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大佛頂首楞嚴經義貫 卷七▪P15

  ..續本文上一頁)378 阿绮嚧鉗(目病)379 目佉嚧鉗(口病)380  羯唎突嚧二合鉗(總痛)381揭啰二合诃(執)揭藍(咽)382 羯拏輸藍(耳痛)383 憚多輸藍(齒痛)384 迄唎夜輸藍(心痛)385 末麼輸藍(骨節疼痛)386 跋唎室婆二合輸藍(肋痛)387 毖栗二合瑟吒二合輸藍(背痛)388 烏陀啰輸藍(腹痛)389 羯知輸藍( 腰痛)390 跋悉帝二合輸藍( 踝骨痛)391 邬嚧輸藍( 腿月坒痛)392 常伽輸藍( 腕痛)393 喝悉多二合輸藍( 手痛)394 跋陀輸藍( 腳痛)395 娑房盎伽二合·般啰二合丈伽·輸藍(一切支節痛)396

  【注釋】

  “室嚧吉帝”:頭痛sirortti。  

  “末陀鞞達”:半頭痛arvavabhedhaka。  

  “嚧製劍”:饑不能食病arocaka,類似現代人所說的厭食症。

  “阿绮嚧鉗”:目痛aksirogam。“阿绮”,目。  

  “目佉嚧鉗”:口病mukharogam。  

  “羯唎突嚧鉗”:總痛hridrogam。蓋全身疼痛也。 

  “揭啰诃·揭藍”:執咽graha· galam,蓋食不消也。  

  “羯拏輸藍”:耳痛karnda· sulam。“輸藍”,痛。  

  “憚多輸藍”:齒痛danda· sulam。

  “迄唎夜輸藍”:心痛hridaya· sulam。  

  “末麼輸藍”:骨節疼痛marma· sulam。  

  “跋唎室婆輸藍”:肋痛parasva· sulam。“跋唎室婆”,肋。

  “毖栗瑟吒輸藍”:背痛prista· sulam。  

  “烏陀啰輸藍”:腹痛udara· sulam。  

  “羯知輸藍”:腰痛kati· sulam。  

  “跋悉帝輸藍”:踝痛vasti· sulam。  

  “邬嚧輸藍”:腿痛uru· sulam。  

  “常伽輸藍”:腕痛jamgha· sulam。  

  “喝悉多輸藍”:手痛hasta· sulam。  

  “跋陀輸藍”:腳痛pada· sulam。  

  “娑房盎伽·般啰丈伽·輸藍”:一切支節痛sarvanga ·pratyunga· sulam。“娑房”,一切。“盎伽”,支。“般啰丈伽”,節。

  【義貫】(377句——396句)

  頭痛,半頭痛,饑不能食病,目痛,口痛,總痛(全身痛),執咽病(食不消),耳痛,齒痛,心痛,骨節疼痛,肋痛,背痛,腹痛,腰痛,踝痛,腿月坒 痛,腕痛,手痛,腳痛,一切支節疼痛。

  部多·毖跢茶(起屍鬼)397 茶耆尼·什婆二合啰(發光空竹母)398 陀突嚧二合迦建咄嚧叁合(天行鬼)吉知(蜘蛛瘡)婆路多毗(丁瘡)399 薩般嚧诃(浸淫瘡)淩伽(赤瘡)400 輸沙怛啰二合娑那羯啰(堅固瘡)401 毗沙喻迦(蠱毒)402 阿耆尼二合(火)烏陀迦(水)403 末啰鞞啰建跢啰(獸)404 阿迦啰密唎二合咄(橫死)怛斂二合部迦(土蜂)405 地栗二合剌吒(虻)406 毖唎二合瑟質迦(蠍)407

  【注釋】

  “部多·毖跢茶”:起屍鬼bhuta ·vetada。“部多”,爲鬼。“毖哆茶”,爲屍。

  “茶耆尼·什佛啰”:發光空竹母dakini· jvara。“茶耆尼”,或譯爲荼吉尼,即空行母,亦即飛行母夜叉是也。“什婆啰”,爲發光。

  “陀突嚧迦建咄嚧”:天行鬼dadru kantu。

  “吉知”:蜘蛛瘡kiti。

  “婆路多毗”:丁瘡bhalotavai。

  “薩般嚧诃”:浸淫瘡sarpaloha。

  “淩伽”:赤瘡linga。

  “輸沙怛啰娑那羯啰”:堅固瘡sosatra ·sanagara。

  “毗沙喻迦”:蠱毒visayoga。

  “阿耆尼”:火agni。

  “烏陀迦”:水udaka。

  “末啰鞞啰建跢啰”:獸maraverakantara。

  “阿迦啰密唎咄”:橫死akala mrityu。

  “怛斂部迦”:土蜂traimuka。

  “地栗剌吒”:虻trailaiaka。

  “毖唎瑟質迦”:蠍bhrscika。

  【義貫】 (397句——407句)

  起屍鬼,發光空竹母,天行鬼,蜘蛛瘡,丁瘡,浸淫瘡,赤瘡,堅固瘡,蠱毒,火厄,水厄,獸厄,橫死,土蜂咬死,虻咬死,蠍咬死等一切厄難死。

  薩婆(蛇)那俱啰(鼠狼)408 肆引二合伽(獅子)弊揭啰二合(老虎)唎藥叉二合(熊)怛啰刍(罴)409 末啰視吠(摩蠍魚)帝钐·娑鞞钐(如是一切諸難)410 悉怛多·砵怛啰二合(白蓋)411 摩诃·跋阇嚧二合·瑟尼二合钐(大金剛頂髻)412 摩诃·般賴二合丈耆藍(大調伏)413 夜波(乃至于)突陀舍·喻阇那(二十由旬)414 辮怛隸拏(內)415 毗陀耶二合(明咒)槃昙(結、結界)迦嚧彌(我作)416 帝殊·槃昙·迦嚧彌(我作十方結縛界)417 般啰·毗陀·槃昙·迦嚧彌(我作勝明結界)418

