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大佛頂首楞嚴經義貫 第二篇 悟後依體起修▪P2

  ..續本文上一頁夫戒、二乘戒、抑或菩薩戒而已,如前所說,乃諸佛如來自行之戒,故謂之“佛戒”。

  “其心不淫”:非但身不淫,連心亦不淫,亦即是斷淫心。

  “則不隨其生死相續”:“其”,淫心。若心不淫,則不隨淫心而生死相續。《圓覺經》雲:一切衆生“皆因淫欲而正性命。當知輪回,愛爲根本,由有諸欲助發愛性,是故能令生死相續。”

  【義貫】

  “阿難,雲何”(爲何)“攝心”不亂、不緣、不染、不動,“我名”之“爲戒”?

  “若諸世界”中之“六道衆生,其” 內“心”中“不”貪“淫”欲,“則不”會“隨其”淫心現時墮“生死相續” 流轉。

  【“汝修叁昧,本出塵勞,淫心不除,塵不可出;縱有多智、禅定現前,如不斷淫,必落魔道:上品魔王、中品魔民,下品魔女。彼等諸魔亦有徒衆,各各自謂成無上道。”】

  【注釋】

  “汝修叁昧,本出塵勞”:“塵勞”,心緣取六塵而勞動本心,亦即是煩惱義。此謂,你修返聞自性之叁昧,其本意是爲了出離塵勞煩惱。

  “淫心不除,塵不可出”:若淫欲之心不斷除,則煩惱不能斷,以淫欲是惱動心性之最巨者。

  “縱有多智、禅定現前”:“多智”,是指世智辨聰。“禅定現前”,此禅定指相似定,而非真定,更非無漏定。此言,即使好像頗有世智辨聰,甚至相似禅定現前。

  “如不斷淫,必落魔道”:即若帶淫習禅,即非如法修學佛道,故必定落于魔道。以習禅若得定,即能出離欲界,而生于色界。以色界之初禅叁天即是梵天,而“梵”者,淨行、離欲之義。若習禅而不離淫,雖得禅定,亦不能生于色界梵天,因其欲心與魔境界相應,故必落于魔道。

  “上品魔王”:“上品”,指上品禅。此言,帶淫習禅若成就上品禅定者,則成爲魔王。因爲其禅定力反增進其淫心,使其淫欲更熾;故其禅定愈高,則其淫欲愈烈。

  “中品魔民、下品魔女”:帶淫習禅得中品禅定者,則成爲魔之子民;而得下品禅定者,則成爲魔女。至于帶淫行禅,而未得禅定者,此生報盡,即直墮地獄。

  “彼等諸魔亦有徒衆”:這些行于魔行之人,常常也會吸引很多徒衆,有時其勢力甚至淩駕于正法信衆之上;所以並非只要信受的人多的,就是好的——有時正好相反。

  “各各自謂成無上道”:這些魔師,常常都自稱已經成就了無上道,而自稱爲“佛”,或“無上師(其意爲他比佛還高),或“法王”等等。

  【義貫】

  “汝修”返聞自性“叁昧”,其目的“本”爲了“出”離叁界“塵勞”煩惱,然而如果“淫心不除”,則“塵”勞煩惱“不可出;縱” 使現“有多”世“智”辨聰,善說諸法,甚至得相似“禅定現前”,但“如不斷”除“淫”欲,而帶淫修禅,“必”定“落”于“魔道”:若帶淫習禅,而成就“上品”禅定者則爲“魔王”,成就“中品”禅定者則爲“魔民”,成就“下品”禅定者則爲“魔女,彼等諸魔,亦有” 甚多“徒衆,各各” 皆“自謂”已 “成無上道。”

  【诠論】

  末法之世,衆生對于種種邪說之師,往往趨之若鹜。其因有叁:

