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文化論衡▪P8

  ..續本文上一頁因緣所致,因爲你們既有此一問,所以我現在就順便簡單地講一講:有一天,我出關回臺灣去辦移民簽證,順便去看一個屏東的老朋友,這個老朋友是我以前在中學教書時的同事,非常要好,沒想到他也學佛了,可是他學的卻是先生,學錯了,但他還不知道,據他說他「啓靈」還蠻快的!後來我跟他深談之後,他才決定改變,老實念佛。他本來就喜歡喝兩杯,在他學「啓靈」時,某至變成酗酒,每天喝得醉醺醺的,眼眶常常還在紅通通的狀態下就去上課了。他教的是數學,他太太非常擔心,家中又有兩個孩子,要是哪一天被解聘了怎麼辦。有一天,他招待我到佛光山去玩。佛光山有個「地藏院」,專門只供地藏菩薩,地藏院外面有一口大鍾,叫做「幽其鍾」,擊鍾的方式,不是用敲的,而是用撞的。據說若撞一下,承地藏菩薩的威力,地獄衆生的痛苦便會暫時停止,非但如此,如果因緣具足,有福報的衆生,經你這麼一撞,他便得生天受樂。佛光山常住在鍾下寫了一行字:「十塊錢撞一下,且可在地藏菩薩前發一個願」。于是我就投了叁十塊錢,發了叁個願,撞了叁下鍾。我所發的願:第一個願是爲衆生,第二個願是爲那個朋友,第叁個願爲我自己的修行。其中第二個願,就是:我願修日中一食,一日一夜修行佛法,誦持地藏經及念聖號、 持咒,迥向給他,令他得以戒酒。佛光山之行後不久,我就回到美國。返美之後,我再繼續閉關,便立即依當時所發的願而修行、回向。過了大約一個星期,接到這位朋友的一封信,信上說:他有一天晚上,半夜叁更起來,恍恍惚惚問拿了叁支香,到他家的竈神前面(因爲他的佛堂被打掉了,由于他修先生的「啓靈法」,幾乎走火人魔,他家人十分害怕,他母親就把他的佛堂拿掉了),他到竈神前面跪下來發願說:「我從今起再也不暍酒了」,然後又說:「一有機會,我就去皈依、 受五戒。」後來果真很快就去皈依、受五戒了,而且也就真的戒了酒, 真是不可思議。因爲他暍酒是有家傳淵源的,他父親就是因爲長期暍酒而肝硬化過世,我所擔心的也是這一點。接到他的信後,我把日子對了一對:他半夜叁更起來對竈神發願的那一天,正好是我修行回向的那一天。這就更不可思議了!然而他還以爲是他家的竈神很靈哩(但我一直都沒有跟他提起我爲他發願、修行、回向的事)。這件事我覺得即是地藏菩薩的本願力之「感應」及加持。還有另外一件事,亦是與地藏菩薩的不可思議力有關。我以前在家的時候,曾經嘗試要吃素,試過幾次,每做幾個月後,就不了了之,不是做不到,只是不願意再繼續做,當時覺得修行不一定要吃全素。所以「願力」很重要。那次從佛光山禮地藏菩薩回來以後,有一天我忽然不知爲什麼,而對我的同參說:「我們來吃素好不好! 」他說:「好!」就這樣子,從那時開始吃全素,連五辛、 蔥、蒜、韭菜都不吃。我吃東西本來就很樸素,我最喜歡的就是吃陽春面,面裏少不得加一點蔥花,如是而已。但自那時以後,連蔥花也不用了,然而從來也不覺得有什麼不便或不習慣― 更奇怪的是:甚至于也「不覺得自己在吃素」,而且也從未覺得難過,好像已經吃素好久了;再者,晚上睡覺時也不會夢到什麼「肯德基炸雞」之類的。除了我木身這些感應以外,再加上別人的種種經驗,我就知道:地藏菩薩的威神之力,真是如佛所說,實在是不可思議,難怪佛在『 地藏菩薩本願經』 中,一再摩頂、贊歎:「地藏地藏,汝之神力不可思議,汝之智慧不可思議,汝之辯才不可思議。