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督,天主教俱稱,從上帝創造而來;佛教所稱,是因緣所和合而來;孔教所稱,天七生人,混沌初開時,未曾有人類。或曰,從猿改造新生活而來。到底這人類,從何而來呢?(何坤茂)
答:華嚴有原人論,言之甚詳,然名辭太多,初機恐不能頓解。居士既知衆緣和合,便是正見,茲就易解者言之。液體,氣體,固體,此等物體,當然各有其元素。據近發現者,已有九十二種之多,其未發現者,諒不知凡幾,如是元素,充滿虛空,是常人所知者,尚有最奇妙之靈性,(猶如電子然)亦滿虛空,是常人所不知者,凡此皆爲衆緣,液氣固種種因緣和合,而幻器世間,如山河大地一類之礦物,再和合而幻苔藻草木一類之植物,此後愈和合愈複雜,而靈性依附,則幻化生濕生有情世間之動物,各動物互相和合,而幻卵胎動物,此生物之大概也。若夫人乃胎生動物之一,(本有四生之說)因是出焉,而人在動物中,本屬優特,此又須合天獄六道善惡業報而乘除之,則符原人論之旨。
問:學佛當軍人的上前線殺敵,保國安民,不但無罪,而且有功。爲什麼害人的蟲類,如蚊子蒼蠅是傳染病菌的媒介,甚至使人生病至死,消滅此類害蟲適合衛生,增進身體的健康,相反的不但不要撲滅它們,還要供養它們,前後事實豈不相矛盾?(衡钰)
答:國設軍隊,義在防衛,非爲侵略,倘有犯我者,能抵抗而驅之,使不得逞,屈服而去,即爲盡其能事。故曰止戈爲武,不須多殺,此仁人之軍旅也,若以軍隊專供侵略,冀滅盡他族,即國際之蟊賊矣。至于各種動物傳病菌者,以現在科學如是發達,何難設法防之驅之,使其不害于人,又奚必盡滅其類,結此冤債。佛法與政治立場,少有不同,故主張不妨各異,佛以四生平等愛命去體貼,六道多生眷屬作觀點,故不主殺。譬如親子,得有肺病,父母知其傳染,只有隔離調護,而絕不忍先殺之,以杜傳病也。
問:衆生互相殘殺,這是因果律,爲什麼行凶的人,還要受社會人士唾罵憎恨,及法律上處罰,以至判死刑。劊子手奉令處決死刑者,豈不是結了冤永生解脫不了嗎?(衡钰)
答:互相殘殺,雖有因果,乃是迷惑者所趨之迷途,冤可解而不可結,乃覺悟者所趨之覺徑,迷與覺何是何非,甚分明也,執國政者,遵守一切法規,維系治安,犯法治罪,此即眼前之顯因果。倘此不解,而奢談過去之隱而難明者,更夢呓矣。劊子手代法行刑,不負結冤之責。
問:“中陰身”,在無始以前,系從何而有?由中陰身轉生人身,由人身修成佛菩薩,而佛菩薩有法、應、化叁身,化身爲應化衆生,能變化千百億以至于無量數。然衆生之“中陰身”除成佛外,其體性原不生不滅之不變化者。惟據雲在其未成爲“後有身”前,尚有隔數月一次之生死變易,其果報之緣由何在?(方奮青)
答:中陰身亦翻中有身,其義是說前生身已死,後生身未入之際。明乎此,則不能謂 無始以前而有中陰身,且既曰無始,何能再說無始以前。中陰身成佛一語,更是誤會,中陰乃生死之過渡身,何能成佛,法身是性體,應化是相用,應化依乎本體,如日光而依日體。“不變”是性體之如如,“隨緣”是相用之玄玄,自無只法身而無應化之理,猶有日即有光也。中陰生死有遲早之不同,然最遲亦不過四十九天耳。
問:若有父子同皈依一法師,同稱法師爲師父,是否有礙?(翟孟秋)
答:此無分別,阿難爲佛之弟,羅樭羅爲佛之子,同時爲佛弟子。儒家曾皙曾參本爲父子,亦同爲孔子弟子。
問:人類之始,據說是由細菌而再進化成人,確否?(張鴻聲)
答:佛法所重之學問,在乎心性,故曰萬法唯心。居士問人之始,佛家亦曾經言之,有“原人論”,即說此問題。本刊問答中,經屢言之,祈查閱。科學家有言人從猿來,或系菌變,均系推測之辭,是耶非耶,固難肯定,縱是矣,請問禽獸鱗介昆蟲萬億種之動物,能皆一一確究其始耶”與其煩瑣不當,不若“萬法唯心”。
問:廣大之宇宙是何原因造成的?(妙元)
答:來函中言,常與朋友談佛,每遭不易解答,故來質問。居士學佛未久,何能先談此等問題,莫若埋頭讀書,到時自能明了。就以此問而言,詳細則連篇累牍,簡要恐不能解,只有說出,留待後日明白可也:“叁界唯心,萬法唯識”。夢裏明明有六趣,覺後空空無大千。
問:“一切衆生皆有佛性”“終于作佛”與“入無間獄永不出離”有無矛盾處?(莫我虛)
答:地獄五種無間,是指在獄之時,所受無間,並非永不出離。應知心念無常,諸行無常,地獄何非心行,安有永常之理,誤爲永常,方與學理矛盾。但出離與否,仍在其心行如何耳。
問:有人問佛度衆生往西方,若度盡不是世界消滅了?請開示!(簡素英)
答:譬如獄囚悛悔,典有假釋,內有一囚,忽勸他囚,切勿悔罪,理由即大家若都悛悔,豈不空了監獄?彼人之問,亦由是耳。
問:佛教的特征是什麼?(簡素英)
答:萬法皆備,涅槃之道是其特征。
