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二十一禅修手冊 菩提道次第實修手冊 17.慈

   17.慈

   在本禅修中我們再次觀想自己的四周爲一切有情所圍繞,現在的父母離我們最近。然後我們憶念上次禅修的內容“愛己般地珍愛他人”。擁有了愛他心,我們參思四周的有情衆生根本沒有真正的安樂,我們油然而生願諸有情永獲真正安樂之心,此願心即是慈。

  

   前 行

   我們皈依、發不共的菩提心以及修其他的前行。

  

   觀察修

   雖然諸有情衆生皆渴求真正的安樂,但是他們不知道如何獲得安樂。他們非但不去造能得善果的善業,反而因爲發了嗔心、持邪見以及造作其它的惡業摧毀已有的功德。

   沒有一位衆生能夠在輪回中安享到真正的快樂。凡夫衆生的享樂只不過是世間樂,實際上卻是壞苦。輪回中的一切享樂倏然短暫,終將變成苦。例如,平常大家彼此相伴相依亦並非是真正的安樂,只不過暫時減緩了孤獨感而已,關系遲早會出問題,甚至破裂。我

  們的安樂決不會持久。

   我們通常假想富人一定擁有真正的快樂,他們畢竟擁有享受和奢華,而這些是我們夢寐以求卻得不到的。實際上這只不過暫時減少了點求不得苦罷了。

  

   安住修

   我們參思這些方面直到內心生起至誠的希願:“如果諸有情衆生都得到真正的安樂多好啊!”我們抓住這種慈心作爲所緣境,並安住于此。

  

   回 向

   我們誦回向文,將禅修的所有功德回向義利一切有情。

  

   下座後之修持

   下座後,我們應當日夜保持慈心,時常地提醒自己,我們珍愛著的一切有情衆生並沒有真正的安樂。當心裏充滿清淨慈愛的時候,我們就不會被嗔恨或者妒忌所攪擾。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