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占察善惡業報經講記▪P9

  ..續本文上一頁但是這裏加個法,加個僧寶。普賢願王就是禮敬。供養加個贊歎。地藏菩薩教我們禮完了之後,要供養,拿什麼供養?香、花。供養的時候盡力量就行了。以經濟力、財力爲准,有力量你不供,得不到加持。勉強那你要受苦,也不是菩薩的願心,要適可適合供養。另有一種供養,普賢行願品上說法供養爲最,所以事物的供養不如法供養。拜忏、禮佛的功德回向上供十方一切諸佛。我什麼供養都沒有,念念心經供養佛也好,念十聲佛供養佛,或者以法供養佛、塑像、印經都可以,比世間的物質供養力量更大些。以你的心力遍虛空遍法界都是供養諸佛的。你可以回向把紐約供養佛,整個的美國,這個地球上所有的物質,你認爲最好的,都拿它供養十方諸佛。這個數字還是很小很小的,要像普賢菩薩把這無量的叁千大千世界,所有的七寶拿來供養佛。隨你的心力,你能想好多,就供好多。很多不信佛的,什麼叫叁千大千世界恐怕還不知道。我們知道這個地球很大,在佛教講,只是恒河沙的一個河粒。這種說法很玄,但是現在科學證明太空裏銀河星系無窮無盡的。佛家說叁千世界有一百億的太陽,一百憶的月亮。一個月亮照四大部州。南瞻部州只是四大部州的一部份而已。要是會供養,會回向,無窮無盡的。禮佛這裏沒有詳細說,普賢菩薩教我們禮佛,身像虛空彩雲一樣,供養的佛也是無窮無盡,每尊佛都在受你那兒接足皈命禮。大菩薩都讓你供養,這一禮不可思議!別人禮一劫,禮十劫,禮一百劫都沒有你這一禮多,看你的心力大小,這樣的修供養功德無量。

  供養誰呢?一切的經典法寶、叁寶體常遍法界,佛是覺者,那麼所說的法就是所覺,僧寶就是能所合和,和合僧之意。常時遍滿。無所不在,所以莫起“分別心”,認爲佛涅槃了。釋迦牟尼佛就在這兒,都有一層障礙,看不見而已。天人看得見,看的特別近,時間也特別短,天人看我們人間五百年,是四天王的一晝夜。四天王的五百年是忉利天的一晝夜,往上增長加十倍是夜摩天!……。站在兜率天看人間,一百年只是幾秒鍾的時間,像這樣的加倍,看我們人間簡直跟遊戲電影一樣。就像我們看一種蟲子叫蜉蝣,早上生了一會兒又死了。死了又生,一天來回好幾次,所以古人詩雲:“生死人常理,蜉蝣一樣平”。人的生死也如是,動物也如是,跟小蟲子一樣。那朝生暮死的蟲子太多了,天人看我們,可能跟朝生暮死的時間都還沒有!我們認爲十年百年很長啦!天人看見,佛菩薩看見一夕間,所以我們要這樣的觀察時空,空也遍滿一切時。

  “願令以此香華,等同法性,普熏一切諸佛刹土,施作佛事。

  像我現在供養一枝花二枝香,把它跟法性遍滿一切處,諸佛之前都有一切刹土,都有我在供養。根據這段經文,是小乘嗎?圓融無礙,事歸事,理歸理。說的盡管又玄又妙,具體問題是人家打你叁個耳光,無緣無故的,你馬上就發火了,或者告他以法律解決。所以我們得把理混清事,事能容理,能夠把理顯出來,理也能融事,大小要融合。因爲我們在事上是通的,但理上是障礙的,有時事上也不通。我經常跟人擡杠講真理,但大多都不知道什麼叫真理,我說你那真理是假理,是對假說的,有真必有假,我們這個沒“真理”,我們只有“心理”,就是“一實境界”,真如不變。這樣來理解事理,要相融。禮佛的時候,作如是觀想,爾後你占察善惡輪,你的事業成就了,你也就理解了,理解它成就的原因了。

  “又念十方一切供具無時不有,我今當以十方所有一切種種香華、璎珞、幢旛、寶蓋、諸珍妙飾,種種音樂燈明燭火飲食衣服臥具湯藥,乃至盡十方所有一切種種莊嚴供養之具,憶想遙擬,普共衆生,奉獻供養。常念一切世界中有修供養者,我今隨喜。

  這用我們世俗的話講,就是設想越大越多越圓滿越好。想想還舍不得嗎?雖然說想想,有些人想不到,心量就那麼一點,看不見?我們能看見好多瑪瑙?也沒看見好多!現在都被挖的沒剩多少了,但是我們隨便拿那一種,恐怕還是享受不盡的。我看DL宮一世一個塔,那塔上鑲的鑽石是最大最好的,還有喇嘛用的鼻煙壺有好多種類,有翡翠的,有瑪瑙的,有珍珠的。像用這些大家看見過的,觀想著去供養佛。一佛面前,一個大菩薩面前,供養一個。在地藏菩薩手上拿著,你這麼一想一作意,這功德沒法計算價值了。

  同時想到一切衆生也像我一樣在供養,把六親眷屬都想上,一位不漏。腦筋裏記得的朋友,一切衆生你想不到那麼多,就說這一切道友,叁皈的、聞法的,乃至護法的都想。我常想十二億中國人,加上世界五十多億人一起供養,這個數字很少,我們把南瞻部州、北俱盧州銀河星系所有星球,就是外星人跟我一起供養。華嚴經就是這種境界,所以占察善惡經遍法界絕對相應。你說我要發財,問地藏菩薩,他說這樣好,你就去做吧!這樣方便,你或許會懷疑,用不著懷疑,因爲你有這些個供養。還有,這只是你在供養,也要想到這個世界上很多人都在供養,看不到隨喜吧!在彌勒內院供養,你就想我也在彌勒內院呢,釋迦牟尼佛在靈鸠山說法華經,都來供養釋迦牟尼佛,你也供養了。釋迦牟尼佛在普光明殿說華嚴經,那些大菩薩在那兒修供養,我也在那兒隨喜供養。這是普賢菩薩的第五大願,隨喜功德。地藏菩薩說的和普賢菩薩說的完全一樣。