正使十方諸佛贊歎宣說汝之不思議事,千萬劫中,不能得盡。」我想,你若是很喜歡吃肉的人,一修『 地藏經』 你自然就不想吃了。老實說,我以前是很喜歡吃的,我可說是個不按牌理出牌的人:我雖然喜歡吃,但是我「舍」得也很快;又如我以前非常喜歡音樂,一天不聽音樂就難過,我曾是師大附中合唱團唱男高音部的,還學過獨唱,會唱些古典歌曲,也很喜歡西洋歌曲、民謠等,結果我一學佛,這些全都「自然而然」地舍掉了,再也不會喜歡唱歌、聽音樂― 完全不是刻意戒除;我這麼喜歡哲學,也自然而然地舍掉了― 因爲「看透」了這些世間法,這些世法與佛法比起來,在我來說,實在無法相提並論,雖然也有它的方便之處,但那是屬于世間法,不能究竟、 無法令人斷煩惱、 得真智慧、得解脫,至少我曾很努力地追求、並認真地做了很久: 孔子、孟子、論語、大學、老子、 莊子、耶稣、富蘭克林、 尼采、杜威、胡適、羅素、斯多噶派― 但都沒能得到我所期望的受用。在高中時我甚至還嘗試過想成爲基督徒,看耶經時也曾感動得流淚,覺得有些境界亦不俗,但在接觸了佛法以後,正如一位居士所說,佛法才能真正令人「安身立命、心安理得」由于有這些感應,覺得地藏菩薩實在不可思議,于是我便開始比較認真地修地藏法門。我以前也是有一點「鐵齒」的(臺語,「嘴硬」、 「頑固」之義),至于先前在佛光山地藏院發願,也是基于一顆慈悲心,愛朋友之心,但是萬萬沒想到真的這麼靈驗。我第一次修地藏法門,誦到第六品時,已經覺得好累好累,因爲這部經相當長,正想停下來之際,這時正好誦到經文中,佛對普廣菩薩說:「若見有人讀誦是經:(汝)勸是等人,勤心莫退。」當時我誦到這裏,立即不期然而然地精神陡然一振,忽然,于一剎時間完全不再覺得身累、口幹,而且覺得彷佛有某種力量在背後推著我,于是又繼續往下誦,如是便一口氣誦完了一整部,而且誦完之時,亦不覺疲倦。又,最先我只發願修七天,也就是共誦經七部、念地藏聖號七萬遍。等到七天圓滿之後,雖覺得有點累,但是冥冥之中,又覺得我背後仍然有一股力量在推動著我,于是不知爲何,我又再發願,修二十一天。等二十一天圓滿之後,又覺得好像還不夠似的,于是又更發願,時間加倍,就修了四十九天!說也奇怪,不知道那個力量是從何而來的?我發的願是:每天誦地藏經一部,同時念地藏聖號一萬遍。那時我除了修地藏法門之外,所訂的課程還要看經、打坐,所以相當累, 修行不是好玩的。這次我修地藏法門四十九天,本來不存什麼目的,起初只是爲了感恩,感激地藏菩薩的加持。但在我把地藏法門修圓滿以後,很不可思議的事情發生了:以往在我修行上最大的困擾、疑惑以及一些根本問題,也就是佛怯中的根本道理叁世因果、叁界、六道輪迥等這類的問題,從那時起,都「忽然不再是問題了!」而我修法期問,卻從來沒動念去思考過這類問題,亦即:並沒有「經過一番思辯而達到結論」。再者,老實說,彼時我也並沒達到什麼樣的高深境界(並沒有天眼,更無宿命智等神通智慧),然而叁界、六道就好像現在我面前一樣真實,如經中所說「如對目前」,毫無問題,一切無疑惑,本來就是有,本來如是,如佛所說:有叁界、有六道、有輪回,有前世、有今世、有後世,佛所說法如實不虛!而更精彩的是:既然有這些,那麼「真如本性」當然也是有的!所以,佛的種種境界,也都不是「譬喻」的,也不是神話,而全都是真實的境界,所謂的「現量境界」所以不可思議的,我以前的種種「思議分別」都因爲修地藏法門的關系,好像忽然問全被斬草除根,一時灰飛煙滅、 消失無形、 無影無蹤!