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能?受業所牽。我們大家天天都是願消叁障諸煩惱,願得智慧真明了,普願罪障悉消除,世世常行菩薩道。天天的禮佛拜忏都念。天天忏,天天還造罪,說瞎話順口說腦子也不用想。人人回想一下,我說的不見得准確,但起碼我是這樣子。因此想要說絕對不造罪,信了佛所有的惡業一下子停斷,沒有這個力量。要有這個力量必須多生累劫,必須菩薩現身。我們用儒家曾子說的每日叁省吾身。晚上一天的工作完畢,佛事也作完了,上床休息的時候,想想一天二十四小時,念地藏菩薩占了好多時間?搞名利乃至貪嗔癡妄語,兩舌、绮語、惡口犯了好多?不用問佛菩薩,自己就能知道。清清楚楚的能知道嗎?在天平上一秤就知道了。
晚上回想一下,感覺自己慚愧業障重,臨睡的時候,念一個十大願王,從一者禮敬諸佛乃至十者普皆回向,或者念一遍心經,要不了好多時間,如果佛法僧具足,則念十方一切諸佛……。叁兩分鍾的時間,念完了再睡,會得清淨相。不但惡夢,善夢也少,會得到加持。心理意念一靜下來,念念睡著了就跟叁寶合成一片。我們發願的時候要隨著地藏菩薩發,一個是上求諸佛佛法,要成佛,一個是下化一切衆生。成佛就是爲了要度一切衆生,否則跟我現在不是一樣嗎?成佛度衆生能普遍一些。
十惡就是十惡業。四重即殺、盜、淫和大妄語。弑父、弑母、弑阿羅漢、出佛身血、毀謗大乘破合和僧,這叫五逆。不修十善,不清淨這都叫顛倒。還有毀謗叁寶,作一闡提罪。除了這些要想一想,思惟就是自己觀察。我造這些罪,這些罪的體性是怎樣的?要覓罪是了不可得的,罪性本空唯心造,妄心造的。妄心消失了,罪也沒了。心亡罪滅兩俱空,是則名爲真忏悔。要達到這個境界,可不是小乘了,完全是大乘究竟了義了。觀想罪業是緣生的、性空的、是虛妄不實的、是顛倒妄心造的、沒有實體可得。意思就是不是不可消滅的。空寂就是寂滅不生無所得。
“願我及一切衆生,速達心本,永滅罪根。
願一切衆生都明白自己的本心,都明了佛性是光明的。要不達到心的本源,罪也忏不清淨,永遠不會清淨。達到了,罪根拔起,罪就沒有了。這段意思後面有很深的解釋,個個經論都是這樣闡揚的。但是像我們還是有相的,念一個名字,磕一個頭,一邊磕一邊忏悔,從有相達到無相。這就是忏悔罪業,但是必須得發露,就是前面說的仰白,仰告十方諸佛。發露的意思就是我們也不知道我們過去做了好多罪?那就籠統的說一說。以下就是配合普賢十大願王,勸請轉法,勸請諸佛不入涅槃,就是普賢行願品的第六大願請轉*輪,第七大願請佛住世。
“次應複發勸請之願;願令十方一切菩薩未成正覺者,願速成正覺,若已成正覺者,願常住在世,轉正*輪,不入涅槃。
不但願普通的衆生,還沒成正覺的,快點成正覺。沒成緣覺的速成緣覺,沒發菩提心的速發菩提心,行菩薩道常住在世,常住在世就是不要入涅槃。請佛轉輪、住世是第六大願和第七願,隨喜是第五大願,這裏第五願擺在後面,次序沒有關系。
“次當複發隨喜之願;願我及一切衆生,畢竟永舍嫉妒之心,于叁世中一切刹土,所有修學一切功德及成就者,悉皆隨喜。
