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德堂
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占察善惡業報經講記▪P17

  ..續本文上一頁子綁到床上算了。不動就不犯了,道又怎麼能成呢?要做就要犯,就有錯誤,難道菩薩沒錯誤?沒錯不叫菩薩,都叫佛好了。但錯誤有大小,有意、無意,所以必須得學戒。開遮持犯,怎樣對,怎樣不對。叁聚戒最重要的是化度衆生,在戒律裏叫饒益有情戒,度衆生,使一切衆生得好處;饒益有情的時候,可別想到自己。做一件事是利益衆生,但犯戒,做不做?好比我們這些法師們,膽子小不敢講,或者人在高座,你在下座不得爲說法,如果身著衆生皮毛也不能爲他說法,要是這樣也不能說,那樣也不能,那我不說了,但還有最重要的一條,如果菩薩不說法斷佛種!你願意犯戒下地獄,還是使佛法斷種?

  我是膽大妄爲,我就考慮到佛種別斷了,下地獄就下去吧!但我也沒有把握,所以天天念地藏經,就是請地藏菩薩救我,可別讓我下地獄,因爲我這個心還是好的。有時候一上來看到這些聞法的弟子們,心就虛了,犯了好多戒啊?每一個人都纏脖子戴帽子,因爲天冷,一天又吃這麼一點,沒有精神,還有穿皮靴的。這要集中起來,我一條下地獄九百萬年加起來,我的天啊!神仙數字!下地獄永遠出不來怎麼辦?請地藏菩薩救我。另外我還有功德哩!說法利益衆生,裏頭要有幾位法師,說不定那位是菩薩的化身,我要死了,你記得我,這個老法師圓寂了,給他回向回向。我從大陸到美國來,現在要是圓寂了,給我回向的一兩千弟子,在家出家的,下地獄也把我救出來了。我也勸你們大家隨時隨地要說法,要饒益衆生,別爲了顧及一點而失掉大的。滿地揀芝麻,把西瓜打爛了。我們自己要衡量,處在什麼時代?做什麼事?以前慈舟老法師和弘一老法師都勸我宏揚戒,我自己考慮,我不去捆人家。宏揚華嚴經不是很好嗎?宏揚地藏不是很好嗎?這也做不得,那也做不得,我說那是釋迦牟佛在兩千五百年前在印度說的,我仔細看那個戒,簡直持戒的信心都沒了。以前學戒的時候,必須得帶淨水瓶,我問我幾位老法師帶這個做什麼?他們說有一定的意義,我說您得說出來什麼意義?我不懂啊!哈!我到印度一看,才知道。早上起來我想透透氣趴窗上,看人人拿個瓶子往外跑,我就問這是幹什麼?他們說上廁所,印度沒衛生紙,解完大便用水洗嘛!

  居士守五戒很多開緣,在什麼情況下?怎樣開?必須得學。好比說酒不是重戒,有病可以喝,爲治病,但受菩薩戒就不能開酒鋪飯館,餐廳賣酒比自己喝還重,爲什麼?要給衆生智慧,怎能喝酒去迷惑衆生,根據現實不能不先理解。持不了就別受,能持一條就受一條。這五戒裏面最難持的是盜戒,從前弘一老法師專門做一本盜戒的戒相。例如跟媽媽要一樣東西,媽媽不給出去了,如果值五毛錢以上,你一舉離本處,一想犯戒再擱下也就犯了。甚至自己的東西也可能犯戒。例如這個東西我已經發心供養給某某法師,後來我跟他別扭不給他了,犯戒了,從心上犯盜戒。這個不學戒根本不知道。這是指菩薩戒說的,菩薩戒講至心。除了菩薩戒之外,則以事相爲准,非得舉離本處不算。菩薩戒生心就算了。但是五戒、沙彌、比丘、沙彌尼或者八關齋戒都是指著事。但是說的這麼難,盜戒裏還有開遮,或者戒相還不明白,這時候還不犯,必須得學。乃至于殺生指者殺人說的,得斷了咽喉爲止。當時殺死算犯戒,沒死進醫院以後死的,還不算。爲什麼有這麼多?因爲當初佛製戒的時候,都是別人犯以後,又有別的因緣製完了再開,開完了又製,在叁藏裏屬律藏有好多。