  一、“法應衆生心而生”,以衆生心邪故法邪,這是衆生共業所感,這是指整體的大趨勢而言。

  二、末法時期,衆生“愚癡堅固”,故無力分辨法之正邪,若不幸遇上邪師、邪衆,極易受其诳惑,不能自識、自拔。這一類人,多半是不定性衆生,若遇善知識即善,遇惡知識即惡,端視其入世所修因緣,福報而定。

  叁、有些衆生,由于自心貪著,或貪靈異、或貪速成,好走捷徑,于是便容易受惡人欺诳、炫惑,或聽信種種光怪陸離之事,或謂“即刻開悟”、或“一世成佛”、“一世成羅漢”等不一而足。

  【“我滅度後,末法之中多此魔民,熾盛世間,廣行貪淫爲善知識,令諸衆生落愛見坑,失菩提路。”】

  【注釋】

  “我滅度後”:“滅度”,即涅槃。

  “末法之中”:謂正法及像法都已過去,入于末法。經雲:佛之正法住世千年,像法千年,末法萬年。如今末法已進入五百多年(今年是佛曆2550年,西元2006年。)

  “多此魔民,熾盛世間”:末法時期,魔強法弱,魔之徒衆衆多,其勢強大,其惡法昌盛,有如猛火燃燒世間。

  “廣行貪淫爲善知識”:此有二義:一、學者以“廣行貪淫之師”爲善知識,從之受學淫禅之法,這是指自學而言。二、邪人以“廣行貪淫之法”而充爲衆生之善知識,(或自命爲衆生之善知識),而教人淫禅之法,這是以教他而言。此等魔民自學、或魔王教他人淫禅之法,如本經最後“五十重陰魔”之想陰魔章中雲:“贊歎行淫,不毀粗行,將諸猥媟(xiè汙穢、淫穢),以爲正法”。此輩中人,如受陰魔章雲:“命終之後,必爲魔民。”又,想陰魔章雲:“如是邪精,魅其心腑,近則九生,多逾百世,令真修行,總成魔眷”(此經義明白指出:既受邪法魅惑其心,攝受淫禅之行,其影響所及,即最少九世,多乃至一百世,都令他其馀所修的真修行化爲烏有,而墮爲魔之眷屬)

  “落愛見坑”:“愛見”、這本來是聲聞乘的專有名詞(名相),與見、思二惑義同。“愛”即思惑,“見”即見惑。而在此則爲:貪愛及邪見之義。以淫欲而爲真修行法,及用以教授他人,則令自他落入貪愛、邪見之深坑。

  【義貫】

  “我滅度後”, 經曆了正法、像法,到了“末法”時期“之中”,甚“多此”種“魔民,熾盛” 于“世間”,以“廣行貪淫” 之邪法而充“爲”衆生之“善知識”,自修教他行淫以爲佛事,“令諸衆生落” 入貪“愛”及邪“見”之深“坑”,無法自拔,而喪“失菩提”之正 “路”。

  【诠論】

  關于以淫欲而爲佛事,有個教派,傳授所謂的“雙身法”,亦即男女雙修,但他們給它好些個很漂亮、莊嚴、望之俨然的名稱,或稱之“無上□□”,或稱之“大△△”或稱“大○○”。不過他們這套修法,並不是每個人都可以學得到的,因此他們說:這是成佛法門,是大菩薩修的;大菩薩修到後來,爲了疾速成佛,便必修此法,“在刀口上修”,所以是久修、內行的人,才能得窺其奧,並不是剛進去的人、或稍微修一陣子的人,能有這個“福報”修此法門。並且,如果外人問起他們是否有修雙身法,他們多半是否認,因爲那是“甚深的秘密法門”,不與外人道。

  筆者在家時,曾在美國達拉斯某佛學社待過,那時該社社長常請一位H居士從加州來,此居士即對此教派十分推崇、熱衷,他曾私下對我們叁個社中幹部說:“看哪一天,我帶你們到拉斯維加斯去看秀——在刀口上修。”且表示:必須通過這一關,才能成佛。

