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叩鳴集▪P10

  ..續本文上一頁就吃虧了不肯實事求是!我們在家衆,本來護法的責任重,弘法的責任輕,自修比較是主要,度他比較是隨緣,就是不肯吃辛苦,也沒有什麼違背佛法處,也沒人來責備你。現在已經受了菩薩戒,要想作維摩大居士,那就不能怕當菩薩苦了,既當菩薩,也就不能嫌前十條的事情麻煩了。不然的話,四願、四等、四攝、六度等,就根本不能作,這不就成了一個虛銜菩薩嗎?有的人說,末法時期,根性鈍劣,衆生難度。這話固然有理,卻是責備一面的話,還應該反過來問問菩薩們度化過他們沒有?自己有沒有什麼佛法,拿出來去度人?假若只圖坐在家裏安閑,不向前頭舉的十條事上去承當,少許的勞苦,也不肯吃,上求下化四字,菩提薩埵之義,安在那裏?所以說既作菩薩,就不可畏怕困難,止住不進。

  這樣說來,新戒菩薩就一直往前進好,但是事情也不這樣簡單,因著末法時期,魔外繁興,龍蛇混雜,門外的魔外易知,混進門來的魔外難辨,若不認識清楚,對于求法宏法,都走錯路。例如某某道,供奉彌勒佛;某某道供奉濟公活佛;某某道供奉觀音達摩;某某道念天元太保十字阿彌陀佛;某某道奉持《梵網經》,大講《金剛經》。猝然一看,這不也是佛教嗎?那知道皆是些假冒商標的魔外。若不把他看穿,前去護法,久之就要接受他的邪術,還怕要替他散布魔法。再或遇見阿修羅,講五念處,叁十八道品,野狐禅下轉語。不辨邪正,以爲得未曾有。展轉贊歎,展轉宣揚,贻害了衆生,這段因果,怕不知幾生幾劫,才能了局。還有許多五花八門的怪象,無非瞎衆生的眼目,也就不能一一枚舉了。這些錯路,卻是新學人容易失腳的。這皆是熱心有余,學力不足的緣故。熱心有余,就容易被情感沖動;學力不足,就會邪正不分。這要勤加修持,使得鎮定;多讀經典,使生正知正見。宏化工作,自然就能契合理智,不致再爲情感沖動了。

  菩薩雖是在家衆,已經是佛的法子,負的責任,就是要作昏途的明燈,功果圓滿,自然成佛。若是不學不修,那能作昏途的明燈?不去度衆,焉有成佛的道理?這也不必互相觀望,諺語說的好,“公修公得,婆修婆得,不修不得”。百千萬劫,叁途來往,“人身難得”!五欲纏縛,八苦交煎,“佛法難聞”!修羅應世,殺機四起,正法沈淪,窮居荒島,大戒更複難求!諸位居然直破叁重難關,等于連中叁元,真不知是幾生修來,不勝贊歎!但行道時,若不定慧勻稱,慈悲懇切,這等大事業,不是半途而廢,就是走了錯路。不必說什麼成就,簡直是辜負佛恩!也是辜負了這次戒壇諸師的恩!更是辜負了自性!諸位在家新戒菩薩,區區向你百頂禮,請你多珍重!

  五福齋祝辭

  在張寬心居士六秩晉一祝壽席上講

  今天是寬心張老居士的六十晉一華誕,我們同人都來參加慶祝,壽是五福之先,是值得慶祝的。蓮社的社長,吩咐敝人作蓮社的代表,來向張老居士祝福!照例的規矩,是要說吉祥話的;但是看看其他人家做壽,凡是來賓,不都是說些祝福的吉祥話嗎?再仔細一調查,他家受了那些吉祥話以後,真的能得福嗎?那裏那裏!一句空話,何能有這樣的效力。且是不但得不到福,往往還會招了禍!

  這是什麼道理?古人說:平常人是禍福互依。就是說人遭了逆境的時候,心裏恐怕起來,就會處處想著作些善事,來補補罪過。這樣一來,就種下善因,後來自然要轉禍爲福。人在順境時候,心多放縱,只求驕奢淫佚,盡量的享受,那裏信什麼因果。這樣一來,就種下惡因,後來自然是要得禍的。

  就說做壽的人家吧,當然是有錢的人家才能辦。看他請客的這一天,他的廚房裏雞也發哀聲,鴨也發哀聲,魚也哭,蝦也哭,豬也叫苦,羊也叫苦,偏在他祝福的日子,發出一片哀哭之聲,這有多麼不吉祥?一霎時血流、骨斷、抽腸、剝皮,吉祥的家庭,忽然變作殺場,更可怕的這些陰魂不散,在他的家庭裏,就盤桓不去,不免時常作祟,欠債的還錢,殺生的償命,他的家庭那會得福呢?