  “若未修供養者,願得開導,令修供養。又願我身,速能遍至一切刹土,于一一佛法僧所,各以一切種莊嚴供養之具,共一切衆生等持奉獻。供養一切諸佛法身、色身、舍利、形像,浮圖、廟塔、一切佛事、供養一切所有法藏,及說法處。供養一切賢聖僧衆。願共一切衆生,修行如是供養已。漸得成就六波羅蜜四無量心,深知一切法本來寂靜。無生無滅,一味平等,離念清淨,畢竟圓滿。又應別複系心供養我地藏菩薩摩诃薩。次當稱名,若默誦念,一心告言,南無地藏菩薩摩诃薩,如是稱名,滿足至千。經千念已,而作是言:

  遍一切衆生,遍于現在,遍于過去,如果沒修呢,勸大家都修。擲輪相之前,一定要修供養,而且還要作觀想的供養,不要爲一枝花,一點點的小東西把你局限住了,這樣供養特別小了。要大供養,還要隨喜修供養,勸大家也修供養。不贊歎、不供養什麼也得不到!不僅是對佛法僧,就是對其他的一切衆生都供養。要富貴得先修供養,不布施怎麼感果呢?爲什麼今生有窮的,有富的?從前有位施主,年青念書的時候,所有的考試都是別的同學替他作的,糊裏糊塗大學畢業了。因爲他們家是財閥,二十六個兄弟,屬他的地位最低,在北京當造幣局的局長,專門造大洋。他一天班也沒上過,挂了四、五個頭銜,電燈廠廠長啦,又是這、又是那,名堂很多,他就在家裏燒鴉片煙,什麼都不做。他也信佛,但不明白事理,我們就給他取個名字叫佛迷糊。迷迷糊糊的,但一生盡享福,幾個子女都是美國留學的博士,一生沒事,我說他前生一定是山裏的老比丘沒修行好,到這裏來享福了。這就叫過去的善因所得的善果。今生他種的善根又不少,見什麼和尚、喇嘛、道長、他都磕頭禮拜,都供養。誰求他都可以,碰上他今天要是腰上錢纏得多,都掏給你。回到家裏有別人又給他裝上。但是修福不修慧,開不了悟,輪轉要是福盡了,還是要受苦的。

  占察善惡業報跟以前算命批八字相命不一樣,我們要想相應,必須做些佛事。有人說像這樣的做佛事,不必占察善惡業報經,我自己已經開智慧了。例如前面講的修供養,意念十方一切叁寶,能夠使香花盡量的滿法界,所有的事都變成“理”,因爲在“事”上是不能遍的,這一枝花就是一枝花,用理觀用心力把它變成遍滿十方一切諸佛刹土,這種的心量,功德,何必還要占察善惡業報呢?我說現在我們在“理”上還有障礙,因爲我們沒有證得,這只是想,是意念。像我們修密宗藥師佛的修法,藥師佛的法身放藍光,我們經常講灌頂,這就是灌頂,自己觀想身心每個汗毛孔吸收藍光往外排的都是黑氣,黑氣代表我們的十惡業。如是觀想到一定的階段,成熟了,觀想的藍光就加大,放出的黑氣漸漸的就變了白顔色,就表示黑業已經轉成善業了。自己觀想佛的藍光注入我的身體,我的身體也發出藍光,這種藍光就是觀想天空晴空時候那個天藍色,法身清淨的意思。這種觀想成就的時候,排出來的都是藍光了,就是佛和我結合成一體了。觀想極樂世界,就是慈悲喜舍四無量心裏表示善的,那是紅色光。如是觀想,相應的時候,就能夠得到。我們供養叁寶,觀想十方一切叁寶,這不是做“個別觀想”,而是“普遍觀想”了。一切佛就在我一念間,我身也到十方一切刹土去了。到那兒供養佛,佛和我們結合一體了。但這是意念,初修的時候,這種意義不是大家一下子領受得到的。

  我們得先知道,不但是佛法,就是一切世間法,只要是法,法者方法,方法就是形相,就是種種事物的樣子,這一切法就包括世出世間法,都是虛妄的緣起的。一切法都在運動中,不停的運動是法相,但是本來的法性是寂滅的,因爲這個寂然不動的體遍一切處,而我們的妄想心不停的運轉。爲什麼佛教裏判小教、始教、終教。判教的意思就是次第,如果不知道就容易混淆,而且理事混淆、小大混淆。事理不分不但修不成,而且容易造業,也容易墮落。一切法本來寂靜,無生無滅,那爲什麼地藏菩薩要到地獄去度衆生呢?這是“理”是最深的教義。要證得這種情況可以的,我證得了我心裏是這樣的承當了,現在則隨順世緣,爲什麼呢?衆生不了解緣起性空,我就隨順衆生示現緣起,但我的內心了解。因此地藏菩薩示現了,還讓你問善惡因果。講理也必須懂得“一實境界”,否則跟世間的占蔔算卦又有何區別了?在理上我們雖然明白,但在事上不能消失,爲什麼不能消失?現在我們每個人照樣有煩惱、不順心的事,因爲智慧沒開!不知道“事”該怎麼處理?有人說一切法本來寂靜,…

《占察善惡業報經講記》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