因此,我深切地體悟到,我們自心中依于第六意識的那個「思議分別」,就是我們所有的業障中最沈重的一環。由于這些體認,因此我出關以後,就建議人多多修習地藏法門,當作修行的第一部法門,此法門是「滅罪增善門」。地藏法門(「大願法門」)之後,再修「大悲法門」,亦即是觀世音菩薩法門,以長養大悲心。第叁再修文殊法門(「大智法門」),有悲心以後,才可能依大智法門而生起真實的般若智;第四修普賢菩薩法門(「大行法門」),那是成佛的法門,一切菩薩成佛,皆是修「普賢行」而來的,無論顯宗、密宗,皆無異論。又,普賢菩薩在密宗裏面稱爲金剛薩唾,金剛薩唾是所有金剛裏面最主要的一尊。所以,顯、密其實是通的;心通就通,心有隔礙,法即不通。總而言之,地藏法門對我個人的重要性而言,最重大的一點是:我個人學佛,能真正從「文字言說」及世俗的「言思境界」,而滅接進入「不思議境界」,打破凡外言說戲論、 邪見、惡見,于一切佛法起正信,得決定信、 不複疑悔,實是地藏菩薩所接引的,地藏菩薩就這樣令我不思議地、毫不費心費力地、輕易地就怯除掉我無始以來,依于愚夫言說境界的妄想分別所造成的業障,而于如來正法起于正信,堅定不動搖。(這景況真有如『 楞嚴經』 中阿難悟了以後的贊佛愒:「銷我億劫顛倒想」。)然而我覺得我這「知識障」(其實應名爲「邪見障」),也可說是當今「知識分子」所患最重、也最難拔除的業障,除此之外,還有種種重障,都須賴地藏菩薩拔除,爲什麼呢?簡言之一句話,地藏菩薩的「本願」即是要濟度業障最深重的衆生:以人道而言,現在末法時期的衆生,都是業障非常重的,因爲現在的衆生善根短缺― 連「信根」都不具足!因爲當世衆生連最基礎的信根都不能具足,故可說是翌悶根十分微薄,以致我們就有點像是智障的兒童一樣,而地藏菩薩就像是特殊教育的老師,所以特別慈悲,專門照顧我們這些「弱智」的兒童。因此,我奉勸當今知識分子,若要學佛,首先要放棄知識分子的優越感。因爲,如所觀察,當今學佛,不管知識分子或非知識分子都一樣業障很重,善根微薄,連信根都不具足,所以應「下心」老實修行。進而言之,末法時期衆生(包括知識份予)若要修行,要想有所成就,而不修地藏怯門的話,可說十分困難。這就是爲什麼一般人連念佛都念得「沒有味道」(經中所說:「不得法味」),不知道在念什麼,味如嚼蠟;這是因爲業障太重,把「覺心」與「法味」都障住了― 因而有時雖也很努力在修行,但卻不得「法味」,「覺心」不得現前。這種情況下,你若先修地藏法門以消粗重之業障,粗障消得差不多了,再來念佛,那時便較能念出一點名堂,得一點法味。至于地藏法門怎麼修,我有一套儀軌,今晚再詳細跟你們講。

  問:可否請師父把閉關的心得講給我們聽?

  答:那我得寫回憶錄了,我從初一就開始寫日記,到現在寫了八十多木,希望有一天能將它整理出來,因爲裏面很多都是修行的經曆、 體驗、挫折、以及種種困難、 遭遇都有,不是一下予能說得盡的。等有人要閉關時,我再詳細告訴他。現在我們來做個回向,挫用合掌念:「願以此功德,回向令我及一切衆生,自今日起,生生世世皆得值遇如來正法,如法修持,速發菩提心,速修無上道,勇猛不退。願消叁障諸煩惱,願得智慧真明了,普願罪障悉消除,世世常行菩薩道。」

  一九九一年六月廿二日講于愛荷華州立大學佛學社

  

  

《文化論衡》全文閱讀結束。

✿ 继续阅读 ▪ 冥想叁部曲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