  我出家前曾閉關叁年叁個月。那時,有一位很有名的S居士來探我,後並寄給我一位在加州的C居士對他弟子開示的手抄稿,題爲:“佛法修行者,何時可修禅定”,其中論到修行最後的階段,亦即他所謂的“證量的階段”時,他說:“不但要插進去,而且插進去之後還要有樂,並且要把這個樂空掉,這才算成就。”我當時看了那篇文字,就立即寫了一封長信去給S先生,駁斥此說,並舉《楞嚴經》及《圓覺經》等經文說:這根本不是佛法,而且是違于佛法的;佛正法中,不論顯教或密教,其“理”與“事”皆無此說;既無此理,亦無此事——釋尊在初發心,未出家仍在宮廷中爲太子時,即厭患五欲,見諸采女猶如死屍。後于成正覺前,降伏四魔,魔軍魔女來擾,欲以淫事相鈎,然菩薩身心不動,並予喝斥:“汝臭穢之身,吾不用,汝速去!”魔女羞愧而退。因此,並未見釋迦菩薩與魔女交合(陰陽融合)之後,而成正覺!

  在美國科羅拉多州有某教派之一分支,其教主本來住在英國,後被驅逐出境,才到美國。他在英國時曾娶了一個英國女人爲妻(此派教主爲世襲,爲免斷種,教主可娶一妻一妾)。在美國時,此教主不但與女衆行淫,且與衆多男衆行淫,因而其道場中有很多人都得愛滋病,連這位教主本人也得了愛滋病,最後且死于愛滋病!這件事情美國政府當局曾插手調查,鬧得掀然大波。

  某教授有一本書《涅槃道大△△□□法要》其中說:“汝今當觀 叁界中一切所有 皆爲兩性 結合而成 其力用方面 等同佛父之陽性體 則其聰慧方面 等同佛母之陰性體 兩者結合 成爲不可分離(悲智交融)之雙身合一體 達此雙身合體 即獲究竟道 即大△△也”。此處所謂“佛父之陽性體”,指男根;“佛母之陰性體”指女根。又,什麼叫“佛父”、“佛母”呢?

  筆者有一位高中同學,他很早就學佛,但他後來卻學這一教派。有一次他帶我去一個佛教文物流通處,此流通處之老板娘也是修學這教派法的,她稱我這個同學爲大師兄,他們彼此很熟。她向他抱怨其中派中之某×師,言下十分憤恨。從她的抱怨中,我才知:原來那位×師是他們修雙身法的“佛父”,而她則是其“佛母”;然而一個“佛父”並不限只能有一位“佛母”。本來她的“佛父”只有她一個“佛母”,後來他竟然又增加了兩個“佛母”;她抗議,但他也不睬她;她一氣之下,她說:“我就拿了兩支菜刀去追殺那兩個,一直殺到門外……。”我這才曉得原來他們的“佛父”、“佛母”是這麼回事——還是來“真的”!向來只知道我佛如來正法中所謂的“佛母”,是指般若波羅蜜多,因爲“般若波羅蜜多”之無上智能出生叁世諸佛,並不是把一個女人跟×師行淫,而得稱她爲“佛母”。真可謂歪理十八條。又,于佛正法中,也沒有所謂“佛父”一詞;若說有,那就是指釋迦牟尼佛之父淨飯王。   

  筆者在臺灣有一在家女弟子,她到我這裏歸依之前,曾在臺北某道場學了叁、四年左右,共花了叁十幾萬臺幣。有一天,她聽了我講《楞嚴經》這一段經文後,淚流滿面地告訴我,她說:幸虧聽我講了關于淫禅之事,因爲她以前去的那個道場,也是屬于某教派的,她師母曾教她“大○○”法,但因她是未婚單身女子,所以先修觀想;過一陣子再“實修”,“便能成就”。當時她也不知道最後是真的要做那事,“今天幸虧聽師父開…

《大佛頂首楞嚴經義貫 第二篇 悟後依體起修》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