叁世諸佛菩薩在此教化衆生,還有一切在此修利生的功德,乃至于一切衆生所修的善業,我們都要贊歎隨喜。他們布施的,他們持戒的,他們忍辱的,我都要修,有拜忏的,有講經的,有說法的,有聞法的,我都隨喜。乃至于一點點小善都不遺漏,心量大了,功德不可思議。不要認爲這是人家做功德,我在這兒隨喜,也沒出力,隨喜功德是相等的。看見人家供花,馬上合掌隨喜,看見人家學習,隨喜這功德不可思議,爲什麼呢?十法界在你現前一念心中,一念遍十方。華嚴經第四會覺林菩薩贊歎佛,就像工畫師修的,能畫一切彩色。這個世界的一切事事物物都是一念心造的。一念心成佛、下地獄。若人欲了知,叁世一切佛,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這是覺林菩薩在夜摩天贊歎釋迦牟尼佛的話,所以大家千萬要如是隨喜。布施一個充滿七寶的叁千大千世界都沒有隨喜功德大。所有生極樂世界的,我都隨喜。應當這樣的來隨喜,千萬莫生嫉妒障礙。這個世界的衆生恰恰相反,不但不隨喜,看到有做好事就說,那算什麼?誰都做得了,不但不隨喜還要破壞。我做不成你也別做,這就是嫉妒障礙,罪業特別重。這是個方便,佛法說是方便,就是竅門。因爲沒力量做,他做了,跟我做不是一樣嗎?這是菩薩用心。看到他做,突出了,那顯不出我了,這叫嫉妒障礙。這個是運動身、口、意的。我們前面講忏十惡,現在這個隨喜,不但口裏贊歎,意念還要想到這些功德,這才是真正的隨喜,不是虛假的。口裏說得很好,人家問你我們做個什麼事,好啊!我隨喜,扭過頭來就向人說,他幹得成啊?說壞話破壞人家,這種人大家到處都可以看的到。
“次當複發回向之願,願我所修一切功德,資益一切諸衆生等,同趣佛智,至涅槃城。
我們現在的修行,就是我們聞法的功德,大家共學的功德,把它回因向果,向果就是向佛。這一切的功德不貪戀執著,資助一切衆生,一同趣向佛的智慧海,乃至于究竟成到不生不滅,就是解脫意。
“如是發回向願已;
拜忏完了,應當發願,心理所緣念的,所仰白的向十方諸佛菩薩表白我的心迹。回向願也發完了,離開忏悔室。
“複往余靜室,端坐一心。若稱誦,若默念我之名號。當減省睡眠,若惛蓋多者,
我們現在沒有這麼多條件,這間是拜忏室,那間是念佛室。東廟裏條件優厚些。要是一個想修道的,常住會成全他的,但還要有點地位。普通的和尚,西藏一般的和尚想修行,一個靜室也沒有,這還要有點福德!這個靜室完了,還要入一個靜室,出聲或者默念。念什麼呢?地藏菩薩的名號。地藏菩薩告訴我們不要睡覺。睡是五蓋之一,要減省睡眠。到了夜間身體實在不支了,靜坐一下易驚醒。夜不倒單的意思就是讓你能修道,倒著睡容易睡的時間久,坐著睡睡不長,一下就醒了。但是夜不倒單養成了睡覺的習慣,不坐則已,坐下腦袋就搭下來。你講經他在那兒贊成呢!你問他聽到沒有,不知道啦!人家說我不贊成不倒單,我是要不倒單修行,不是坐在那兒睡大覺!睡覺經常睡的脖子歪了,有的腿也痛了,背也駝了,走路是個彎腿,我看好多的喇嘛師父,走都走不起來。因爲坐久了,沒修行睡著了。坐著睡跟倒著睡,我看倒著睡還更舒服一點吧!不會出很多病,因此我要糾正一下。還有過午不食,因爲顧慮早上不吃,晚上也不吃,這一頓飯思想有包袱了,吃不下了還要吃,那胃能受得了嗎?就算吃下去,當時也不能修道了。往那一坐,瞌睡馬上就來。和尚是智慧的,我們是學智慧的,這不是越學越愚癡嗎?不但不相應而且很不好。有人說習慣了。我說你習慣可以繼續下去,壞習慣不能繼續下去。否則貪嗔我們習慣了,不要忏了。我把你殺了,我習慣了行嗎?不行的。
