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佛學問答類編 (通問第一之一)▪P8

  ..續本文上一頁資修習?(周家麟)

  答:我國現行各種佛贊,可雲梵呗,但已不同漢魏之漁山呗韻矣。若夫天竺古時,似是經句咒語,自有特別之韻,專稱梵音。如經載王聞經聲悅而布舍,雁聞誦讀戀而盤旋,可知不如後世之唱,必依聲譜板眼而成者也。今嘗聞誦華嚴字母者,亦是借磐魚铛铪成韻,未見唇喉吞吐:有若何之異處,想知古調今不傳矣。

  問:寺院有的設在山間,有的設在郊外,有的設在都市,哪一個位置適當呢?(莊慶賢)

  答:佛寺設在山野者,爲自修者宜,遠塵勞易得寂靜也;設于都市者,爲度他者宜,近群衆便于接引也。

  問:在一家庭內有的信佛教,有的信外教,有什麼方法來統一歸信佛教呢?(莊慶賢)

  答:“道不同,不相爲謀”。一個家庭,信仰各異,此離心離德之表現。家不齊,而希其興,恐是緣木求魚。如欲轉移家人,統一佛化,自必以身作則,清淨叁業!有苦自吃,有利均他;至誠無僞,行之有恒,家人即被化矣。尚須自明佛理,知見正確,運用善巧方便,言語契機。前者是以德攝,後者是以智攝,則對方如坐春風,必心悅誠服矣。

  問:信者有的念珠帶在身,有的沒有帶在身,到底信者須要全部帶在身嗎?(莊慶賢)

  答:信仰在心,不在念珠。而念珠常隨身者,可時時提起念佛之心,亦不無助緣耳。

  問:信徒往廁所屢時不慎將佛書念珠徽章等物隨身帶入,或穿法衣而進,有何關系?(莊慶賢)

  答:念珠與徽章乃隨身攜帶之物,或有誤攜入廁,此皆欠慎之過。若佛書乃在案上恭讀者,讀畢則合本加袱,安有攜入廁中之理?有之則是有心爲惡。法衣臨穿,尚須向之合掌,絕不許穿之登廁,縱是海青,尚不得穿而小解,況袈娑耶?

  問:誦經之時爲什麼用佛具?(莊慶賢)

  答:佛具指何,未曾言明,自不能答,細玩而揣之,得非謂木魚鍾磬之類乎?若然,此爲取音節整齊,及人不昏沈。且能引起衆生之觀感,而易使其發心也。

  問:點香有的用叁條,有的用一條,原來應該用幾條?(莊慶賢)

  答:初無一定,後隨各地風俗而異。叁條者,系取戒定慧之意,各隨各地習慣行之可也,無所謂應該。

  問:寺院有的燒金紙,有的沒有燒金紙,原來是有燒金紙嗎?燒金紙是什麼意思?(莊慶賢)

  答:金箔紙等,乃系向鬼布施之物,佛不需此,寺中明理者,不向佛前行此等事。

  問:敬受的老師,我們班員是佛弟子,必定度化衆生!第一對佛祖,第二對老師來報恩,希望您能永久住在臺中市指導我們信徒,老師高見如何?(莊慶賢)

  答:“必定度化衆生”此語一出,聲騰紙上,諸佛皆聞。區區希望居士要履行此言!然欲實現此事,自必戒乘兩端,下一番工夫,倘肯屈尊下問,當盡愚誠貢獻。至于永住臺中,其權操于因緣!然區區之意,亦未嘗不與居士有同心也。

  問:西方極樂世界是否隨著地球同時旋轉?我們在亞洲其國土在我們西方。若人在美洲其國土是否在西方?(李仕仁)