  自誓受戒是因爲懷疑師父們都不清淨,但不懷疑佛、不懷疑地藏菩薩,那就佛前或地藏菩薩前受吧。依占察經拜忏,叁業清淨了可以得戒,但叁業清淨拜忏很難,還是人受的方便,從人受的多些,從佛菩薩拜忏多半是少數,占察忏上說能夠拜忏得戒,其他經上沒有,地藏菩薩加持有這麼一個方便法門。關于受戒的部份說的多一點,因爲很多不如法,不如法就是不正確的意思。怎麼辦呢?頂好自己受,另外就靠多拜忏。因爲在這個時候,信得過的事很少!好比我們心裏認定不會出問題的事,去做就出問題了,總是事與願違。那麼多戒也懷疑。例如受叁皈,得沒得呀?戒有戒體,叁皈有叁皈體。那照著占察善惡輪相做,可以減輕懷疑。地藏菩薩在地藏經上說了,念了皈依就能減少地獄的病苦,少四十劫的重難,以後再不墮地獄、餓鬼、畜牲叁途了。至于這一念的皈依,有些人說,我們光念南無地藏菩薩,好像沒說到皈依似的。南無就是皈依,是梵語。反白爲皈意思就是反你清淨。皈依地藏菩薩,你還得表白一下,怎樣表白呢?最近有些道友問我,小孩病了,醫生沒法治療求佛菩薩加持,效果如何?可得到加持。但求的時候是不是至心?跪在菩薩面前,千萬不要想這是個偶像,如果是偶像能加持什麼?要想到菩薩的法身遍一切處,他都會應的。也許應在泥塑木雕上,都是我們至心的回光返照,這樣想能得到加持。但求的時候,還要具足大悲心,就是菩提心。雖然是自己的子女,但也是衆生。

  我們很多道友擲數字,擲了好多次不相應,爲什麼?地藏菩薩說你不至心,自己感覺很至心。剛開始不見得能至心,因爲心裏浮躁不安,還不知道至心到什麼程度?我們說要像念地藏菩薩也好,念觀世音菩薩也好,念阿彌陀佛聖號也好,要達到一心不亂。這個一心不亂就有多種解釋。沒有散亂心但不是定心。粗的散亂沒有了,細的散亂不停,還體察不到。細的散亂心還包括耐心。一個不相應,兩個不相應,就煩了,生厭煩心怎麼能達到至心呢?先要有耐煩心,坐下來心裏剛定或剛拜過佛,這種法門從來沒做過,一做就很著急,馬上想得到不行的。或者禮或者拜或者念,持誦完了,應當靜一下,把六個數字輪拿到手中的時候,供養一下,祈禱一下,要求什麼還得表白!你看我們等廟裏打齋供衆,維那師都給你表白一下,起頭就說你是什麼地方人,或南膽部州,美利堅合衆國或中華民國你得念地點。今天爲什麼做這個佛事?得說一下,要先這樣的祈禱一下,我現在至心至誠的,以大悲心爲衆生,要是爲自己則以慚愧心表白了之後,寂寂靜靜的旁擲。拿一塊幹淨布,別擲到外頭去了,勿須使勁。不相應就把這輪再供一下,不超過十次,絕對相應,越來心越沈靜,越表白越誠懇。菩薩沒加持就著急了,一著急就誠懇了。不要浮躁,我們衆生心特別浮躁,什麼事想馬上就到是不可能的。必須有耐心,一次不成,再來一次,反正就在那盡管求不起來,絕對給你,一次不成,兩次不成,還要有勇猛心和持久心。