爲什麼要生極樂世界,因爲那兒的習慣好。貪嗔癡都斷了。想往那兒去,可不像美國,想個辦法能來。到那個地方沒別的辦法,唯有念阿彌陀佛,或者念念大乘經典回向。別的後門開不到,就在自己腦子裏開個門,還得不爲名利念,不爲人知念。別盡想我是個善人,我是個念佛的,這又怎樣?心裏頭在幹什麼?有一個老太太,一天到晚阿彌陀佛,順口就叫孫子把燭臺上的螞蟻統統燒掉,我說這個念佛效果不大。學法要會學,學的要正確。你心裏頭到底還是有智慧的,要判斷。學過幾部大乘經典就知道成佛不是那麼容易的!有人教你即身成佛,這個我看看,等你成了,我再跟你學,沒成那我跟你白搭了!這邊口裏要修成佛的法,那邊錢都給我行嗎?這叫南轅北轍。
“睡眠”是五蓋之一,我們差不多的人都睡眠很久,但是我勸大家要睡夠了。要是你四十歲以上,睡眠不足無論幹什麼工作,精神不集中,到那兒都打瞌睡。操作機器很危險,說不定把命還搭上!開車撞上了,糊裏糊塗的就受傷了。我說的減少睡眠是純粹修道者,已經放下身心在密室中修行,瞌睡了就叫“昏睡蓋”。有人沒昏睡蓋,睡眠很少打妄想,一定得了失眠症!爲什麼?因爲太鑽牛角尖,想發財,怎樣也發不了,事業就是不成就,東想西想想竅門睡不著,精神錯亂叫“掉舉”,也是五蓋之一,這都不行的。就靜下來觀心,觀心的時候,注重觀地藏菩薩的聖像。睡眠多呢?站起來走一走,坐著比較舒服一點,所以坐下來就打瞌睡,驚醒一下。
“應于道場室中旋繞誦念。
這個要自己掌握。地藏菩薩告訴我們這個方法,具體運用上,自己要靈活,但是不要離開題目。澫益大師引證過法華經上這麼一句話,大佛頂首楞嚴經也這樣說,念六十二億菩薩的聖號,及至于供養六十二億的菩薩,衣、食、住、行七珍八寶,供養六十大劫,不如念觀世音菩薩聖號。法華經上公開這樣說,我們念普門品不是這樣說嗎?念觀世音菩薩一名的功德等于念六十二億菩薩的名字。在大乘大輪經上,有這麼樣一個發心的人,對彌勒、文殊、普賢、觀音這一類的大菩薩,供養一百劫、皈依一百劫、贊歎一百劫,不如有人于一食頃,就是吃頓飯的功夫,皈依、禮拜、供養地藏菩薩。爲什麼說這幾句話呢?因爲我們對觀音菩薩、彌勒菩薩、文殊菩薩、普賢菩薩聽得相當多,有些人對地藏菩薩的因緣沒那麼深厚,爲了增加深厚,所以說供養這些大菩薩不如食頃之間供養地藏菩薩。爲什麼?因爲地藏菩薩修行的時間,比這些大菩薩都久,人家從地藏經上就可以知道了。而且他度的大家都知道是地獄衆生,地獄衆生最難度,不信的能使他慢慢轉成信。因爲他要成就一切衆生,久遠劫來修行累積的功德,大悲大願,是觀世音菩薩、普賢菩薩、妙吉祥菩薩加起來都不如的,所以一定要生起最大的信心,不然我們修的時候,觀想力不強,利益就小了。我們求占察輪引導我們得叁業清淨…
《占察善惡業報經講記》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