  答:科學舊說,太陽是恒星,地球是一小星,屬于太陽系,故繞之公轉,惟空間太陽系不僅一個,極樂豈止在亞洲之西,且在此整個太陽系之西也。若按佛學推測,此球只是一個單位世界之一洲,即娑婆叁千大千世界之一天下,茲只以娑婆範圍而論,幾等于太倉一粟。極樂在西,是指娑婆大千之西,非指此一天下之西也。再以前喻申明之,一個大千世界,喻一個太倉,然太倉實無量無邊,經言“之西”,乃言十萬億太倉之西,非謂一粒粟之西也。

  問:六道衆生除了人道可修外,其他如鬼道天道亦可修行成佛嗎?(李仕仁)

  答:衆生皆有佛性,自有修行成佛之可能。惟他道或貪樂而不思修,或受苦而無暇修,或迷愚太重而不知修,易修易成者,獨人類一道耳!故曰人身難得,貴人身者,爲其易修成佛也。

  問:佛國除了西方極樂世界外還有其他佛國嗎?釋迦牟尼涅槃後住在何國?(李仕仁)

  答:前條所言一個叁千大千世界,即是一個佛國,大千世界無量無邊,佛國自亦如之。佛有法報應叁身,報應二身有限量,法身則充滿虛空,無所不住。

  問:世尊涅槃後,是生何佛國?抑是叁界內?(廖妙吉)

  答:佛有叁身,所謂法身,報身,應身。法身居常寂光土,此土但有其名,實即真如之理體。若以色相言,盡虛空遍法界,無不包羅,何有叁界內外之分。報身居實報無礙土,此爲佛智變現,並無空間時間限度。應身則百千萬億,屆淨居穢不等,可曰凡聖同居土,亦佛智變現,則有成住壞空之劫,欲色空等叁界,水火風等叁災。身與土既粗述矣,更要知佛之涅槃,與凡夫死亡不同,凡夫死則有一神識;再向他處投胎,故雲有生;世尊涅槃,不過是此界應身息化耳!“生何佛國”一語,自加不上。

  問:天界有幾層,叁千大千世界雲何講,地球有幾個?(慧亮居士)

  答:天有二十八層。虛空無量,世界無盡。爲便于言說起見,假定若幹星球組爲一單位世界(如此地球五洋六洲經緯道帶亦系假定)集千單位世界,爲之小千世界;集千小千世界,爲之中千世界;集千中千世界,爲之大千世界。地球即星球,請于夜間,仰面觀天,試問有幾個星球?

  問:茲有一同事以出家人所持淨行,何以寺內皆設牛皮鼓而忍心擊之一問,使我無言解答。寺內設鼓而用牛皮似是白玉生瑕,應作何解釋?(羅德彰)

  答:鼓非寺廟創製,殺牛取皮,更非寺廟主張,不過寺廟買一現成之樂器耳!然此牛可雲大幸,既稱以身布施叁寶,又常受經聲佛號之加持,當得解脫。實勝落于梨園,或入戰場而助人造業者多矣,擊之何不忍之有。

  問:佛教徒若超薦祖先,是作一次即有效,是做多次才有效,有無感應,子孫何能得知?(張寬心)

  答:多次自然勝于一次,緣功德愈多愈善也,然亦須視如法不如法,如法者一次即有效,不如法者,百次無益也。所謂如法不如法者,修法之師,及設置之壇場,並營齋之主人,此叁有一欠合,功德當不圓滿,統不合者,可想而知矣。

  問:人人若離開惡人,究竟惡人要望誰救度他去歸正路呢?(呂正涼)

  答:此分菩薩非菩薩,有正知見無正知見而言,菩薩有大慈悲,一例普度,自于惡人而不遠離。有正知見者,縱不能化度惡人,亦不致被惡人轉變,離與不離,無益亦無害也。若非菩薩,又無正知見,試問親近惡人,果何取乎?

