
493.往生淨土都有神通,可以看見自己的親屬嗎?
一旦往生,即有無量神通,不但能夠看見一生的親屬,而且能夠看見多生的親屬。
494.如何快使業盡,早日往生?
往生只講壽盡,未必業盡,兩者不可相混。壽指一生應得的果報,業指多劫所造的因緣,壽到一定時期自然會盡,業必多劫修持才斷。往生只論壽盡,不必業盡。壽命應聽其自然,不能促使短命,如果非常厭惡娑婆,就只有精進持名。
495.人人念佛往生,阿彌陀佛一個人怎麼忙得來呢?
阿彌陀佛的法身遍滿虛空,光中化佛無數億,化菩薩衆亦無邊。
496.念佛時可觀想佛像嗎?
念佛能夠觀像當然很好,不能觀,單念單聽也可得力。念《阿彌陀經》可以隨念隨觀經中境界,誦畢念佛就不要作觀了。
497.佛像各有不同,如果觀想時采用印象最深的可以嗎?
當然可以采用自己最喜愛的佛像,應使印象越來越深刻,做到不管在什麼時候,只要一想起佛像,就能清晰地出現在眼前。
498.觀想的佛像越大越好嗎?
對。八尺、丈六、五須彌、四大海,越大越好,先觀八尺是從小的觀起,漸漸增大。
499.什麼叫做西方四土?
修淨業的人,惑業絲毫未斷,往生只相當于人天,但所出生的地方,有佛菩薩聲聞一起聚會,這就叫做凡聖同居土。斷了見思惑的聲聞所居的土叫做方便有余土。分斷塵沙惑的菩薩所居的土叫做實報莊嚴土。圓滿佛果所居的土叫做常寂光土。
500.“初發心時,即位同正覺。”應該怎麼理解?
這句話著重在“同”字,就是說初發心時真誠懇切,勇猛無僞,便是真心顯現,同于證果之心,並非就是正覺了。
501.印光祖師說:“追頂易受病,大聲、小聲、金剛、默持,隨自己精神調停而用。何可死執一法,以致受病乎?隨息不如靜聽,以隨得不好,也會受病,靜聽不會受病。”什麼叫做追頂、隨息、靜聽?
追頂前面已講。隨息就是隨從自己的呼吸念佛,有的呼吸一次,念佛一句,有的呼時念,吸時不念,有的一呼一吸念一個字。靜聽就是口念耳聽,或者心念心聽。
502.請問臺中市第四信用合作社鍾世賢居士在十幾歲讀中學時便懂得念佛,並且能度大人進佛門,結婚後教妻子念佛,他前世是否有善根呢?
既能自動念佛,又能度他念佛,並且佛化家庭,看這種種現象,不但前世有善根,也許還是精進修持的人,未能證果,仍入輪回。
503.鍾世賢居士今年四十四歲,身體強健,但檢查竟得不治之症。他臨終前早晨二點鍾時忽然大喊:“嗚,天上亮金金!”就雙手合掌大喊“南無阿彌陀佛!”他的兄和妻一直在旁邊助念,因他的聲音太大,驚醒了同病房的十幾個病人,兄告訴他小聲點,以免影響人家安眠,他點頭說好,但聲音並沒有變小,由于家人念佛聲小,他突然說:“你們怎麼不念佛助我往西方極樂國!”接著又對兄和妻說:“我先去了!”兄問去哪裏,他說:“去極樂國,我先去等你們!”兄說:“我奉送。”他說:“好!”以後又大聲念佛,妻子哀痛地說:“你去了留下五個年幼的子女怎麼辦?”他就大聲回答說:“你怕什麼?有媽媽和大兄在。”南無阿彌陀佛的聲音更大,更急,念得整個病床都震動,醫生想要打強心劑時,他說:“不要耽誤我,我要去西方極樂國!”拒絕了。妻子又哭訴:“你要保佑孩子啊!”他回答說:“我到極樂國當然會保佑孩子!”並說:“簡單,一律用素菜。”從早晨二時到四時四十分,不停地大聲念佛,到最後一個佛字終于斷了氣。請問這種情形是否往生了極樂?
