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心。謂將本所修心,全部抛棄,如同洗得一幹二淨一般。
“易入邪悟”:“易”,改,改變。“邪悟”,相對于正悟。謂改變本修而入于邪修邪法悟境界。
【義貫】
“又”已透過受陰十境之“善男子”,已達“受陰虛”融奧“妙”之境,其心得以離身無礙,見聞周遍;由于其受陰已盡,故“不”複“遭”受陰所起“邪慮”之所惑 ,“圓”通妙“定”得以開“發明”顯。然此行者于其“叁摩地中”,忽然起一念貪著,“心愛”定力“綿”密不斷“吻”,合妙用之定境,于是“澄”寂“其精”神“思”慮,“貪求”密“契”至理,吻“合”神通妙用。
“爾時天魔候得其” 貪著之“便,飛精附” 于旁“人”,令其“口說”相似之“經法。其” 爲魔所附之“人實不覺知” 自己爲“魔”所“著,亦言自” 已證“得無上涅槃”、菩提等。旋即“來彼”貪“求”契“合”神通妙用之修定“善男子處,敷座” 而爲他“說”種種綿密定力契合神通妙用之“法”,以投其所好。“其”說法者之“形”貌“及彼聽法之人” 其“外”貌上雖“無遷變”,卻“令其聽”法“者”于“未聞法”之“前”,便已“心自”然“開悟”,且其心相“念念移易,或” 時“得”相似“宿命,或”時“有”相似“他心”通,“或”時“見地獄”極苦之相,“或知人間好惡諸事,或口” 宣“說”經“偈,或”不學而“自”能背“誦”佛“經”,示現種種密契神通之事,令一衆“各各歡”喜“娛”悅,“得未曾有”。
“是人愚迷”,不知不覺,而“惑爲菩薩”現身,纏“綿”親“愛其心”,乃至隨其所教,而“破佛律儀,潛行” 男女“貪欲”,而成魔侶。“口中好言佛”亦“有大小”高低等之分別;又言“某佛”是“先佛,某佛” 爲“後佛,其中亦有真佛” 及“假佛”,以及“男佛、女佛” 等妄說,矯亂佛法;且言“菩薩亦然”(亦有大小、先後、真假、男女等分別)。“其人見”如是神通妙用相“故”,即若經“洗滌”一般,盡棄“本”所修“心”,改“易”正修正悟而“入”于邪修“邪悟”。
“此名”遇畜成形之“魅鬼”其鬼“年老”爲魔王所錄用而“成魔”眷,今受魔王之命而來“惱亂是人” 修正定;俟彼行者戒定慧體已破,破壞修行之目的已達,此魅魔即“厭足心生”,離“去彼人”之身“體”,于是貪求契合神通之“弟子與”爲魔所附之“師,俱陷王難”,受國法治裁。
阿難,“汝當”令末世修行人預“先覺”知此等魔事,則不爲所惑,方能超越生死,而“不入輪回”;若“迷惑不”自覺“知”,受其惑亂,破戒定慧,隨順魔行,來世必“墮無間”地“獄”。
【诠論】
語雲:“一分耕耘,一分收獲”。在這兩節中,聽法者一是自見已身“坐寶蓮花,全體化成紫金光聚”,示現成佛之相;一是“未聞法前,心自開悟……或得宿命。或有他心。或見地獄……”甚至沒學過的佛經,他都自能背誦。試想,怎有這麼便宜的事?即使是世間法上,也沒有不須努力就能成就的事業,更何況是菩提道修行的大事!因此正修行者必須了知,在修行上絕對不能貪便宜,若貪便宜,就會碰到法上的“金光黨”。
⑷貪求辨析——蠱毒魇鬼來撓
【又善男子受陰虛妙,不遭邪慮,圓定發明,叁摩地中,心愛根本,窮覽物化性之終始,精爽其心,貪求辨析。
爾時天魔候得其便,飛精附人,口說經法。其人先不覺知魔著,亦言自得無上涅槃;來彼求元善男子處,敷座說法,身有威神摧伏求者,令其座下雖未聞法,自然心伏,是諸人等將佛涅槃菩提法身,即是現前我肉身上,父父子子遞代相生,即是法身常住不絕,都指現在即爲佛國,無別淨居及金色相。
其人信受,亡失先心,身命歸依,得未曾有。是等愚迷,惑爲菩薩,推究其心,破佛律儀,潛行貪欲。口中好言眼、耳、鼻、舌皆爲淨土;男女二根即是菩提涅槃真處;彼無知者信是穢言。
此名蠱毒、魇勝惡鬼,年老成魔,惱亂是人;厭足心生,去彼人體,弟子與師俱陷王難。
汝當先覺,不入輪回;迷惑不知,墮無間獄。】
【注釋】
“心愛根本”:“根本”,指想陰之根本,此時以色陰已破,想陰顯現,行者一見其想陰之根本,心中即起甚深之愛戀。然此實爲六識種子之動相,而行者卻以爲即是見到了萬物之元始根本。
“窮覽物化性之終始”:“物化”,萬物之變化。“性之終始”,即所謂一切物性的究竟原理,或如西洋哲學所謂的“形上學”(Metaphysics)之“本體論”(Ontology)(如言萬物之本體爲一元、二元、多元、唯心、唯物等),或“宇宙論”(Cosmology)(爲探求宇宙之根本原理之“學”)。亦即此方儒者及道者所言之“欲究天地造化之元始。”皆是凡外妄想之言說戲論。
“精爽其心”:“爽”,明也。
“貪求辨析”:“辨”,辨別物理。“析”,分析化性。即如宋明理學所謂之“格物致知”。如是貪求,即開始心往外馳,而于心外求法。