  古人又說:下愚的人,遭了逆境,他是怨天尤人,不知忏悔,他既受了惡果,他還接著造惡因,所以是禍上加禍;上智的人,處了順境,他明白福是由善來的,他是更加作善,福果中又種了善因,所以他是福上增福。

  張老居士是福慧雙修的佛教徒,人太聰明了,看他今天請客,一律用的是素齋,作個戒殺放生的提倡。他是“自求多福”,實事求是。這樣還用著他人來祝福的空話嗎?他既會做“福上增福”的事,我們只有給他賀喜而已。

  中國人的家門上,專好貼上一張五福臨門的紅帖子。要問五福是什麼?怕還有少數的人不知道,不妨絮聒的介紹一下。這個典故,出在尚書洪範裏邊,一是壽,二是富,叁是康甯,四是攸好德(好作善事),五是考終命(期頤善終)。

  試問這五福是怎樣來的?佛經上說的都很明白,先說第一類,種了不殺的因,就得長壽的報;漢朝第五倫爲會稽太守的時候,民間舊習,迷信巫祝;專以殺牛祭神,祭後吃了牛肉的人,多數發病,臨命終以前,還作牛叫。第五倫下令驅逐巫祝,禁止殺牛,不但風俗改了良善,農田也增了生産。後來第五倫官作到大司農,壽長到八十余歲,這事記載在後漢書第五倫傳。那知素食正是不殺的根本,凡是素食的,一定要得長壽果報的。

  再說第二類,種了布施(財、法、無畏)的因,就得財富的報。列國時候,隨侯在路上遇著一條受傷的蛇,困頓在沙土裏,一時動了慈心,把蛇挑到水裏去,後來又經過此地,那蛇卻銜了一顆價值千金的明珠來,向著隨侯點首,隨侯並未敢取,誰知夜晚這蛇竟把明珠送到隨侯的床前去。這事記載在《淮南子》中。當知素食的,卻是終日施無畏,實是布施的根本,所以也一定要得到財富果報的。

  第叁類,種了護他巢穴的因,就得家庭安甯的報;不作損害他身的事,就得身體康健的報。北魏裴俠爲河北郡守,郡中舊有漁獵夫叁十人應役,裴俠以爲天有好生之德,遂罷除了這個惡規矩,後來得了重病,百藥無效,全家正在憂愁的時候,忽然聽得打鼓的聲音,一驚病立刻就好了。這事記載《魏書裴俠傳》。那知素食的,更是護生及不害的根本,更一定得到康甯果報的。

  這要說到第四類,在此處要分析一下,要知其余四類,皆是享受福果,惟有這一類是再種福因。這就是果中該因,得了福又種福,使他連續不斷,這也正是上智人辦的事,所謂“福上增福”。古人說一日持齋,天下殺生無我分。今天張老居士慶壽,卻設了幾十桌素齋,無形中就保全了幾千百條衆生的生命,等于請大家來作一個放生會。主人固然功德無量!來賓也人人有了功德。可見不想今日一素餐齋,便又厚培了攸好德的福田。

  第五類種了放生的因,就得考終命的報。晉代毛寶是一個大將,他軍中有一個無名的軍人,偶然買放了一只白龜,後來在邾城作戰,打敗了仗,連毛寶也陣亡了。這個軍人就圖投江自盡,忽然覺得似是落在石頭上,低頭一看,才知當年放的那只白龜。不意這只龜,卻駝載他到彼岸去,逃了性命。這事記載《晉書毛寶傳》。當知素食的,是從根本上來放生,那也一定是得到考終命的。

  以上說的這些事,並非坊間出的小說演義,平空虛造;也不是文人筆記,得叁分傳聞,描寫成十分事實,這皆是經典史傳子書的記載。凡是奇異的事項,多半還是刪去了。所以最是可信的。請看戒殺、施無畏、護生、放生這些事,乃是感召五福的主要原因;素食又是戒殺、施無畏、護生、種德、放生等的根本辦法。今天我們吃的素齋,可以稱作“五福齋”,主人可以稱是“五福主人”,諸位來賓也可以稱是“五福嘉賓”。

  善人必多祯祥,感召的天時也好。十月是小陽之月,正是一年回春的時候,應時的又開了兩種花,來獻祥瑞。一是梅花,梅有五瓣,文人形容他叫梅開五福,所以世人就稱梅是福花。一是菊花,菊花開期最長,文人形容他是壽客,所以世人都稱菊是壽花。不過菊花本是九月開的,但菊花的種類很多,有一種要十月才開,一直開到第二年的正月。六十天是一周甲子,他能開一百天二十天,得到兩周甲子,就給這種菊花送了一個名號叫做“續甲子”。

  今天主人五福齊備,這是梅花獻瑞的應驗。但是華誕這才六十晉一,剛是一周甲子;還有菊花的獻瑞,當然也要應驗的,想必再經過六十年,接續第二個甲子,請大家再來吃五福齋,是預定的。話是說完了,似乎還得說幾句慶祝辭,比較周全。那麼我就要說了。

  敬祝五福主人萬歲!敬祝五福來賓萬歲!敬祝五福齋一個甲子接續一個甲子的來吃萬歲!

  

  

《叩鳴集》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