看見金光即是阿彌陀佛的佛光,自動念佛不停就是正念分明,囑咐眷屬助念,可見求生懇切,拒絕打強心劑,更是正知正見,遺囑喪事簡單用素,足證心不顛倒。這些現象都很難得,一定往生無疑了。當時也有極大障礙,幸而度過。就是妻子不懂淨宗,臨終哭叫幹擾,又說許多兒女俗情,這是大忌大錯,幾乎害了大事。如果不是世賢願力深厚,就會被眷屬扯回,萬幸!萬幸!
504.佛經說臨終十念就能往生,爲什麼鍾世賢居士念了近叁千多句計二時四十分才往生?
十念往生指最後一刻,落氣時最後一刻能一心不亂,一念也能往生。
505.只注重早晚十念,能否往生?
十念法是對極忙的人來說的,堅持早晚十念,其他時間也要養成心中有佛的習慣。如果能夠擠出時間,還是多念爲好,臨終才有充分把握。
506.佛說西方極樂,是不是也是善巧方便?
既是真實,又是方便。
507.我在大陸信佛時,兄弟姊妹等等都歸依印光大師,現在到臺灣有沒有必要再歸依另一位法師?
歸依叁寶,不同于世間拜師,世間拜甲爲師,就是甲的弟子,拜乙爲師就是乙的弟子,因此,拜甲與乙無關,拜乙與甲無關。佛教歸依,是歸依叁世十方的平等意義。簡單來說,無論歸依任何比丘爲師,就是十方叁世僧衆都爲我師了,如果你要親近某位比丘,盡禮結緣,也未嘗不可。
508.帶領大家做早晚功課,可不可以用唱片或錄音帶代替人唱?
不很適宜。作課是修德的一種,唱片、音帶是他物發聲,聲音佛事不是發自我心和自己的性德,修力自少。帶領人做功課,不止聲音,還有威儀,大家知道是機器,就會降低尊重之心。錄音只適宜助念,因臨終時不知道聲音是人是器,無分別心,就能生效。錄音與極樂世界鳥樹演法也不同,那裏的衆生早知有相五塵都是阿彌陀佛的化身,故好像是佛在身邊。
509.大聲念見大佛,小聲念見小佛,對嗎?
這僅僅是念法的一種,大聲自然有利益,但其他方法也各有優點。
510.念佛念到一片空寂,連佛號也提不起來了,是什麼境界?
無作無願,是至上境界,提不起來,是失念的煩惱。
511.歸依叁寶就是正式佛弟子了,假如在偏僻處,只有信仰念佛而無歸依,將來往生有障礙沒有?
歸依自有其功德力量,如果地方偏僻而無法師,只要是出自真心,書信請求歸依也可以。如果不誠心,當面歸依,也是形式,要重心而不重形式啊!往生西方,全在念佛功夫,臨終是否有障礙,全在是否招魔,魔就是自己造的惑業,所以念佛的人,必須諸惡莫作,衆善奉行啊!歸依叁寶,遵守叁寶的教訓,善莫大焉!如果歸依而不遵其教,僅僅種種善根罷了。
512.念佛的人在西方都孕育了一朵蓮花,念佛增多則蓮花長大,念佛減小則蓮花變小。我現在工作忙,連規定的數目都不能念完,只好一面工作一面默念來補充,將來往生有障礙嗎?
如果因爲事忙,不能作完定課,但能在心中默念,這是內不斷,不得自責爲退轉,蓮花仍然在滋長。如果擔心臨終生障礙,必須依賴平時修養。只要做到“饒他忙似箭,不離阿彌陀。”,並且又諸惡莫作,衆善奉行,所作俗事,過去就了,使心中有佛無他,臨終一定沒有障礙。
513.定數念完佛後,再接念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清淨大海衆菩薩、地藏王菩薩,如此是否符合淨修方法?
課目爲古德所訂,不宜更改。敬信地藏菩薩,也是應當,因爲世尊已去,彌勒未來,地藏受世尊之囑救度我土衆生。但最好在定課作完後,專念地藏聖號數聲,不耽誤時間,兩全齊美。
514.常聽說往生者預先知道去的日子,敬請解釋。
功夫成熟,惑斷心開,自然開發神通,可以知道自己往生的日子。修行人直心無僞,便是道器。直心就是心正,無僞就是意誠。聖賢之書說:“至誠之道,可以先知。”又何況修到一心不亂的淨宗呢?