問:佛教包含有幾種?(簡素英)
答:教惟是一,不過爲契群機,有大小乘、顯密宗,演教,行持,說權說實之不同耳。
問:佛法教義中,有部分與婆羅門教相同處,此種相同處,是爲佛說法時方便而借用?抑爲婆羅門教已得部分之真理乎?(葉慶焘)
答:二者皆有。
問:如爲希望成佛而學佛,是爲貪得心,自私心,豈非妄念?(張文炳)
答:迷戀欲塵,方爲之貪,學佛本去染改習,明心見性,是謂精修,成佛爲普度衆生,亦不得謂之私。
問:信佛教對于職業有沒有抵觸?軍人是否可作佛教徒?(鄭敦)
答:職業收入,爲養色身。研究佛法,爲開智慧,假無智慧,職業也作不到好處。軍人學佛,能增長大無畏之精神,能徹底保國衛民救護衆生,降伏魔外。
問:法先或佛先,若法先無佛說法何有法?若佛先無法何能依法圓證!(慧性)
答:法由心造,心即是法;佛由心作,心亦是佛;心與佛法,叁名一體,無所先後。恐君不解,釋以俗谛:一切事相,皆是本法,對起迷惑,是爲衆生;悟證真谛,即是佛陀(如獨覺見飛花落葉證道是)。准此,可假說是本法在佛先;佛將證得真谛,向衆演說,破其迷惑,方稱佛法,准此,又可假說佛法在佛後。
問:有信佛人來問,土生蚯蚓,原是一條生命,農人誤觸,截爲兩段或五、六段,亦各自能動,再活如常。經言:一切衆生皆有佛性;那麼佛性到是一個呢?到是多個呢?(顔兆文)
答:蚯蚓屬環節動物類,雌雄同體,細胞各具獨立再生能力。此說僅系生理上之特別。然其體既具雌雄,已是兩性。按無量動物,隨時各有生死。其神識(俗曰靈魂)恰似電流,遍滿宇宙,遇有生機之處,因緣若合(不限胎卵濕化),便爲投入。蚯蚓各節細胞,都富于再生之力,截成數段時,外境無量神識,自會向之投合,是分段再生以後各有各之神識,各有各之生命矣。
問:關于儒家所講之“愛”與佛教所講之“愛”及基督教所講之“愛”請略述之!(劉凱)
答:儒家以仁字爲體,愛乃多分用中之一用耳。先由近及遠,由人及畜,但近與遠,人與畜之間,其愛之程度,則各有相當差別及限度;如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君子遠庖廚,見生不忍見死之例。基督教之愛,只限人類;如雲人有靈魂,畜有魂無靈,殺而食之爲當然之例。佛家只言慈悲平等,並不言愛;以愛爲感情作用,慈悲系理智應爲,凡九界無邊衆生要當普遍救度,如“衆生無邊誓願度”之例。此叁家愛之大略也。
問:佛教、回教、道教、白蓮教、天主教與基督教之教義和優劣點,請作比較以略之?(劉凱)
答:白蓮教系中國之邪魔外道,並非宗教。余五教之教義優劣,請遍閱各教經典,功夫深時,便能自知,本刊未便評論,以啓教誼爭端,祈恕!
問:佛法僧之“法”,與萬法唯識之“法”,有何不同?(周邦道)
答:叁寶之法字,就簡單言,是專指佛之經典;萬法唯識之法字,則世出世間一切事理,統括在內,此其小不同處。
問:釋尊之前,十方叁世一切諸佛,無文字記載,而其廣宣經法時,原原本本如數家珍。是何因由?願聞其略。(周邦道)
答:證佛果後,具有六通十力,即能徹了上下過去未來,而且佛佛道同,自然不賴記載,而能遍知。
問:有情無情皆有生命,爲甚麼無情不入衆生之內呢?(林慧蘭)
答:此有二說,一者動物具四大,五陰,十二支,十八界等衆多因緣而生,故曰衆生;又其八識數數入胎,亦曰衆生。無情礦植等物,雖具四大,但不具備下述陰支界識各條件,故不曰衆生。
問:修行人別世以後,燒有舍利珠,是表示什麼果位的證據?(慧德)
答:焚後舍利是修持有力之表證而已,不能據此定何果拉。
問:誦經時撞鍾敲木魚,有何取義?(普慧)
答:鍾能警衆,且鍾身或鑄經文,或鑄經名,撞之音傳虛空,等于經聲遍滿法界,乃普益衆生之意。魚常醒不睡,刻木爲形,敲之使不昏沈。取其惺惺之意;並以群衆念誦,必有音節,方不錯亂,鍾魚又爲調整音節之用。
問:觀世音菩薩是否爲女身,與千手觀世音是否同是一位菩薩?(劉定熾)
答:觀音並非女身,所見女身及千手等相,皆是應化。
問:學佛是要戒殺,如像耶稣教徒無戒殺,這罪業是什麼人負擔?傳道所所講都是上帝能擔是實否?(戴陸火)
答:自己吃飯自己飽,自己生瘡自己痛。若說別人能代替,一切因果皆沒用。這是常理。他教義理,未曾研究,不便妄談。
問:凡成就或證果的祖師,當有語錄,著作,代替證明他的成就。有的不認識文字,又無代筆,何以知道他成就?(智雄)
答:證果與否,不在有無著作,不過有著作者,人易知之,而無有著作不識文字者,但看其臨終現相,及一切瑞兆,其是否成就,亦不難知。
問:世界戰爭,各國國民,皆爲自己國家勝利互相祈禱,諸佛究竟滿誰的…
《佛學問答類編 (析疑第二)》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