  我們學佛也如是。今天沒學明白,明天再聽,明天沒學明白,再聽,一年不成,兩年、十年、二十年,這個心不退,不論經過什麼磨難不退心,死了還沒完,繼續以耐力,堅持心不會斷的,再來的時候能夠很快遇到佛法,能夠大乘得成就,這就是心力。

  “複次!未來世諸衆生等,欲求出家及已出家,若不能得善好戒師,及清淨僧衆,其心疑惑不得如法受于禁戒者,

  這有幾種疑惑,例如我以前跟弘一老法師學戒,學占察善惡經,我知道我以前沒得戒。爲什麼?年未滿二十歲受戒不得戒,這是佛規定的。但是我們這個受戒,十八歲嚴淨師或者那個和尚變通辦法,給比丘受戒,大家吃飯的時候,罰他在齋堂跪著,跪完了也算得戒,這是中國的方便法門,但是沒有到佛菩薩的允許。學戒了疑惑更大,因爲澫益、蓮池大師說從南宋以來,在南閻浮提找五個清淨比丘不可得,包括南傳、北傳都沒有了。未來世就是末法,這個時候不容易如法得清淨戒,怎麼辦呢?

  “但能學發無上道心,亦令身口意得清淨已,其未出家者,應當剃發,被服法衣,如上立願;自誓而受菩薩律儀叁種戒聚,則名具獲波羅提木叉出家之戒,

  出家衆沒得戒,自己跪在佛前拜占察忏,清淨了可得戒。專門爲了求戒拜,其他事都不占。

  未出家者想出家,沒有認師父,那就對著佛前拜,叁業清淨了,就可以剃度出家,就是比丘。例如六祖惠能大師在廣州看到廟前旗杆風一吹,來回擺動,兩個出家人在那兒爭,一個說是風動,旛不會動,一個說是旛動,不是風動,爭的下不了臺。惠能大師走過來說,非風動也非旛動,是仁者心動。兩個和尚覺很奇異就報告方丈,說他是過來人,以前修成的,請他講法,請他升座。以法爲重,他一說法,和尚當時就給他剃頭,就是比丘了。沒聽說惠能大師在那兒受戒的,沒有。剃了之後請些個比丘給他做的。佛在世時候,一出家佛說:“善來!比丘須發自落。”以後逐漸的才形成有叁師,又增加十師,必須得學戒律。佛的二十部戒律,有可以開的,例如佛許可比丘吃肉,不聞殺,不爲我殺,若鳥獸吃剩下的這些肉可以吃,今天的比丘這類肉也不能吃。淨肉也不能吃,就跟佛唱反調了,但佛也不能說他不對,後佛在涅槃的時候,也剩下不吃了。類似這種問題戒律很多,一切的佛律、僧伽、沙彌律都不一樣,但是我們受的都是依著南山宗的四分律。專門戒律一藏要下功夫學的,自誓受的時候,最難的是受發菩提心,受菩薩戒。叁聚淨戒是攝律儀戒、攝善法戒,饒益有情戒。攝衆生戒就是饒益衆生。得了叁業清淨的輪相,就具足了受比丘戒,沙彌尼、沙彌戒。

  “名爲比丘、比丘尼,即應推求聲聞律藏,及菩薩所習摩德勒伽藏,受持讀誦,觀察修行。

  受了戒以後,出家五年專精戒律,這是佛製定的。如果是五臘就更嚴了,並不是出了家過一年就算有僧臘,必須得結夏安居,安一個居有一年的戒臘。沒安居就沒有。還有人不知道,有些地方舉行安居都不是如法的,也沒結界。什麼叫結界?好比我們租這個講堂講法,如果受了菩薩戒,當天能趕到而沒趕到去請法,就犯了菩薩重戒。如果結了界,就限製在界內,在界外就不算。如果沒結界,那都得來,有神足通的,不能結界的道場都得去,所以結界的關系有這麼大!這個道場東至那兒,西至那兒,南至那兒,北至那兒,四至清明,還得走一…

《占察善惡業報經講記》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