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就吃亏了不肯实事求是!我们在家众,本来护法的责任重,弘法的责任轻,自修比较是主要,度他比较是随缘,就是不肯吃辛苦,也没有什么违背佛法处,也没人来责备你。现在已经受了菩萨戒,要想作维摩大居士,那就不能怕当菩萨苦了,既当菩萨,也就不能嫌前十条的事情麻烦了。不然的话,四愿、四等、四摄、六度等,就根本不能作,这不就成了一个虚衔菩萨吗?有的人说,末法时期,根性钝劣,众生难度。这话固然有理,却是责备一面的话,还应该反过来问问菩萨们度化过他们没有?自己有没有什么佛法,拿出来去度人?假若只图坐在家里安闲,不向前头举的十条事上去承当,少许的劳苦,也不肯吃,上求下化四字,菩提萨埵之义,安在那里?所以说既作菩萨,就不可畏怕困难,止住不进。
这样说来,新戒菩萨就一直往前进好,但是事情也不这样简单,因著末法时期,魔外繁兴,龙蛇混杂,门外的魔外易知,混进门来的魔外难辨,若不认识清楚,对于求法宏法,都走错路。例如某某道,供奉弥勒佛;某某道供奉济公活佛;某某道供奉观音达摩;某某道念天元太保十字阿弥陀佛;某某道奉持《梵网经》,大讲《金刚经》。猝然一看,这不也是佛教吗?那知道皆是些假冒商标的魔外。若不把他看穿,前去护法,久之就要接受他的邪术,还怕要替他散布魔法。再或遇见阿修罗,讲五念处,三十八道品,野狐禅下转语。不辨邪正,以为得未曾有。展转赞叹,展转宣扬,贻害了众生,这段因果,怕不知几生几劫,才能了局。还有许多五花八门的怪象,无非瞎众生的眼目,也就不能一一枚举了。这些错路,却是新学人容易失脚的。这皆是热心有余,学力不足的缘故。热心有余,就容易被情感冲动;学力不足,就会邪正不分。这要勤加修持,使得镇定;多读经典,使生正知正见。宏化工作,自然就能契合理智,不致再为情感冲动了。
菩萨虽是在家众,已经是佛的法子,负的责任,就是要作昏途的明灯,功果圆满,自然成佛。若是不学不修,那能作昏途的明灯?不去度众,焉有成佛的道理?这也不必互相观望,谚语说的好,“公修公得,婆修婆得,不修不得”。百千万劫,三途来往,“人身难得”!五欲缠缚,八苦交煎,“佛法难闻”!修罗应世,杀机四起,正法沉沦,穷居荒岛,大戒更复难求!诸位居然直破三重难关,等于连中三元,真不知是几生修来,不胜赞叹!但行道时,若不定慧匀称,慈悲恳切,这等大事业,不是半途而废,就是走了错路。不必说什么成就,简直是辜负佛恩!也是辜负了这次戒坛诸师的恩!更是辜负了自性!诸位在家新戒菩萨,区区向你百顶礼,请你多珍重!
五福斋祝辞
在张宽心居士六秩晋一祝寿席上讲
今天是宽心张老居士的六十晋一华诞,我们同人都来参加庆祝,寿是五福之先,是值得庆祝的。莲社的社长,吩咐敝人作莲社的代表,来向张老居士祝福!照例的规矩,是要说吉祥话的;但是看看其他人家做寿,凡是来宾,不都是说些祝福的吉祥话吗?再仔细一调查,他家受了那些吉祥话以后,真的能得福吗?那里那里!一句空话,何能有这样的效力。且是不但得不到福,往往还会招了祸!
这是什么道理?古人说:平常人是祸福互依。就是说人遭了逆境的时候,心里恐怕起来,就会处处想著作些善事,来补补罪过。这样一来,就种下善因,后来自然要转祸为福。人在顺境时候,心多放纵,只求骄奢淫佚,尽量的享受,那里信什么因果。这样一来,就种下恶因,后来自然是要得祸的。
就说做寿的人家吧,当然是有钱的人家才能办。看他请客的这一天,他的厨房里鸡也发哀声,鸭也发哀声,鱼也哭,虾也哭,猪也叫苦,羊也叫苦,偏在他祝福的日子,发出一片哀哭之声,这有多么不吉祥?一霎时血流、骨断、抽肠、剥皮,吉祥的家庭,忽然变作杀场,更可怕的这些阴魂不散,在他的家庭里,就盘桓不去,不免时常作祟,欠债的还钱,杀生的偿命,他的家庭那会得福呢?