515.怎麼對待夢中瑞相?
夢見叁寶都是瑞相,但不要對人誇耀,一有執著,就會著魔。
516.佛說七天念佛到一心不亂即能往生,如果這時沒有命終,能往生嗎?
經上說臨命終時,佛才來接引,並不是一心不亂,立即往生。
517.念佛需要韻調嗎?
自己念佛不必研究用什麼韻調,只要勻稱就行。如果隨衆念佛,只有隨順維那之調,自己不得單獨亂板。怎麼才能做到一心,各人有各人的情況。我的念法,一向不出聲,屬于金剛念。
518.主佛七的人,是否一定要是出家人?
以出家法師最好,而且在寺廟精舍爲宜,因爲打七要有時間、地點、主人、道友、經費、說法等等緣分,出家法師就容易做到。如果偏僻處請不到法師,也可請一個在家人代作。但不管請出家人,還是請在家人,一定要以有經驗爲標准,因爲七中有許多事務,都要如法,不注意就會出現過失。
519.真正打佛七,是否要請一位已得一心不亂的大德來主持?
能請到當然很好,但要請到真正的大德卻是非常困難的。不得已只好請其次的,只要專修淨土,深解儀規的人就行了。
520.能預知時至而往生,是否都已做到一心不亂了呢?
不一定,一心不亂是淨念定功,預知時至是誠敬所感,曾見外教所修,也有預知時至的事。
521.念佛叁昧是否一心不亂?
可以這樣解釋。
522.經上說觀世音菩薩早已成佛,爲什麼他現在又成了菩薩呢?
度生願深,所以化爲菩薩,輔佐阿彌陀佛,接引娑婆衆生往生極樂,實際上仍然是佛。
523.往生後乘願來娑婆度生,命終後又往什麼地方?如果造了惡業,是否要墮落?
能得往生,就是候補佛位,斷盡見思,才會再來,一來度生,就不會造惡業,一生命終,再生他處,如感力弱,可再往西方。
524.聽說念滿叁十萬遍往生咒就能往生,對嗎?
叁十萬遍,必定往生,是古德的經驗,怎麼會欺騙人?但對具體的人來說,有誠有僞,心有定散,雖然都念叁十萬遍,效果就不一樣了。念往生咒是求生西方淨土,念佛也是求生西方淨土,都要做到一心不亂。
525.古德提倡參究念佛,並說可以上品上生,今人念佛,如果信願堅固,是否可以參究?
參究念佛叫做禅淨雙修,開悟往生,自然是上品。不只是參究,也重視研教。經上說上品上生必須讀誦大乘經典。但這些都對上等根器的人來說的,不是中下根器所能做到的。淨宗之妙就在于叁根普被,要明白這個道理,才好量力而爲。信願堅固已經很好,如果參後反而退信願,那就是求升反墮了。
526.病人不願聽佛號,可以強迫嗎?
不行。佛法無邊,難度無緣之人,他不願聽,你要強念,僅僅是增加他的煩惱,心好事錯了。
527.助念怎麼才能使病人得益呢?
助念輪班,快慢高低要問病人,要使用病人平時喜歡的念法。如果只隨自己喜好,恐怕難以幫助病人。
528.念佛靜坐中偶然感覺有一道暖氣自背脊而上直至頂門,應如何對待?
念佛目的在止妄入定,不希望有什麼特殊現象。觀想等法都要有師傅指導,以防出錯。道家有小周天法,能卻病健身,學的人很多,它的方法是運氣調息。你念佛出現這種現象,是否平時習練了小周天。如果沒有名師指導,應該停止。如果沒有練習,不去注意,一心念佛,就會停止。
529.普賢菩薩十大願王導歸極樂,馬鳴等各大菩薩都願生安養,許多大禅師也力倡淨土,這不是說淨土是各法之王嗎?與“門門(法門)第一”是否抵觸?
諸法平等,是指普通法門,必須斷盡惑業,才能解脫,獨淨土法門爲八萬四千法門以外之法,能夠帶業往生,一旦往生,即能斷惑。至此不是平等了嗎?
願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濟叁途苦;
若有見聞者,悉發菩提心;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
《淨土法門疑難問題解答》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