  問:忉利天有天女、天人之分。兜率天有男女分別否?(杜粉)

  答:兜率列在六欲之數,當有男女之相,惟除內院而言也。

  問:生兜率天內院有再墮落之虞乎?(杜粉)

  答:生內院者,超越生死矣。後即隨彌勒佛下降此土,于龍華叁會證果,安有墮落之說乎。

  問:結婚的人可否攜妻子出家?道教有呂洞賓攜妻修仙的美談,佛界有否?(李中心)

  答:家之講解甚多,簡舉之:一、備一切生産所居之處者。二、夫與婦也,詩雲“之子于歸,宜其家室”。出家者,更分多種,今之初現比丘相者,僅是身出家之一種,即是離開家産及妻子之謂。下問如分投僧尼兩寺剃度,自無不可;如仍同居,不知出的是甚麼?所舉呂洞賓美談,在這裏牽扯不著。

  問:一個佛化的家庭是怎樣的形態的?並請舉一個實例?(李中心)

  答:並無異狀,不過同一信仰,同修佛法,同守佛戒而已。先生雖欲學佛,必須讀經,先明大概,敝社可以揀選入門之書相贈,知其益後,方能談佛化家庭也。

  問:基督教有牧師等的職業傳道人,佛教的法師、僧尼等是否亦爲職業傳道人呢?(李中心)

  答:任法師者,即是犧牲一切,專爲化導衆生之出家僧衆。上弘佛法,下度衆生,是其職務,是其行業。並非爲博取金錢而作此,故不可與雇員職業一例看也。

  問:弟子每日在家早晚課誦念佛,未知自家祖先及亡人能否聞此佳音?(香元)

  答:此不一定。倘能專爲回向,或念回向文時,上報四重恩之句,默作觀想,則能感召得益耳。

  問:釋迦佛,阿彌陀佛,及觀音菩薩,頭額之中爲何皆有一痣?(香元)

  答:非痣也,乃叁十二種瑞相之一。是兩眉中間,生一極長之白毫,中空光明,盤旋起來,宛如一顆明珠。畫佛像時,無可表顯,或畫一點,或畫一圈,藉以示意,塑像則有嵌寶石者。

  問:我國佛教十宗與夫禅宗之五派其傳承及教義前人已言之甚詳,惟關于各宗正修持之具體方法,除淨土法門所在皆有外,其他派系殊途同歸,則修持之法當自各別,請爲專文論之!(法稱)

  答:尊命作論,敘述十宗修持之法,略則不明,細則太瑣,區區谫陋,實無此大手筆也。茲但言其梗概,如窮研須讀各宗專經。“律”乃佛門之法規,爲各宗所共守,猶國家之寶典。“禅”在今日,多取照顧話頭去參,以求明心見性。“淨”主“放下萬緣,一心念佛”,縱惑不斷,但求帶業往生。“密”是手結印,口持咒,意觀想,以求感應成就。此叁宗側重修持,故曰行門。余六宗側重演教,故曰解門。然其六宗,非不行持,所行亦不外前四宗之法也。

  問:地藏經中有佛告鬼王:“我亦告梵天帝釋令衛護汝:”此梵天帝釋究指何佛或神?(胡正臨)

  答:梵天者,色界諸天是;帝釋者,欲界第二天之天主是。

  問:天見水現爲琉璃,魚龍目爲煙雲,餓鬼見之則爲膿血,此是理推?還是實證所得?(胡正臨)

  答:證知彼等,所見如是耳。如囿于自見,而疑爲理推,凡宇宙萬有,自不知者,皆可疑爲理推矣。

  問:世尊來此娑婆世界已七、八千次,難道只有一次留有經典?其他次數是否亦留經典?何爲未見?(胡正臨)

  答:世界有成、住、壞、空,佛法有正、像、末、滅。因法滅去,所以佛始重來,莫論前佛之經,乃久劫之物,不易求得,試問中國軒轅黃帝才四千余年耳,其破蚩尤所造之指南車,現存何處?明乎此,可推彼矣。

  問:菩薩常以飲食、衣服、醫藥,臥具四事,恭敬供養一切諸佛,何以有“醫藥”一事?(周楊慧卿)

  答:四事日所必須,…

《佛學問答類編 (通問第一之一)》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