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先沒有果?這個問題就不好答了,說因裏頭先有果,這個話說不通,說因裏沒有果,這個話更說不通。
佛法要你通達諸法實相,要這樣通達,對一個東西先分析,知道它是因緣所生,不是實有,雖然不是實有,但是它現在構造成了。這個杯子你拿來喝茶就有作用,沒有這個杯子你就沒有裝茶的。因緣所生法不是實有,但作用有,懂得因緣生法,就不起實執。我們現在起的實執是什麼?認爲這個杯子是我拿錢去買來的,我有錢就買得到,我們的理解到這兒就完了。杯子咋個來的,那有什麼關系?再不想它了。佛教的認識就不簡單,要你挖根根,你今天有錢去買,錢又從哪兒來?勞動來的,有機會你才能夠勞動,有本事你才能勞動,要本事就要接受教育。你今天有本事,從上幼兒園到大學畢業,好多老師教你,你知識好,有專門學問,才能在社會上立足。人們說我憑本事掙錢,憑勞動吃飯,佛法說這都憑你的福報,第一要有福報你才變得了人,第二要有環境你才受得了教育。工作中各人的際遇又千差萬別,佛法說這與你的前世有關系,你的福報是你跟人家結的緣。
歸納來說,緣生一切法空、無自性,無的那個自性是啥東西?就是我們凡夫起執著的那個對象。我們覺得那個東西是很硬火,把它認得死死的,社會上的人就把錢看得死死的,我是百萬富翁,哪個都要捧我。釋迦佛就看到它的反面,錢是大毒蛇,不是百萬富翁沒有人綁你的架,百萬富翁出門要有保镖,有地位的人到中國來,都有保镖。有時候接待外賓,發現有些不同尋常的彪形大漢,介紹說他也是佛教代表,是團員之一,其實就是保镖。有錢人出來旅行,害怕別人打他的主意,就要帶保镖。
學佛法第一個要懂得無我,我還是個衆生,衆生是因緣生法,生死流轉,要改造,要把生死的鎖鏈截斷,才能得到解脫。一切的事物都有兩方面,不要光看好的方面。世間上的人都想榮華富貴,富有富的困難,貴有貴的困難,那些請保镖的都是富貴人。富貴人出家修行是把富貴看穿了,裏頭禍害多得很。宮廷裏殘殺比窮家小戶多,皇帝的兒子十幾個,你殺我,我殺你,爭著當皇帝,中國的宮廷這些事多得很。所以無我者,第一要觀察自己,我這個人是物質,是我過去無明造業的結果。今天這個我不是自己選擇來的,是昏昏沈沈來受的生死,自己根本就不曉得是怎麼回事,就變了今天這個人。釋迦佛把真因告訴大家,變人不是偶然的,你自己要變人,就要對自己負責,你不造這個業,你媽也把你生不出來。有些娃娃很聰明,問他媽,“哪個喊你把我生出來”?媽就說,“哪個喊你來投生,你不來投生我就把你生不出來”。變人就是由于自己起了煩惱造了業,自己就被逼來流轉生死。流轉生死變人還是運氣好,沒有墮地獄,沒有變畜生就不容易了。誰能說,我今天來投生,是我清清楚楚找到這個爹媽來轉世,恐怕沒有哪個能回憶得起這個事。都是不知不覺,煩惱業感,跟父母有緣,就投生變了人。我們學佛就要曉得這個因緣,我咋個會生在我媽那裏,哪個安排的,是自己造業,自己安排的。佛給你解釋,別人不給你解釋,因爲佛有天眼,你前世做些什麼佛都知道。
這裏說人無我就是說一切的事物,都是因緣生法,緣聚則生,緣散則滅,條件夠他就出現,條件不夠他就消滅,佛說的真理就是這麼簡單。佛法真理,就是緣生性空四個字,把這四個字拿到,認真信下去,你的人生觀、宇宙觀就與佛和合。無我一種是人無我,一種是法無我,先要懂得沒有什麼真實的我,叫補特伽羅無我,是十二因緣轉變了人。首先通達人無我,然後通達一切法無我,任何事物都看得穿,都是因緣所生法,佛法就像大火,任何東西都要被燒掉。無我的智慧使你不執著任何事,不執著就像把他燒空了一樣。
這一篇論文講兩個問題,一個問題“雲何一切法;”二個問題“雲何無我。”釋迦佛說一切法無我,什麼叫一切法?什麼叫無我?一切法用百法就說清楚了。無我呢,這兒不詳講,只簡單的說一說無我,略有二種,一個叫補特伽羅無我;一個叫法無我。補特伽羅又是什麼呢,這是梵語,“此地正翻名數取趣”,補特伽羅就是有情投生,取趣是說你自己造了業。就要取得往六趣當中哪一趣投生。造了天的的業就到天上去投生,造了地獄的業就到地獄去投生。這個投生沒完沒了,這輩子死了,二輩子又投生又死,叁輩子又投生又死,流轉生死沒有完,這就叫做“數取趣。”數就是再再的,取就是自取,取哪一趣,由自己的業決定。有情就叫數取趣。我們自身是數取趣,螞蟻還是數取趣,地獄裏的有情還是數取趣,六道有情都叫數取趣,叫補特伽羅。趣就是六趣,天、人、阿修羅、地獄、鬼、畜生。在六道輪回當中,再再的往還。“雖複往來都無我人”,雖然生死輪轉,自己受苦,其實並沒有那個真的我啊。
