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要,“法”是什麼呢?就是我們下面要講的“一實境界”真如。證得“真如”或者說“證得法性”吧!就是深要之法。但這個人還沒馬上證道,叁業清淨不代表“證道”,或者向“大乘”,或者向“二乘道果”,或者向“菩薩決定信”。“決定信”就是從不懷疑。還要繼續禮拜,或者是漸次的證得道果。沙門道果專指初果、二果、叁果、四果,指二乘道說的。爲什麼地藏菩薩現比丘身呢?示現沙門道,他所教導的這個沙門道,不是我們以前講小乘所能局限的,地獄末空,誓不成佛。我們佛是大沙門,佛所示的也是比丘身。只有佛相釋迦牟尼和地藏菩薩是比丘相,觀音啦、勢至啦、普賢啦、文殊啦都是示現的“帶發相”,大家看菩薩相,一律示現在家相。
“複次!彼諸衆生,若雖未能見我化身轉變說法,但當學至心,
大家注意,這個“至心”和那個“一心不亂”有所區別。
“使身口意得清淨相已,我亦護念,
忏完了我亦護念他。得了清淨相,我就要護持他,雖然沒看見我的化身,也沒有聽到我轉變說法,但是我要護念他,因爲他已經得到我的叁業清淨輪相了。
“令彼衆生,速得消滅種種障礙。
在修道的曆程上,有種種的障礙,我都可以護念他,使他業障消失。障礙有外魔、有內魔。
“天魔波旬,不來破壞。乃至九十五種外道邪師,一切鬼神,亦不來亂。所有五蓋,展轉輕微,堪能修習諸禅智慧。
我們修道建立信心之後,學佛有種種困擾,使你喪失信心。有些初信佛的人好像很不順。天天求地藏菩薩、求觀音菩薩,乃至于大菩薩都求到了,還是不順當。一定要建立信心。我有個小弟子,信仰皈依之後,很不順利。沒信之前還沒聽說發生什麼事,信了之後,左一次車禍,右一次車禍,我說這是考驗!一信佛都要還債了,不要退善心。我說這樣才好,過去的罪就這樣波波折折把重罪都消失了。而且一次比一次輕,第二次就輕多了,第叁次多少有一點,我們各人的事情也是如此,很多出家師父也如是。並不是我們信佛,菩薩就加被了!一共兩條道,一個往善道,一個往惡道,都想拉你,但善道的力量總沒有惡道重,爲什呢?我們過去的佛法爲什那麼盛?你看看信佛法的是些什麼人?玄奘法師那時候是皇帝信佛,所以沒事。凡事都是自己的業感應的,不來護法是我們各人的不對。衆業所感這個時代要跟正法一樣的,那佛不會分正、像,末了。那麼末法是不是一直就末下去了,我們生在這個時代就沒希望了呢?不是的。這個智慧一定要有,沒有智慧力你會迷惑的。我們現在這個時間、這個地方就是正法。末法之時也有正法也有像法。佛在世的時候,也有比丘搗亂,乃至于提婆達多就跟佛做對。假使我在菩提心基金會這個地方,菩薩們發大心支持護法這個道場,經常有講經說法的,那這個地方就能維持一個正法,其他地方就未必,所以這就看你怎麼理解了。但是這能求地藏菩薩,經常這樣求。如果我沒得到清淨輪相,那地藏菩薩加持不加持呢?還是加持的。
有人說我們在叁藩市地藏經誦的不少,怎麼還有那麼大的災害呢?佛菩薩只是比量而言,比量就是比較。誦經重罪減輕,保護不了衆生,但能保護你受持經的人。我有一個弟子就問我,老法師你不是天天誦持地藏經,你得保護了嗎?我說保護我了,地震我不知道。他說叁藩市大地震你會不知道?我說就是不知道。我在路上坐車,感覺到晃下了車一回住地打開門,所有的罐頭全震下來了,一個碗都沒摔破,摔破了還得損失,而我們左鄰右舍的房子都震壞了。我們什麼事也沒有。我說這是地藏菩薩加持了,不要再抱怨,怎麼不靈?我們得這樣的來判斷是非。前面講叁業不清淨,誦的經是有加持的,但能保身已經容易了,如果我們一個人誦不如八九十個人共同誦,消災難就不同了,環境就會變,菩薩的加持有顯也有冥的,有個人的,有共業的,因果是不會錯的。
“複次!若未來世諸衆生等,
可以說也是指我們。
“雖不爲求禅定智慧出要之道。但遭種種衆厄,貧窮困苦,憂惱逼迫者。
我求佛菩薩加持讓我現生沒什麼惡難。
“亦應恭敬禮拜供養,悔所作惡,恒常發願,于一切時一切處,勤心稱誦我之名號,令其至誠。
這個我是大我,要像我們就不能這樣說了,但地藏菩薩就可以這樣說,恭敬勤誦我的名號,但是得至誠一點。最初念的時候,不見得相應,不見得至誠,一千聲、一萬聲中間總有幾聲至誠的,念念的就清淨了,心裏靜不下來,耐心一點,氣息調勻了,沈靜了,總有這麼一念,一點點的至心。
“亦當速脫種種衰惱,舍此命已,生于善處。