“來彼求元善男子處”:“求”,愛求。“元”,萬化之本元。
“身有威神”:“威”,威嚴、威德。“神”,神通。謂其身現有威嚴神通之相。
“摧伏求者”:“求者”,即愛求萬化元始之修定者。
“自然心伏”:“心伏”,心悅拜伏。
“將佛涅槃菩提法身”:將佛所證之究竟清淨(涅槃)、明覺(菩提)的不壞法身。
“即是現前我肉身上,父父子子遞代相生,即是法身常住不絕”:謂將法身說成現前無常之肉體,而且說法身是父子一代一代,相代而生,稱爲是法身常住之義。簡言之,即是將無常敗壞的,說成是常住不壞,將染法說爲淨法,將世間生死輪回說成是涅槃、菩提,將凡夫肉身說成是如來法身。
“都指現在即爲佛國”:“現在”,現前所在之世間。“佛國”,即淨土。亦即謬說“即染即淨”,染淨不分。當今昌盛之“人間淨土”或“人間佛教”,就是本經此處所指出的現象——幾乎一模一樣。須知“人間淨土”之說,乃違佛所說;以此人間若能成淨土,佛何必再說“西方淨土”,或“東方淨土”等?又難道倡“人間淨土”者,其智慧超過佛智?佛智真的不如此等人之智?若此人間果能成爲淨土,佛爲何不說?佛爲何要教衆生舍近求遠?再者,“人間佛教”更是違佛所說,因爲衆所周知,如來說法是爲度“六道”衆生,不只是度“人道”而已。故須知,如是之論,實壞佛正理。問:“人間淨土與人間佛教之說,除了違佛所說,壞佛正理外,還有什麼壞處?”答:“如是之說有叁個過咎(或影響):
一、令衆生貪愛世間而認爲是好的。
二、將“佛法”貶爲“世間法”。
叁、誤導衆生于修行上變成碌碌營營求世間有漏果報,不求菩提解脫。
簡言之,即是經上所說:“疑誤衆生”。”問:“這樣學佛的話,會不會引來魔障?”答:“不會——因爲它本身即是一大魔事:以其人對正法的信、解、與知見都壞了,故雖名爲學佛,而實只一心一意在世間法上營求,並且壞佛正法,誤導衆生,因此其魔事已成,故用不著勞動魔更來壞。又,經上所說的魔事,皆爲魔來壞行者之定,或壞其戒、慧;而“人間佛教”所破壞者,則是壞衆生之信根(令對佛法真正的目的失去正信,以致錯修或廢修。簡言之,即是由錯信而錯解、錯行——這一切都是由于信根破壞所引起的結果)。信根若壞,則一切解行及善根皆壞,成爲信不具,或不正信,因此信根壞即是“根本壞”,對于修行人而言,一切魔事之大者,莫過于破壞他的信根(或正信)。人間佛教對于佛法及佛弟子之影響,一言以蔽之:彼法若昌,大家便都誤將世間有漏福報及對世間法的貪求當作是“修行”,乃至誤以爲是在修大乘菩薩道(須知,大乘菩薩道是要求無上菩提的,不是貪求世間的)。因此“人間佛教”若昌,大衆對正法誤解,失去正信及正修行,佛法之基石即隳壞,大寶重閣速圮。最後,這所謂的“人間佛教”,其實應該正名爲“人乘佛教”才對。”
“無別淨居”:“淨居”,清淨之居處,即淨土。謂除了現前的““人間淨土”外,並無其他淨土可得。淨土即依報莊嚴。
“金色相”:紫磨金色之身相,即正報莊嚴。
“口中好言眼、耳、鼻、舌皆爲淨土”:當今提倡“人間淨土”之人亦常言:“以塵勞爲佛事”,其實是“以染作淨”,是爲愚夫之不實妄想。
“男女二根即是菩提涅槃真處”:這裏佛所說的,正好符合外道雙修者之言“○圓滿”、“☆手印”、“△△金剛”等所謂“××瑜伽”者,即妄言以男根爲定,女根爲慧,男女根交合,即是“定慧等持”(陰陽調和)之“○圓滿”,故此淫修者妄謂因此而能速得成佛、即身證菩提涅槃。
“彼無知者信是穢言”:這處汙穢不堪入耳之言,愚迷無知之人竟會信受,還將它與佛菩薩、菩提、涅槃並論,實乃亵渎神聖,其心之貪愛汙穢可知一斑。
【義貫】
“又”已透過受陰十境之“善男子”,已達到“受陰虛”融奧“妙”其心得以離身無礙,見聞周遍;由于其受陰已盡,故“不”複“遭”受陰所起“邪慮”之所惑 ,“圓”通妙“定”得以開“發明”顯。然此行者于其“叁摩地中”,忽然起一念貪著,其“心愛”著剛現出來的想陰“根本”(六識種子)之動相,誤以爲是萬物之根本,因而開始一味“窮覽”(盡觀)萬“物”變“化”之迹,參究物“性之終始”,竭力“精爽”(精明)“其心,貪求辨”別物理,分“析”化性,以致往外馳逐。
“爾時天魔候得其”貪著物本之“便,飛精附”于旁“人”,令其“口說”相似之“經法。其”爲魔所附之“人實不覺知”自己爲“魔”所“著,亦言自”己已證“得無上涅槃”、菩提等。旋即“來彼”愛“求”萬化本“元”之“善男子處,敷座” 而爲之“說”種種物化元本之“法”,且乍現“身有威”嚴“神”通之力,而能“摧伏求”元始之修定“者,…
《大佛頂首楞嚴經義貫 卷九》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