法無我的法就指一切的事事物物,著重指有爲法,“謂蘊界處等名之爲法”,法包括得寬,五蘊叫法,十八界叫法,十二處叫法。我們天天念心經,照見五蘊皆空,說一切法都空,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這叫十二空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說十八界空。五蘊、十二處、十八界都叫法,把有爲法、無爲法都包含在內了。“此無人故名無我”,這句話說蘊裏沒有我這個人,處裏沒有我這個人,界裏沒有我這個人,這叫無我。小乘的無我就根本沒有我在,不生不滅叫做涅磐;大乘的無我是說蘊處界沒有實在的我。小乘只懂得人無我,五蘊、六入、十二處、十八界裏,我是哪一個,找不出來,所以小乘觀五蘊、六入、十二處、十八界,懂得人無我,只知我是沒的。裏,我是哪一個,找不出來,所以小乘觀五蘊、六入、十二處、十八界裏隨取一樣東西都不是有,都是因緣所生。一切法無我就說一切法都是因緣所生,一切法就包括了我,我也是因緣所生。懂得人無我,要淺一點,懂得法無我,智慧就寬一點,任何東西都不是實有,才是法無我。人無我就只懂得這些事物裏頭沒有人,這一堆裏沒有我,那一堆裏也沒有我。法無我裏包含人無我,人也是法之一。一切事物都緣生無自性,人也是一個事物,還是緣生無自性,無自性就是無我。要通達諸法實性,必須通達緣生。這一段文在這一本書裏不是重點,重點是講百法,所以叫百法明門論。
對于無我,它是用唯識宗的見來講,通達無我,那不容易,如果你把百法弄清楚了,懂得緣生了,你自然就懂得無我,所以宗喀巴大師緣起贊,由緣生來解釋無我。什麼叫無我?緣生就是無我,無我就是緣生。宗喀巴大師寫了一個緣起贊,你啓眼一看,哪樣東西不是因緣生,緣生就不是實有,懂這點你就懂完了,很簡單。緣生無自性,你就把真正的無我懂完了。但是如何緣生呢?這就千差萬別了,前頭就講義卻有爲法,有爲法就是因緣所生法 ,無爲法就不是因緣所生。你要懂得無爲法,還是必須要因緣,沒有因緣你不學佛法,咋懂得無爲法呢?所以,無爲法以有爲法爲因緣,把百法講完了,無我就一筆帶過。對無我就不能在這裏一下就弄得很清楚,無我的意思,宗喀巴大師善巧的說法,就是緣生無自性。
現在有個怪論調,我暫不說這句話的出處,有人寫文章說,緣生就承認了一切法是實有,他把緣生與無我對立起來講。這還是個大學問家,他的書你們以後會看到的,這是個大錯誤的見解,大錯誤在于沒有懂得諸法性空的道理,翻遍佛書沒有這個論調。涉及佛法的話,不懂最好不開腔,開腔放大黃,有點好笑,也誤人無量啊。我們簡單說緣生無自性,就把佛法的空宗的真理掌握了。宗喀巴大師的緣起贊,翻來覆去就說這個,緣生故空,空故無我,空與緣生是一回事,因爲空,所以才能緣生,因爲緣生,才能無我。無我也是空宗的至高無上的一個道理,說緣生就該不空,空就不該緣生,這是凡夫的見解。聖人的見解就說緣生是空,空所以才緣生。這裏沒有特別講空的道理,佛法裏專門建立一個宗叫空宗,專門闡述空故緣生,緣生故空這點點道理。你把這點點道理翻過了,就懂得法空,就真正懂得“色不異空,空不異色”的道理了。空是個普遍原理,所以“受想行識,亦複如是”,心經兩百多字,許多人懂不了,啥子叫色不異空,空不異色,,念一輩子的心經,不曉得這二百多字咋個講,不過還是能得點加持,念了就有加持,心經就有那麼大的力量,但是如果懂一點,加持更大。
百法學了就懂得,百法是因緣生,因緣生就無自性,你能找出天地間不是因緣生的東西嗎?找不出來的,物質,最微細的物質都是因緣生,精神,最微細的精神也是因緣生,這就把宇宙人生的實質給你介紹出來。懂了這個道理,你才對任何事情起無明,才沒有實執。有實執就是不懂得因緣生,就不懂得辯證法。因緣生就是緣生緣滅,有生就有滅,沒有哪個東西不生不滅,凡是因緣生都是有生有滅,不能看得那麼實在,在這個基礎上認識宇宙人生,才把實執的扣解得開,把結解得斷,把生死流轉這個結解得開。今天耽誤了大家的時間,主要是向大家介紹一百個佛學專門術語,以便于閱讀一般佛學書籍,少生誤解。正解佛法,還有待于深入的學習。一切還要你們自己去悟。
《《百法明門論》釋》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