這都是指叁業沒清淨的。拜完忏,擲了占察輪,始終沒清淨。這時候求地藏菩薩的目的,也不想求成佛,也不求禅定智慧,也不想別的,現身的貪困痛苦給我消除了就行了。那也不要念經拜忏了,只要勤念我的名號,不論坐車上,走路上,打工的時候,這個手做,心裏念。我經常用收音機或電視機的線路來比喻我們的腦筋,我們這個腦筋左一根弦,若一根弦的,如果是解剖醫生來看,所有的花紋路就是我們的電路。你在這邊念經,另一個腦子已經想到市區裏去了,但是念經的腦筋還在這兒念,有沒有啊?有時候你手裏這樣做著,心裏頭可是念著另一件事呢!我在監獄裏深深體會到不可思議。拜地藏菩薩或者念觀世音菩薩是一樣的。有些人對于地藏菩薩想到是塑像,其實你自己就是地藏菩薩。地是“心地”,藏是“性藏”,人人都具足心地性藏。觀音亦如是。我跟大家講了好多次了。一天到晚這樣念,舍了報身,不是天就是人,或生淨佛國土。
“複次!未來之時,若在家若出家諸衆生等。欲求受清淨妙戒,而先已作增上重罪不得受者。亦當如上修忏悔法,令其至心得身口意善相已,即應可受。
我們受了五戒,這是終生的。五戒和菩薩戒都是終生的。比丘戒是現世的。這五戒中四重戒屬于“性罪”。例如我們受八關齋戒是一日一日受戒,如果一天都持不了,就破了。破菩薩戒的四重二十八輕,這是在家人。出家人呢?破沙彌戒或沙彌尼戒,這裏頭有重難,有破了根本戒或者是破四波羅谛提舍尼輕戒,突吉羅是最輕的。突吉羅就叫向彼悔,對著道友一說,罪就清淨了。假使這些戒都犯了。甚至犯了五逆罪根本不能受戒,但依照地藏菩薩占察忏法修忏,還是可以受的。要能夠發勇猛心忏罪,身口意得了善相可受。在佛製裏、受戒、得戒的和尚、教授、不清淨,受戒的人是不得戒的,澫益大師就說過,從南宋以來,在南閻浮提已經找不到五個持清淨戒的比丘了。受戒的多數都不得戒。我的親教師弘一老法師和慈舟老法師都是持這一種論調。澫益大師退戒了,弘一老法師則根本不承認他是比丘。我是愛唱反調的。這樣子比丘斷種了,每個寺廟都成了賊位,那又怎麼辦?地藏菩薩就說了個法要拜忏。要是懷疑師父,拜忏到地藏菩薩面前受淨戒,希望菩薩加持叁業清淨得戒了,不要再受了。釋迦牟尼佛規定的,就是佛前受,拜地藏忏即名得戒。
“若彼衆生,欲習摩诃衍道(大乘)。求受菩薩根本重戒,及願總受在家出家一切禁戒。所謂攝律儀戒、攝善法戒、攝化衆生戒。而不能得善好戒師,廣解菩薩法藏,先修行者。應當至心于道場內恭敬供養,仰告十方諸佛菩薩請爲師證。
那就請地藏菩薩來當老師證明你。
“一心立願,稱辯戒相,先說十根本重戒,次當總舉叁種戒聚。自誓而受,此亦得戒。
自己發願,大乘就要發菩提心,必須得受菩薩戒,犯了就忏吧!比丘戒四衆是不同的忏法,大衆都忏悔菩薩戒,而且是戒一受了,直至成佛沒有退戒這一說,也沒有失戒體這一說,永遠是菩薩,念念行菩提行。這裏頭戒行我們就不詳細講了。攝律儀戒就是受五戒的殺盜淫。犯明顯的自己知道,還有做了不犯的叫開緣。有的戒認爲不做就不犯,有的戒叫你做,不做就犯了,這叫止持和作持兩種。攝善法戒就是菩薩不遺一善,即使很小的善事都要做,很小的惡事也不做。修善法就一切善法都應該做,不止我們佛教是這樣。過去叁國演義大家都看了很熟的,劉備教他兒子劉禅也是“勿以善小而不爲,勿以惡小而爲之”。常常不注意,小惡就成了大惡。有人說我踩死螞蟻犯戒不犯戒?你爲什麼要踩死螞蟻呢?它惹了你嗎?他說我不知道踩死了!不知道怎麼會知道把它踩死了?我教你個方法,也算咒吧!華嚴經淨行品中就有這麼個偈,一起床一下地的時候,就念一下,一天都不犯罪,“從朝寅旦直至暮,一切衆生自回護,若于傷其形,願汝即時生淨土”。說明了我沒有天眼通,我看不見,匆匆忙忙的把你給踩死了,雖然把你踩死了,願你生到極樂世界去。法門太多了,如果你能念淨行品幾個偈子,無量劫受用不盡,要睡覺的時候,念個華嚴經的偈子:“以時寢息,當願衆生,身得安隱、心無亂動。”就是說身體不要翻過來動過去的睡不著覺,害失眠病似的,心裏安安穩穩的。念這個偈子,觀想看看菩薩,就能身得安穩,心無動亂,夢也不會做了。
華嚴經的偈子大多數是兩種,一個上求佛道,一個下化衆生。這種境界是不可思議的,天天這樣念就是行菩薩道,而且是大菩薩道。華嚴經還有小菩薩嗎?大菩薩的法門太多了。如果我罪惡太多了,這些個忏悔法要拜很多忏,有沒有別的?普賢菩薩有一個偈誦就告訴我們了,“往昔所造諸惡業,皆由無始貪嗔癡,從身語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特別是癡,什麼罪犯都認爲自己是對的。殺豬宰羊犯什麼罪?豬羊一道菜不殺它做什麼?很有道理的。他不承認是錯的。誦此普賢大願王一念速疾皆消滅。也不要拜忏,也不要磕頭了,就這一念間一切罪都消失。不要再計較了。如果你念完了,還認爲罪是在身上,那是因爲跟普賢境界沒有合。在這兒我附帶說一說,戒要會學,不要過于執著。我們有些初入佛門的弟子,一舉一動就說師父我又犯了!這不得了,動不得了,我說幹脆自己拿個繩…
《占察善惡業報經講記》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