古人又说:下愚的人,遭了逆境,他是怨天尤人,不知忏悔,他既受了恶果,他还接著造恶因,所以是祸上加祸;上智的人,处了顺境,他明白福是由善来的,他是更加作善,福果中又种了善因,所以他是福上增福。
张老居士是福慧双修的佛教徒,人太聪明了,看他今天请客,一律用的是素斋,作个戒杀放生的提倡。他是“自求多福”,实事求是。这样还用著他人来祝福的空话吗?他既会做“福上增福”的事,我们只有给他贺喜而已。
中国人的家门上,专好贴上一张五福临门的红帖子。要问五福是什么?怕还有少数的人不知道,不妨絮聒的介绍一下。这个典故,出在尚书洪范里边,一是寿,二是富,三是康宁,四是攸好德(好作善事),五是考终命(期颐善终)。
试问这五福是怎样来的?佛经上说的都很明白,先说第一类,种了不杀的因,就得长寿的报;汉朝第五伦为会稽太守的时候,民间旧习,迷信巫祝;专以杀牛祭神,祭后吃了牛肉的人,多数发病,临命终以前,还作牛叫。第五伦下令驱逐巫祝,禁止杀牛,不但风俗改了良善,农田也增了生产。后来第五伦官作到大司农,寿长到八十余岁,这事记载在后汉书第五伦传。那知素食正是不杀的根本,凡是素食的,一定要得长寿果报的。
再说第二类,种了布施(财、法、无畏)的因,就得财富的报。列国时候,随侯在路上遇著一条受伤的蛇,困顿在沙土里,一时动了慈心,把蛇挑到水里去,后来又经过此地,那蛇却衔了一颗价值千金的明珠来,向著随侯点首,随侯并未敢取,谁知夜晚这蛇竟把明珠送到随侯的床前去。这事记载在《淮南子》中。当知素食的,却是终日施无畏,实是布施的根本,所以也一定要得到财富果报的。
第三类,种了护他巢穴的因,就得家庭安宁的报;不作损害他身的事,就得身体康健的报。北魏裴侠为河北郡守,郡中旧有渔猎夫三十人应役,裴侠以为天有好生之德,遂罢除了这个恶规矩,后来得了重病,百药无效,全家正在忧愁的时候,忽然听得打鼓的声音,一惊病立刻就好了。这事记载《魏书裴侠传》。那知素食的,更是护生及不害的根本,更一定得到康宁果报的。
这要说到第四类,在此处要分析一下,要知其余四类,皆是享受福果,惟有这一类是再种福因。这就是果中该因,得了福又种福,使他连续不断,这也正是上智人办的事,所谓“福上增福”。古人说一日持斋,天下杀生无我分。今天张老居士庆寿,却设了几十桌素斋,无形中就保全了几千百条众生的生命,等于请大家来作一个放生会。主人固然功德无量!来宾也人人有了功德。可见不想今日一素餐斋,便又厚培了攸好德的福田。
第五类种了放生的因,就得考终命的报。晋代毛宝是一个大将,他军中有一个无名的军人,偶然买放了一只白龟,后来在邾城作战,打败了仗,连毛宝也阵亡了。这个军人就图投江自尽,忽然觉得似是落在石头上,低头一看,才知当年放的那只白龟。不意这只龟,却驼载他到彼岸去,逃了性命。这事记载《晋书毛宝传》。当知素食的,是从根本上来放生,那也一定是得到考终命的。
以上说的这些事,并非坊间出的小说演义,平空虚造;也不是文人笔记,得三分传闻,描写成十分事实,这皆是经典史传子书的记载。凡是奇异的事项,多半还是删去了。所以最是可信的。请看戒杀、施无畏、护生、放生这些事,乃是感召五福的主要原因;素食又是戒杀、施无畏、护生、种德、放生等的根本办法。今天我们吃的素斋,可以称作“五福斋”,主人可以称是“五福主人”,诸位来宾也可以称是“五福嘉宾”。
善人必多祯祥,感召的天时也好。十月是小阳之月,正是一年回春的时候,应时的又开了两种花,来献祥瑞。一是梅花,梅有五瓣,文人形容他叫梅开五福,所以世人就称梅是福花。一是菊花,菊花开期最长,文人形容他是寿客,所以世人都称菊是寿花。不过菊花本是九月开的,但菊花的种类很多,有一种要十月才开,一直开到第二年的正月。六十天是一周甲子,他能开一百天二十天,得到两周甲子,就给这种菊花送了一个名号叫做“续甲子”。
今天主人五福齐备,这是梅花献瑞的应验。但是华诞这才六十晋一,刚是一周甲子;还有菊花的献瑞,当然也要应验的,想必再经过六十年,接续第二个甲子,请大家再来吃五福斋,是预定的。话是说完了,似乎还得说几句庆祝辞,比较周全。那么我就要说了。
敬祝五福主人万岁!敬祝五福来宾万岁!敬祝五福斋一个甲子接续一个甲子的来吃万岁!
《叩鸣集》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