  【注釋】

  “薩婆”:蛇sarpa。

  “那俱啰”:鼠狼nakula,黃鼠狼。

  “肆引伽”:獅子simha。

  “弊揭啰”:老虎byaghra。

  “唎藥叉”:熊riksa。

  “怛啰刍”:罴taratiksa。(形狀象熊而較大之動物。長約六七尺,壽命可達五十年,俗稱人熊。)

  “末啰視吠”:摩蠍魚camarajivibhe,海中最大之魚,遠大于鯨魚。

  “帝钐·娑鞞钐”:如是一切諸難tesam ·sarvesam。“帝钐”,如是等。“钐”爲衆。“娑鞞钐”,一切等。“娑鞞”,爲一切。

  “悉怛多·砵怛啰”:白蓋sitata ·patra。

  “摩诃·跋阇嚧·瑟尼钐”:maha· vajro· snisam大、金剛、頂髻。

  “摩诃·般賴丈耆藍”:大調伏maha pratyungiram。

  “夜波·突陀舍·喻阇那·辮怛隸拏”:“夜波”yava,乃至于。“突”ddha,二。“陀舍”dasa,十。合雲:二十。“喻阇那”yojana,由旬。“辮怛隸拏”bhyantarena,內。合雲:乃至于二十由旬內。

  “毗陀耶·槃昙·迦嚧彌”:“毗陀耶”vidya,明咒。“槃昙”bandham,結,縛,結界也。“迦嚧”karo,作。“彌”mi,我。合雲:我以明咒作結界。與上句合雲則爲:乃至于二十由旬內,我以明咒作結界。

  “帝殊·槃昙·迦嚧彌”:“帝殊”disa,十方。合雲:我作十方結界。(亦即結十方界,即四方(東、西、南、北)、四隅(東北、東南、西南、西北)上、下、各十方,皆悉結界。

  “般啰·毘陀·槃昙·迦嚧彌”:“般啰”para,勝,他歎,勝他。“毘陀”vidy,明咒。合雲:我以勝他明咒作結界。

  【義貫】(408句——418句)

  蛇,黃鼠狼,獅子、老虎、熊、罴、摩蠍魚,如是等一切諸難,我今悉以如來大白傘蓋,大金剛頂髻之法,予以大調伏之;乃至于方圓二十由旬之地,我今皆以明咒而作結界,且皆結十方界,我今皆以勝他明咒而作結界。

  【诠論】

  由神咒之文可知,咒中不斷地行種種降伏法,如:

  第二會:頻行“打破”法(“毗騰崩薩那羯啰”)。

  第叁會:頻行“禁斷”法(“毗陀耶阇嗔陀夜彌·雞啰夜彌”)。

  第四會:頻行“破敗”法(“泮吒”)。

  最後,在此第五會,則行“結界”法,總結一切,將一切諸祟、諸橫、諸難、諸災、諸病痛,等一切鬼神障難、災厄,皆悉“擋駕”,摒除在修行道場的界域之外,敕令不得近、不得入,如是則修行無諸不必要的障礙、留難,修行易得專注、易得成就。然而,要達此結界除障的效果,還須行者努力去如法持此神咒及修此佛頂陀羅尼大法,則一切不可思議自然相應、現前。

  跢侄他(即說咒曰)419 唵(皈命)420 阿那隸(不動)421 毗舍提(最清淨)422 鞞啰(嗔恚)跋阇啰二合(金剛)陀唎(持)423 槃陀槃陀你(結界、結界)424 跋阇啰二合謗尼(金剛手)泮(破敗一切)425 虎合牛 二合(一切金剛種子)都嚧甕叁合(光聚佛頂尊種子)泮(破敗一切)426 娑婆二合诃(速疾成就) 427

  【注釋】

  “跢侄他”:tadyatha所謂,或即說咒曰。以下即是心咒。

  “唵”:讀如“嗡”om。不讀“安”或“淹”。具皈命、或叁身等義。

  “阿那隸”:不動anale。此爲佛頂尊首楞嚴定位。

  “毗舍提”:visada,光輝、上妙清淨、廣大。此爲佛頂尊如本體。

  “鞞啰·跋阇啰·陀唎”:“鞞啰”vaira,嗔恚,忿怒。“跋阇啰” ,金剛。“陀唎”ahare,持。合雲:金剛持,亦可雲“持金剛”,可泛指一切金剛,亦可特指金剛持佛或金剛持菩薩。合雲:忿怒的金剛持尊。

  “槃陀·槃陀你”:bandha· bandhani“結!結!”或“縛,縛!”即結界、結界之義。

  “跋阇啰·謗尼·泮”:“跋阇啰”,金剛。“謗尼”pani,手。合雲:金剛手菩薩,即金剛薩埵。“泮”,即“泮吒”的略語phata,破敗。合雲:金剛手菩薩破敗一切。

  “虎合牛·都嚧甕·泮”:(一切金剛種子字)。“都嚧甕”(光聚佛頂尊種子字)。“泮”,泮吒,破敗。即以金剛及佛頂尊之種子(最精純、最正、最上之陀羅尼)破敗一切。

  “娑婆诃”:svaha成就,或速疾成就。亦即:令此一切所修速疾成就。

  【義貫】(419句——427句)

  即說咒曰:皈命不動、上妙清淨、忿怒之金剛持尊,結界!結界!以金剛手而破敗一切!破敗一切!速疾成就!

  【诠論】

  最後…

《大佛頂首楞嚴經義貫 卷七》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